在当今书家如林的时代里要想木秀于林不易。在男性主宰一切的世道里女性要想成名成家更难。而杨左棠以坚强的毅力刻苦习书数载终以女性书法家登上金陵书坛。
左棠女士出生于画家之家,其父杨建侯是我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大画家。自幼受其父艺术熏陶和教导。生活在那个阶级斗争年代的左棠,下乡插队锻炼远离一直处于思想改造的父亲,尽管一心想承父业学习绘画,但终因客观条件困难重重,无法为之,望女成凤的杨建侯教授语重心长地劝说女儿:“你是一个女子,拖着两个孩子,又要去做与书画无关的行***工作,书画不要同搞,精力分散,将会一事无成,还是专学书法为宜。因为书法不比绘画需要诸多条件,可以利用零星时间研习。而且书法有助机关工作,比较实用。你就朝着这个目标慢慢积累,是一定能成功的。书法真正要学好其实是很难的。注意:首先打牢基础。”父亲的一席话坚定了左棠习书的信念。
上世纪80年代初,已过而立之年的左棠首先走进与其父同事的书法家尉天池书室,拿着自己的书作求教有着丰富书法实践经验的天池先生。当仔细审阅她的书法习作时,天池先生高兴地说:“你胆子大,出手不凡,将来肯定会成功。”
左棠虽出生于画家教授家庭,在那个***年代里既未得到其父膝下指导,又没有机会上大学受正规艺术教育,农村插队后却又走进与书法无缘的机关工作。作为女性和母亲要想在艺术上取得成就,非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不可。她长期坚持业余自学,所能支配的时间只有在八小时和繁重的家务之后,拖着十分疲惫的身心走进属于自己的书法天地。天不亮就起身第一件事是临习字帖。她很善于抓住时间,将名帖和诗词复印成卡片随身带。做家务一心二用,一日三餐填饱肚子就行,腾出时间读帖习字。她从不逛商店和娱乐场所,不爱红装爱书法。即使在右食指手术第二天仍坚持翘着手指临习字帖。她立志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养成了左棠良好的惜时习惯,铸就了她那种特有的执着、勤奋、凡事认真、果敢而开朗的性格,奠定了她日后成功的精神基础。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习艺术拜名家为师可得高法。80年代,左棠带着自己的习作拜见其父老友、女书法家萧娴老人,萧老第一次见了对左棠说:“我收你为我的学生了。”她亲授《石门颂》,从写隶书的执笔法开始,亲授象捻线一样的“捻管”秘法。这种笔法奥秘令左棠终生受益。
在左棠习书过程中,深受影响的还有姜舟先生。姜舟是杨建侯教授60年代的得意入室弟子,后来在书画方面均获较高成就,他对左棠有问必答,针对习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悉心指导。
转益多师,虚心求教,是获得真知卓识掌握书法灵魂的最佳途径。3年前,左棠“离岗”,使其研习书法的爱好得以由业余转为“专业”。这使左棠有时间向更多的专家请教。金陵女书法家孙晓云对她这两年的明显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她们相互通信中既是答疑又获得鼓励:“随着理解和实践不断深入会有进步的。书法的确要花费人的大半精力,‘池水尽墨’,‘颓笔成冢’。”这使左棠充满信心。晓云的著作《书法有法》对左棠影响极大。她如饥似渴地边读边思边向作者提问,以及“不要用平均送到的力,而要用滑翔力”等等,使她颇有茅塞顿开、为之焕然一新之感。如果说左棠有今天的成就,“好学”是其突出的因素。她不管艺术界什么派别,非常善于抓住时机,向周围专家、学者求教艺术真谛。比如,省书协副***、省书协秘书长言恭达教她书法要有“音乐的节律”;南艺季伏昆教授教她“创作时不要刻意于每一个字而求其自然”;全国兰亭奖理论得主孙洵先生教她:从碑帖中吸收营养以增进“遒劲”;南艺博士生薛龙春常常在电脑里为她及时答疑,提醒她“要研究发力和滑行的道理,以解决‘平’”;省花鸟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孙元亮先生常常直言指出她书中毛病,并教她“气靠节奏来体现”;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先生教她“林老生前反复说要学好书法6个字‘多读、多看、多写’”,并使她有机会亲阅林散之老先生生前使用过的字帖,既临到上等的字帖又能观赏到林老精美的小楷释文。――总之,只要与书法有关的,她都处处用心。有一次,她去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乐泉先生家,十分留意于看他在写字时的执笔方法:他用右肘平行于胸的位置,主张靠臂肘之力写字这个细节。她在接触不同的书家时,又时时记住薛龙春说的“学习各人优点,根据自己实际择善而从之”。书家中有的长于用笔,有的长于用墨,有的长于用水,她真正做到了“虚心”二字,由此,获益匪浅。
师古人重传统是学习书法艺术真谛的必由之路。左棠习书是由楷书起,转习隶书,转习行书,进而草书、篆书。她以楷、隶、篆为基础作为技法基本功,主攻行草。这种选择定位是由左棠的开朗泼辣的个性决定的。
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个渐变过程。对于这一点,左棠有清醒的头脑。她常常或看父亲的《课徒语录》,重温其教导;或看书法理论书籍,或博览历代墨迹法帖,或读唐诗宋词,或看优秀古代散文,或听音乐,或看舞蹈,或欣赏绘画和建筑……她还请社科院钟教授讲解《坛经》,从佛教、道教、禅宗里学习“自然”“平常心”“超脱”“虚实相生”等等道理。她很认真,常做笔记和日记,经过长期积累,她已逐步走向成熟,她――一个平凡女子就这样全凭自己的刻苦努力,虚心求师,开始登上了金陵书坛。
自20世纪90年代,左棠的书法就不断出现在省市书画展中,引起专家关注和群众喜爱。香港汉荣书局还收藏了她的作品。她的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并非因为她是大画家杨建侯之女,也并非因为她是位女性书家,而是她的书法艺术本身的成就。她研习书法艺术的精神动人。走的是立足于深厚的传统基础,融入自我情怀的书艺之路,同时面向现代,面向大自然,从现实生活中体味。她深入大自然,畅游名山大川,每到一处,她都要寻觅碑刻、摩崖。“悟”出自然之真谛融入书艺创作。她在深入大自然怀抱时,注意观察某些自然现象之理,在山峦、飞禽、彩云的形态变化中感悟其中的奥秘,转化为书理书法。她在日记本里这样记述:“凡是我深入到名山大川,都留意观察山势水流的形态变化,体味其博大气势和生命的律动,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引入我的书法创作中。”“当我在飞机上观察云彩时,体会云海翻腾、变化之真趣。”“鱼的流动形成线的变化令我神往。”她看到2岁外孙下梯层时,本能地将双腿合并下蹲,然后向上一起身,完成下梯层目的,自然想到钩画中的蓄势和“欲下先上,欲左先右”。为了书法她学习游泳,一来健身,二来体会感悟放松、自由和超然之境界。她处处在联想书法。在左棠的心目中书法是一种至高的艺术,是传达书家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理解的思想情感形象。所以左棠作书时我观其情态,她是在通过线条的挥运,塑造一种体现自己个性的艺术形象。她作书时旁若无人,进入自己的精神境界,笔下所呈现的行草书体塑造的精神形象纯朴直率,沉稳中蕴含激情,血脉相连中时见***风采,并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她的书作曾到澳门参加“江苏省妇女书法邀请展”。她已为多家刊物乃至国际网站题字。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群众喜爱,几百幅作品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精神文明的普及作出不少贡献。在金陵已显露峥嵘。现任颜真卿书画院副院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左棠仍坚持刻苦学习,转益多师,注重提高自己综合修养,立志用毛笔蘸着汗水登上自己理想的书法艺术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