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影胶片 胶转磁 标引 检索
文摘:文章论述了电影胶片整理的两个步骤:将存贮在电影胶片上的资料,转换成存贮在数字磁带上的数据,根据相关著录法和分类法,将资料加以标引著录,以达到保存和利用资料的目的。
一、整理电影胶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电影胶片做为一种文献的载体形式,其具有保存时间长的特点,但不易于保管,对保存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其作为一种文献形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使用极不方便,不仅观看时需要专业的放映员和复杂的放映设备,还要有专门的场地。而且,无法象电视磁带那样,直接对电影胶片加以剪辑而方便地使用其中的素材,这样就需要对电影胶片中的资料存贮格式加以转换,如磁带或光盘。我们知道,目前电视节目制作业普遍使用的数据载体是各种类型的模拟或数字磁带。如果将电影胶片上的内容转换到数字磁带上,不仅在清晰度、数据保存长久性、易于转换等方面可以保证,而且可以直接加以利用。
浙江电影制片厂自建厂以来到2000年,摄制并保存在浙江广播影视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电影胶片库房的电影胶片中,有1958年到1975年摄制的新闻简报54部;1958年到1996年摄制的包括纪录片、专题片、科教片、风光片题材的短片138部;还有1980年到2000年摄制的故事片,包括戏曲故事片及合作拍摄的影片,合计31部。这些电影胶片,有些由于拍摄时间较久,发脆、霉点及粘连现象极为严重。在电影胶片中,有一部《***在浙江》的纪录片,浙江影视文化频道需要拍摄纪念***同志的专题节目,到资料库找资料,发现了这部片子,如获至宝,但如何利用?结果他们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找到***队放映队,在放映的过程中,用摄像机将内容拍下来。所费的周折自不必说,所拍摄下来画面的质量可就不敢恭维了。
二、如何着手胶转磁工作
胶转磁工作成本较高,为了证明这些胶片是否还有用,我们将1980年的电影胶片疏理了一遍,发现大部分还能看,其中有不少珍贵的内容和镜头。
今年4月份,在集团领导的大力理解和支持下,集团拨下了一笔用于胶转磁的专项资金。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胶转磁的前期准备工作,即胶片整理工作和物色胶转磁的专业单位。一、胶片整理工作。首先剔除重复的和质量过差(画面不清楚且无法修复)的;区分正片和反片;然后将胶片进行分类和排序,如按拍摄时间和内容加以分类,分为:人物类、农业类、人文景观类及其它类等;最后将胶片逐一进行倒带,一方面使片子处于开始状态,另一方面,使片子得以除去浮灰和倒紧片子,以衔接胶转磁制作环节。二、物色胶转磁的专业单位。我们选定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下属的一个专业胶转磁公司。基于上面所说的各种载体优劣性的比较,我们决定将胶片转换成数字磁带(Digital BETACAM64和Digital BETACAM94两种)。
在胶转磁的作业过程中,资源中心作了系统安排,一方面是将胶片按原先排好的先后顺序提供给进行胶转磁的工作人员,这样便于以后的编排和检索;另一方面是,派人全程参与,实时监控。因为胶转磁的过程,也是一个电影放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胶片上的数据转换成数字磁带的形式,是一个1:1的过程,这样既可以起到监控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胶转磁的质量,记下重要的、有价值的节目、片断、场景和镜头等相关信息,然后依据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广播电视资料分类法》和《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 第一部分:电视资料》进行著录标引,为以后检索利用这批资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已胶转磁资料的深入加工――标引
要真正实现方便检索和利用,还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资料深加工过程,那就是标引。标引是文献加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标引,选用确切的检索标识(类号、标题词、叙词、关键词、人名、地名等),来反映该文献的内容。信息检索系统的建立本身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方面。信息存储是指编制检索工具和建立检索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的建立既是一个知识重组的过程,也是信息再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检索和获取是否省力、方便、易得,直接影响用户对信息的认识程度,而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将影响用户利用动机的强弱,最终影响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效率。因此,作为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信息的存储即重组和加工过程显得尤为关键,所以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很大,因为胶转磁只是一种形式,我们追求的是使我们手中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张琪玉教授曾经在《文献标引是需要智慧的近乎艺术创造的处理过程》这篇文章中,论述了标引人员的智慧与文献标引的质量密切相关。他认为标引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素养、较广的知识面,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还需要在标引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标引技巧,使自己的标引能尽量符合用户的检索习惯,从而提高用户的检索质量。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地做好这批电影胶片的标引工作,在做标引工作之前,标引人员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既要充分了解电影胶片拍摄的背景及涉及的内容范围,又要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
通过对电影胶片的前期粗略观看,可以了解到了这批胶片所拍摄的年代、大致内容以及拍摄主创人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电视产业在中国刚刚建立,尚未普及。人们通过电影,知道了社会的前进、科学的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当时的电影能反映社会***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批电影胶片中,反映的主要是发生在浙江的历史事件、在浙江活动的各种人物、浙江的工业、农业、科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浙江的文化和生活状况。这样,在看片中,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着重记录下每部片子中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重要的、主要的人物,出现了什么重要的、有价值的场景及镜头。
以下就是这次著录标引工作中的几个例子。
胶片一
节目题名:浙江新闻简报11号
分类号:A1223
关键词:列郗 访问 杭州
内容:列郗***到杭访问
拍摄日期:1960
片长:2分54秒
色彩:黑白
镜头名:列郗到杭州机场 接见列郗 与列郗友好会谈 列郗及随从雨中游花港观鱼(杭州一著名景点)
通过以上整理,原来存贮于不易利用的载体――电影胶片上的资料,转存到了现在普遍利用的载体――数字磁带上,并通过对其内容和镜头的标引,方便了检索,使这批老资料得以重见天日。据统计,在整理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向有关方面提供了包括:《***同志在浙江》中的***同志听评弹、王芳同志(原浙江省委书记,后***部长)在浙江的六七个镜头及为《文化浙江》提供的电影《胭脂》片断。通过实践证明,电影胶片胶转磁,既抢救、保存了老资料,又提高了这批珍贵老资料的利用,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