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追星;青少年;偶像崇拜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普遍存在
如今,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普遍地存在于青少年群体中。青少年自我把握能力和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明星表面的风光所吸引,这时候家长和学校,甚至社会,有必要对青少年的追星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
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不久前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进行了专题调查,涉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昆明等地的12所大学、21所中学的2710名学生。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初中生的比例达49.3%。在这些学生中,崇拜外国和港台“明星”的人占60%。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对值得崇拜的“明星”要具备的条件,被调查者的选择是:人格魅力、个性和气质、才华横溢、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漂亮、英俊等。
调查认为,当前的青少年偶像崇拜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活动。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渴望与偶像交流。收集和分享是青少年比较流行的“崇拜”方式。许多青少年会给偶像写信,模仿偶像的着装、饮食等,收集心目中偶像的有关资料,或参加“明星”俱乐部等。
有意思的是,面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被调查者父母的态度为:半数“不反对”,四分之一“反对”,四分之一“不关心”;被调查教师的态度为:三成“不反对”,三成多“反对”,三成多“不关心”。
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问题既然存在,教育工作者就有责任去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追星行为。很多父母和教师把青少年的情绪波动和叛逆行为归结为是偶像崇拜的不良后果,然而实际上,有些偶像也是成功的典范,父母和教师要引导青少年从正面的、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待偶像的价值,对孩子的追星行为进行有效干预,让孩子在一些积极向上的偶像的影响下,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胡振开认为,偶像崇拜是青春期孩子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只不过不同的孩子崇拜的程度不同,不同时代的人们崇拜的对象不同。这个时期的孩子属于第二断***期,追求至善至美,他们通过寻找偶像寄托自己的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他们就会慢慢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过去人们往往把这种喜欢、崇拜压抑在心里,而现在这代人选择公开表露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进步而不是倒退。应把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行为放到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具体环境和整体背景中进行分析。从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看,学生们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缺乏自由,没有足够的阅读、对话和交流。激烈的升学竞争、巨大的就业压力、简单生硬的德育教育,更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投向了“明星”和“偶像”,从中得到暂时的安慰。
当然,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也折射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青少年为偶像自杀、出走虽是极个别现象,但也警示我们必须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性格、情感的健康。
二、教育对策
针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胡振开教授为家长和老师们提出建议:成人和青春期孩子沟通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要一味批评孩子,不要激化矛盾,应告诉孩子:明星的成长历程也有波折,有辛酸,要看到他们鲜花掌声后面踏实的努力,不要让孩子存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合适的偶像目标,不要想入非非,平时有意引导孩子多向思维。
1. 理解、尊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实质是一种心理行为,而非道德行为。因此学校教育要纠正过去那种把“追星”当作不求上进或者道德败坏的表现加以批评的做法,而应学会换位思考,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采取理解、尊重的态度。
2. 认知疏导,澄清青少年对偶像的模糊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分析方法,形成对偶像的正确认知方式。用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真诚地和他们交换看法,肯定他们的合理行为,引导他们思考:为何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
3. 用明星的成功经历教育学生。偶像也是人,他们的成功不会是表面上的“一夜成名”,他们身后自有一段艰辛的奋斗历程,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看到的。作为教育者,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分析偶像成功的原因,以此淡化偶像的神秘感,用偶像的成功来激励学生,达到榜样教育的目的。
4.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优势,塑造学生的自我心像。成长中的学生,往往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忽视自我的优点,自我同一感混乱,无法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定位。教育者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发挥潜能。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在追星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5. 对于娱乐圈里形形的偶像明星,应该有更明智和客观的评价标准。青少年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若是积极向上的,那么他们就会为自己树立一个值得学习的偶像作为榜样。所以,社会上的有关机构也应该行动起来,为青少年构建一个更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人生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与创新的历程。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他们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引导与激励才能健康成长。因此,教育者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不要盲目反对,了解它、接受它、应用它,才是积极之道。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第四中学,通辽,028000。该作者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个人理事)
编辑 / 何 妍 黄才玲 终校 / 杨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