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过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VRE感染及定植患者并给予预防控制措施,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2013年、2014年住院患者标本培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情况,针对重点科室采取VRE主动筛查、加强手卫生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及环境的清洁、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与2013年比较,2014年标本培养VRE检测,阳性检出率由15.44%降至到4.91%(P0.05)。结论 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降低VRE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目标性监测;防控措施
随着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相关文献报告,部分美国医院肠球菌所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中28%由VRE所引起[1]。国内诸多文献报道临床分离到的VRE也逐年增多[2-3],分离率0~14%[4-5]。本报告通过对VRE目标性监测,对科室采取VRE主动筛查、加强手卫生管理、及时采取消毒隔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干预措施以降低VRE的传播,并对VRE的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VRE来源于2012年、2013年、2014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
1.2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BD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100,纸片扩散法(K-B法),该方法是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tute,CLSI)公布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药敏试验的判断标准。
1.3方法
1.3.1目标性监测 感染办公室人员每日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系统查询临床送检标本培养结果,发现VRE第一时间通知临床,开具隔离医嘱(单间隔离或床边隔离),做好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措施。检验科发现VRE应及时电话通知临床及感染办公室并在化验报告单上加盖MDRO蓝色印章。
1.3.2干预措施 ①普通科室接到通知后_具隔离医嘱,做好单间隔离或床边隔离,悬挂蓝色接触隔离标识,不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有开放性伤口、免***抑制剂或其他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同室;严格无菌操作;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其他患者之后;有可能污染时穿隔离衣;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后进行手卫生;诊疗器具专用,用后消毒;患者周围物品、环境每天清洁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预约检查申请单加盖蓝色MDRO蓝色印章,检查科室合理安排检查顺序并及时做好消毒隔离;患者转科前通知接诊科室做好预防控制措施。②重点科室ICU,在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指导下,对所有入住患者采取主动肛拭子VRE筛查;对定植患者及时采取单间或区域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防控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做好环境及物表的消毒隔离,隔帘及窗帘每季度清洗一次,工作人员白衣每日更换;加强保洁员的培训;患者产生的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③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及时到临床督导检查VRE防控措施执行情况。
1.4统计分析 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统计系统查询3年的VRE检出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结果
2.1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出率 2013年住院患者标本VRE检出率占屎肠球菌的15.44%较2012年明显升高,采取防控措施后,2014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临床科室分布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主要分布在ICU,其次是呼吸内科。通过干预,2014年较2013年VRE检出率下降,其中ICUVRE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见表2,表3。
2.3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肛拭子中,见表4。
3讨论
纵观3年,2013年标本VRE的检出占屎肠球菌的15.44%,与2012年相比明显升高,采取干预措施后,2014年标本VRE检出下降到4.91%(P0.05),干预措施有效。不同科室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检出率各不相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主要分布在ICU、呼吸内科、血液内科等,这可能与这些科室患者基础疾病多且复杂、免***力低下、住院时间长、病情危重及侵入性操作有关。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标本主要分布在患者的尿液和肛拭子中。
VRE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可通过患者之间传播,也可通过医护人员将耐药菌传给其他患者,污染的环境、医疗器械、各种用具均可传播VRE,且部分患者入院时已携带VRE,具有传染性。同时通过临床微生物检验统计系统及时发现VRE,及时指导督促临床科室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此次报告针对2013年VRE阳性检出率高采取多方面干预措施,如:采取主动筛查、单间及区域隔离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加强医务人员及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2014年VRE检出率明显下降,说明进行VRE的目标性监测,采取主动筛查尽早发现VRE定植病人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对歇制VRE耐药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朱成宾,窦露,夏永祥.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6):746-748.
[2]汪复,姝,胡付品,等.2008年中国CH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29.
[3]朱旭慧,孙自镛,李丽,等.2009年武汉同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5):342-348.
[4]张娟,陈a强,王佩芬,等.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1):65-66.
[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4(2):60-6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目标性监测及防控措施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