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出土玉器来看,红山文化玉料大多是青色、青黄色或偏黄色,但市场上很多所谓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显得很粗糙,而且颜色较深,这是为什么?
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采用辽宁岫岩软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粗细不均的结晶状透闪石,玉料偏青或偏浅黄色,也有黄色的,一般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9~3.1,多为蜡质光泽(***1、2)。由于粗结晶岫玉的质地较软,内部结晶体构造粗大,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而且这种玉料很便宜,用来仿红山文化玉器成本较低。市场上的很多仿红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过色,但是看起来比较自然,原因即在于此。
2.红山文化玉器的雕工有什么特点?鉴定要点是什么?
红山文化玉器的雕工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纹饰。简单的透雕比较多,多采用打洼工(就是俗称的瓦沟纹)(***3),线拉工很少,纹饰一般是用玛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制而成,所以一般边缘都呈尖薄刃状。
红山文化玉器的钻孔分单面钻孔、双面钻孔和倾斜对钻三种方式。单面钻孔孔洞呈喇叭状;双面钻孔孔洞呈腰鼓状(或称蜂腰状),孔洞呈两边大中间小的不规则状;倾斜对钻是在器物一面上斜向对钻两个相通的孔,因似牛鼻孔而被称为“牛鼻穿”,以便于缝缀饰物。以上所有孔洞的边壁上都可看见螺旋打磨痕迹,古朴自然(***4)。而现在仿古者功利心强,没有古人那种用半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来磨制一件玉器的毅力,现代电动工具加工痕迹比较明显,古味尽失。
3.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红山文化大型人头兽身、粗重厚大的玉摆件,与出土和馆藏器的式样差异很大,如何解释?听说红山文化玉器还有正反之分,是这样吗?
红山文化玉器形制一般较小,器体扁而薄,边缘多成斜坡尖刃状(玉猪龙、C型龙除外),大型器物几乎不见,更无陈设器。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那些所谓红山文化大型人头兽身、粗重厚大的摆件都是现代人主观臆造的。
红山文化玉器有正反之分,一般正面多为瓦沟纹打磨而出各类造型,大多边缘磨成扁而薄的刃状,背部一般有穿孔,而且是平背素面,没有任何纹饰打磨的痕迹,如勾云形器(***5)、玉鹗、玉龟等,形状都是这样的。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都是双面工且无正反之分,其为假物无疑。
4.红山文化玉器纹饰都有哪些?如何鉴定?
红山文化玉器的纹饰比较简单,常见的是简单的瓦沟纹或阴刻线,一般用减地阳起的方式表现。勾云形佩和玉臂饰等器多用瓦沟纹,而且所呈棱角一般都为奇数而非偶数,而像玉鹗、玉龟(***6)则是在表现眼部和背部上使用减地阳起的方法进行雕刻。现在市场上一些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要么在表面雕刻文字,要么在不同器物上胡乱臆造纹饰,与常理不合。广大收藏爱好者切莫为追求造型纹饰新颖,受他人之骗。
5.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沁色都不重,有一些根本没有沁色,光鲜如新,其原因是什么?
红山文化区域内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两种。石棺墓一般在辽宁朝阳市境内较多发现,土坑墓多发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结合粘土夯实而成,一般保存性较好,不易渗入沙土,随葬玉器也不易受沁。土坑墓处在气候环境比较干燥,戈壁化、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土壤严重缺水,玉器有不同程度受沁。因此,红山文化玉器大多保存得比较完好,只有极少数出现鸡骨白现象,大多玉质还呈原色,蜡状光泽。现在很多收藏家以为年代越久远,玉器受沁越严重,这恰好给了许多仿古者可乘之机。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多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不是染得发黑就是发红,为了表现出玉质,还把玉器抛光得很亮,但是红山文化没有呈玻璃光泽的玉器,至今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实例,广大玉器爱好者千万要注意。
6.我非常喜欢红山文化玉器,觉得它神秘而神圣,同时我也很困惑,不知道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请简单谈一谈红山文化玉器的用途。
考古发掘显示,红山文化的玉器都出自于墓葬,小墓出小件,大墓出大件。而有代表性的玉器如玉猪龙、勾云形玉佩、玉箍形器等(***7、8),大多出自于红山文化的大型墓葬。据研究,这些墓的主人应为原始社会首领或者部落巫师,在原始社会,这两种身份有可能集于一人。从他们墓里发现的大量穿孔玉器,则是缝缀在衣物上的。
古人认为玉器是可以沟通神灵的,是与上天对话的工具,由原始宗教的萨满巫师穿上这种缀满玉器的衣服,就可以和上天神灵对话,就能够逢凶化吉,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因此,红山文化玉器一般都是小而扁薄的小件,大多数有钻孔,缝缀在衣服上用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许多玉器边缘磨成薄刃状,是为与衣服表面完好地衔接,有平滑感。现在市面上所见的很多红山文化玉器都不能体现出它的实用功能,单凭这一点就足以鉴别其真伪。
7.我参加了一些鉴定活动,发现对同一件古玉的真伪,不同专家有不同的鉴定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判断专家的权威性?
鉴定是主观行为,是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用肉眼目验得出的结果。由于每个专家的实践经历和学术背景不一样,所以有时在对同一件古玉的真伪和时代的判断上会存在异议,这是正常的。
至于如何判断专家的权威性,如果说有标准的话,我想应该符合以下几点:第一,具有文博考古专业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背景。我不否认有自学成才的专家,但系统的专业训练对于日后成为一名专家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长期在文博考古部门工作的经历。只有在文博考古部门工作,才能接触大量实物,才有学术研究的氛围,才能不断积累鉴定的经验。第三,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世上没有通晓各门艺术品鉴定的“全才”,专家毕其一生也就精通鉴定某一门类的艺术品,古玉专家就是擅长鉴定古玉,而不能去鉴定书画、瓷器等。第四,有丰富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专家在鉴定方面的权威性不是靠自己或媒体炒作出来的,应该基于坚实的学术功底,而这则是通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体现出来的。第五,客观公正的鉴定立场。不为利益和人情所动,坚持鉴定原则,不滥开鉴定证书。
8.玉器的收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晚期的墓葬和遗址中往往出土有早期的玉器,比如商晚期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史前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玉凤(***9),西周时期的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史前良渚文化玉琮(***10)。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玉器的收藏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离宋人所谓的“古代”,即夏、商、周、秦、汉,已有了至少上千年的时间距离,具备收藏古物的条件。宋代文人气很浓,在文人官僚士大夫中形成一股搜集和考据古器物的风气。宋代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东京(今开封)店肆林立。在这种背景下,古玩便产生了。古玩刚产生时,品种很少,仅有青铜器、碑刻和玉器,研究古玩的学问叫做金石学。宋人吕大临的《考古***》和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都收录了少量的汉代玉器。
古玩的特点之一是商品化,也就是具有交易买卖性。北宋 时期,东京城内经营古玩的店肆已成规模,如东街北“潘家酒店”,“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见《东京梦华录》)。南宋时,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更是出现了专营古玉的“七宝社”,出售玉带、玉碗、玉花瓶、玉绦环及玻璃、水晶、宝石等。当时盛行将古玉作为礼物贡奉、馈赠的风气,如大臣张俊进奉宋高宗的宝物中,就有新旧玉器共42件,可见当时民间藏玉数量是很可观的。
元代润的《古玉***》是第一部收辑古玉的***录,虽然仅刊布41件古玉,但标志着古玉收藏专业化的形成。
9.请介绍一下吴大和他的《古玉***考》一书。
清代中期以后,在文人学者中逐渐形成一股考据之风。文人们埋头于古代经书中寻章摘句,校勘辑佚,通经解史。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不少学者广为搜罗各种古器物,对它们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研究,而在古玉研究方面成就最显著的就是清末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吴大。吴大(1835~1902年),江苏吴县人,字止敬、清卿,号恒轩。原名大淳,后因避同治帝载淳之讳而改为大。吴大于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甘学***、广东巡抚、河东道总督和湖南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自动请缨,率湘***出关御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湘***在关外战败,吴大受到革职处分。
吴大精通金石文字,喜好收藏古董,并与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如陈介祺、王懿荣等有密切的交往。他在任陕甘学***期间,获得了相当丰富的商周秦汉遗物。由于他擅长书法和绘画,使所藏珍贵资料和精湛研究成果得以流传。他的主要著作有《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说文古籀补》《古玉***考》和《权衡度量实验考》等,在这些著作中,吴大将出土或传世的实物与历史文献相参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古玉***考》出版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上海同文书局以石影印刊行。在这部著作中,吴大将自家及友人所藏古玉绘制成***,详细考订其器名和用途。自宋代以来,金石著录很多而古玉专著极少,其原因一是古玉无文字可考,研究难度很大;二是唐宋以来仿制古玉之风盛行,真假难辨。清初时,有人托宋代龙大渊之名伪造《古玉***谱》一书,多达100卷,内容芜杂,无多少参考价值。
《古玉***考》问世后受到中外古玉研究者的极大重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学者也深受该书的影响。因此在它流传的100多年间一直被传统研究者奉为古玉研究的经典之作,时至今日还有相当多的学者仍在沿用吴大的学说。
该书所收录的古玉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所收玉器达220多件,超过以前任何一部古玉著作;种类多达近40种,几乎包含了所有常见的古玉品种,时代从史前时期直到明代。如此丰富的资料有助于读者认识整个中国古玉发展的历程(***11)。
该书的玉器线***是吴大的族弟吴大桢绘制的,以墨线描绘玉器的形状和花纹,十分精细,即使器物本身有残痕,亦描绘下来,同一器物若两面花纹不同,则绘两***。线***比例多为原大,否则在***旁注明比例。有的学者曾将书中所绘玉器***与原器物进行过比较,认为玉器***样无论在器形、纹饰的描绘上,还是在尺寸的掌握上都很忠实于原物。
吴大每得一古玉,“必考其源流,证以经传”,力求明确它的器名和用途。圭和琮是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最重要的两种玉器,但这两种玉器的形状究竟是什么样的,后人争论很大。文献记载中,各种形状圭的名称多达几十种,吴大在所搜集的玉器中,对照古圭名将其一一分辨出来。平首、弧首或凹首的圭,当时被称为“药铲”,吴大则认为它是《周礼》中所记载的“镇圭”“琬圭”和“琰圭”。传世的玉琮在当时被称为“钮头”,认为它是套在木杠两端,或用来作车轴两端的装饰物。清代中期,有学者指出这种形式的玉器应为琮,吴大进一步发挥了这种看法。《古玉***考》中收录玉琮31件,吴大根据它们的形状,分别定名为大琮、黄琮和组琮,这些琮名直至今日有的学者还在沿用。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这部书的缺陷和不足,但它作为一部划时代的经典之作,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毕竟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研究水平,而且第一次将实物与文献相比勘,开创了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对于今天初识古玉的人来说,仍不失为一部必读之书。
责编 一 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先生玉器知识问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