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千载梦华虽销尽,梁园盛世古风今犹存,禹王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和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为古城开封平添了几分绚丽和壮美。
乐圣师旷与古吹台
春秋时期,开封属于魏国的一个小镇,名叫仪邑。相传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拜高阳为师,在此学琴吹奏,故后人称这个地方为“古吹台”,汉代又名鼓吹台,明代始称禹王台。
师旷本姓范,名旷,字子野,以其“谐二音也,正其六律而宫商调”的卓越贡献,被后人誉为“乐圣”。流传千古的《阳春》《白雪》等琴曲就出自他的创作。
师旷不仅是一位学养深厚的宫廷乐师,而且敢于为民请命,善于直言讽谏。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卫献公暴虐无道,又故意侮辱正卿孙文子与宁惠子,最终导致内乱发生,卫献公也被逐出卫国。晋悼公听到消息,认为“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侍于一旁的师旷言道:
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之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
他借题发挥,倡导统治阶级行德***以惠民众,可谓开民本主义之先声。
如今的禹王台西配殿内,塑有师旷的泥质金身坐像一尊。坐像中的师旷神态自若,危坐抚琴,双手起落有致,加之园内楼台亭榭,鸟语花香,场景生动逼真。
唐代三贤聚梁园
“夷门自古帝王州”,自战国时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之后,开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汉文帝封儿子刘武为梁王,初居大梁,据说在这里兴建起规模宏大的梁园,亭台楼阁相连,为一时著名的游览胜地。后因大梁低洼潮湿,刘武把国都迁往睢阳(今商丘)。明代学者李濂《汴京遗迹志》卷八载:“梁园,在城东南三里许,相传为汉梁孝王游赏之所。李白《梁园吟》云:‘平台为客幽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绿水扬洪波。’一名梁苑,孝王筑吹台于苑中。”然而《元和郡县***志》卷七《河南道・汴州》条下:“粱王吹台,在县东南六里,俗号繁台。”很多古迹荡然无存,唯有“城东南仅三里,有荒台故基,巍然独存,挺出风烟之外,高广数丈,可登可眺,即古之吹台也”。
唐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因不为朝廷权臣所容,被迫离开长安,来到洛阳,在那里结识了小他十一岁的杜甫。两人自洛阳一同来汴州,与原驻汴州的封丘尉高适相会。三位诗人乘兴登吹台,把酒赋诗,怀古论今。李白即席吟出“平台为客幽思多,对酒遂作粱园歌”的名句。日后杜甫追忆此游,写下了著名的《遣怀》诗。梁园内吹台之上,禹庙之后,旧有三龛,塑碧霞元君像。明正德丁丑年(1517年),巡按御史毛伯温改塑三贤像,并撰(《三贤祠记》。文曰:
三贤祠者,祠唐高、李、杜三贤于吹台之上也。按《唐史》,高适、李白、杜甫,天宝中,聚梁、宋间,共饮吹台之上,酒酣击歌,倪仰今古,旁若无人……三人者,固盖世之豪也……适五十始诗,故叙年李、杜之上,其诗颃二子,故并贤之,而并祠之。
“梁园雪霁”后成为“汴京八景”之一,吹台一带也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到汴梁必游的胜地。刘昌《吹台驻节诗序》中曾征引宋梅圣俞诗句“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对吹台的归属地加以考证,并指出“唐杜甫从李白登吹台,慷慨悲歌,为一时所慕。故后世骚人诗客,以不得至开封、登吹台歌啸为欠事”,就是明证。
如今,三贤祠内重塑了李白、杜甫、高适三尊泥质金身像。北壁上嵌着几块巨大的长方形石碑,其中有明正德九年(1514年)河南巡抚陈珂撰、房宣书的《时雨亭记碑》和《抚安亭记碑》;明嘉靖二年(1523年)李梦阳撰、左国玑书的《修禹王庙记碑》;明嘉靖四十一年李濂撰、李蓁书的《修五贤祠记碑》(增加了明人李梦阳和何景明,故称五贤祠)等。
禹王殿内岣嵝碑
据不完全统计,自先秦到民国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6次。黄河水患吞没了无数开封人的生命,毁灭了许多美丽富饶的田园村庄,淹没了众多的官府、民宅、仓库、商行。人们面对河患的严重威胁束手无策,于是就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于明正德年间在吹台上修建了一座禹王庙,希望通过尊祀禹王而阻挡住水患,从此吹台又名“禹王台”。《汴京遗迹志》卷八有言日:“吹台,在城东南三里,相传汉之鼓吹台,一名梁台,一名雪台,俗呼为二姑台。今改为禹王台,祀禹于其上。两庑祀古之善治水者,为河患也。详见后禹庙下。”然而,祭祀大禹等治水功臣并不能阻止黄河水患的发生。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开封城又两次因黄河决口而被淹没。清人李昌祚曾为被淹没的开封城池而叹息:“极目不堪回首处,何时重睹旧繁华。”禹王庙的碑廊及各个大殿内保存着数百件的书法碑刻,上自明代,下至民国,记载着禹王台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其中禹王台大殿内的峋嵝碑尤为罕见。
峋嵝碑也称禹王碑,现存于开封禹王台公园的禹王庙内,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堂摹制的。此碑共有77字,原立存于湖南衡山的峋嵝峰峰顶,文字奇诡难辨。相传唐代大文豪韩愈曾经去衡山寻它未果,深感遗憾,遂赋诗一首:“峋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蝌蚪拳神薤倒披,鸾漂凤泊虎螭……我来咨嗟涕涟沥,千搜万索何处有?”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有一个叫何致的人跋山涉水到南岳衡山寻碑,在樵夫的指引下,终于在峋嵝峰顶得见此碑,欣喜若狂,轻轻用手剥去苔藓,摹拓了两份,并将其中一份献给了当时的长沙转运使曹彦约。后来何致将碑文镌刻在了长沙岳麓书院后的巨石上,并把它用泥土深深埋于地下。多年后,明朝有人把它挖了出来,翻刻为碑,置于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清康熙初年,又有人把它翻刻于衡山岣嵝峰顶。
禹王大殿南有御书楼,专为保存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为禹王庙所书“功存河洛”“崇高峻极”“昌河仁义”“灵渎安澜”四块匾额而建。
现存禹王大殿重修于清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全身塑像就巍然屹立在庙中央。塑像高达五尺,双手执圭,身着龙袍,丰满魁伟,凝重端庄,双眉微挑,美髯飘动,目光充满智慧和坚毅。塑像左右是两副歌颂禹王的对联,一日“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一日“而耕而立去巢就庐万代永颂王功德,斯世斯民饮水知源高台重铸禹金容”。殿内东西墙壁上,各嵌有砖雕一幅:东边是《治水***》,取材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西边是治水成功后的《行赏***》和《乐耕***》,生动地反映了大禹治水不辞艰辛和人民对他的深深爱戴。
水德祠上祀功臣
禹王台西侧有一座小院,命名为水德祠,配祀历代治水功臣三十七人。《汴京遗迹志》卷十一载:“禹庙:在城东南三里许吹台上,旧名二姑台,宋都人建庙以祀二仙姑。弘治中,改为碧霞元君祠,好鬼者翕然趋之。观风者毁其像,改祀神禹,称禹庙焉。又增建两庑,祀中古以来治水有功者,为河患也。余弱冠时,读书台上,犹见两庑木主。比谢***归里,偶一登览,而木主无一存者。因识于此,以俟宦游君子兴复之,庶弗没前人崇祀之意云。”下列“两庑分祀历代治水有功者,共二十九人,有魏邺令史起、秦水工郑国、汉准阳太守汲黯、大司农郑当时”等。以后又增加到三十七人,有清代的林则徐、胡宝泉等人。在这些治水功臣群像中,元代贾鲁、明代于谦、清代林则徐的事迹尤为生动。
其实,无论是古吹台还是禹王庙,都寄托着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表达着人们对前哲先贤的倾慕与景仰。无独有偶,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1923年曾作《游古吹台诗》,诗曰:“将***勒马出郊关,前驱百骑走材官。植幕都庐夹道滨,马蹄沓沓扬飞尘。省长同乘度城闽,吏民环睹塞衢观。远上吹台饯行人,洒扫桧柏陈花薰。将***先候立于门,登高万里来风云。芒砀云去不可闻,大野极目雁鹜群。桑柘欲雨阴霭纷,同游农圃览耕耘。短槐高柳绿皆新,长沼园亭泽似春。碑前拓影留后因,鹦鹉解语花馥芬。松下行厨洗玉盘,花边班剑酌衢尊。酒酣挥毫感殷勤,归时山河日未曛。”该碑融篆、隶、行、草于一体,点画峻厚,魄力雄强,笔法跳跃,结构天成,堪称吹台的千古余韵!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