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一双筷子夹起一片腊肉,细看之下,那块红肉就是中国的山水。筷子与肉,远山近水与轻舟——食物最本质的原始形象、人与食材的微妙关系、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审美,就这么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是一幅参展戛纳的海报,这是一部触动了很多中国人的纪录片。当全世界都在试***命名中国的时候,这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将中华美食摆上台面,口舌之间不仅展示着中国的饮食流变,它本身就是一个传统与变化着的中国。

食为平常事

方兴玉的女儿代替妈妈执掌豆腐坊,阳光下挑起晾晒的油豆皮透明发亮;用家传的酸水点卤,让有益菌渗透到每个角落;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豆腐块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丝,火上烤焦,点上红红的辣酱……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详尽而诗意的就是整个创造过程。

事实上,仅从这部纪录片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上,就可以看出这种诚意,“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诚意被成功地转化成了电视语言,从而被观众所认同。导演不吝时间地仔细记录食物从采摘到端上餐桌的全部过程。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在陈晓卿看来,记录如何将自然的馈赠经过捕猎、采掘、加工、制作成食材,比像食谱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味佳肴的做法更加重要。

2011年初,正逢央视开设纪录片频道,他第一批就报了这个选题,主旨初看起来并不宏大、崇高。但由于他习惯性带入的人文情怀,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人为食之本

作为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与一般美食节目的最大不同是跳出了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一大半时间讲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带入,并产生共鸣。有人总结,《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原因应该归功于:“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比如这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

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

在湿冷淤泥中工作半年的挖藕人,身负50公斤负重下潜40米采海鲜的重潜员,出海打渔赔钱的船长,寒冬破冰捞鱼有可能颗粒无收的鱼把头……随处可见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劳动者的焦虑。

将胀气乏味的大豆变成易吸收、多口味的豆腐,利用微生物转化出腐***、豆豉、黄酒和泡菜,为保鲜而采取的腌腊手段……其中是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智慧。

更多的是这样的人和场景:哼着小曲老夏撑起满载芋头的归舟,沏杯浓茶品尝自己在湿滑礁石上冒险采来的紫菜,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还有一些不具名的劳作的人们,和他们在收获时脸上的笑容。这些都是普通人朴实平常又有滋有味的生活,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

国为人所成

“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正如何伟在《江城》中展现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涪陵,在寻常的生活中,一座小城市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一一展开,里面的人与舌尖中一样,也与你我平时最常见的模样一样,不是焦躁、紧张或愤怒,而是在温和中顺应着生活的方向。网友“东来岭人”在微博中说:“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介绍自己的味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有人说,它所传递出来的平静和温情,则成为了现代中国人所追逐的“永无乡”。

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陈晓卿说:“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学习

艺术的艺术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的艺术,内容包括艺术一旦成为艺术全文,艺术的艺术完整版。杨福音的写意画,无论是花鸟还是人体,无论是以线条为主,还是用墨色铺染,仿佛是信手拈来,仿佛是忘乎所以,既有法又无法,似有还无,充满禅意,能让我们体味到画家在创作的过程

学习

局域网阻塞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局域网阻塞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内容包括局域网堵塞的处理方法,局域网非阻塞设计。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局域网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如何更好提高网络使用率,及时解决网络出现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针对局域网阻塞的原

学习

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圈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职场圈,内容包括职场圈怎么打造,如何跳出现有的职场圈。“圈子”是个时髦的词,身在职场,最常接触的是工作利益圈,姑且称为职场圈。圈子里有人脉、有信息、有经验,好像一个无形的场,关乎你的职业发展。

学习

我是左撇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我是左撇子,内容包括我是左撇子小说在线阅读,左撇子何处听雨全文免费阅读。你家里也有个左撇子宝宝?那先不要试着去纠正他,专家证明,左撇子在创造力方面都会有惊人的天赋呢!本期为爸妈们准备推荐了几本和左撇子有关的书,希望能

学习

营销新思维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新思维,内容包括餐饮营销新思维,会员营销新思维。最近,有两个品牌广告很雷人,一个是“这样紫”,一个是“喝啥呦”。

学习

原版教材引进的策划、编辑与出版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原版教材引进的策划、编辑与出版,内容包括教材教辅类策划编辑,教材策划编辑。[摘要]以原版教材《高级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引进为例,本文详细论述原版教材引进过程中,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不同环节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其

学习

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合实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总结。艺术与技术之间是持续发展着的,有了摄影机和胶片才会产生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摄影机与胶片是电影的物理承载形式,这是先觉条件,是基础,之后才产生

学习

中国姓氏文化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姓氏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姓氏文化,河南文化博览姓氏篇。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

学习

聆听孩子的心声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聆听孩子的心声,内容包括聆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的心声文章。在聆听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时,要做到两点:

学习

价值教育的现实透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价值教育的现实透析,内容包括价值教育的感悟,价值教育论。[摘要]价值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潮最初兴起于国外,并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价值教育不仅为我国的教育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而且也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但

学习

周口方言语音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周口方言语音,内容包括周口方言语音,周口方言发抖怎么说。关键词:四声调值周口方言调值调值辨析

学习

绘画的色彩语言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绘画的色彩语言,内容包括色彩的纯度绘画作品,西方绘画的色彩试讲稿。一、色彩的语言

学习

弹性学习:理念与选择

阅读(18)

摘要:弹性学习(flexiblelearning)的实质在于学习的选择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其价值体现在: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它是增强高校活力的“助推器”。弹性学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

学习

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内容包括铜陵未来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南京城市发展方向与困局。一、加速化发展

学习

中国文化的同化性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文化的同化性,内容包括中华文化的连续性,中国文化生成背景的理解。摘要:文化同化是指相对弱势、落后的文化和相对强势、先进、完善的文化相接触后,逐渐引进、学习强势的先进的文化,受强势文化的影响,具备强势的先进的文化的

学习

传承中国精神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传承中国精神,内容包括传承中国精神素材,传承中国精神的精彩结尾。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塑造民族之魂。

学习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世界与中国(下)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世界与中国(下),内容包括二十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巨变,二十世纪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一种新发展战略的确立

学习

中国佛教清规戒律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佛教清规戒律,内容包括佛教词汇清规戒律,佛教清规戒律句子。有条成语是“清规戒律”,在多数场合下泛指苛刻、陈腐或不合理、不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惯例,是带有贬义的。这条成语来源于佛教用语,本来指佛教徒必须遵守的戒律、规

学习

中国老年妇女养老保障问题的现状分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老年妇女养老保障问题的现状分析,内容包括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对策,保障老年人养老权利法。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老年妇女的养老保障问题已不容忽视,但是在我国老女妇女的养老保障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

学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线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思维导。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学习

中国医学伦理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医学伦理学,内容包括医学伦理学最新版本,医学伦理学典型案例。1.神木模式:应该且能够复制的医改伦理创新孙福川,SUNFu-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