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筷子文化礼俗

食箸,古代称作“箸”,即是今天的筷子。从古至今,“箸”伴随着人类的餐饮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从人类的进化过程看,远古人类的起初并没有规范的进食方式,也没有专门的用具,手抓便成了人类最早的进食方式。人类的生产活动在不断发展,由于生活的日益稳定,导致进食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箸的出现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伟大的道路。而箸的使用更在极大地促进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尤其在使用方式的多变和传统礼俗上。箸是中华民族整体结构的纽带之一,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食箸,古代称作“箸”,即是今天的筷子。从古至今,“箸”伴随着人类的餐饮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我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母国。

从人类的进化过程看,远古人类的起初并没有规范的进食方式,也没有专门的用具,手抓便成为了人类最早的进食方式。人类的生产活动在不断发展,由于生活的日益稳定,导致进食的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发明了一些食用器具,如勺、箸。而目前世界上最广泛运用的是手食、刀叉和箸食三种类型。在千姿百态的食用器中,箸是使用功能最多,最方便的一种工具。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夹、挑、拨、拌、扒等功能,现今,这两根小细棒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0世纪3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古箸,中国人右手用箸的习惯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箸与右利手现象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自古流传下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筷子的两端对齐来使用筷子。筷子的使用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各族人民在一日三餐仍然依赖筷子,筷子在我们的***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宗教、礼仪等活动中无处不在。

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人们进食一般都是箸和餐匙一同使用,据“三礼”记述,周代的饮食礼仪既用箸也用匕,分工非常明确,不能混用。箸是专门用于取羹中的菜食,不能用于夹取其他食物。而吃米饭或者粥时不能用箸,一定要用匕。当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同样如此,右手执箸,《礼记》里提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这里提到要等孩子长到能自己吃饭的时候,要教孩子用右手执箸进食。在商周时期用箸进食已经变得较为普遍,用箸的礼仪也已经形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烹饪技术的进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火候”的说法,出现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加热技法——炒。因为有了炒法,中国菜肴变得更加精细化和丰富化,箸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于此同时粮食的加工技术和烹饪技术在不断进步,出现了多种调料,如酱清(最早的酱油)、酢(醋)等,菜肴更加精细多样,对于箸使用方式的多样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箸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用具了。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箸成为了祭祀、宗奉之物,箸的形象出现在了壁画的画面上。《酉阳杂俎·贝编》记,“国初,僧玄奘往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蔴履及匙箸,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提及箸被画入圣僧像而奉祀之,其宗奉之本意可见,其实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敬仰之情。

到了明代,箸已改称为“筷子”。而今天我们普遍称筷子,但在有些地方,仍然称“箸”或“筯”。到了明清时期,箸文化的扩衍发展和以箸进食的习惯在全国普及起来,在箸的制作用料上也变得丰富起来。箸的用料,正如“箸”字的部首“竹”字头一样,用竹子作为原料。明清时期对于材料的选择极为讲究,竹亦有好坏优良之分,斑竹是竹中极品,是选作制作筷的最佳材料,“斑竹箸”也就成了明清两代竹筷的代表,同时又是地位的象征。清代竹筷中有用镶银工艺制作的精品,当然这种竹筷并非普通百姓家就能拥有,对于那些偏远贫穷地区的百姓,如果无竹可取的话,就只好取芦管、树木枝条或高粱秸等用作食箸。随着文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强大,出现了许多名贵木材制作的筷子,如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红木、檀木、乌木、铁木、花梨木等珍贵硬质木材源源进入中国,扩大了中国木质箸的发展。不仅如此,名贵金属、象牙箸、珍贵石料、景泰蓝箸、瓷箸以及镶嵌工艺的出现,大大地丰富了国民生活的精神及物质文化需求。

材料的丰富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快速进步,创造饮食文化的同时发明了筷子,而筷子的使用又在极大地促进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尊老是我国的传统,各民族都将尊老敬老作为本民族的荣耀。中国人讲究几代同堂,反映到饮食上的就是祖孙几代聚在一起进食,而在餐桌上,老人便受到特别的尊重。我国的壮族、朝鲜族都是具有敬老美德的民族,每次吃饭前,晚辈要恭敬地用双手给老人递筷子、盛饭,还要双手送上桌上的每一种菜,等老人把每一样菜夹一筷子尝一口后,众人才能动筷。不仅如此,壮族待客也如尊敬老人一样,邀请客人与自己的老人同入正位,双手敬上一双筷子请客人吃饭。在饮酒时,主人也会用筷子夹一块肉送到客人口里,而客人必须高兴地吃掉,不能不吃,或说“我不爱吃肉”,不然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请客人吃饭时,主人不能将筷子交叉放在客人面前,不然客人会认为这是主人对他有意见,或不欢迎。客人吃饱后放下筷子,其他人亦可放下筷子,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筷子在婚嫁中的习俗早在古代已经有了,民国时候婚嫁任然沿用着古代的传统,在北京有“窃筷子”的习俗,男方迎娶新娘之日,要先去新娘家为新娘梳头、穿衣。大队人马到后,女家要摆设酒席招待众人。新娘离家后,迎新太太告辞,随手将桌上摆设的筷子“窃”走,装在衣服的袖中。“筷”谐音“快”,即有希望新娘快生孩子,早生贵子的用意。更有希望新郎新娘快快乐乐,永远恩爱的寓意。

箸文化的使用升华,礼俗的发展也代表了文化的发展。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地横卧放在饭碗的正中。在民国年间,民间对用筷禁忌十分在意。流传较广泛的是“用筷十忌”:

一忌迷筷,举筷不定。

二忌翻筷,筷从碗底挑菜捡食。

三忌刺筷,以筷当叉使用。

四忌拉筷,持筷撕口中的鱼肉。

五忌泪筷,用筷从汤里捞物。

六忌吸筷,将筷子放入口中吮吸。

七忌剔筷,把筷子当牙签使用。

八忌供筷,把筷子竖直插在饭碗中间。

九忌敲筷,以筷击碗或桌子。

十忌指筷,持筷指人说话。

筷子的使用方法很多,从筷子文化的发展能看出中华文化自古以来优良的传统,弘扬筷子文化,对加强祖国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使用筷子有益于人类智力开发,有利于使手更加灵活。这又从一个侧面表明,筷子文化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筷子是中华民族整体结构的纽带之一,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箸文化史》,刘云著,中华书局 2006年 第一版

2. 《中华文明传真》,刘炜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1年 第一版

中国筷子文化礼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筷子文化礼俗

学习

健康家庭的10大标志

阅读(2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健康是1,其余都是0”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每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如何做才能使自己健康长寿,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人的生活方式是群体性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

学习

中关村四小的三次变革

阅读(18)

“这是一所人在中央的学校。”——来过中关村四小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并且称之为“圆文化”。细细地想想,还真是这样。如果我们把学生、老师和校长的关系比作成一个圆,学生处在这个圆的正中央,的老师为学生服务,最的校长和领导为老师服务

学习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

阅读(18)

书法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一、初唐代书法文化美学思想:中庸合度,崇尚骨力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被人们颂扬备至,他酷爱书法文化,对王羲之的书法文化名品《兰亭序》更是爱不释手,亲自写下了《晋书王羲之传赞》。李世民在统一天下之后,要求

学习

少年强则国家强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少年强则国家强,内容包括少年强则国家强绘画,少年强则国家强古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20年来,李德生等老一辈创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下称

学习

质量检查报告范文

阅读(18)

质量检查报告范文第1篇课程是一种实践,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经过前半期的教学工作,也从中获取了点滴的收获。并从学生的半期测试中

学习

“家君”是谦称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家君”是谦称吗,内容包括家君是谦称吗,家君是谦称还是敬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五课是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两篇短文。其中一篇是《陈太丘与友期》。在这篇文章中,陈太丘的儿子、时年七岁的陈元方在父亲

学习

花绒寄甲灭天牛

阅读(30)

不好了,小树林大祸临头!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桑天牛、栗山天牛、红颈天牛纷至沓来,柳树、榆树让这群害虫咬得枝叶枯萎、遍体鳞伤。老榆树十分痛苦,对猴子说:“每年春天,你都来吃我甜嫩的榆钱。现在,请你帮帮忙,快找山雀救救我们。没有了鸟儿,天牛

学习

艾森克的人格分类与层次结构

阅读(25)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许多人格特质分类法被提出来。其中多数只是人格特质清单,而且常常是基于人格心理学家的一种直觉。在所有的人格分类中,艾森克的模型具有浓厚的生物学背景。艾森克1916年生于德国,18岁时移民英国。尽管最初打算学习物理学

学习

旱柳苗木培育技术

阅读(47)

【摘要】本文对旱柳的形态特征做了简要介绍,着重对其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关键词】旱柳;形态特征;育苗技术旱柳生长快、分布广、繁殖容易、树形美观,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四旁”绿化、营造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优良

学习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内容包括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随着甄子丹、姜文主演的年度太片《关云长》的热映,对武圣关羽所中毒箭及其“刮骨疗毒”前因后果的讨论’一直也很热烈。《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学习

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分析

阅读(27)

【摘要】:新时期,我国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性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对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繁荣有着深远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学习

唐望:最文艺的茶农

阅读(60)

说实话,现在我也不知道唐望的本名叫什么。7年前,历经了人生的许多波折,他借用美国人类学著作中那位著名的“巫师唐望”的名字,和故去好友的父亲李叔,一同回到老人的家乡秧塔村,开始人生的第二段:种茶。他觉得在大山深处种茶,就是自己和现实经过

学习

水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及成效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水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及成效,内容包括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三线整治措施成效。【摘要】针对东鱼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际需求,结合东鱼河综合整治方案实施,从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监

学习

王海威 大师归来 一位中国烹饪工匠的格局思想与使命

阅读(17)

在那些讲求传承和积淀的行业中,大师的称谓无疑是荣誉的象征。它既是对从业者深厚功底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们德行和胸怀的一份敬重。在烹饪行业中,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仅在厨艺上精益求精,潜心钻研,而且始终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为己

学习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TOP10

阅读(15)

因为文化也因为电影技术的原因,家庭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主流,也是中国电影中成就最高的片种之一。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使中国人形成了最有秩序但也是最压抑之一的家庭,而百年间对儒家秩序的打倒则使一种崭新的家庭关系重新出现。这使得旧派和新派

学习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

阅读(24)

中华民族是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民族之一,中国古代的神仙,其实都是宇航员的化身。古代中国人通常把航天科技看成“成仙术”,称航天为“升仙”,宇航员被称为“天神”、“飞天”、“仙人”或“羽人”,而“天宫”便是他们憧憬的梦幻仙境。回望中国

学习

喀什:中国最西边的城市

阅读(25)

引言喀什是现在中国国土最西边的城市,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国际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喀什就已经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长久以来,更是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门户。直到今天,喀什依然是南疆重镇,与多国毗邻。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是一个内陆城市

学习

中国实用医药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实用医药,内容包括医药别名大全对照表,中华医药典籍。碘仿氢氧化钙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临床观察奚凤华,李海英,XIFeng-hua,LIHai-ying腺苷脱氨酶检测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柳婉琼,LIUWan-qing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

学习

浅谈中国早期绘画史

阅读(80)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中国早期绘画史,内容包括中国绘画史,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摘要】中国绘画出现于旧石器时代的壁画,到现在,绘画经过了曲折和漫长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中国绘画,在这段时间里,绘画的形式与题材也从单一慢慢的发展到多

学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内容包括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最新出版。骨科生物力学学海无涯②透视引导下穿刺构建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影像和病理变化模拟腰部推拿手法建立“腰-盆-髋”有限元模型CRTER杂志对名词术语

学习

卢鹤绂:“中国核能之父”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卢鹤绂:“中国核能之父”,内容包括卢鹤绂是核能之父吗,核能之父卢鹤绂。当20世纪带着诸如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等物理学巨大成就被载入史册之时,一定不会少了这样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