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需求范文

融资需求范文第1篇

摘 要:关于小微企业这个论题,较多学者从其融资需求困难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然而,学者就问题本身的研究却在回避,比如小微企业为什么缺乏资金以及缺乏的资金规模大小等问题。本文将从融资次序理论出发,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回答这些疑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次序理论;融资规模

中***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1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39-02

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学者的研究,中小企业对我国GDP 的贡献超过50%,创造税收占总体比值接近60%,提供就业岗位超过了70%,在解决城镇新增就业中提供了超过80%的岗位。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中,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却是最为严重的,以浙江省为例,从2010 年下半年一直到2011年全年,企业的出口订单普遍减少,直接外贸企业的订单数减少了大约50%,同时,银行等资金主要被借入了大中型企业,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其贷款额占企业贷款总额的比例不足5%,揭示了小微企业重要性与生存的艰难性。

对于小微企业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其资金需求领域,即其通过外部融资困难的时候,***府或者是行业组织如何制定相关对策度过难关。这些研究显然只是针对事实出发,忽视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因此提出的相关对策以及研究结论都只是权益之策,为了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将从三个部分来安排论述,第一部分是融资次序理论的揭示,第二部分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个体分析,第三部分是对于融资理论的完善。本文主要是侧重理论分析,理论的完善才有利于更好的实证研究。

一、融资次序理论简述

从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划分,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两种,即内源性融资(资本积累)和外源性融资(资本集中)。

(一)内源性融资(资本积累)

根据《资本论》中的叙述,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积累,通过内部剩余价值的积累转化为资本,比如包括企业公积金、留存收益等。因此,内源性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剩余价值率等因素。

(二)外源性融资(资本集中)

在资产负债表中,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增加自身的负债来取得资金,如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或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一般而言,按照获得资金的方式,外源性融资还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企业通过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自行通过发行股票或者是企业债券等获得融资的方式。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了这两种融资方式的区别,并特别强调了资本集中的重要性,但是他并没有对于二者的次序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这个难题也就交给了后来的学者形成了“融资次序理论”。

融资次序理论(POH)是Myers(1984)在Jenson &Meckling(1976)、Myers& Majluf(1984)和Ross(1977)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即企业融资选择总是先内源、后外源,在外源当中,通常是先债务、后权益。虽然,Myers关于POH的基础假定却不被经验数据所支持,如有发债能力的企业却选择发行权益(Helwege & Liang, 1996)等,但是企业融资先内源后外源却是得到了广泛论证。

二、小微企业的规模成长与融资次序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产品能够帮助企业根据行业是否处于成长、成熟、衰退或其他状态来制定适当的战略,同时企业的发展属于具有相同的历程。如***1:

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分别探讨企业进行融资次序的安排,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个阶段是投入期,也可以称之为企业产生期,对于此处的企业资本的需求,学者的研究较多,但是争议也较大。大体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方式受到了马克思的强烈抨击,并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第二种方式是借入资本,一般而言这种资本筹集是现阶段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种是创业者的自我积累,显然依靠这种方式产生的企业速度和规模都有一定的限制。

以上三种融资方式在企业产生发展过程之中的角色是相互补充,也并不存在先后之分,对于处于企业成长期来说,其资金需求比较多,而其来源主要是资本集中和资本集聚,当前学者对于此阶段融资需求研究十分丰富,但是就融资次序来说该理论存在一定的作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小微企业在此阶段产生资本需求的原因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者仅仅是以此作为假设,回答了“如何克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因此开展对于此课题的研究有待期待。

三、小微企业的经验论证及结论

对于小企业而言,由于企业主担心控制权的丧失,很多小企业不太愿意完全遵循通常所说的经典的融资次序。换句话说,小企业的融资即在任何供给条件下都会采取拒绝考虑某些特定类型的融资方式的一种特殊模式,如多数被调查小企业不会考虑大规模的使用外源性权益融资,甚至部分小企业不会使用任何形式的长期债务融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即成本、***性和控制权(Howorth, 2001) 。

关于修正的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较为经典的是Davidsson( 1989)的研究,作者在对瑞典小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样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表明企业的***性最为重要。在影响小企业增长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动因是预期金融回报和***性的增长,当预期增长可能导致所有者控制权的损失时,净的效应为延缓增长。也就是,当小企业的扩张与***发展发生矛盾时,小企业主会放弃企业的扩张而是以保持企业的***性为重。这反映出控制权方面的考虑在小企业融资决策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此外,针对小企业主由于担心控制权被稀释而排斥外部权益融资的分析还发现,小企业主是否为创始人又会有不同的表现,创始人通常较一般所有者更看重对企业的控制权。

显然通过上面的分析,修正的融资次序理论应该为:小企业将首先选择内源融资也就是未分配股息,然后是所有者的贡献或者说所有者进一步的资金注入,最后才是外源债务融资。虽然修正的融资次序理论适合小微企业的实际。至此,本文将要论证的是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以及融资次序理论,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与其发展的轨迹息息相关,但是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的问题,不如应该把***策的扶持力度放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具体企业,从而为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 田晓霞.中小企业融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04,(04):107-114.

[2] 朱琦.浅析浙江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J].资本运营,2012,(11):26-27.

[3] 崔静静.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4] 李乐.中国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府行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5]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 王国成.四川省中小企业融资收费状况调查[J].金融监管,2011,(12):31-32.

融资需求范文第2篇

一、典型农户融资状态

农户资金需求包括三个问题:其一是典型农户有无超过一定额度的资金需要(过小的需求不在金融覆盖范围内);其二是其需要用途,是主要用于消费还是生产领域,以及其需求层次(过低的需求层次金融难以覆盖);其三是其用来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不外是正规金融(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和非正规金融(民间融资)两种。以下借助一个典型调查和历史文献逐一探讨。

2008年,我们课题组选择了棉花主产区之一的华容县幸福乡百合村棉农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村主业种棉的农户占96%,有外出务工的占43%,符合拐杖逻辑;将近100%回答有资金需要,其中83.5%的有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经营需求,26.5%的有建房、经商或子女就学等生活需求,但99%未向金融机构贷过款;需求额度66%只需求量5000到1万元;现有的资金解决渠道97%靠亲朋好友相互借钱,67.3%还曾向民间融资机构如地下钱庄等筹资;如果能方便贷到款,其需求时间94.2%集中在半年至一年。担保方式,绝大部分选择了联户担保。

农户融资需求层次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还比较低,但正在向再生产、扩大生产加速转变。目前满足农户借贷资金需求的主渠道依然是非正式的民间金融活动;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借贷规模的扩大,金融抑制现象的持续将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户融资难因素分析

(一)调查显示的直观原因

调查显示,农户与正规金融之间缺乏合理的信用机制。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同时存在。农户甚至不愿去主动尝试贷款,金融机构则表现为惜贷、退出。

农户视角――华容农户调查表明,农户想从银行、信用社贷款的农户比重占到62.4%。但问及为什么要从民间融资,而不从农信社或银行贷款时,给出的原因大体分六种,前三位分别是:“缺乏熟人关系”,其比例为31.9%;“手续多且繁杂”,为22.6%;“缺乏抵押或担保难找”,为21.1%。反映了存在关系贷等人为关卡、门槛高和缺乏农村市场专门金融应用等问题。

金融机构视角――我们走访了多家信用社、农业银行基层经营单位,普遍认为农村区域广,农户居住散、远,金融机构覆盖有限,管理人员有限;农户贷款额度小,管理成本高,规模收益少,风险尤其是自然风险大。我们认为这一状态在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三农”的典型特征,而商业金融机构以前并未找到解决风险与成本瓶颈的有效办法,只是由于角色定位的需要而投放,而过去在这一领域投放的很多贷款回收无望。因此,银行尤其是改变专业银行角色后的农业银行大幅度退出农村市场,主力***农村信用社也把普惠性的农户贷款当成***策性任务,使不少基层金融机构看上去似乎患有“农贷恐惧症”。调查的基层信贷员,普遍不愿意发放农户甚至农村贷款。贷款实行承包和终身责任制,信贷员承担贷款损失责任,而农户贷款回报在信贷员看来却不足以对冲责任。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从业人员,都认为农户贷款“利益少”、“责任大”,不愿意发放农户贷款、甚至从农村市场退出就成了符合逻辑的选择。

(二)形成农户贷款“贷款难”和“放贷难”的深层原因

造成“两难”的根本原因,是农户融资需求层次与商业金融机构供给层次不对接,或者说农户的生存状态与商业金融机构经营原则不一致甚至相背离。商业金融具有天然的趋利性,即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回报之间作理性权衡,而典型农村和农户这块市场在现有条件下还难以覆盖其缩小城市业务而付出的机会成本。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对接或背离,造成的不仅是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投入的持续缩减,反而使农村资金非农化越发严重,进一步抑制了农村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三、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对策

解决“贷款难”和“放贷难”,根本途径是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户融资需求层次,增加符合商业金融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二是改善商业金融进入环境,加大商业金融农村有效供给。在需求量不变甚至因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而日趋强烈的情况下,供给的短缺必然要从增加供应上入手来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解决“放贷难”的角度,来更好地解决“贷款难”问题。

(一)***府主导:优化农村金融运营环境,吸引更多的商业金融和资金进入农村。公共财***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策金融、商业金融等各就其位,农村金融才能正常运行。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资源供应严重不足,这是农户低层次的基本生活融资占比过高的两大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家庭收入不足)。尽管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和通过外出打工流入的资金超过资金外流,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基层财***体制不健全,教育和医疗公共财***支出缺口很大,使农村金融机构变相承担了部分财***职能。因此,要建立起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良好环境,并促进农村商业金融供给,***府部门和公共财***应当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1.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福利。***府应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的财***投入,并建立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增加农业和农村居民补贴;通过直接投入和给予补助等形式,刺激农村投资环境改善,提高农村技术水平,避免混淆金融机构的商业职能和***策性职能,同时尽快使农户基本生活消费和简单生产投入无需借助融资。

2.改善农村金融商业化经营环境。一是对进入农村的商业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策扶助。尽管从目前来看,农村贷款可以忍受超过城市的更高利率,但这只是贷款获得难度和资金急需性之间农民不得不承受的代价,长期来看,必然受制于贷款用途产生的收益率,而农业、农村整体收益率很难超过工商业、城市。由此观之,仅仅依靠风险定价难以长期有效地覆盖农村业务风险和取得商业金融平均利润率。因此,很有必要把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作为公共财***的激励扶助对象。尤其是对以发挥“三农”骨干渠道和主力***作用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应根据其农村投入和贡献、以及财***作用替代的程度,给予财***优惠和税收减免。衔接财***支农和信贷支农,予农户贷款必要的财***补贴或贴息。二是加快培育和催化农村金融要素的成熟。如设立有财***介入的农户小额贷款担保机构;通过设立***策性保险公司等措施扩大农业保险覆盖,对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的农户或农户贷款机构给予补偿,对冲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借以降低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三是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机制,规范农村金融秩序和农村信用环境。对已经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现象,通过建立固定观察点进行密切关注,如对利率水平、资金用途以及对实体经济影响未出现异常波动,可以不做过多干预。而如果出现利率畸高、地方盛行、恶意欺诈等苗头,地方***府、金融监管机构应采取断然措施予以取缔和处罚。加大对农村恶意逃废债行为的处罚,帮助农村金融机构追偿债务,逐步建立农村征信系统,使商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城市业务的“红海”竞争加剧可以促使商业金融回头关注农村市场,但只有当外部环境与自身积累完成后,具备天然趋利倾向的商业性金融才能发现新的价值市场并满足新的有效需求,并使这种需求进一步扩张。

3.促进农村资金供给总量持续扩大。改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状,建立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有效机制。如对商业银行、邮***银行等在当地农村吸纳的资金应投入于当地的适当比例,给予监控或指导。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分别探索各自特色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如成立真正互助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组织。目前村镇银行设立已经逐步展开,可在加强监管和界定功能、市场的前提下,加快推开推广,以促进资金留在和流入农村。

(二)金融跟进:推进金融创新,开辟蓝海市场。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三农”新形势:农户收入加快增长、融资需求层次提高,农业保险已经起步,国家对农村的财***投入屡创新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年进步。表明农村商业金融的运作环境快速优化,条件逐步成熟。与城市业务竞争激烈、成本收益处于下降通道的“红海”市场相比,农村市场是一个具备“蓝海”特征的新时代新的价值市场,而且已经被众多商业银行所发现。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化和市场要素的成熟,必然会带来金融自觉进入。但在农村市场整体回报短期内难有质的提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商业运作,更需要大力开展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主要标的的金融创新,以实现低成本进入和低风险运营的“双低”目标。

前述已经揭示了农户贷款成本和风险的由来――成本主要是农户的生存状态引起银行进入和后期管理所必要的人力成本、管理成本高企,风险主要来自于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和市场风险增大,以及农户贷款的分散广布引发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在农民生存状态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关键是金融业如何找到控制风险和成本、实现价值回报的有效方法,而不仅仅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量。我们把解决上述问题用一句话表述,即:如何在不增加管理人员(信贷员)、不增设网点的情况下,仍达到有效发放贷款、信息揭示充分、管理目标不降低、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为达此目标,商业金融需要的是适应新形势,做好产品创新、制度创新。

1、借助金融产品创新,实现农户贷款批量标准化操作,有效降低运作成本。典型案例是农业银行创新发行的“惠农卡”,除一般借记卡功能外,该卡还具备财***对农户直补资金通道、社会保险参保凭证等功能,更重要的是与农户小额贷款捆绑,对持卡人按大体条件区分予以授信,并通过惠农卡发放和归还农户贷款,不仅便农惠农,而且有助于金融机构发放农户贷款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2、借助担保方式创新,实现风险有效控制,突破“贷款难”、“放贷难”瓶颈。农户能够提供的担保与商业金融的信贷制度不吻合,是造成农户贷款“两难”的突出问题。普遍的情况是,农民除了拥有对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和非常有限的财产之外,缺乏其他可以用作抵押的财产,但上述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又不被许可用来抵押、申请贷款,必须另觅途径,创新、拓展担保:一是实行农户联合担保、农户牲猪、水产品等养殖物抵押等。目前国内已经有所尝试,关键是前者要解决农户互信问题,后者需要解决担保登记和价值评估问题,并要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实施。二是由***府直接出资或出优惠***策,鼓励创设农村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三是沿“农户+农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链而创新担保。如湖南农业银行创新的“农业订单链式贷款”,找准了订单这一普遍存在的企业与基地农户间的契约形式,以加工企业担保、基地农户承贷的基本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资金需要。除借助担保控制风险外,来源于银行自身的操作风险也应重点防控,实践证明以往不少风险来源于贷款操作细节。根据市场差异,制订相应措施,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在任何金融领域都十分必要。例如根据农户收入来源和生产周期、特点精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非常重要,使额度控制在其当期实现收入的一定比例以内,且贷款期限与其收入实现周期相吻合。过去流行的“春放秋收冬不贷”忽视了这一金融规律,造成了不少本可避免的事实风险。

3、借助信用中介,密切衔接银农关系,实现低成本与低风险的“双低目标”。理想的信用关系和环境,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效益最大的最佳状态。担保的创设,其实质也是为了实现这种信用状态而为放贷机构提供可资信任的保证和物质。解决商业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真实的信任问题,合乎逻辑的方案是在商业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寻找一个双方都信任的中介(信用中介),这个中介以资产、名望或其他凭据取得双方信任。(资产凭据即担保,前已述。)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在实践中选择几条有效方案:一是以专业合作组织(如行业协会)或农户互助组织为中介。如棉花(种植和加工)协会、油料协会,公安县农业银行借助与这些协会的合作,向协会会员发放贷款获得很大成功。河南省武陟县建立农民贷款担保协会,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贷款“两难”问题。二是以农村公认具有威望的人士为中介。典型的如湖南农业银行借助农村“五老”发放小额农贷案例。该行选择符合资格老、口碑好、威望高、情况熟、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等条件的老书记、老村长、老组长、老***员、老干部,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或乡(镇)***府推荐,由当地符合条件的“五老”人员(5名以上)组成“五老”农户诚信评议小组,筛选、评定本村诚信农户作为发放农户贷款的依据,并为农行贷前提供农户信息、为农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为农行加强贷后管理提供支持,破解农行人手严重不足、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信用村、信用乡的创建和信用资源的树立,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额贷款发放过程中困扰已久的成本过高、风险难控问题。三是以信用评定为中介。在乡村大力开展以小额农贷为主要载体的农村信用工程,客观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建立农户信用基础档案,并作为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的依据。建立农村征信系统是长远和根本的解决办法,但基础数据缺乏,网络建设难度大,目前条件尚未具备。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深化》

[2]史清华等《我国农户的储蓄及借贷行为分析》

[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4]邱建新《信任文化的断裂-对崇川镇民间标会的研究》

[5]张震宇《温州模式下的金融发展研究》

[6]谢平、徐忠.公共财***、金融支持与农村金融改革

[7]Scott《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课题组组长:陈奇成员:史开卷孙绮霏 执笔:孙绮霏)

融资需求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领域的问题备受国内学术界关注,在农户融资需求方面的研究也颇为丰富。本文主要从农户融资需求理论、满足程度、影响因素、基本特征及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对策等五个方面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农户融资需求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户;融资需求;农村金融

目前,农村金融领域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农户融资需求的研究也颇为丰富。然而,目前我国农户融资需求满足程度如何?农户融资需求基本特征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农户融资需求?这些问题都受到学者关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

一、农户融资需求理论

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其中宏观层面从金融供给来设计金融制度,如叶兴庆、乔海曙、谢平等,主要理论来源是斯蒂格利茨基于信息不对称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强调国家干预;微观层面是从金融需求来设计金融制度,如曹立群、高帆等,理论依据是哈耶克的市场自发扩展秩序理论和门格尔的适应性演进,强调“自我生长的秩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强调“理性小农”的“舒尔茨-波普金命题”和“小农的生存逻辑”命题。

同时,国内学者认为研究我国农户融资需求不得不关注中国小农家庭的农户特征。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指出中国小农家庭支撑下的小农经济是安分守己过穷日子的经济。费正清也指出,中国的家庭是自成一体的小天地,是个微型的邦国,而家庭是中国的社会单元,是当地***治生活中的成分。黄宗智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小农命题”并刻画小农经济“半无产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拐杖逻辑”。黄宗智认为,中国是一个能解雇多余劳动力的农户家庭,然而原本可以从小农家庭农场分离却因中国的小农经济而无法产生“无产―雇佣”阶层。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离乡不离土”农民工的存在说明小农家庭的农户特性还依然存在,因此如何破解黄宗智“小农命题”中的农户的融资需求问题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二、农户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

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农户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不高,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满足程度更低。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农户的正规融资需求并未能完全满足,在实际借款的农户中仅有20%多得到过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其余完全是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获得的。***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表明,2001~2004年获得借款的农户占有借贷需求农户数的51.5%,相关学者及机构所调查研究结论都支持这观点。此外,不同融资用途的融资需求满足也有差异,黎红梅、熊紫薇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为调查样本,度量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的满足度仅为54.14%。从已有文献来看,有关融资满足度测量要么通过实际贷款与需求贷款的比值统计,要么通过在问卷设计“完全满足”、“满足大部分”、“满足小部分”等级选项进行统计,缺乏系统有效的数理统计分析。

关于农户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的原因,主要从金融机构和农户两方面进行分析。何广文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无法满足农户需求,其根源在于严厉的金融管制和半封闭的金融环境,以及以***府为中心的金融供给制度设计的不足。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的缩减和农村金融资本的大量非农化,这种“虹吸现象”加剧了农村金融供求的失衡。二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金融压制,出现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导致结构性失衡问题。三是农信社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产权不明晰、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很难担当挑大梁的角色,难以满足农户融资需求。四是一般农户缺乏抵押品。目前我国法律禁止农户将农村土地用于抵押贷款,同样农户的住房也被禁止用于抵押,而金融机构又不接受抵押不易贮藏的农产品。五是农户贷款成本高。由于农户贷款数额小、贷款笔数多,而且现有金融机构距离农户较远,其对农户融资的信息成本高昂,导致农户融资困难。六是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陈春生指出收入差距是造成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陷于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农户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已是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合考虑区域、样本数、研究结论,从众多文献中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制成表1。

通过分析,国内学者有关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研究区域空间广阔。有多省跨地区的调查,如周小斌等跨贵州等3个省,李锐和朱喜跨全国10个省,曾学文和张帅跨全国12个省市,徐瑜青和刘冬跨全国16个省72个县。同时,也有针对某个省份的调查,如徐璋勇和王红莉调查了陕西省,洪名勇和代则光调查了贵州省。可见,研究区域涉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是研究样本数涵盖大小样本。通过表1可以看到熊学萍的研究涵盖湖北天门市198户农户,周小斌等的研究涵盖了贵州等三省3320户农户。

三是运用了比较成熟的数理模型,如Logistic回归模型、Probit模型、biprobit模型、Tobit模型、match模型等。虽然模型都有差异,但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四是影响因素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例如,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年龄、家庭收入(农业生产收入、非农收入、总收入)等都是具有一般性的共同影响因素,而对于存在特殊性的影响因素,如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对融资***策认知度等,主要是由研究者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技术等因素差异所导致的。

五是研究结论之间存在矛盾。在地理位置因素方面,潘海英等认为地理区域对借贷需求具有显著影响,而李锐和朱喜认为地理位置对农户资金需求的影响不显著;李锐和朱喜、洪名勇和代则光都认为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借贷有影响,而刘纯彬和刘俊威认为家庭耕地对农户的借贷需求没有显著影响。

六是关于贷款利率问题。在表1中有学者如曾学文和张帅认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会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然而韩俊等认为贷款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农户在融资时,利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是考虑贷款的安全性、方便程度和贷款的成功率,这也就是农户会选择高利贷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是研究某个地区还是研究全国农户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都应该因地因时选择指标,更要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选择指标。例如,收入指标是一项高质量的农户参考指标,然而农户对自己收入都具有保密心理,就算农户能告诉你,那也是一个大概数额甚至是虚假数额,因此考虑到数据的质量有时学者也会“忍痛割爱”舍弃收入指标,或者找相应替代指标。

四、农户融资需求的基本特征

目前我国农户融资需求特征具有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并存、消费性融资需求与生产性融资需求并存的显著特征。

一是农户融资渠道。我国当前的正规金融机构未能有效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这一情况可以被概括为“金融二元性”。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需求意愿较高,但大部分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却并未从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贷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户融资逻辑顺序先用非农收人增添家庭流动资金,其次则是国家信贷支持和友情借贷,最后在迫不得已时诉求于高息借贷,熊建国、熊学萍等学者也持此类观点。

农户融资需求主要通过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来满足,对于这一结论,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何广文指出,在农户的借贷中,来自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比例分别为3.6%和30.6%,而61.0%来自于民间借贷。2002年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组对安徽毫州和阜阳6个县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在农户已获得贷款中,大约70%左右来自民间金融,仅有30%左右来自银行和信用社等掌柜金融机构。虽然从实际获得借款的情况来看,农户仍以非正式的融资渠道为首选,但这是农户在既有制度安排下被迫做出的次优选择,是农户的初始意愿在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扭曲需求状态。熊建国还认为农村的高利贷者实际上已成为农村的金融个体户,逐渐或者一直在农村发挥着对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替代效应。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通过对湖北、陕西、浙江、广东、山西五省农户金融供求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民间金融的存在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其实,在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之间,无论城乡之间还是农村内部已经存在很明确的融资指向。正如叶敬忠等研究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贫困农户则主要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可见标准的商业性农贷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农户而言则仍然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制度安排。

二是农户融资用途类型。农户融资用途类型主要有消费性融资需求和生产性融资需求两种,其中消费性融资需求包括建房或修缮、婚丧嫁娶、治病费用、维持生计、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生产性融资需求包括农业生产投入、买车从事运输、经营生意、创办公司等方面的需求。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更加偏好非正规金融机构,生产性融资需求更加偏好正规金融机构,如汪三贵,叶敬忠,何广文、李莉莉的研究表明非正规贷款更多地用于满足消费性融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更多用于满足生产性融资需求。然而,也有学者持不同的观点,黄祖辉等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样本地区大部分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均以消费性为主。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体融资用途也有差别。例如,俊勤以浙江为例,发现富裕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由农业生产性贷款向非农业经营和消费贷款转变,而罗谢平、徐忠通过对贫困农村地区的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主要被用于小孩上学、农户看病和支付乡村干部工资等用途。

在农户融资需求中,消费性融资需求的比重较大,但生产性融资更容易得到满足。李晓明、何宗干以安徽省为例研究农户借贷行为,研究表明农户借贷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用途,汇丰―清华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组也指出生产性贷款占农户贷款的45%,韩俊也指出农户的生活性借款占借款总额的40.9%,而生产性借款占借款总额的54.6%。徐璋勇、王红莉指出用于生产性借款的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更容易得到满足。事实上,我国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农户似乎没有将用于生产的资金和用于生活的资金加以区分利用的意识, 并且这种不加区分的方式是一种传统。

五、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对策

一是加强***策性金融支持,建设农村金融体系。李剑阁认为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根本无法支撑任何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运行,这些地区的农民的资金需求只能靠***策性的金融机构来解决。张杰也认为需要提供国家农贷支持。同时,中国农村借贷制度的建立需要以中国农村的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及其金融需求为基础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好的金融制度安排,如果我们仍然用重组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方法行事,非要把那些***府自认为好的和符合现代金融发展方向的信贷制度硬性地移植到农村经济,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顾晓安、李彬彬认为应该通过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构建新农村金融体系,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供给体系。

二是放开民间金融管制,培育民办金融企业。从事实上看,民间金融在支撑着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户融资,如果一味对其采取抑制的***策,则无法解决农户的贷款难问题,反而会加大它们的运作成本;如能放开管制,使其合法化,则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规模效应,大大缓解农户的融资困难。当然,在没有更好的路径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利用高利贷这一民间融资形式把高利贷限制为“中利贷”,逐步把农村民间融资培育成农村金融的参天大树,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民办农村金融业的管理和培育过程应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适应,伴随着小农户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农业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4]史清华,卓建伟.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农村203个农户的调查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3(08).

[5]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02).

[6]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2004(02).

[7]汪三贵,朴之水,李莹星.贫困农户信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8]李剑阁.农民就业、农村金融和医疗卫生事业问题的几点意见[A].吴敬琏.比较(第7辑)[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9]何广文,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5.

[10]陈国斌.论民间金融与新农村建设[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

[11]叶敬忠,朱炎洁,杨洪萍.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04(08).

[12]霍学喜,屈小博.西部传统农业区域农户资金借贷需求与供给分析―对陕西渭北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5(08).

[13]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 (02).

[14]韩星.农户信贷需求研究述评[J].理论导刊,2006(12).

[15]李晓明,何宗干.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6(06).

[16]汇丰―清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组.现状: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05).

[17]韩俊,罗丹,程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09).

[18]高师,王德彬,郭瑞雯.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黄冈市蕲春县的调查[J].价值工程,2013(10).

[19]谢平,徐忠.公共财***、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6(04).

[20]熊建国.中国农户融资的现状分析与民间金融―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个案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6(03).

[21]熊学萍,阮红新,易法海.农户金融行为、融资需求及其融资制度需求指向研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的农户调查[J].金融研究,2007(08).

[22]陈春生.农户消费性融资需求的多质性与结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

[23]刁怀宏.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成因及其破解:信贷合约交易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08).

[24]杨伟坤,刘洁,闫贵娟.农民贷款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北省农户贷款需求状况调查[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04).

[25]刘纯彬,刘俊威.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索研究[J].经济经纬,2009(05).

[26]于丽红,兰庆高.菲律宾农村金融发展:***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27]如俊勤.富裕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阶层差异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0(07).

[28]徐瑜青,刘冬.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11(01).

[29]顾晓安,李彬彬.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基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J].上海金融,2009(01).

[30]卢山,江可申.农户金融服务认识、融资需求与借贷行为研究―基于连云港农村金融的多维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04).

[31]潘海英,翟方正,刘丹丹.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温岭市的调查[J].财贸研究,2011(05).

[32]黎红梅,熊紫薇.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满足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3]洪名勇,代则光.贵州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5县393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广东农业科学,2013(06).

*本文系贵州大学特色重点学科重大项目(GDZT201101)、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研人文2013013)和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11B00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

融资需求范文第4篇

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融资困境,我国加快了融资支持体系的改革步伐。相关部门积极引导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质押方式,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扩大对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和比重。证监会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府加大财***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融资支持体系有了长足的改善,但更清晰的供给框架尚未有效建立。

一、融资供给现状分析

央行对5000户小企业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月末,小企业贷款比年初新增1363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9.7%,低于大、中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25.3%和15.7%,比年初下降5.2%;从余额看,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22.1%,低于大、中型企业贷款占比23%和10.7%,比年初下降0.1%。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主渠道是商业银行信贷,我国商业银行从机构数量上讲是金字塔造型,即大型银行数量少,小型银行数量多,中型银行居中;从资产规模上讲是倒金字塔造型,即大型银行规模大,小型银行规模小,中型银行居中。大型银行自身经营原则中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尽量减少呆账、坏账,而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一般难以向银行提供足以进行信用增级的抵押和质押物,其信用水平也就难以符合大型银行信贷标准。

此外,银行追求盈利性,基于大体相同的银行信贷成本,小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需求不稳定,大型商业银行更青睐于信贷规模大、融资需求稳定的大中型企业。这导致大型银行缺乏服务小企业的主动性;中型银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但受地域限制较大,现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小型银行作为一种本土化、草根性很强的商业银行其自身特点是可以契合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是制约小型银行深入拓展业务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融资供给体系导致广大中小企业并没有从积极的财******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策中直接受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依然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

纵观融资支持体系内的其他机构:证券市场上,发放企业债券即使是对大型企业而言也是困难重重;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具备通过主板上市获得融资的资格,而相对条件较低的中小企业板块,至今上市融资的企业也不过寥寥285家,万里挑一的标准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望尘莫及;风险投资、民间投资以及私募也只在民间资本发展较成熟的区域获得一定发展;小额贷款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充裕,往往不能广泛展开市场业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引入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进行外部信用增级的尝试也难以改善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在通常的情况下,担保公司的担保费费率约为1% ~2%,即使在不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担保公司也难以承受超过2%的担保风险。在不依靠财***补贴的情况下,对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要求其贷款本息安全回收率达到98%以上,实属不易。

事实表明,由于对客户需求区分不清,融资支持机构开展业务时不能针对企业不同信用特点,挖掘差异性需求。所以单纯以统一的服务思维看待所有的企业融资要求,必然造成融资供给体系的混乱。

二、以市场细分思想看待融资支持体系重构

中国有足够多的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是尚未出现明晰的、可持续的企业融资支持制度体系安排。现代企业营销战略中的市场细分模式是划分现有客户群市场与发掘潜在客户群的常用市场分析方式。以市场细分思想看待融资支持体系重构,才能契合融资双方的供求特点。

市场细分的基本思想是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和融资工具都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所需要的。一个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体系向供给机构提供积极的金融***策,包括适当的利差和贷款定价自由,以及足够的市场基础设施(例如动产抵押登记查询体系和有效的征信体系),那么以市场细分思想划分出客户群后,各种融资支持机构就能够有的放矢,找准经营方向。金融机构在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同时,考虑不同的竞争策略和服务策略,最终将使我国的融资支持市场多样化、有序化。

市场细分是现阶段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安排融资支持体系的迫切要求。融资支持体系的市场终端是企业,企业在成长和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各异的融资需求。因此只有与企业所处阶段融资特性相适应的融资支持机构才能完全满足其特色需求。不依靠市场细分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经营融资特点进行分析,就无法建立应对多元化需求的融资支持体系并保持机构竞争与合作的良性循环。

另外,经过市场细分可以全面了解众多企业之间在需求程度上的差异,而在需求市场中,往往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潜在市场机会,也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各类融资支持机构可以选择一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的细分市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培育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以特色经营提升融资支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当整个行业在采取市场细分的方式进入目标市场,安排各自的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后,持续的良性竞争甚至是合作,将会大大改善我国当前融资支持体系竞争无序和金融支持***策执行不力局面。

企业融资需求会因自身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借鉴市场细分思想,以企业规模所表现的信用状况差异进行市场细分,结合机构的风险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选择进入何种市场;以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信用状况差异进行市场细分,明确机构主要的利益提供者和利润供给的持续周期。具有持续利润增长的客户无疑是各融资支持机构的重点培养对象。结合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二维市场细分方式,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才能得以清晰划分,才能为匹配企业融资需求构建好的基本框架。

三、基于企业规模与生命周期的二维融资支持体系构建

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以此作为切入点来细分市场可以保持整个融资支持体系的动态延续。将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作为切入点细分市场,才能引导机构建立与企业匹配的信用标准,实施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和提供独特的金融服务。

一是初创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初创期小型企业需要资金投放于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经营风险高。该阶段小企业具有较强活力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需求的矛盾和融资渠道的狭窄,由于其特有的信用状况,如财务体系不健全,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和优质担保,大中型商业银行很难对其提供足够融资支持。针对此类市场,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对达到信用标准的小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支持。对信用相对较差的小企业,可以联合信用担保机构对小型企业进行信贷支持。这就可以明确小额贷款金融机构的独特市场及核心竞争力。小额贷款金融机构及信用担保机构的参与,将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促进具有相似客户特征的机构进行更高效的差异化经营。

另外,具有特定的服务区域、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享受国家优惠的税收***策和利率***策的新型融资支持性银行,有些学者称之为社区性银行,同样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能够全面了解企业信息,把握企业实际需求,也是该区域的主要竞争者。中型企业在初创期具有较完善的财务账务、由于具备良好的商业计划和清晰的发展战略往往受到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欢迎。国内日渐发展壮大的中型商业银行通过实行***的客户划分和评审体系、***的信贷计划、***的中小企业信贷评审系统、***的中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简化审批流程和提供中小企业专有信贷产品。面对中型企业初创期的信用状况,拥有独特的服务优势。大型企业往往备受国家扶持,能够进行***策性融资也较容易获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由于其较强势的企业实力,信用状况较好,往往成为银行哄抢的优质客户。

二是成长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新技术不断成熟,新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获利水平持续增长,预期的现金流持续流入。企业的信用状况大为改善,筹资能力有所提高,融资渠道呈现多元化特色。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成长期的小型企业可能因其良好的发展势头,良性扩张的规模,较好的信用状况而获得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但社区性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更具吸引力,社区性银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收集小企业更多的信用状况信息,更快捷地分析出客户融资需求特点。因此,竞争将在中型商业银行与社区性银行机构之间有序展开。

初期的部分小额信贷由于不再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将逐渐退出。小型企业也开始有了新的融资场所,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可以利用创业板融资。还有一种新型的供给方式也极具优势,例如大中型商业银行通过与小额信贷机构合作,使小额信贷机构获得大中型商业银行的资金提供,并自主进行融资支持决策,这种方式也可以最大程度契合企业的信用状况。当然,一个切合实际的信贷标准的建立也是商业银行所需解决的难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型企业有机会获得中小板块融资的机会,私募基金也同样是可选途径。

从融资主渠道来看,中型商业银行以其自身资金充足,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正逐步抢占此类目标市场,并借助与企业一同成长的过程中深入收集企业全方位信息,把握企业信用变化,不断降低业务成本,分享企业高速成长的果实。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成长阶段会出现在主板市场,通过成功的上市来获得大量权益资本,满足融资需求。作为融资主渠道的航母,大型商业银行对该阶段的企业是有极大兴趣的,一方面银行可以在短期的信贷方面获得潜在市场利润;另一方面企业信用状况可以满足银行的信贷管理要求,通过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能进一步获取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份额。

三是成熟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成熟期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比较成熟,产品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稳定,进而能为企业带来大量稳定的现金流。成熟期企业的显著特征是生产能力大,销售额高且利润稳定,产品市场相对比较稳定,企业经营风险逐步降低。该阶段的小型企业已经具备更优质的信用状况,除了获得社区性银行、小额贷款机构的持续支持外,还可能符合创业板上市的相关条件。中型企业不仅能继续与中型银行合作,而且开始引起大型银行的重视,对于优质客户的竞争将在二者之间展开,可以提供更优质,更具吸引力服务的融资支持机构将获得目标客户。按照我国现有债券市场发展状况,中型及大型企业将有机会发行企业债券或其它债务融资来满足自身的独特需求。

四是衰退期企业融资支持设计。衰退期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产品供大于求的状况日趋严重,企业获利水平不断下降,财务风险加剧。金融机构资源逐渐撤出,企业并购、股票回购、清盘等较多展开。小型企业的信用状况开始恶化,已经很难获得中型商业银行的青睐。面对企业新的信用状况变化,社区性银行最先收集到必要信息并得出企业信用状况,并评价满足其融资需求的风险与收益,但这种信贷成本对于企业无疑是相当高的。此阶段的风险也可以由各种融资支持机构合作分担,共享收益,如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中介机构银行进行初级信贷,而社区性银行接到资金后,按照其制定的资信评价标准自由选择服务对象。大中型企业通过合理转型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基于企业规模和生命周期的融资支持体系二维矩阵***,如表1所示:

A:大型商业银行;B:主板上市融资;C:中小企业板块;D:企业债券;E:中型商业银行;G:社区性银行;H:风险投资与民间投资;I:私募;J:创业板;K:小额贷款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作为融资主渠道,有条件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企业融资格局。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也可以选择批发业务,向正在兴起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批发资金和专业技术。中型银行的目标客户以中型客户为主,兼顾大客户,惠及小客户,承上启下。小额贷款公司在小企业融资方面能起到巨大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应当撤出小型企业市场,毕竟他们的目标客户并不是单独的小企业个体。总之,对我国现有的融资支持体系进行重构,合理划分目标服务市场,就可能改变供需矛盾的尴尬,将融资支持***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双宁:《中型银行的特色与作用》,《中国金融》2009年第2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融资需求范文第5篇

摘 要:农户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而在贫困村融资难问题更为严重。基于对湖北省罗田县两个贫困村的典型调查,将农户按照收入水平分为低收入层、中收入层、高收入层,分别分析各层农户融资需求的现状及特点,最后总结出农户融资需求面临的问题,以期对解决贫困村农户融资难问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农户融资需求;贫困村;收入分层

中***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108-02

农户融资难问题,是农村金融领域长期存在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府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若干次改革,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策,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深度、农户融资制度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对于金融机构涉足更少的贫困地区,融资难的问题更为严重。

要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必须对农户的融资需求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才能够“对症下药”。不同收入层的农户融资需求有不同的特点。若能据此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则能够更好地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罗田县两个贫困村的典型调查,将农户按照收入水平分为低收入层、中收入层、高收入层,分别分析各层农户融资需求的现状及特点,最后总结出农户融资需求面临的问题,以期对解决贫困村农户融资难问题提供启示。

1 调研地点简介

罗田县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面积2144平方公里,行***村412个,人口62.3万,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本次调查选取罗田县的两个贫困村——凤山镇上石源河村和白庙河乡刘氏祠村作为样本。调查中,每个样本村随机抽取35个农户,两村共70户。

2 贫困村不同收入层农户融资需求状况

农户因其收入状况不同,融资需求也有所不同。为便于分析,本文将所有农户按收入进行分类:年收入2万以下定义为低收入农户,2-10万定义为中等收入农户,10万以上定义为高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来源一般为传统农业,农户数比较集中;而高收入农户一般为大型养殖业和规模化种植,所占比例极低。

2.1 低收入层农户融资需求状况

低收入层农户主要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较小,对资金投入的需求较低,因此生产性融资需求较少。由于收入来源少、不稳定,生活水平低,这类农户的融资需求更多集中于生活性需求,如修建房屋、子女上学、婚丧嫁娶、医疗等。从融资途径来看,低收入层农户主要向亲朋好友借款,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较小。原因主要有: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程序较复杂、难度大;低收入层农户不愿承担或承担不起较高的利息成本。低收入层农户在农村中所占比例高,他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对农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这类农户的融资需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2 中收入层农户融资需求状况

中收入层农户除了从事简单农业生产外,还经营种植业或养殖业。中收入层农户需要资金投入较多的是用于扩大种植业或养殖业的规模。以养羊为例,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需要扩大规模或生产调整时,如建设标准羊圈、更换羊的品种等,才会需要较大量的资金,此时自有资金的积累不足,需要借助信贷资金,以保障种植业或养殖业更好的发展。此外,一些经济林种植,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此时,中收入层农户会向亲朋好友借钱,同时也会争取向正规金融机构求助。但由于种植业或养殖业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收入不够稳定,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难度也不低。

2.3 高收入层农户融资需求状况

有部分农户通过经商或进行大规模种植业或养殖业获得较高的收入,成为高收入农户,但这类农户在农村的比例很低。高收入农户的生活基本不存在问题,融资需求主要为生产性,且所需金额较大。向亲朋好友借款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而向正规金融机构筹资也存在困难,主要有:高收入层农户从事大规模种植业或养殖业或经商,对资金需求大,但缺乏商业银行苛刻的抵押担保要求,较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额度限制,使得高收入层农户能筹集的贷款额度也只是杯水车薪。

3 贫困村农户融资需求存在的问题

3.1 生活性融资需求和生产性融资需求并存,资金供给难以瞄准

首先,从农村融资的宏观层面来看,在农户不同收入层次中,生活性融资需求和生产性融资需求并存,低收入农户以生活性融资需求为主,高收入农户以生产性融资需求为主。其次,从各个收入层次的微观层面来看,同一收入层次农户的融资目的也出现交织状况,生活性融资和生产性融资并存。在农业长产季节以生产性资金需求为主,例如购买机械、农药、化肥,在农闲季节以生活性资金需求为主,例如婚丧嫁娶。在生活性资金需求与生产性需求交织并存的情况下,农村资金供给难以专款专用,生产性资金供给被挪作生活性用途,难以达到发展农业生产的效果。

3.2 金融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不相适应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注重对经营性资金的支持,对农民生活消费需求明显支持不足,而在低收入农户中,主要以生活性需求为主;在期限上,偏重于短期临时资金需求,对于中长期资金需求则难以满足。另外,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满足农户和个体私营户的资金需求。调研两村中低收入农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家庭收入完全依赖于传统农业,很难获得贷款;少量规模化生产的农户侧重于长期高额贷款,但由于缺乏等量的抵押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导致其需求也不能获得满足。

3.3 农户融资缺乏有效的制度引导,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由于正规农村金融产品不能再期限、金额、目的上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很多农户将资金供给寄希望于民间借贷,虽然很多地方的民间借贷利率比较适中,有的直接通过帮工以及还对方人情的方式付息。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货币增值和投资意识也不断加强,很多民间借贷已经开始脱离亲戚朋友纽带的约束,开始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农户手中的资金,表现为利率高于银行利率,甚至出现非法集资的现象。同时,我国在民间借贷的制度建设方面几乎是空白,导致民间借贷的风险急剧加大。根据在凤山镇的调查,很大部分的农户日常资金需求都是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的,虽然目前并未因风险导致损失,但其风险依然危急着农户融资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黎红梅,翟中伟,谢熹.不同收入层农户的借贷需求分析_基于湖南益阳市岳家桥镇农户的调查[J].海南金融,2010,(7).

[2]王凤芝.建议开设中长期贷款满足不同收入农民多样化融资需求黑龙江金融[J].2011,(6).

[3]刘卫锋.基于农户融资需求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09,(2).

[4]陈慈,周连第,王爱玲,陈俊红.农户融资行为特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7).

[5]马晓青,黄祖辉.农户信贷需求与融资偏好差异化比较研究——基于江苏省588户农户调查问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

融资需求范文第6篇

提要作为一种家庭金融资产,保险在中国家庭起步较晚,普及程度也很低。本文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显示了保险在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中的尴尬地位。在分析影响保险在中国家庭深入发展的因素之后,得出结论:只有解决收入问题和意识问题才能使保险成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必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保险;储蓄;家庭金融资产

中***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与城镇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制度的深化改革,在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概念正逐步完善。除了传统的储蓄之外,证券、房地产等各种类型的投资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在欧美早已成为家庭必需品的保险产品,在中国家庭的普及却阻碍重重。如何加强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将潜在的保险需求向现实的保险需求转化,探讨家庭金融资产与保险消费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很有必要。

一、保险产品的金融资产特性

关于保险的性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主要分歧在于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是否具有共同性质的问

题。日本学者园乾治教授就以此为界,把近代保险学理论归纳为“损失说”、“非损失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二元说”。三种理论分别指出保险具有损失补偿、共同分担和储蓄、补偿二者择一的性质。然而,这些讨论由于一直纠结于保险的物质形式而难以盖棺定论。其实,无论保险的对象是财产还是人身,在家庭的范畴下剥开保险的外在形式,所有的保险都具有鲜明的金融资产特性。

家庭金融资产,简单说,就是家庭所拥有的各种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当今的家庭金融资产种类繁多,既有现金、存款、信托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产品,也有股票、债券、保险等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产品。

保险之所以被视为家庭金融资产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原因是,现代保险不仅具有风险保护功能,还同时具有储蓄、投资等功能。以人寿保险产品为例,保险可以分为有形保险商品(疾病住院、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引申保险商品(促销赠品、售后服务等)和核心保险商品三个层次。不同的保险层次区分反映不同的保险内容,不同的保险内容反映不同的保险本质,其中最能反映保险本质内容的是核心保险商品。在一定意义上说,保险所具有的投资工具功能和保险能够显示保险购买者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社会责任与爱心等特征,是现代保险的本质所在。正因为如此,保险不只是家庭金融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成为其他家庭金融产品的“代言品”。

二、保险产品与中国家庭金融资产构成

近年来,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大量增加,尤其是城镇居民。从1984年到2005年的20年间,城镇居民户均金融资产增长显著。截至2005年底,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余额总量达到20.65万亿元,比1978年的376亿元增加了554.8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9.3%。(表1)

家庭金融资产数量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家庭金融资产的结构调整。这不仅是因为在家庭金融资产数量变大的同时,出现了新的家庭消费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进行家庭理财,提高家庭金融资产使用效率的需要。从表2可以看出,1984年之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居民储蓄存款和现金两种,证券也基本上都是有“金边债券”之称的***府债券。但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的兴起,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已由单一化逐步趋于多样化。有价证券、保险的占比逐渐增加,尤其是保险准备金,增长速度惊人。(表2)

1985~2005年中国保险业实现了年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以保费收入指标为衡量标准,保险需求总量从1985年的4.6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4,927.34亿元,保险深度由0.1%上升至2.7%,保险密度由0.47元上升至375.64元。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金融资产的变化与保险发展特别是人寿保险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家庭金融资产的增加刺激了保险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的发展也反过来推进了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多样化进程。

三、国内外家庭金融资产构成中保险产品差异分析

表面的繁荣不能掩盖事实的尴尬。在保险占家庭金融资产的份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居民的有效保险需求不足,保险使用率偏低等问题。保险使用率通常用保险渗透率和投保率等指标来表示。有资料显示,中国城镇的保险渗透率大部分在30%以下;保险投保率特别是长期人身保险的投保率,还不足10%。与世界平均水平80%的投保率相比,指数偏低;与国民经济增长和民众生活的保险消费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前几年中国保险消费市场的一个抽样调查,在被访家庭中,49%的家庭仅拥有社会保险;4%的家庭仅拥有商业保险;19%的家庭同时拥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另有28%的家庭既没有社会保险,也没有商业保险。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家庭金融资产增长的同时,作为家庭金融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并没有得到同步增长,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究竟一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如何分配才是合理的?保险又应该在其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在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不妨先看看美国和日本的数据。2005年同期的日本居民金融资产构成中,存款和现金的占比比中国低16.5%,有价证券的占比比中国高10.5%,保险资产所占的比重则高达15.5%;美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中,各项存款、现金以及证券所占的比重约为15.7%和52.1%,分别是居民金融资产中占比最低和最高的项目,而居民对保险资产的持有量则高达30.8%。

为了更好地和中国当前的情况对比,考察这两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l,000美元和3,000美元前后家庭金融资产的构成对我们更有参考价值。(***1、***2)1966~1973年日本完成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飞跃仅用时7年。从***1可以看出,安全资产在日本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一直稳定在60%左右;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20%以上,领先于债券和风险资产等其他家庭金融资产;而美国的人均GDP早在1942年就达到了l,000美元,又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于1962年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跨越。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家庭金融资产构成变化较大。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安全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一直占据20%左右的份额,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安全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开始下降。风险资产的变动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只有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稳步上升,超过30%。

纵观两个国家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构成的变化及其特点,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那就是:随着家庭金融资产总量的不断增加,安全资产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保险和退休金等家庭金融资产在整个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则逐步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保险能够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成为其他安全资产的“替代品”。

虽然中国的家庭金融资产种类也在朝向多样化发展,但对比美国和日本的数据,在经济发展相同的阶段,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却没有产生相似的变化。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56美元。可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家庭财产调查报告》的统计,在中国居民户均拥有的人民币和外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分别高达69.4%和96.45%,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同样显示,2003~2004年期间,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高于30%;2005~2006年初,该比率受加息的持续影响,已经增长到40%左右;即使在股市较为红火的情况下,2007年第一季度居民拥有的最主要的金融资产仍为储蓄存款。

中国家庭将大量的金融资产主要用于银行储蓄,相应的,花费在保险和其他金融消费的家庭金融资产比例就很难提高。如此一来,发挥保险在安全资产中的作用,并以此拉动家庭保险需求,促进家庭保险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四、影响中国家庭保险产品购买因素分析

(一)实证检验。家庭保险的发展不完全等同于保险业的发展。影响中国家庭保险深入发展的因素也是具有其自身特点的。除了高储蓄率之外,收入、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都有可能会影响家庭对保险产品的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证检验来说明,如表3。表3是检验数据,检验区间是从有我国有保险数据统计以来的1985~2006年,因变量为保费。由于在这里考察的是家庭保险,所以数据是由财产保险中的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个部分相加而得,自变量分别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储蓄余额(亿元)以及有价证券余额(亿元)。选择城镇居民的数据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目前购买保险的比例还很小,不具有代表性。数据来源于1996~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1986~2006中国金融年鉴。(表3)

首先对数据做散点***处理,看它们之间是否存***性或是非线性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通过散点***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保费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储蓄余额和保费之间存在半对数关系,而有价证券与保费之间的关系则并不明确。(***3)

对于这个存在非线性关系的非线性模型,不妨先假设其表达式为:

INSi=c(1)+c(2)INCi+c(3)lnDEPi+c(4)f(SECi)+μi

很明显,这是一个时间序列模型,所以对保费以及其余三个影响参数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分别得到时间序列***,如***4所示。(***4)

从时间序列***初步可以判断,除了有价证券这一序列之外,其余三组数据都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相关***检验,有价证券序列的确是平稳序列,而保费、储蓄余额和收入经过一次差分后也都变成了平稳序列。

根据之前假设的模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初步的估计:

D(INS)=C(1)+C(2)×D(INC)+C(3)×DLOG(DEP)+C(4)×SEC(-1)

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表4)

结果很显然,十分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价证券和保费之间的对应关系很难确定。在模型试验中,除了采取差分法以外,还试验了相对变化增长以及开方等方法,效果都不明显。反观时间序列***,发现除了有价证券外,其余三组数据虽然具有各自的波动规律,且都不平稳,但它们之间似乎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在这里,把有价证券因素剥离,接下来对保费、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余额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表5)

从检验结果看,三个变量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原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已被拒绝,说明它们之间是具有协整关系的。因此,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意义上讲,建立如下模型:

INSi=c(1)+c(2)INCi+c(3)lnDEPi+μi

模型是合理的,随即干扰项也一定是“白噪声”,模型参数也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可以用经典的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因果关系回归模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后得到的结果如表6所示。(表6)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数据的因果联系并不十分完美。但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t检验,可见系数R2也显示拟合程度接近95%,已经相当难得了。

因此,模型近似可写成:

INSi=4794.535+0.668INCi-708.244lnDEPi+μi

(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原以为可能和家庭保险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有价证券事实上却并没有与家庭保险的发展产生必然联系,而收入和储蓄的确是影响中国家庭保险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地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动态调整。各阶层之间虽然在获取***治资源、声望等级方面有所区别,但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各社会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收入有限以及中国家庭固有的对于传统储蓄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保险的发展。

1、收入限制。保险消费有两个前提:一是风险的客观存在;二是购买保险的经济实力。借鉴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的研究框架,我国学者根据经济因素判断的阶层类型分为富有者阶层、中产阶层和低收入阶层。资料显示,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家庭金融资产分布不均,世界各国家庭金融资产分布的客观现实就是大量的金融财富集中在少数富有者阶层手中。例如在美国,财富最多的10%家庭,拥有将近60%的安全金融资产,将近100%的债券和超过70%的风险金融资产。中国的情况也同样如此。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家庭金融资产向中产阶层以上家庭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户均家庭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66.4%的城市家庭金融资产。而大部分低收入阶层家庭由于受到其购买保险的经济实力限制,投保比率偏低,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2、认识偏差。即使在具有足够购买能力的中国富裕家庭中,保险在家庭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据中国市场营销中心数据库提供的调查结果,中国居民投保人身保险的投保率走势是一种“倒U字”曲线,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状态。具体地说,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和家庭月收入在20,000元以上者购买保险的比例也偏低,唯有家庭月收入在2,000~20,000元之间者购买保险的比例偏高。高收入家庭出现的保险效用递减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家庭对保险功能的认识是存在一定偏差的。

首先是不了解保险的保障功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当问到城镇居民储蓄的目的时,“攒教育费”、“养老”和“防病、防失业或意外事故”等回答长期居于前列。这表明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值增值,而是为了防范未来风险。然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同样的目的。根据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提供的调查数据,2006年有30%的中国城市家庭对寿险了解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有高达87%的城市居民没有购买保险的意向。实际上,保险正是个人以小额成本即保险费替代大额不确定损失的一种机制,损失发生后的经济补偿正是现代保险最基本的功能。

第二个认识偏差是有关保险产品作为投资工具的功能。不少居民在购买分红保险、万能保险等新型寿险产品时大都将其回报和银行存款进行比较,但当股票市场、基金产品火暴之时,他们却往往盲目地选择退保。尽管仅从收益率上看不及股票或基金,但它们有着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功能――风险保障。一味将保险作为股票或基金投资的替代品,过度重视新型保险产品的投资工具功能,抹杀保险产品的基本保障功能,便又走入了另一个认识误区。

3、信任危机。除了文化传统和体制因素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社会大众对保险业的信任度不够。保险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商品。保险公司卖给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保险单仅是对未来特定情况的“一纸承诺”。这一承诺是否履行取决于在一定时间内保险事件是否发生。而在现实生活中,保险方存在的夸大保险作用、诱导购买、误导客户、承保容易理赔难等失信行为,让中国的消费者倍感寒心。

主观上具有购买保险的愿望和需求,客观上不敢购买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保险诚信与保险需求、保险发展三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连动关系。保险诚信是拉动保险需求的前提,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是保险业发展的目的所在。

4、供给不足。2007年中国的保险公司超过100家,但是仍不能满足中国家庭保险的需求。供给数量很多,但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太少。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与个人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标志,家庭成员会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需要,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一般来说,影响家庭生命周期的因素,通常包括户主的年龄、种族、婚姻状况、教育状况、职业状况、是否有子女以及子女的数量和年龄等。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因不同的家庭消费需要而持有不同的家庭金融资产。保险消费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不等的消费数量和不同的消费形式。

然而,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销售的几千种保险产品,同类保险产品在保险责任、保单费率等合同的主要内容方面基本雷同,差异只是体现在保险金额等合同的非主要方面。由此看来,很多家庭没有买保险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保险需求,而是保险市场没有能够提供他们需要的保险产品。

五、结论

保险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理应成为每个中国家庭金融资产的必要组成部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要面对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收入问题和意识问题。

中国人身保险投保率倒“U”字型的曲线走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我们,中间阶层的形成可能成为中国保险消费的一支主要力量。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标准,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将由2005年的5.04%扩大到45%。根据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测算,2010年中国达到中等收入阶层标准的家庭将有1亿个,户均收入15万元,户均资产60多万元。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则认为,中国中产阶级将经历两次大的发展,到2025年其人数将高达5.2亿人,超过中国城市人口的一半。尽管这些研究机构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共识是中国社会的收入结构正在由“金字塔形”变为“橄榄形”,中国家庭广泛购买保险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可能。

收入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但国民意识问题却没有办法限定解决的期限。保险意识是中国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转化的前提条件。只有人们能够意识到保险与银行储蓄之间具有替代性,能够意识到用保险的方式防范风险的效果会更好,人们的保险需求量才会随之大幅增长。

如果等待国民保险意识的自我觉醒遥遥无期,不如从保险供给的角度给一点刺激。瑞士、英国等发达国家每年有三百多个新险种投入市场,保险险种的更新率高达23%。这种险种的快速更新,不仅大大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而且有效地刺激了保险市场需求。中国的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借鉴这种经验,在对中国家庭潜在保险需求充分调研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协调产品开发部门与销售部门、投资部门之间的关系,设计、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家庭需要的保险产品,调整保险产品结构,把保险市场做大做精,这也不失为一种主动而明智的选择。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华林,杨霞.家庭金融资产与保险消费需求相关问题研究.金融研究,2007.10.

[2]魏华林,林宝清主编.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城市家庭财产调查报告.2002.

[4]麦肯锡公司.积极发展寿险行业,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及社会和谐稳定.保险研究,2006.1.

[5]中国统计信息网.stats.省略.

[6]宋林飞,周和平.社会阶层的和谐关系.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融资需求范文

学习

雪窦山:人间弥勒圣地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雪窦山:人间弥勒圣地,内容包括雪窦寺全文,雪窦山弥勒大佛门票价格。2005年9月,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批准在雪窦山建造露天弥勒大佛。公元2006年12月29日,露天弥勒大佛奠基;2007年10月,弥勒大佛将在雪窦寺与世人见面。雪窦山建造弥

学习

山地自行车越野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山地自行车越野,内容包括自行车山地越野第一视角,越野山地自行车模板。对很多初级骑行者老说,准备一场长度为80公里的山地越野赛有点不知所措,但对于经验丰富的骑行者来说已不是问题,他们的目标是获得更快的骑行速度。从初级骑

学习

试论社会审计风险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社会审计风险,内容包括社会审计风险基础理论,有关社会审计风险研究的文献。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

学习

比较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差异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比较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差异,内容包括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的物流成本。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企业利润空间

学习

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内容包括水利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经济的理解与运用。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学习

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指导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指导,内容包括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教程,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在高考英语试卷的构成中书面表达占了30分!是整张试卷总份额的五分之一,这也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题型。因此如何提升书面表达的做题能力成为英语成

学习

简述“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内容包括彩色透水混凝土路修补,透水混凝土路面可以修补吗。随着公路改造规模日益扩大,“白改黑”由于其施工快速、简便,易于养护和优良的使用性能,将在工程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应用。本文首先

学习

谈谈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谈谈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内容包括浅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论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怎样与学生相处。师生关系融洽了,工作效果就好些。说实在的,我觉得这是一门深奥的人际关系学。现在

学习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索赔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索赔,内容包括工程施工索赔内容的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索赔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实施阶段的索赔所涉及的内容也是越发的广泛,特别是国际工程与大型工程,他们都是综合性极强的系统性工程,分析索

学习

会计确认基础分析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确认基础分析,内容包括会计收入确认最新标准,会计确认基础最新研究。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财务会计确认基础的两种方式比较;权责发生制的局限与不足;权责发生制的局限与不足,对会计确认基础分析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所谓收付

学习

峨眉山普贤菩萨造像群历史考察

阅读(299)

本文为您介绍峨眉山普贤菩萨造像群历史考察,内容包括峨眉山普贤菩萨的历史讲解,峨眉山十方普贤菩萨真实。自古以来,普贤信仰便在古印度和西域地方流传。大约在公元二、三世纪时便有传说,称大月氏(约当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与中亚部分地区)的一

学习

米兰设计周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米兰设计周,内容包括米兰设计周作品中国赛区获奖作品,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展含金量。一年一度的米兰国际家具展(ISaloniMilano),是世界三大展览之一。今年4月22日至27日,来自全球的设计界业内人士、参观者齐聚米兰,共赴盛会

学习

浅谈中国翻译标准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中国翻译标准,内容包括浅谈materialism和idealism的翻译问题,浅谈翻译技巧论文。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准绳,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有了翻译实践,翻译标准就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经过几千年的争论,翻译界

学习

椭圆度对外压圆筒屈曲临界压力的影响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椭圆度对外压圆筒屈曲临界压力的影响分析,内容包括圆筒形薄壁压力容器的受力分析,压力容器圆周方向的应力计算。本文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对外压圆筒进行了屈曲分析,并结合GB150.4-2011《制造、检验

学习

贷款新规中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浅析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贷款新规中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浅析,内容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怎么做,贷款期限与资金运转周期的关系。农村信用社应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测算方法和步骤如下: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分析营运能力

学习

小鱼易连获1.25亿元B轮融资 实现人与服务互联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鱼易连获1.25亿元B轮融资 实现人与服务互联,内容包括小鱼易连宣布获c轮融资腾讯领投,小鱼易连b轮融资。3月22日,小鱼易连宣布获得1.25亿元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真格基金与真成基金领投,创新工场、光速中国、成为资本跟投。本

学习

产品设计安全需求相关性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设计安全需求相关性,内容包括安全工程师哪个专业需求大,生产安全需求有哪些方面。由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可以看出,安全需求是人类在满足生存需要后的最基本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

学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平衡

阅读(19)

所谓“结构性”,就是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反映,离开了它们在总体结合和搭配中的相互关系,其结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总量平衡可以在不同的结构和规模上达到,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结构才能保证经济的最优发展,只能由代表社会理性的计划机关加以

学习

国际化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阅读(26)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也随之兴盛,并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也促使酒店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此外,国际市场针对于酒店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并分析当今社会高星级酒店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具体,可以为各高校提供

学习

协议书范本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协议书范本,内容包括协议书范本全文免费,出资协议书范本。如何写好一份协议书,有哪些模板。下面是cnrencai为您整理的关于协议书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协议书范本【通用】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____

学习

融资约束指数构建与评价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融资约束指数构建与评价,内容包括融资约束的度量指标,衡量融资约束的指数。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法,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财务数据,构建了反映制造业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程度的融资约束指数。该指数的判

学习

中国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思考

阅读(17)

在我国,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过高是造成农产品价格不确定性增加,制约农民增收和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困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下大力消除这一现象。在对农产品需求交叉弹性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