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力:内涵、要素及构建

摘 要:道德与文化是一对多维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之间又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道德文化力不是道德力与文化力的简单相加,它是一种精神动力、生产力和调节力。需要、体悟、实践是道德力的三大要素,三要素之间有着逻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需要是体悟、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又是需要和体悟的旨归。因应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影响,道德文化力的构建应从人格的完善、幸福的追求、信仰的确立、认同的强化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道德建设;道德文化力;内涵;要素;构建

中***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2-0053-04

道德与文化的关系是一对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说其简单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无处不有道德,无处不有文化,人类被这种道德、文化现象所包围所环绕。说其复杂,便是如何对道德与文化的关系作出科学合理的划分:文化决定道德,还是道德指导文化?人,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存在,而且也是一种精神存在。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人发明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社会实物,如火药、指南针、汽车、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同时也缔造了许多道德文化,如易道文化、法道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这些被人发明和缔造的各种社会实物和道德文化现象,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可以说,文化孕育着道德,道德又包含着文化,两者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先进的文化必将催生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落后的文化也会产生出畸形的“道德怪胎”。

国内学者对“文化力”、“道德力”、“软实力”的研究相对较多,也取得了一些丰硕成果。但是对于“道德文化力”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李振以《道德文化力初探》为其硕士毕业论文对道德文化力的内涵、构建原则及途径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论述,他认为“道德文化力是文化力的灵魂,是优秀、先进的道德文化现实和特有的内在力量,其实质是实现国家意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民族伦理精神、民众道德素质等伦理精神因素的力量总和”,“道德文化力是一种精神力和生产力。”[1]不过在笔者看来,还是稍显薄弱和欠缺。《新伦理学教程》认为,“道德文化的首要职能是确立和保护作为个性的人的价值和精神***,并为人类命运和人类未来设置最具道义的价值坐标系。道德文化同其他文化类型相比,它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内在精神力量,是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内核,是人的意志、理智、情感的有机组合。因此道德文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深刻的内在性。”[2]道德,作为深层次文化结构中的一种精神存在,其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样也存在着精神滞力,下文有所阐述)。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道德实践、道德追求、道德继承等一系列道德要求又与文化运行中的“文化养料”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力”影响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种力,我们称之为道德文化力。

一、 道德文化力的内涵

道德与文化是一对多维的概念,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对道德的追问和反思,可以使我们在多元的文化生活中更好地体验生命之意义和价值;对文化的认同和构建,可以使我们在多重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中更好地生活。道德文化所蕴含的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力,就是文化力。它是一种精神动力、生产力和调节力,在道德文化的建设中有着无尽的生命力。

1.道德文化力是一种精神动力。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既具有其本质上的道德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精神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随着人类进化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意识的改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有规律性的认识。这种意识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人类在进化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够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的客观规律和反映。这种客观规律和反映只有正确地指导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才能成为精神动力。

人相对于动物来说具备社会意识,同时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觉的、能动的、有意识的过程,人借助这种自觉的、能动的、有意识的活动,逐渐地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而后这种自觉的、能动的、有意识的活动逐渐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人的社会实践,这就形成了精神动力。相反,如若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被动的、盲目的、不正确的意识,那么这种意识就不能够正确指导人的社会实践,这就不是精神动力而是一种精神滞力,这种精神滞力是不利于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精神动力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力量。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德、意见,提出计划、方针、***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都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无产阶级要承担起民族复兴和国家兴旺的重任,必须提高阶级意识和觉悟,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这样才能为无产阶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因此,要想使道德文化力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其固有的精神动力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就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觉能动性理论,把握其理论宗旨和要义,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自觉能动性理论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使这一理论贯彻落实到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为道德文化力的理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指导。

2.道德文化力是一种生产力。道德文化力一旦脱离生活就会沦为纯粹的工具。道德文化力是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点认为,文化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这种生产力不是天然存在的,也不是一蹴而成的,首先要通过精神转化为物质方能进行生产。前文我们已经提到道德文化力是一种精神动力,在道德文化的运行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精神动力的产生,更要重视精神动力的转化,即精神物质化。“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这是马克思对精神转化理论的一段经典的表述。精神动力是道德文化的理论精华,这种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也就是说,精神只有先转化为物质,继而才能进行生产。其中,精神动力是前提,生产力是归宿,物质力是中介。

我们说道德文化力是一种生产力,是从其对生产发展和个人进步的功用和价值来说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生产力三要素虽然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无形的资源,如: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无形的资源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劳动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盲目性,科学合理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自觉地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发展过程中,创造高新技术、高科技的生产工具和智能化的劳动对象,切实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他说:“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5]

道德文化的精神动力是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道德文化生产力的最大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素质、主观能动性、价值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等。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这一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力量能否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道德文化的建设和运行。因此我们要大力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和谐的、文明的道德文化氛围,形成巨大的道德文化精神动力,促使广大劳动生产者自觉地学习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才能使这种精神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最终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 道德文化力是一种调节力。《文化哲学十五讲》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及其文化转型处于一种十分特殊的历史方位:中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业已完成的现代化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时代落差,即我们不是在西方工业文明方兴未艾之际来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转型,而是在西方工业文明业已高度发达,以至于出现某种弊端和危机,并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之时才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6]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发展,中国逐步置身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原本以历时态更替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却嬗变和演进为共时态存在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中国对现代化的渴望与恐惧寓于一身。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成为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和任务,按照尼采的说法,“上帝死了”,人类生活在“一个无神的殿堂”,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何去何从成为道德文化建设的一大难题。

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大众文化的兴起,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而传统的主导文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和可能,精英文化也面临着突破发展瓶颈的困难,社会主义荣辱观、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形成,意味着原本处于静态的道德文化格局被打破,道德文化的存在形式、传播样式与以往单一的形式发生了分离。这种新的道德文化格局与共时态存在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成为现代道德文化建设需要面对的新格局,也是道德文化力需要调节的难题之一。现代社会关系与其说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不如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一种伦理道德关系。这种伦理道德关系深刻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何在这种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中追赶现代文明,融入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仅需要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更需要道德与文化精神的重塑和超越。在这个重塑和超越过程中,势必就会出现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如何去调节和化解,都直接体现着伦理精神,而这种伦理精神正是道德文化力的内在表现,是道德文化调节力的使命所在。

因此,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文化力其实就是对道德困境出现的“无家可归”现象的一种调节,使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对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进行追问和反思,重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由内在的自发的道德文化向自由的自觉的道德文化转变,通力调节现代化进程中由道德文化新格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难题,努力构建一种自由、自觉的具备现代人文精神和价值的新个体和新社会。

二、 道德文化力的要素

要素是构成有机系统的基本要件和因素,是整体之与部分的关系。从理论上厘清道德文化力的基本要素,是道德文化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需要、体悟、实践是道德文化力的三大要素。三要素之间有着逻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需要是体悟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又是需要和体悟的旨归。

1.需要。前文所述,道德建设所倡导的道德修养、道德实践、道德追求、道德继承等一系列道德要求与文化运行中的“文化养料”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力”影响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这种力就是道德文化力。在道德文化力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是必不可少的,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这是因为:(1)这种由主体内在萌发的需要比外在的强制约束而形成的需要更加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能更好地与“文化养料”形成合力。(2)需要由内在自觉地萌发,既包含着个体的需要又蕴含着个体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可以更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3)需要不是由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产生,可以更好地使个体形成正确的道德文化取向和动机,能够抑制不正当的需要,防止精神滞力的发生。(4)需要由主体内在的自觉地产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激励和促进功能,即促使道德文化力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体悟。需要的发生依赖个体内在的自觉性,道德文化建设的需要发生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但是要想使这种必然性转化为现实性,就需要经历一个体悟的过程。

体悟,从字面含义来看,无非就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对事物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感悟,这是主体一个自觉的内化过程。我们要想走出道德文化多元格局的尴尬困境,必须找到个体与道德文化现象的那种实实在在的关系和活动,这就需要个体进行一定的体悟。人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出发,通过体悟,对这些现象进行创造性的分析和归纳,细致地对道德文化力的作用和功能进行超越发挥,对多元道德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索,通过道德文化的精神动力、生产力、调节力对个体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合理的构建,从而赋予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本真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说,通过体悟可以重新赋予人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这种意义活动同时又是对道德文化力的一种超越,它要求我们依据于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重塑,找回人之存在者存在的根据。

3.实践。据前文所述,个体通过内在自觉的需要和体悟赋予自身寻求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真谛。如何成就人之存在者存在的依据,只有通过实践。从理论上看,实践作为道德文化力三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道德文化力由理论构建走向现实构建的关键。

道德文化力的构建既以人内在的自觉需要为依据,又展开为一个包含多重内容的实践过程。从内在的维度上看,与道德文化力的内涵相适应,人正是在道德文化精神动力、生产力、调节力的作用影响下指导实践,使人在复杂多变的道德文化格局中真正的由自发走向自觉。从外在的维度上看,道德文化力的构建始终以实践为本原,并具体表现为理论层面的引导与经验层面的模仿和理性层面的反思等方面的统一。道德文化力的构建是由人内在的自觉需要,通过个体的体悟,加之以实践的过程,同时又交织着人之存在者与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彼此互动。

三、 道德文化力的构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影响,这种“力”特殊在何处,又从何而来?这便是道德文化力的构建问题了。基于此,笔者认为,道德文化力的构建应从人格的完善、幸福的追求、信仰的确立、认同的强化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1.人格的完善。人格是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人格的理解,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人格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7]这一定义主要从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状态等方面对人格进行界定,虽然十分复杂,但是无外乎从个体的内在与外在两个层面对人格进行理解归纳。这对于我们理解道德文化力构建中个体的人格完善太过笼统。相比之下,笔者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人格这一概念。罗国杰教授主编的《伦理学》认为,“所谓人格,就是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8]笔者看来,人格是人之存在的标志之一,也是人走向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还是人认识自我、奉献社会的有机统一体。

道德文化力的构建离不开个体的人格完善,这是因为:首先,每一个人都需要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但是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道德文化多元格局的社会背景下。有的人会根据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选择的对各种道德文化进行取舍,使自己的人格朝着健全的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有的人面对种种诱惑,为了一时的私欲会做出一些有损他人和社会的事情,使自己的人格朝着不完善、缺损的方向异常地实现。其次,人格的完善,不仅仅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成就他人的过程。具备健全的人格,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够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各方利益共进,同时还能使个体更好地进行自我道德调控,确保自己在多元道德文化格局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最后,人之存在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促使个体不断进行人格的完善,使之在多元道德文化格局下成为一个有德性、德行的人。这样一来,人之存在就有一个***完整的价值坐标参考系,不仅能够更好地对人之存在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存在进行追寻,同时还有利于个体幸福目标追求的明确确立。

2.幸福的追求。在道德文化力的重构中,为什么要确立幸福这一追求目标?原因如下:(1)幸福作为一种快乐,是每个人所向往所追求的,这种快乐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欢愉和享受,同时还能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狭隘的来说就是为了追求幸福而奋斗。在当前道德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要求个体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地进行奉献和牺牲,在对多元道德文化进行取舍过程中,一味地要求顾全大局、奉献社会,而不讲回报,势必造成个体自我需要实现心理的失落。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此时,明确个体幸福目标的确立,既可以为之提供精神动力,使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和谐共生,同时还可以使幸福目标的追求转化为个体对道德向善的向往。(2)幸福作为一种善,一种正当善,也是每个人所向往所追求的,这种善是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的。尤其是在多元道德文化格局下,怀有道德之心的人才能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的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既可以促使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又能培养人的向善之心,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所以,冯友兰说:“道德方面的成功与所做的事的成功与失败无关。道德行为与所做之事乃两回事,个人所做之事不影响道德行为的成功。如文天祥、史可法所做的事虽然失败,但他们道德行为的价值是完全成功的。更进一步说,文天祥、史可法如果成功,固然是好,但所做的事成功,对他们的道德行为价值并不增加,仍不过是忠臣;同时,他们失败,对他们道德行为价值也不减少,仍不失为忠臣。”综上可知,幸福目标的追求要以实现他人的快乐和幸福为前提,换句话说,就是在当今道德文化力的构建中,个体幸福的追求不能僭越自然、社会、集体、他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此为前提和基础。同时,个体幸福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反过来又促进着自然、社会、集体、他人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在道德文化力构建中,幸福既是目标又是动力,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3.信仰的确立。幸福,不仅是人之存在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内涵,同样还是道德文化力构建的目标和动力。同样,信仰不仅是人之存在、幸福追求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道德文化力构建的伦理规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疏离,尤其是中国原本应以历时态更替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却嬗变和演进为共时态存在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加之多元道德文化格局而带来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主义、价值观念多样化、公德与私德的错位、缺乏人文精神的道德形式主义,社会呼唤一种能够支撑走向现代文明的公德伦理精神。这种公德伦理精神不仅需要我们建设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先进的道德文化,更需要在道德文化力的影响下塑造个体以知识理性为主导的追求科学的道德文化信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性、群众性和民族性,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先进的、有价值的文化。

这种先进的、有价值的文化正是当前道德文化力构建所需要的,它是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重要特征,是多元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使命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同时,在这种先进的、有价值的文化观念的引领下,道德文化建设定会呈现出蓬勃生机,个体也易于在这种环境中塑造以知识理性为主导的追求科学的道德文化信仰。我们知道,先进的有价值的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其主要特征,为个体塑造以知识理性为主导的追求科学的道德文化信仰提供方向和制度保证;先进的有价值的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它能够为个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理想人格提供精神动力,说到底,这种精神动力也就是对道德文化力的一种认同。

4.认同的强化。“认同”一词是从英文“identity”翻译过来的。本文的认同主要指作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作为民族国家的自我认同。在多元道德文化格局的背景下,作为***的个体来说,自我认同首先所要回答的就是“自我是什么”的问题。作为***的民族国家来说,在全球化进程中,自我认同就是要对本民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自我的发展、本民族的发展与全人类的命运相联系。

道德文化呈现的不仅是一个道德世界,也是一个文化世界。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格局呈现出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大众文化以共时态形式并存的多元格局,各种道德价值观念林林总总,彼此交叉,彼此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的个体,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把对自我的认识融入到道德文化、道德文化力的构建中去,如此才能最大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揭示道德文化力的文化本性、道德文化力的特征和确认道德文化力的本质力量。相对于***的个体来说,民族国家的自我认同就更需要借助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的契机,在***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层面对本民族国家的道德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自我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为自我认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此同时,民族国家的自我认同并不是一味地对本民族道德文化的否定和扬弃,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狭隘的观念。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全面的思维,即多元道德文化格局背景下的民族国家自我认同是一种交流互动的过程,是一种由民族走向世界以及再由世界走向民族的双向循环、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总之,正确看待全球化和多元道德文化格局,就不会认为认同的强化就是对自身的全盘否定或对西方的全面肯定,就不会导致道德文化的西化、同质化和异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振.道德文化力初探[D].湖南:南华大学,2011:

12-13.

[2]魏英敏,王泽应.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3:12.

[3]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228—22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5].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56.

[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09.

[7]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5:8.

[8]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38.

[9]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629—630.

[10].高举***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R].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7:39.

道德文化力:内涵、要素及构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道德文化力:内涵、要素及构建

学习

五台山:佛教圣地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五台山:佛教圣地,内容包括佛教圣地五台山歌曲,五台山佛教圣地翻译。一部佛国史,百座艺术宫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方圆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

学习

詹姆斯·托宾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詹姆斯·托宾,内容包括詹姆斯托宾参考文献,詹姆斯托宾对珍妮特耶伦有影响吗。詹姆斯・托宾去世后几天,我在和朋友共同主持的“青鸟・家园――经济人回望”BBS上发出了一张贴子――“一代经济学家托宾随风而逝”。回贴的人并

学习

浅谈发展生态水泥对环境的保护意义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发展生态水泥对环境的保护意义,内容包括环保政策对水泥企业的影响,水泥行业环境保护知识有哪些。生态水泥就是一种利用各种各样的废弃用品,例如,工业工程废料,残渣或者是城市的垃圾等作为原始可燃材料制造出来的水泥。本研

学习

苏帆的“后运动员时代”

阅读(42)

苏帆的网球之路有些曲折:13岁那年她离开父母只身前往重庆,异乡漂泊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不到二十岁已从八一队退役。但她并不想离开网球,她要开启自己的“后运动员时代”。场上的苏帆一身运动装扮,1米8的修长身材和利落的短发,为她平添了几分“假

学习

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分析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分析,内容包括地区物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智能物流发展前景分析。在我国,物流作为现代的新兴产业,其发展遍布全国。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对物流业的依赖都在日趋增长。物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

学习

王小岗:创业中成长,成长中壮大

阅读(32)

作为一个从部级贫困县里的小山村走出来的孩子,我从一出生便没有占据多少天时地利,就连当初考大学,我都是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正是这次复读,决定了我今后要走的路……很多人认为我在30岁就能拥有3家按摩推拿中心、两家药房,这

学习

引发国际争端的九座小岛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引发国际争端的九座小岛,内容包括九座小岛,三座小岛引起的领土争端。1.伊米亚(卡尔达克)岛伊米亚岛位于东,爱琴海,离土耳其海岸不到4海里,土耳其称其为卡尔达克岛。根据1932年意大利和土耳其签署的条约,包括伊米亚岛在内的爱琴

学习

谷梅电影海报赏析

阅读(37)

谷梅(1929―1983年)山东威海人,别名谷月玉,新中国早期著名的女电影海报美工师,是海报泰斗著名画家颜地先生的夫人。谷梅从事电影海报绘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曾先后就职于大连中苏电影院、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局等,后曾任中国电影发行放

学习

自制太阳能风扇帽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自制太阳能风扇帽,内容包括太阳能风扇帽,儿童太阳能风扇帽制作方法。今年夏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持续高温情况,长沙自6月30日起一直被高温炙烤,截至8月17日已连续48天最高气温超过35℃。在这种高温天气下,要想避免中暑,应尽量

学习

揭开恒星诞生之谜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揭开恒星诞生之谜,内容包括恒星的诞生与死亡图解,恒星诞生之谜。每一颗恒星其实都诞生于一个恒星集群之中,周围簇拥着日后会渐行渐远的兄弟姐妹。天文学家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至今仍然存在一些这样的“恒星育婴室”─星团

学习

史玉柱吃透了中国人的人性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史玉柱吃透了中国人的人性,内容包括史玉柱的故事感悟,史玉柱吃透人性的营销天才。日前在兰州与当地一位大地产商常贵交流,得悉他最服气的一线企业家不是王石,不是张瑞敏,不是柳传志,甚至也不是任正非,而是广受争议的史玉柱。我深

学习

曾经沧桑,如今风华正茂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曾经沧桑,如今风华正茂,内容包括走过风华正茂经历岁月沧桑,经历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厦门是百年来闽南地区接触外来文化的最重要窗口,而闽南文化是中国文化里最保守的,它还几乎完整保留了唐宋以来儒家的那套伦理规范,以平和

学习

电气设备接触不良故障分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设备接触不良故障分析,内容包括设备电气故障分析方法,电气接触不良的故障维修。一、接触不良故障原因及实例轧钢过程的高温、水雾、振动等环境因素较恶劣,造成电气设备接触不良故障发生率较高,故障原因复杂多样。1.接触电

学习

少林禅武医疗法纪实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少林禅武医疗法纪实,内容包括少林禅武医学堂小程序,少林禅武医基地在哪里。一指禅疗法郑州的郭季龙先生,因患半身不遂,左腿行动不便,左手抖动不停,久治不愈,后经人介绍,曾毅然拖病体上三皇寨求德建禅师治病,禅师施其药并赠书。郭先

学习

后现代价值观和文化相对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后现代价值观和文化相对,内容包括价值观和文化程度,什么是后现代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一、后现代文化相对论的由来文化相对论包括认识、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它对各个人文领域中的后现代思想有不同的影响。在社会和文化研究

学习

“两岸文化交流越多,两岸越是一家人”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两岸文化交流越多,两岸越是一家人”,内容包括两岸文化交流通讯稿,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教育。李永萍:为两岸携手中华文化复兴建立坐标“这次画展,对于两岸通过交流,加深了解、理解,进而深化感情,共同携手创新乃至复兴中华

学习

从圆场步中看中国古典文化及其审美

阅读(30)

在中国的舞蹈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够体现中国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当属中国古典舞这一支。然而,中国古典舞究竟是什么也成为了人们争相讨论的话题。是中国古代的舞蹈?是现代人的创造?当人们争论不休时,一个科学、严谨的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定

学习

大雁塔与大唐文化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大雁塔与大唐文化,内容包括大唐不夜城在大雁塔吗,大雁塔和唐朝文化。根据唐文化特征,通过对大雁塔与唐文化及建筑手法比对,对建筑与文化在时间空间之间深层关系的解读,分析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大雁塔设计发展模式。Abstract:

学习

涵摄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中国人类学研究

阅读(36)

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践,涵摄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化合创生,提炼出中国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概括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研究范式、理论方法、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才能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壮大提供渊源深厚的精神滋养。覃德清

学习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文,如何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凉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主要通过从阐述广东凉茶的起源、分析广东凉茶与南粤文化的交融关系、探讨近年广东凉

学习

门匾文化初探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门匾文化初探,内容包括门匾文化,门匾有多少字传统风俗。单家独院是我国北方居民传统的居住形式。有院就必有院门,院门是家庭门第的表现,所以人们对院门的设置、装饰颇为讲究。地处晋东北的定襄居民,对院门门匾更是格外重视,凡院

学习

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泛娱乐化时代文化娱乐化现象解读,内容包括谈谈流行文化中的泛娱乐化趋势,泛娱乐化时代的特点。《娱乐至死》是一本对现实和当今生存状态很有意义的书。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公众话语正在以一种娱乐化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