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践,涵摄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化合创生,提炼出中国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概括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研究范式、理论方法、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才能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壮大提供渊源深厚的精神滋养。覃德清教授的新作《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壮汉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以下简称《民生与民心》),以作者家乡广西柳江县百朋镇的壮汉诸族群的田野资料为中心展开论述,以广东东莞市茶山镇广府人的社会文化形态及其变迁历程作为参照。关注华南紫村诸族群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该著作既承续了英语世界汉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中国人类学的立场,确立了中国人类学致力于改善民生和提升民心的价值取向,为建构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实践的中国人类学的理论范式,进行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
一、另辟蹊径:海外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拓展
海外人类学华南汉人社区研究肇始于1918、1919年葛学溥(D.H.KulpⅡ)对广东潮州凤凰村的民族志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后,经由弗里德曼(M.Freedman)、孔迈隆(My-ron Cohen)、裴达礼(Hugh D.R.Baker)、布雷克(F.Blake)、杨庆垄(C.K.Yang)、萧凤霞(He-len F.Siu)、波特夫妇(S.H.Potter and J.M.Potter)等人的调查研究,构成了海外人类学家研究中国,尤其是中国华南的学术集群。覃德清教授对华南紫村的调查与研究,正是得益于海外人类学理论成果的启迪,吸纳其研究理念和方法的合理内核,探寻互相阐发、相得益彰的研究路径。
海外人类学华南研究田野点主要集中在珠江下游华南东南部的港台和广东地区。研究者往往以该区域的汉人社区为调查对象。覃德清教授另辟蹊径,选择珠江中游以壮族为主体的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作者家乡紫村位于华南中部,以壮族为主体,兼有汉族中的闽南人和客家人,形成壮汉互动的族群格局,文化形貌明显区别于珠江下游地区。开展紫村社会文化的调查研究,可以挖掘新的学术研究资源,拓展华南人类学研究的领域。《民生与民心》在研究主题上,客观描绘紫村民众的生存境况,细致体察民众的精神世界;在研究区域上,实现了从研究粤港台地区到研究中国内地的转化;在研究对象上。实现了从研究汉族主流社会到研究以壮族为主体的社会的转化,切实地拓展了人类学华南研究的学术空间。
二、关注民生:紫村族群生存境况的省察
《民生与民心》中的“民生”与“民心”概念承续了中国传统的用法,又赋予现代人类学的新含义。作者用“民生”指代各族群的生存境况,用“民心”指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将之提升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旨在实现西方人类学与中国传统学术智慧的对接,走出汉学人类学简单移植西方理论的套路。覃德清教授继承了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学术脉络,将中国社会文化纳入到审视的视野中,致力于民众生存境况的改善和精神世界的提升,努力探寻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至高境界的“人生五安”(安居、安业、安家、安身、安心)之路。《民生与民心》将研究的重心落在“文化负荷者”的身上,考察了紫村社会文化变迁的根基,认为壮族文化传统是紫村社会文化根基的主体部分,而汉文化是紫村社会文化的主导部分。两者的互相制衡,构成了紫村社会文化演进的根基。《民生与民心》通过微观的、具体的普通人的人生旅程和日常生活,折射出时代演化的***景,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该著作比较了蓝村、紫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历程,得出社会文化演化的律则与“能量源的汇流与交融途径”、“人的潜能激发与能量结构运作机制”和“能量的积聚与耗散幅度”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覃德清教授认为紫村同样有后现代生态文明时代的跃进机遇。
三、体认民心:紫村族群精神世界的感悟
相对于物质生活而言,精神世界若辽阔星空,旁人难以知晓。《民生与民心》正是通过人的行为习惯、感情表达、心态特征等,从日常生活中呈现出的神圣或世俗、劳作或休闲、束缚或自由、痛苦或愉悦中,发掘特定时代紫村的精神境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但是紫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紫村诸族群以祖先崇拜和风水信仰为中心,人们往往将村落和宗族的兴旺发达维系于对社神的祭祀。紫村是以壮族为主体的社会,壮族人的整体自我认同意识反而较为淡漠,族群渊源成为族群认同的首要因素,紫村诸族群在文化上普遍认同中原正统文化。紫村民众对当前的生存处境深感忧虑,对未来前景缺乏坚定信心和乐观评价。《民生与民心》一书指出,必须加强文化能量的有效汇聚,才能推进紫村社会的良性循环;只有加大教育投入,才能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需要增加社会调控力度,方可推进现代乡村新文化的健康发展;要以民心调试为核心,激发民众的潜在创造力,才能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注入新生活力。
《民生与民心》受到梁漱溟所著的《人心与人生》一书的启迪,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学术思想,在《民生与民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民生与民心》朴实清新,不故弄玄虚,不猎奇寻幽,描述的社会生活“似曾相识”却闪耀着弥足珍贵的学术灵光,深含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体现了“认识中国,建设中国”的学术旨归。覃德清教授倡导中国人类学研究立足于中国区域族群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致力于民生的改善与民心的提升,拓展了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既回应了英语世界人类学对中国的研究,又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涵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中国人类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和学术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涵摄中国传统文化,拓展中国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