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OFT把我们从传统的居室概念与装饰手法中解脱出来,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它赋予我们新的自信,使我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最终将其设计成我们喜欢的,而不是必须的样式。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在城市中生活,而且最终能够自得其乐。
关键词: loft风格旧建筑改造 传统文化创意
1. LOFT的概念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但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艺术家们听凭自己内心的指引,将这大跨度流动的空间任意分割,打造夹层、半夹层,设置接待区和大而开敞的办公区。如果说,LOFT的诞生是源于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变废为宝,那么今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时尚潮流的LOFT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时尚的消费。从此,粗糙的柱壁,灰暗的水泥地面,的钢结构已经脱离了旧仓库的代名词,一股新的气息正在涌动,这就是LOFT生活。
2. LOFT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LOFT这种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那时曼哈顿地区的艺术家们比较喜欢租用较低等街区的废旧轻型工业厂房,来改装成自己的住宅及工作室。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这些相对冷清的地区的废厂房比租金日益高涨的市区房屋经济多了。并且,这里有足够的开敞空间放置大型的艺术作品,还有可以运输工具和材料的货梯,而最重要的是那些无与伦比的自然光线。为了减少费用,他们尽可能少作改动。然而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形成的工厂般简朴的外表最终竟不知不觉成为LOFT最具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很快,LOFT便不再是一种边缘的理念了,具有专业水准的中产阶级开始被那种另类生活所吸引,并且自己开始尝试这种新的生活。70年代,***府部门意识到对旧建筑物的loft改造与利用,正好是复兴已衰败工业区的良策,所以制定了法律来鼓励它的发展。到了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在全球广为流传。如今,LOFT总是与艺术家、前卫、先锋、等词相提并论。
3. Loft的 设计语言
3.1划分空间 空间是loft的灵魂,所以应尽你所能去发掘它,表现它。不论你的loft是很大或者是很小,都应尽可能地少划分,从而保持室内空间的简洁、纯净。Loft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住宅,所以不要用看待传统住宅的眼光来看待。你可以选择划分室内空间,但不要将一些特定的功能***地塞进某个缺少自由和流动的空间中。
3.2 色彩的搭配在loft中广泛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色彩,尤其是在具有超大尺度空间而缺少传统意义上的遮挡物的loft中,任何色调的设计都将产生震撼力的效果。以前,许多人宁肯回避这些问题而保持原工业建筑的白调。但是现在这已不能满足loft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不能为您的空间增添温暖、亲切或生机勃勃的感觉。由于不再划分房间,还可用它来定义室内不同的空间区划,或是进行空间之间的联系。
3.3 采光 原工业建筑改建的loft,自然采光的强度和质量正是它强烈吸引纽约艺术家的魅力所在。但是,loft往往占据了老仓库或工业厂房中整整一层楼的空间―难免会有很大的进深。靠近采光面的空间就很亮堂,而另一侧则长期处于幽暗状态。因此进行照明设计时,既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大自然采光量,同时又要在需要的时候,以人工照明来作为补充。
3.4 工业时代的气息将空间的历史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可能少地改动原有的结构,不论是红砖、钢管还是剥落的墙纸,尽力暴露出原始的构件和材料,不要进行过分的装修。因为正是这种工业气息―原始而实用的特点才是你所追求的。
4. 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4.1 产生 我国的Loft文化启蒙于20世纪下半叶,具有代表性又首推北京的798,上海的卢湾区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位于普陀区苏州河边的莫干山路50号的几个“Soho”区,可以说,这是Loft文化在中国的起步。北京的大山子798厂区,所沿承下来的结构是典型的德国包豪斯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结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798不仅成为了北京典型的Loft文化的集散地,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2 面临的问题 从“制造工厂”到“创意工厂”,Loft模式产业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历了从贫困区到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时尚区后,高昂的地价连一些经营得较为成功的艺术馆都难以承受。Loft空间也成为综合的娱乐休闲空间,而不仅仅是“创意工厂”。另一方面,在中国几乎所有的Loft产业基地,在保留和拆迁问题上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
4.3发展前景 Loft的产生是自由意识的表现形式,更是对过去的大工业时期的一种继承。同时,Loft也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运营模式创新。发展到今天,Loft几乎成为了创意产业的代名词。Loft的出现一方面是对旧城市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新的渠道。从另一方面来看,Loft发展模式是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LOFT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各城市所倡导的创意产业发展,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英]奥利安娜•菲尔汀•.班克斯 丽贝卡.坦克里 Loft―空间中的生存2002 范肃宁陈佳良 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英]马库斯•菲尔德马克•欧文lofts风格设计 2004李瑞君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付志前姜平 loft风格与工业建筑再生工业建筑2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LOFT设计风格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