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菡要:孟子视张仪等人的追求为妾妇之道,并由此确立了大丈夫标准。本文通过对商鞅、苏秦和孔孟、子路的人生选择和价值理想的对比分析,探讨个体事功和精神道德的意义,从而深刻的诠释妾妇之道和丈夫之志的涵义,以及孟子推许的精神高度对我们民族文明的意义。
关键词:妾妇之道 丈夫之志 成功 失败 意义
生于乱世,苟全性命,寿终正寝,是为匹夫;存于世间,以顺为正,建立事功,是为达士;身处乱世,承担天命,践行道义,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一以贯之,乃顶天立地之真丈夫!
1.此之谓大丈夫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阶层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他们就是士。当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各路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渐趋剧烈之时,他们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游说诸侯、依附王公、各施才华、以求一逞,“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王充《论衡・效力》),炙手可热,气势煊赫。因此诸侯国对他们争先恐后重金礼聘,极一时之盛。苏秦的成功就可见一斑,“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战国策》)。而这样的成功者我们可以开出一串长长的名单:商鞅、庞涓、孙膑、吴起、张仪、范雎、李斯、冯谖……
可是当一个叫景春的人问孟子这些人是大丈夫吗,孟子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这些人声闻诸侯,名动天下。确如景春所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对那个时代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什么孟子会嗤之以鼻,谓之妾妇之道?
孟子绝不是以世俗意义上的成败做评判标准。被他悬为鹄的的是一个生命个体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秉持一种理想主义情怀。能坚守正道,并一以贯之。得志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因为个人的穷通得失而改变自己的价值和操守。所以大丈夫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对时代有振臂一呼,风云变色的影响力。
2.商鞅的成功与孔子的失败
商鞅的选择。商鞅入秦后,“吾说公(秦孝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吾说公(秦孝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秦孝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史记・商君列传》)。很显然商鞅入秦准备了三套方案,打算相机而动。先说以帝道,“孝公时时睡,弗听”。再说王道,孝公依然不动心。最后说霸道,孝公大喜,重用商鞅,开始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秦的崛起由此开始。
商鞅的成功,是因为他懂得揣摩秦孝公的心思。为了获得秦孝公的重用,他不断的试探对方,改变策略,以迎合对方而求得赏识。他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价值理想,秦孝公需要什么,他提供什么。这恰恰是孟子所说的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虽然商鞅改变秦国,造成秦国崛起的事实,依然不会被孟子视为大丈夫。
比较而言,孔子的生命追求就有极大的不同。为了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已经五十岁的他依然不辞劳苦,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风尘仆仆,坚韧执着。在陈蔡被围,陷入绝境,“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但是他“弦歌不衰”。在长达七天之久的危难中,弟子们开始动摇。孔子凛然说道:“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 (《吕氏春秋・慎人》)真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两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陈蔡绝粮”的故事,在后世都被反复书写演绎,就是因为这一遭遇里暗含着中国文化的真精神。
宋代文学家曾巩称此事是“圣人齐日月之明,不能违日月之道”。明代《厄台碑》中将它与“天地厄于晦月,日月厄于薄蚀,帝舜厄于历山,大禹厄于洪水,成汤厄于夏台,文王厄于h里”相提并论。
当代作家李敬泽说:“我认为,这是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是我们文明的关键时刻,如同苏格拉底和耶稣的临难,孔子在穷厄的考验下使他的文明实现精神的升华,从此,我们就知道,除了升官发财打仗娶小老婆耍心眼之外,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不错,就事功而言,商鞅是获得了巨大成功,孔子遭遇了彻底失败。可是孔子临难而不失生命尊严、遭厄而坚守理想情怀,宁可处处碰壁,绝不迎合取容。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反观商鞅,个人固然封侯拜相,其对时代亦产生重大影响。却依然是一个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摆脱不了孟子眼中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
3.真的士人
战国中后期,游士的数量异常庞大。在动荡不安的乱世,千千万万游士几乎贫无立锥之地,甚至无以为衣食。李斯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曾说“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而张仪“贫无行”。同样入秦的范雎也是“家贫无以自资”。投身孟尝君的冯谖“贫乏不能自存”。他们游说诸侯,更多的想摆脱贫困,求得荣华富贵。譬如苏秦直接说:“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这当然无可厚非。苏秦对此有切肤之痛。《战国策? 秦策》说他狼狈之时,“归之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而富贵之时则是“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能达到孟子树立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高度,对苏秦他们的个人追求也能报以同情和理解,但他们大多是荀子所说的“仰禄之士”,不讲原则专意猎取富贵则是事实。
士该是一个知识群体,即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的士已经得以***,知识和思想成为他们唯一的凭借。孔子说“士志于道”,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说明他们对士有极高的期许,希望士人不但能捍卫基本价值,而且能有一种超越精神,甚至成为社会良心的守护者。因此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中说,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孔孟便努力给他们灌注一种理想主义精神,要求他们能超越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承担起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这是一种近乎的精神。
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士都能够忍受饥寒交迫而献身理想,但总不能都成为机会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不能仅仅追逐个人的成功,成为功名富贵的奴隶;一个民族总得有用生命守护文明价值的人,他们即使卑微贫困,生命依然有广大的社会关怀、超越的精神追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如孔子深陷绝境而弦歌不辍,颜回的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
这种广大的社会关怀孟子体现的更为深刻。他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地,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在战乱频繁、杀人如麻、人如草芥、朝不保夕的时代,孟子挺身而出,游说诸侯,推行仁***,救民水火。和孔子因天下无道而以道自任一样,生命中充满了深深的悲悯。这种救世情怀背后其实一种宗教承当精神。他们,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正是这种救世热忱,让他们拥有天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专注仁***理想,浩然正气,充塞天地。这种精神气度,足以笑傲王侯。因此孟子才能“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章句下》),一言不合则勃然变色拂袖而去,绝不苟且求荣。
当然,张仪等人成功了,孔孟失败了。可是孔子面对生命绝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和勇气,孟子那一往无前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剧性执着,“正是他几千年来的伟大所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正是这样的不同,他们的精神气度才有高下之别。当张仪惧祸离秦,吴起逃命入楚,范雎选择全身而退之时,我们看孔子学生子路面对死亡的生命选择。
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当敌人“击断子路之缨”时,子路说:“君子死而冠不免。”“结缨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本可以不死,但当人主危难之际,他没有选择退缩,更没有弃之而去,而是他坚守“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道义责任,义无反顾,临难而上。在生死之际,“君子死而冠不免”,从容正冠而死,用生命守护了儒家信念,堪称以身殉道的典型。这正是孟子嘉许“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4.大丈夫之志,与天地比美
著名学者李泽厚在论述道德哲学时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人性能力形成对人类的生存、延续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它能超越任何功利愿欲、生死恐惧。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所说的“太上立德”。这“德”即人性能力超乎和高出于任何事业功绩和学说著述(立功、立言)之上;它之所以如此重要和崇高,就在于它在不断树立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它也就是一般所谓的道德精神,它的崇高、伟大可以与天地比美。(李泽厚《情本体和两种道德》)
因此无论张仪商鞅取得怎样巨大的事功,都难企及孔孟作为生命本体的精神高度。
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 孟子“以身殉道”,子路“君子死冠不免”,曾参“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成为一代高标的汉末***锢领袖李膺“以天下是非为己任”,从容赴死;激起一代士人理想主义精神的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颜真卿、文天祥、方孝孺、史可法等人威武不屈、临难不苟……两千来,已经汇成一条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波澜壮阔,奔流不息,这是一个民族道德精神的绵延传承,也铸就了生命的本体意义和民族的精神尊严。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古典的现代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855)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