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羊部首组成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汉字为例,展现出具体汉字的组字规律。本文揭示汉字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如何用羊这个人类最早驯养家畜的种种优秀表现为样本,来揭示人类的某些优秀的品质的秘密。人类优秀的品质是抽象的,但羊部首组成的汉字却能够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这些优秀的品质。这正是汉字的神奇所在。
关键词:羊;美;善;祥;鲜;義
中***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03-03
在古汉字中,与羊相关的字有一批,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最先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又能够给人类那么众多好处、利益的,当然要数那温驯、可爱、美丽的羊了。首先,羊是很善良的,它除了逼急了时会抵人,一般情况下羊是特别温顺的,连儿童都摸它。其次,比起其他被驯服的家畜,羊具有很多很独特的美德。正因为如此,古汉字把“善”、“美”、“鲜”、“祥”等许许多多赞美的字眼,都与羊牵连在一起。这里。我们就逐一地加以解释。
羊在甲骨文中,羊字就是羊头部的象形字。羊和其他动物的典型区别,最集中地反映在羊的头部。现在的羊字正是在甲骨文羊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美:羊+大。为何“美”字是由“羊+大”组成的呢?这是因为,当羊长大之后,羊对于人类具有许多很独特的性质。
首先,羊给人类提供羊毛、羊皮等制作的衣服等物品,帮助人们抵御冬天的严寒。在极其缺少衣服等御寒物品的情况下,羊对人类的好处的确很大。羊毛可以纺毛线,毛线可以编织成毛衣;羊毛还可以制作成毛毯、毛毡等保暖物品;羊皮可以制作成皮衣御寒。在冰封雪飘的严冬季节里,羊皮、羊毛给与人们有多大的温暖,又使得一些人能够避免被冰雪冻死。而牛、马、猪等大型家畜的皮毛远不如羊的皮毛抵御严寒的功效了,人们当然对羊很感谢了。
其次,羊肉很好吃,羊肉是味道鲜美的菜肴,鲜字由“鱼+羊”组成;味道的“味”字,其实也与羊相关。中国十二生肖中有午马未羊之说。“味”字左为口,右为未,直接说就是羊吃到嘴里,这种感觉就是“味”。吃羊肉有温补的功效,对于大病初愈急需补充营养的人,大有壮阳补气的功效。
第三,在较隆重的场合祭祀神灵和祖先,杀羊比较宰杀牛马猪既经济又体面。羊不像牛马那样对于农业和***事有那样重要的作用。杀牛对于农业是相当于杀害几个壮劳力,因此,中国封建社会里往往出现许多杀牛的禁令;而宰马则对于***事不利;因此,一般不容许宰杀牛马。同时,一般也不轻易杀猪,因为猪个体较大,饲养起来不易,百姓一年中往往只有过年节时才能够宰杀猪,而且要让整个家族里人都来吃;加上猪生活环境比较肮脏,因此,一般不用着敬神的礼品。羊既好看,又干净,因此,古代多用羊作为牺牲,供奉在神灵的牌位跟前。加上用羊敬神也比较符合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毕竟一头羊比起一头牛马猪要便宜。在较隆重祭祀场合上,百姓用羊来祭祀神灵,目的是祈求神灵能够把吉祥幸福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因此,吉祥的“祥”字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了。
第四,羊吃进去的是草,但是挤出来的是羊奶,也能够提供给人类奶酪,从而给人类提供宝贵的食品。羊奶和***酪都是富有营养的良好食物,很受人们的欢迎。
第五,羊容易饲养,要把羊养大,付出的代价也不大。人们只要把羊赶到有水草的地方,羊就可以吃食那里的草和水就能够长大。
总之,羊长大后,可以说羊浑身是宝,对于人类的贡献的确太大了。当然,羊拥有这么多的优点和宝贵品质,羊也就“美”了。需要指出的是:“美”字与“丽”字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但是,这两个字各自有不同的含意。 “丽”字,指的是事物的外在形象好;外表印象好;而“美”字,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容好,能够给人们带来各种好处。不过,人们在使用中往往不太注意两个字的含义上的区别,有混用两字概念的现象。比如,人们把外表漂亮的人,严格上应当称为“丽”,或者“漂亮”,可是,实际上也有一些人把这种外在形式好也叫着“美”,这可以算是“美”字字义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美”字本义:羊在成长过程中,所取甚少,但是羊长大后奉献给人类的却甚多。羊的这种特点,就是“美”的具体体现。
由美字组成的词组有:美德、美学、美谈、审美、美丽、美容、美不胜收、美滋滋的、赞美、美言、美誉等。
善:羊+廿+口。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好?在世界其它的语言中,要说清楚它们的含义,是很费周折的,是很难讲清楚的,但古汉字却是那样的清晰无误的地揭示这些字的含义。
甲骨文中的“善”字,是羊头(代表羊)与羊的舌头(表示羊的嘴巴)在一起。羊的嘴巴只吃草,不会咬人也不会咬其它的动物。羊对于人类有着众多方面的“善”的本质:羊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羊奶,奉献给人类的是浑身的宝,羊不象其他凶恶的动物那样对人往往有生命的危险,羊对人最为温顺,因此,羊最早被人类驯化,对人类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最大。因此,羊对于人类的贡献,即“善”是最大的。当然,“善”字往往用于与“恶”字相对。牛马等大型牲畜,也有许多的善,但是,牛会抵人,马会踢人,有时还会致人死命;而羊即使偶尔发点脾气,也很难致人死命的。因此,中国古代先民把善与羊联系在一起,是最准确、最科学的造字方法。善字揭示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善”字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是:羊所取甚少——羊只要有点草和水,就可以逐渐长大;而羊所奉献给人类的就多了。羊长大后,羊毛可以纺织成为毛线,用以制作衣物御寒,羊皮则是难得的御寒“宝物”;羊肉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而羊吃的草是遍地皆有的“贱物”,但羊长大后奉献给人们的却是生产力低下时代,能够够上“宝物”级别的羊毛、羊皮和羊肉。羊所取甚少,而所奉献给社会甚多的特点,不也正是人类善的最集中表现吗?
“善”字本义:像羊一样所取甚少,而所奉献却甚多的行为或者人,这就是“善”。
由善组成的词组有:善良,善恶、善于、良善、善事、善心善意、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与人为善等。
祥:礻+羊。甲骨文表示的是用羊祭祀神灵,那当然是吉祥的事情。“祥”字与“福”字,在汉字造字的祖宗们看来,都是需要依靠上天(神灵)才能够得到吉祥和幸福的。这因为这些老祖宗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太低下,以至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都得依赖上天和神灵的保佑。
由“礻+羊”组成祥字,表明用羊敬神是吉祥的。为什么用羊祭祀最吉祥呢?因为用羊祭祀最合适。用家禽祭祀,个头小,显得不够庄严和隆重,不足以表达对神的敬畏之意,这样祭祀神灵就不够虔诚,这当然就会“不祥”;而宰杀作为大型生产力的耕牛,将会对农业产生严重的危害,虽然很恭敬神,对神很虔诚,但是,却由此把牛宰杀掉,导致农业生产的大型生产力受到破坏。而宰杀马呢?马主要用于***事,是杀伤敌人的主要工具,因此,马也是不能杀的。总之,宰杀牛马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愚蠢做法。
而宰杀羊敬神是最合适的,一方面羊的个头相对较大,价值比较高,用它敬神比较体面,显得比较虔诚,再就是宰杀羊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这种用羊来祭祀神灵的一般是地域范围,或者氏族范围,家族范围举行的活动。而国家范围,由皇帝祭祀天地和先皇等场面则属于最高级别,还得用牛马等来祭祀,并且不是一只两只,而是有一定的数量。不过,就祭祀各种场合上来说,用羊来祭祀神灵的也已经不错了,目的是乞求神灵给自己各种吉祥如意的保护。
“祥”字本义:用羊敬神是吉祥的。推而广之,采用适当的办法做事,是容易成功的,也是吉祥的。
由祥字组成的词组有:祥和、祥瑞、不祥、吉祥、祥麟、祥云等。
义(义):羊+我。“我”字左“手”,右“戈”。我字含义是正在手执戈的就是我。羊+我,在我头顶之上,高举羊头敬奉神灵,这就是结义的形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从“祥”字中,我们已经看到用羊敬神是合适的、很有分寸的敬神方法,既敬奉了神灵,又不致于破坏敬神人的生产力。因此,在一些大型敬神仪式上,往往都是向神灵敬奉羊头。除了向神灵敬奉羊头外,还需要敬神各方歃血为盟,以表达他们对神灵的忠诚和敬畏之情。
在古代,“结义”或者“结盟”的形式,是有基本条件的,这就是所有参加结义的各方,都得在神灵面前歃血为盟。这就是各方:首先都得用刀(古时候的“戈”)在手上割伤出血,而后将鲜血滴入器皿的酒中;其次,大家都来喝血酒。这种结义仪式往往都在烈日高照的中午时分,俗称“午时三刻”,因为那时的日光最强烈、最明亮,由日来见证这场结义(或者结盟)是光明正大的、正当的、正义的。
“义”字本义:光明正大、众所周知的行为,就是正义的行为。
由义字组成的词组有:义务、义工、义和团、义不容辞、义薄云天、有情有义、义气相投、无情无义、有情有义、义父、义母。
鲜:鱼+羊。什么味道最鲜?鱼和羊的味道最鲜。即使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类的食物种类多得不可算计,但是,鱼和羊的味道依然还是很新鲜的。人们用羊肉可以制作许多的佳肴,如烹、炸、烧、烤、煮、涮等方法制作出来的羊肉食品,而且男女老幼皆适宜。羊肉食品四时皆宜,因为羊肉性平,可以滋补阳气增强人们的体质。古代时因为生产力低下,饲养的羊数量比较少,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早期,羊肉主要有官吏们享用。一般来说,官吏们享用羊肉,庶民吃狗肉,一般的老百姓只能吃猪肉。后来,生产力发展了,饲养的羊群增多了,老百姓也能吃上羊肉了。
“鲜”字本义:鱼(肉)和羊(肉)的味道是鲜美的。推而广之,把那些获取时间短暂,仍旧保留物品原先滋味的东西,都称为“鲜”。
由鲜字组成的词组有:鲜果、鲜花、鲜嫩、新鲜、鲜美、鲜甜、鲜明、鲜亮、鲜艳、尝鲜、时鲜、海鲜、鱼鲜、鲜卑、朝鲜等。
佯:亻(人)+羊。人披着羊皮装成羊的样子,但是,那是假的羊,不是真的羊。引申开去,“佯”字,就作为假的同义字。比如,战争中的佯攻,就是假攻,以掩盖部队的真正进攻方向。 还有,佯装醉酒,那是假醉酒。
“佯”字本义:人扮的羊,是假羊。引申后,“佯”字成为“假”的意思。
由佯组成的词组有:佯装、佯作、佯狂、佯称、佯攻、佯言(说假话)、佯死、佯攻等。
详:言+羊。羊是一种爱好叫唤的动物,它们总是不停地的叫唤,人如果也像羊那样说那么多的话,当然也就容易把事情说的详细和清楚了。引申后,“详”字的意思包含有:审察,审理等含义。
“详”字。《说文》:详,审议也。
由详字组成的词组有:详允(审判得当、公平),详当(详审而允当),详阅(审查批阅),详细说明、详梦,内详,另详,详细,详略得当等。
养(养):羊+食。“养”,即给羊以食物,把羊饲养起来;或者通过放牧的途径,让羊群到草地里吃草,这样羊群就能够不断繁衍生息。在远古社会初期,人类社会还不会饲养牲畜,往往通过打猎的办法来猎取牛羊等野兽,偶尔打着一只野兽就吃一顿,没有打着就只有饿肚子;打猎的办法不能保证经常的的供给人类以肉类食品。但是,自从人类采取驯养、饲养牛羊等野兽的办法,把野兽逐步变成家畜,这样驯养、饲养出来的牲畜就能够不断繁衍生息、产出新的小牛、小羊羔等小家畜,小家畜长大后又能够繁衍生息,从而能够源源不断地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人们给羊以食物,正是这种驯养野生动物成为家禽家畜的生动写照。其后,人们不只是驯养和饲养牛羊等家畜,还饲养所有为人们生活和生存所需要的很多种动物。如养鱼、养蛇、饲养豺狼、虎豹等。人们养蛇往往是提取蛇的毒液,或者用蛇为人们***疾病等。饲养虎豹有供人们观赏以及认识这些野兽的目的,等等。
“养”字本义:给羊以食物,把羊喂养大。
由养字组成的词组有:饲养、放养、圈养、培养、营养、喂养、养生、修养、休养等。
庠:广+羊。“广”原先指的是崖壁下的空地。“庠”,就是在崖壁底下的空地,像一所大房屋空地的下面有一群羊,那是干什么呢?这是早期人类把野羊驯养成家畜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但是,驯养羊时不必把羊群放到房屋下面,因为,房屋主要是给人类自己居住的;那么,这里不是把羊群放到房屋下面了吗?这里的羊只是一个比方,那是一群年幼的孩童,他们出生来到人世间,也是需要“驯养”的,要让他们学习文化,学习礼仪,学习做人。这样,教育孩童与驯养羊群也就很有相似之处了。庠序,古代乡学的名称,称秀才为庠生。“庠”字本义:中国古代称学堂为“庠”。
由庠字组成的词组有:庠生、庠序。
羌以游牧、饲养羊群为主业的民族。按照民族学的观点,在我国古代,中华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古羌族;现在的羌族,只是古老羌族中很小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汉族中的炎黄部落来自古羌族;据史料考证,藏族的族源大致也是来自古羌族的。汉藏两族不仅有较近的血缘,而且在相互的文字中,同音字竟然有一千多字。听一听藏歌,对照一下汉藏文的歌词,会让人很快认同这个结论的。在中国各民族中,汉藏民族在语言上同属于汉藏语系。古羌族的后裔在中国各民族中除了汉族,藏族,羌族以外,应该还有其他一些民族。
“羌”字本义:放牧羊群的人或者民族。
由羌字组成的词组有:羌笛、羌管。
姜:羊+女。在原始社会一定时期,出现了在家以饲养、游牧羊群为主业的妇女,比起那些到森林中从事打猎为主业的男子,她们的经济收入来得更加稳定和持续,因此,出现了妇女掌权的时期,历史上称为“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时氏族社会中,每个成员往往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而中国古代先祖的姓氏也就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开始有了。“姓”:女+生。姓的本意就是,你是哪个女人生下来的,那么你的姓就姓她的姓。而最早的饲养、游牧羊群的那个妇女,其子孙就姓姜。当然,中国古代最古老的姓来自妇女。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始祖是黄帝,黄帝的姓就是“姬”姓。以母系氏族命名的姓还有不少,比如:姒姓、娄姓、妇姓(古时有个大将叫妇好)、嬴姓等。
本来姓和氏是两回事,姓是来自女性,氏是出自男性。带女字部首的,如姒、娄、妇、嬴等为姓;而张、王、李、赵、刘等为氏。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这样男性的氏就取代了女性的姓的统治地位。在现代中国,除了还有少数人依然还用自己祖先传下的母系氏族的姓以外,绝大多人的姓氏早已被男性的“氏”所取代。现代一般通用的姓氏,少数人用的是“姓”,大多数人用的则是“氏”。因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如秦始皇、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做了皇帝以后,使得男性的氏比起女性的姓的地位更高。不过,要说回来,这四大氏也是来自古老祖奶奶的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虽然现在存在的姓氏中绝大多数是来自男性的“氏”;但是,有资格诞生自己姓氏的杰出男人,他们本人却都是出自母系氏族社会中那些著名的女性的,并且用她们的姓。 比如轩辕氏、张氏、刘氏等“氏”都来自黄帝,而黄帝则来自姬姓。古代的治水的大禹也姓姒。不过当代中国,已经没有必要来严格区分出自己的姓氏,究竟是“姓”还是“氏”了。
中国的姓氏的含义上比外国的“姓”(farmer家庭)复杂些,因此,在中国填写的许多表格上,往往都是使用“姓氏”一词,而这等同于外国的“姓”。外国一般是填写“姓名”,而中国填写的许多表格上,则要填写“姓氏+名”。在近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经常看到氏的称呼频频出现,比如,称刘备为“刘氏”,曹操为“曹氏”,孙权为“孙氏”等。
由姜字组成的词组有:姜戎等。
羔:羊+灬(火)。在古汉字中,灬(读音:四点水)是由“火”变来。羔,在甲骨文中,从羊从火,如同羊在火上烧烤的样子,而一般烧烤的多数是小羊。因此,“羔”字往往指的是小羊。“羔”字本义:小羊。推而广之,哺***动物中的小动物,也称为“羔”,如鹿羔儿、牛羔儿等。
由羔组成的词组有:羊羔、羔羊、羔儿皮、鹿羔儿、牛羔儿、羔羊、羔儿皮、鹿羔儿、牛羔儿等。
糕:米+羔。用小羊肉和米粉加工,经蒸煮而成的食品,称为“糕”,这即是“糕”字的本义。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从原先最早驯养羊到驯养猪、牛、马等牲畜,人类的食品结构也就发生改变,糕的做法,也就从只是用羊肉进到可以用其他牲畜的肉加谷类加工而成,有些则是纯粹植物做成的“糕饼”。
由糕组成的词组有:年糕、蛋糕、绿豆糕、糕点、糕饼等。
羞:羊+丑。“丑”字本意是比起正常的手多出手指的手。“羊”字在这里指的是做熟或者烧烤熟的羊肉。羊+丑,指的是用手抓著熟羊肉吃,因为羊肉很好吃,人急不可耐,恨不得多出几个手指来抓羊肉来吃。因此,羞字本意:好吃的美味的意思。后来,羞字被转义为害羞的“羞”字,可能与人们食用羊肉时,人手抓羊肉块遮挡人的脸部,类似于人在害羞时不好意思,用手掌遮挡脸部的动作有关。
为了把作为美味的“羞”,与作为害羞的“羞”区别开来,古汉字特别增加了“馐”(食+羞)字,来代替表达作为美味的“羞”。
“羞”字本义:用手抓羊肉吃的样子,羞又指羊肉一样的美味。引申后指人害羞;现在,汉字中的羞字多指的是害羞意义。
由羞组成的词组有:珍馐美味、羞羞答答、羞愧、害羞、羞耻。
徉:彳+羊。在甲骨文中“彳”字是纵横交错的道路的象形字。“徉”字,表示羊在道路上来来回回,走过来又走过去的样子。“徉”字常与“徜”字结合使用,叫着“徜徉”,意思是两只羊自由自在地来回走动。引申后,“徉”有难于一下辨认清楚的意思。例如,徉狂(装疯),似疯又不像疯。
由徉字组成的词组有:徉徜(扬长)、徉狂(装疯)、徉徉(装模作样的样子) 等。
群:君+羊。在甲骨文中,“君”字由“尹+口”组成,表示管理、指挥其他人的意思。“君+羊”,表示人率领、管理的是羊,当然,应当率领、管理的是一群羊。群意味着有较多的数量,起码得有三五只以上的个体,才好称为“群”。
“群”字本义:受某种力量控制在一起的个体的集合体。
由群字组成的词组有:群众、群居、群落、群集、群雕、群胆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羊部首组成的字体现诸多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