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导航】
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是以葡萄牙语为母语进行创作的作家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修道院纪事》的“基本时空”定位在18世纪上半叶。小说描述了一位士兵和一位具有特异视力的姑娘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把读者带到了18世纪初宗教裁判所窒息人性的时代。
国王若奥五世结婚很久,仍然没有子嗣,于是他向大主教许下誓愿,如果上帝让他有了子女,他就集聚巨额资金修建马弗拉修道院。后来国王果然有了儿子。于是国王不顾国库亏空、民不聊生的现实,把马弗拉修道院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
小说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描写洛伦索神甫等人设计制造飞行器的故事。洛伦索有一个助手名叫巴尔塔萨尔,他不幸在战争中失去了左手,后来奉命离开部队。在回家的路上,他亲眼目睹了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和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景况,痛不欲生,对国王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感到深深的愤怒。后来巴尔塔萨尔遇到了布里蒙达。布里蒙达是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她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两颗心碰撞产生出了爱情的火花。洛伦索神甫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并邀请巴尔塔萨尔夫妇帮助他制造飞行器。洛伦索神甫在布里蒙达的特异功能帮助下,在迫害他的宗教裁判所的人到来之前飞上了天空。在遥远的苍穹,他们目睹了大地上人类的种种罪恶和灾难。后来洛伦索神甫不知所终,巴尔塔萨尔则继续勤勉地照看和修理飞行器。一次他一不小心拉动了飞行器的布帆,又一次飞上了天空。妻子布里蒙达不顾千辛万苦寻找巴尔塔萨尔。经历了9年的漫长等待和孤寂后,布里蒙达终于来到一座教堂,看见宗教裁判所正在处死几个“罪犯”,其中就有她心爱的丈夫巴尔塔萨尔。巴尔塔萨尔的肉体被焚烧了,而他的灵魂却与布里蒙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修道院纪事》充分展示了作者在历史和现实两个时空之间自由游弋的才能。小说的叙事结构由两条线索组成,一是国王若奥修建马弗拉修道院,一是洛伦索神甫和巴尔塔萨尔夫妇制造飞行器。马弗拉修道院的修建工作是历史事实,而洛伦索和巴尔塔萨尔夫妇制造飞行器却是虚构。作者让虚构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并列,让虚构的人物参与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去,制造出了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
【精彩片段】
在国王若奥五世大兴土木的同时,人民却因为这个浩大的工程经受着折磨。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巴尔塔萨尔也被迫参加进了为修建修道院的艰苦劳作之中。
巴尔塔萨尔刚刚过了几个月这种新生活便有消息说要到佩洛・比涅罗山去运那里的一块非常大的石头,这块用做教堂门槛上边的阳台的石头太大了,据计算要用200对牛才能运回来,还要有许多人前去帮助。为了装运这块巨石,专门在佩洛・比涅罗造了一辆车,样子像带轮子的印度航线上的船。前往佩洛・比涅罗的人们天还没亮就起了床,另外还有那400头牛、20多辆车拉着运石头所需的工具,不妨在这里罗列出来:绳子,粗缆绳,楔子,杠杆,照其他滑轮的尺寸造出的新滑轮,在车轴断裂时使用的备用车轴,大小不一的支柱,锤子,钳子,铁板,为牲口砍草的刀;还带着人吃的干粮,当然有些可在当地买到的不在其内;装在车上的东西太多了,那些本以为骑马去的人必须步行,路不算远,去三菜瓜,回来三菜瓜,当然路不好走,但这些牛和人在运别的东西时都已走过多次,只要蹄子和鞋底踏在地上就知道这是熟地方,上坡吃力,下坡危险。昨天我们认识的人当中,去运巨石的有小个子若泽和巴尔塔萨尔,每人赶着各自的两头牛拉的车;被唤去干力气活的小工有那个舍莱依罗人,就是那个家里有妻子儿女的人,名字叫弗朗西斯科・马尔克斯;还有曼努埃尔・米里奥,就是头脑里有许多念头却又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那个人。上路的还有一些叫若泽和弗朗西斯科的,叫曼努埃尔的,叫巴尔塔萨尔的较少,有些人叫若奥、阿尔瓦罗、安东尼奥和若阿金,也许应当有人叫巴尔托洛梅乌,但实际上一个也没有;有些叫彼得罗、维森特、本托、贝尔纳多和卡埃塔诺;所有男人的名字这里都有,过各种生活的人都有,尤其是贫困生活,既然我们无法一一谈他们的生活经历,因为那太多了,那么至少应当写下他们的名字,这是我们的义务,为了这一点我们才写作,让他们永垂不朽,既然这取决于我们,我们就把它们留在这里:阿尔西诺,布拉斯,克里斯托旺,丹尼埃尔,埃加斯,费尔米诺,热拉尔多……所有名字的头一个字母都有了,代表了所有的人,也许当时当地这些名字不合适,人物更是如此,但只要有干活的人活就不会干完,这些人当中某些人是另一些人当中某些人的未来,将来会有人叫这个名字,干这个行业。
(选自《修道院纪事》范维信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快读:《修道院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