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淌过老挝,千年的冲击在南部形成了一片纵贯50公里、沙洲小渚星罗棋布的巨大水域。每当雨季未临,丰沛的河水肆无忌惮地奔流进来,将河道最宽处延展到14公里而旱季水位低落,无数暗藏的小岛冒出脑袋,“四千美岛”的美名由此而来。
坐落在老挝南部的四千美岛,直到最近五年才通电通水,与世隔绝的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它成为户外爱好者的天堂。
四千美岛最好的旅游时节是11月到次年1月,这时气温凉爽干燥。但进入3月以后,稻田开始干涸,树木也开始变色、落叶。而一旦进入到6月的雨季,乡间土路将变得泥泞不堪,在岛上旅游寸步难行。
目前,四千美岛中仅有东德、东孔、东阔三岛开发用作旅游,东孔岛在北面,是四千美岛最大的岛屿,向南依次是东德和东阔,两岛由中间的一座石桥相连接。游览这三个岛屿最好的方式是骑车。岛上有不少租赁山地自行车的地方,花1万基普(人民币大约8元)就能包下一整天。
东孔岛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最宽处有8公里,岛上生活了大约55000名原住民,集中在东岸的孟孔村和西岸的孟塞村。老挝前***坎代·西潘敦(Khamtay Siphandone)正是出生在东孔岛上的班孔村,来自农民家庭的他从一名邮递员开始奋斗,最终当上了老挝***和国家***。在东孔岛上骑行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大片大片的稻田四周种着青菜,其中点缀着些小村庄。在这片被栅栏、土路、木屋、电线分割的田野上,总是印着远处的蓝天白云。色彩层次分明如几笔油画随意的涂抹:柠檬与深黄是风拂动野草的变幻,黑灰与错落的红白是吊脚楼上老挝纺布的舞动。猪、鸭、牛、羊、人就撒在这片草野上,自由地移步、觅食。泥土的清新与阳光的香气仿佛百年陈酿,不由自说便让人寻味而去越陷越深。
正如老挝其他地区一样,几乎每个小村庄都有自己的寺庙。东孔岛上的寺庙大多历史悠久,有的历史长达百年。停车拜访所有寺庙会占去过多时间,孟孔村的瓦普昂卡寺(Wat Phuang Kaew)和全岛最古老的瓦炅松寺(Wat Jom Thong)是不错的选择。
骑行到岛的南部大约需要2个小时,这里分布着一段危险的湄公河流域。长达13公里的强劲急流形成了一系列小型瀑布群,最壮观的莫属孔发风瀑布。瀑布落差并不大,却一层层一片片,如开水般腾着水雾翻滚而来。岩石上搭着一排竹架,雨季水量丰沛时,勇敢的渔民攀爬其上捕鱼。老挝人认为,只有与瀑布精神融为一体的当地人才有资格爬上竹架,而其他试***登上竹架接近瀑布的人只能面临被摔死的下场。
探寻隐匿的东德东阔
东德岛与东阔岛为另一条骑行路线,更丰富、更有趣的景点使大多数背包客选择在这里启程。5到10年前,东德还是一个未经开发、远离尘嚣的小岛。如今,电力供应终于改为24小时制,岛上也有了“Sometimes WIFI”迎接游客到来。而东阔岛更加原始,即使背包客也很少选择在此安营扎寨。这里出产的椰子、竹子和木棉闻名全国。岛上寺庙所用香料至今仍然是居民自己从香木中提取后制成的。
从东德村启程,沿着村里唯一的道路骑行大约十几分钟后,河岸的吊脚楼渐渐变得稀疏。在村口拐进一条乡间土路,便是另一开阔的景色。我们似乎闯入了一个微型非洲草原,动物们在土路边相互推搡,排着队等待轰鸣的摩托车和突突车经过;野鸡叉着两条细长的腿,带动翅膀微扇,跑得飞快;而健硕的水牛一个接一个,一悠悠迈着小步,缓缓地横穿过去。
东德的骑行路线大约长7.2公里,环岛需要2小时。窄窄的乡间小路往往只够两架自行车并排,沿途溅起的碎石、泥土打在脚上生疼。偶遇一辆塞满当地人的小突突车裹挟着沙土迎面晃荡而来,就只能停车让道、凝神闭气。不用多久便可以骑到连接东德岛与东阔岛的石桥边。这座石桥是殖民时期法国人在岛上的铁路工程的一部分。法国人在此留下了此后几十年内老挝唯一的铁路,直到2009年老挝才在老泰边境拥有了一小段现代轨道。东德岛与东阔岛靠近束埔寨,在法统时期是西贡与老挝之间非常重要的货物运输通道。为了避过湄公河上不时出现的急流和瀑布,法国人修建了一条长14公里、带桥梁的窄轨铁路连接两岛。从束埔寨和越南未的货船将货物卸在东阔岛的铁轨小车上,小车运送货物一路北上到达东德最顶端,再装载到去往巴色、沙湾拿吉或万象的船上。二战期间日本进攻老挝后,铁路便被弃置。时至今日,码头和桥梁依然完好如初,而曾经的铁轨大多被老挝人改作搭在溪流或沟渠上的步行道。骑车探寻岛上散落的铁轨充满怀旧气息,似乎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穿过田野便逐渐进入东阔岛的密林。虽然没有参天大树,但高低灌木都有一种逼仄感。不久我们感到炽热迎面扑未。这里的树林光秃秃的,只剩下一些枝桠在飘摇,断木残叶散发出尸体般的恐怖,有时还朝骑行人喷出缕缕蓝烟,地上的焦土翻滚着黑灰冲向骑道——老挝式的烧山给骑行染上了一层莫名的恐怖与心痛,我们加快速度奔向树林出口。东阔岛西端是一组叫达宋帕米(Tat Somphamit)的急流群,又名立菲瀑布(Li Phi Falls)。与孔发风瀑布一样,立菲瀑布落差也不大,但宽度延展到了整个河面,收窄处也有5-6米。瀑布奔腾直下约1公里,在低端形成了较为平缓的水流。两岸的河床在旱季时水退干涸,露出白色的沙滩。在岛的东端有更大片的急流群,只是道路更加艰险,几乎没有游人能够前往。
如果掐算好时间,在清晨和傍晚抵达东阔岛最南边,则能有幸目睹伊洛瓦底江豚的芳容。伊洛瓦底江豚(Orcaella Brevirostris),老挝人称之为“Paa Khaa”,是极为珍稀的哺***动物,目前数量仅有80至100只,大多生活在老挝束埔寨交界处水域。成年伊洛瓦底江豚呈灰色至黑色,体长2.5至2.8米,体重可达180千克,寿命在20岁到40岁之间。这些庞大的家伙游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42公里,喜欢成群出现,一般一队6至8只。每年12月到次年5月是观看伊洛瓦底江豚的最佳时间,此时会有老挝人划船将游人载到河上小沙洲上。伊洛瓦底江豚性格很活泼,常常露出凸出的额头或是在水面翻滚,与游人嬉戏。
骑游之后对自己最好的犒劳是跳进湄公河与当地人同浴。如果是住在临河的吊脚楼里,大可换好泳衣推门而出直接蹦入水中。水里有不少小鱼,若是保持不动,还能享受祛除死皮的免费“Fish Massage”。夕阳下的轮胎漂流是另一番放松加美景的体验。不少瑞典人、德国人在湄公河沐浴后直接翻上扔下的轮胎,捧着几灌老挝啤酒,插着耳机,戴着墨镜,顺着水道荡漾,看火红的夕阳毫无阻碍地在眼前缓缓坠落。来到四千美岛上的游人就是这样待着待着,几周几月便过去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四千美岛湄公河上的隐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