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我校06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即将毕业之时却发现毕业需要的一系列条件,他都不具备:五年来,每学期都有很多门功课亮红灯,即使补考,仍然有科目不及格;英语专业的学生却连大学英语四级也没考过;没参加计算机中级考试、书法等级考试和普通话考试……不仅如此,小张还因吸烟喝酒、经常旷课上网、夜不归宿、打架斗殴、与门卫争吵等诸多违纪行为被学校处分过。历数种种,小张在所有教师的心目中都是个标准的坏学生。他的班主任本是位责任心很强的年轻女教师,然而对小张的教育让她费尽心思,最后只能恨铁不成钢地评价他,“烂泥糊不上墙”。
我初识小张是在他入学不久因打架斗殴被叫到班主任办公室的时候。当时,他妈妈也被请到了学校,不仅交了罚款,还写下再不犯错的保证书,可是小张的“保证”并没持续多久。三年级时,我带他们班的教育学课程,通过与小张多次的课间闲聊,我发现他实际是个性格开朗、心地善良、诙谐幽默的男孩,只是自控力较差,对学习失去兴趣,才导致违纪行为不断发生,并非像其他教师所说,是个“不可救药”的学生。
教育学期末考试时,小张在试卷上并未答题,只是画了张笑脸,并写道:“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请老师给我及格。”这一举动令我啼笑皆非!事后,我真想再找他详谈一番,可惜我已不再带这个班级的课程,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但我始终牵挂着这个有点特别的学生。直到今年,我又带他们班的教育研究方法课,终于有了与他聊天的机会。我问他毕业打算,他告诉我,以他现在的情况,肯定是拿不到毕业证了,就等着熬到毕业,然后去打工,做苦力。
我闻言道:“你既然要去做苦力,为何不早去?你父母都在农村,供你上学也不容易,你读了五年师范,花了家里那么多钱,最后连毕业证都拿不到,你有何颜面回去面对父母?我看你脑子也不笨,现在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你再努把力,把书法、计算机和普通话都考过去,完全还来得及,暑假里再把补考的科目考过去,你还是有希望能拿到毕业证的。”
听了我的话,一向乐观的小张直叹气,“老师,我实在不是学习的料,一沾学习就头痛”。
“你是怎么考进来的?”
“老师,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在小学到初一时学习成绩特别好,在实验班(年级最好的班)里一直是前十名。”说到这里,小张又恢复了神采飞扬的神态,“那时我可是个优等生,老师喜欢我,同学也很羡慕我,可是现在,我……”小张的神态突然黯淡下来。
我很诧异,为什么仅仅几年的时间,小张便从一个人人称羡的好学生变成了现在教师眼中的差生呢?
经过和小张的深入交谈,我了解到小张从小非常聪明、顽皮,小学至初一时学习成绩很好,初二时有一次考试失误,令他非常难过,沮丧的他很希望能够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安慰,然而,等来的却是教师严厉的批评和父亲气愤至极的棍棒教育。当时他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于是,处处与教师、家长对抗,渐渐对学习索然寡味,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小张说自己从一个好学生变为差生的最大原因就是父亲的棍棒教育和母亲的唠叨,他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教师和家长拿他与别人比较,而母亲却总是要把他与邻家的孩子做比较。后来,小张读了师范,在师范一年级时,班主任看他聪明机灵,任命他为班长,那时他曾发誓好好读书,争做优秀生,但毕竟养成的坏习惯一时很难改变,他的自控力又较差,结果小错不断让班主任大失所望。那次打架事故不仅令班主任撤掉了他的班长职务,使他在班里再也抬不起头,也让父母对他彻底失望,还打骂了一番,更算是他性格的转折点,令他曾经燃起的重新做好学生的希望被彻底熄灭,破罐破摔而沦为教师、同学眼中“扶不起来的阿斗”“烂泥糊不上墙”的差生!
经过与小张谈心,我感到非常心痛,这种心痛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把一个优秀生变为教师家长眼中标准的坏学生?
初二时期是小张的人生转折点,也是很多孩子的人生转折点。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年级的学生处在‘心理性断***期’阶段,此阶段也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身心都在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一方面有***要求,另一方面又有依赖心理;他们试***摆脱大人的约束,却又不能完全自立;他们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学生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如果小张在初二的那次考试失败后,家长和教师能够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给他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棍棒相加;如果在他进入师范学校,发誓洗心革面后,教师和家长能够耐心地帮助他改掉不良习惯,而不是撤职和粗暴地打骂,或许他今天依然是名优秀生。由小张的事例可以看出,教师与家长应该认识到“初二现象”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当发现自己的学生或者孩子有此类现象发生时,一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他顺利度过这段人生的关键期。
俗话说:“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换句话说,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常常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学生、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是否也因为对那些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恨铁不成钢”而采取过过激的教育措施;是否因为自己不正确的教育把一个个好学生变成了坏学生?通过小张的经历,我也想请家长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请教师们反思平日的教育措施,能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呢?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坏学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