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者说
回忆总是同名字、环境、细节和地点有关。相比起来,回忆无名无姓已经作古的人,显然不如回忆某个具体的人来得生动,这个具体的人是一个中介环节,他自己由于回忆起某个到今天已经无名无姓的古人而受到感动。要是我们知道该在哪个具体的地方来回忆这个具体的人,那就更好了。
有一些场景可以使得回忆的行为以及对前人回忆行为的回忆凝聚下来,让后世的人借此来回忆我们。在这类场景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岘山上的“堕泪碑”了。
――〔美〕宇文所安
回忆原型
中国有很多叫岘山的山,但唯有湖北省襄阳市的岘山,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她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踞一方。
岘山有一座举世闻名“堕泪碑”,因为这块碑,才有了我们题目中的“回忆者”与“被回忆者”。
文字深处
羊祜
“堕泪碑”是襄阳的老百姓在公元3世纪中叶为父母官羊祜立的。羊祜去世后,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平生游憩的地方建碑立庙,以供祭奠、回忆。百姓望其碑者莫不流涕,后世的杜预因此将此碑命名为“堕泪碑”。
【作品】
晋书・羊祜传(节选)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参考译文:
羊祜喜爱山水,每逢好时光,必定去岘山,设酒赋诗,从早到晚不知疲倦。他曾感慨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就有了这座山。从那以后贤人名士,登此山远望,如同你我这样的多了!他们都随时间逝去而灰飞烟灭,使人想起来悲伤。如果死后有知,魂魄也应登这座山。”邹湛说:“您的美德四海第一,道承前代哲人。美好的名望,必定和这座山一同流传下去。至于我们这些人,该像您所说的一样。”
旁述:
羊祜为了无名的先人而感慨,后人则为了羊祜这个名字而流泪。从这个名字中,人们回忆起羊祜的德***和他的这次著名的回忆先人的行动。如果我们想要为了某个具体的,而不是无名的先人挥泪感慨,那么,就必须有这么一块刻有碑文的石碑,一块起中介作用的、给这个名字和山上这处具体地点染上特殊色彩的断片。
孟浩然
后人通过回忆羊祜,只须“立言”,就能把自己的名字刻到回忆的链条上。在回忆羊祜方面,孟浩然可以称得上是位了不起的回忆者。
【作品】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参考译文: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渔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蒙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旁述:
孟浩然的诗使我们恍然如置身于一场追溯既往的典礼中:所有在我们之前读到“堕泪碑”的人都哭过了,现在,轮到我们来读,轮到我们来哭了。
孟浩然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回忆起回忆者的,而他自己又把自己回忆的行为铭刻在他的诗里,对我们读诗者来说,他又成了回忆者。在他以后的唐代诗人,当他们游览岘山时,所回忆起的就不会只是羊祜和杜预了,他们会常常忍不住想同孟浩然唱和,或是因袭他的做法。
欧阳修
我们又重游了岘山,这次是同欧阳修一起。给我们提供机会的,是他那篇明畅婉曲的散文《岘山亭记》,时间是11世纪。
【作品】
岘山亭记(节选)
〔宋〕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①,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②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
……
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注:①隐然:高大突出的样子。②荆州:地名,在湖北省境内。
参考译文:
岘山面临汉水,看上去山势高大突出,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叔子、杜预元凯。
……
传说羊叔子曾登上这座山,很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认为这山一直矗立在那里,而前世的名人都已泯灭无闻,因此羊叔子联想到自己而十分悲伤。然而他唯独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因为有了自己才特别著名的。元凯在两块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业,一块安置在这座山上,一块投到汉水之中。他这样做是知道山峦沟壑有变化,而不知道石碑有时也会磨灭。难道是因为他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如此充分的忧虑吗?还是他们为此做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远呢?
旁述:
欧阳修谈到岘山并不只是因为这是一座名山。他认为,岘山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岩石和泥土,而是因为人。这位宋代作家非要问一问不可:人们为什么会回忆起羊祜他们来?事情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样的?
而因为《岘山亭记》,欧阳修把羊祜、杜预、孟浩然占据的偌大的地盘挤小一点,让出空来,使得后来人也能把他的名字铭刻进山里。于是,欧阳修也成为了回忆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阅读启示
岘山,因为一块“堕泪碑”,因为羊祜对古人的追忆,因为孟浩然、欧阳修对羊祜、对古人的追忆而成名,成为了一座名山。如今,我们成为了回忆者,想象这些名人在岘山上的种种场景,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存在和消逝。羊祜、孟浩然、欧阳修,都曾是回忆者,可是时间逝去,他们又成为了被回忆者,引起后人的无限感慨。这种体悟,随着阅读他们的诗文而加深加重。
而另一方面,当我们重新品味孟浩然、欧阳修等人的这些诗文的时候,我们有了另外的一条道路。了解了这些诗文背后的故事,对我们的阅读大有帮助,也能够帮助我们走出惧怕文言文的怪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岘山:回忆者与被回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