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李尔王》吸引了诸多人的兴趣。因此,许多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李尔王》中对比和烘托写作手法的运用。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读者可以了解到人性的光芒与黑暗。
关键词: 悲剧 《李尔王》 莎士比亚 对比
一、引言
《李尔王》的故事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刚愎自用的老国王李尔年迈体衰,决定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和考狄利娅,他要根据女儿们所表达的爱来分配每人所得的一份。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用甜言蜜语,骗取了父亲的欢心分得了国土;他最宠爱的三女儿说了真实的想法,却被视为不爱父亲的不肖女,一无所获,被赶出家门。三女儿走后,悲剧立即发生。两个大女儿在事成后,嫌弃一无所有的父亲,鄙视嫌厌的言语不断,最后李尔王愤而出走,成为居无定所的流浪老人。流浪日久,李尔王因内心苦痛不堪而发疯。后来通过忠实仆人的帮助,李尔王终于与三女儿见面,并在半清醒半疯傻的状态下,恳求三女儿原谅,三女儿拥抱了他,破碎的心得到安慰。但剧情急转直下:三个女儿之间爆发了战争,三女儿惨败被俘。尽管两个女儿也恶有恶报,但三女儿已被绞杀,李尔最终也心碎而死。剧情以大悲剧告终。
二、文献综述
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历来的学者和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褒贬不一。西方三百年的《李尔王》评论,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得出了相异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诗的正义”原则
这以英国戏剧家泰特(Nahum Tate)为代表。泰特希望弥补莎士比亚此剧中他所认为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剧作的悲惨结局,特别是考狄利亚的死,他认为这是观众和读者难以忍受的。所以他重写了《李尔王》的结局,以考狄利娅***队的最后胜利和李尔老王重新恢复王位替代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两位主人公的死,并且构思了埃德加和考狄利娅之间的爱情,剧情在考狄利娅和埃德加二人的婚礼中结束。泰特的改编本替代莎士比亚的原作占领英国戏剧舞台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并受到了18世纪许多批评家的一致赞同,如Charles Gildm、Samuel Johnson等。
2.宗教角度评论《李尔王》
这方面以钱伯斯(R.W.Chambers)为先驱,还有坎贝尔(O.J.Campbell)等。这些评论家的评论虽然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都认为李尔在历经苦难、饱受风雨之苦后认识了自我,并且通过考狄利亚所代表的基督之爱而最后获得了救赎。
3.神话原型批评方法
追溯起源,弗洛伊德的评论具有神话原型批评的倾向,他从心理角度对《李尔王》予以分析。他认为考狄利亚代表了死亡,甚至是死神本身。这一传统的源头是古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中的最后一个,名字是阿特洛波斯(Atropos)。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想象拒绝承认阿特洛波斯神话所代表的事实,因此以爱神和最接近爱神的人形来代替死神,结果“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不再是死神,而是女人中最美丽、最优秀、最称心、最可爱的一位”。
三、对比手法的运用
1.考狄利娅和两个姐姐的对比
戏剧刚开场时,李尔要在三个女儿中进行一场测试,谁对李尔表达的爱意多,谁就会得到大片的国土。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都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考狄利娅知道两个姐姐是为了获得父亲的权力和财富,轮到她回答父亲的话时,她本着诚实的原则,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爱您只是按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虽然她最后被李尔驱逐出境,但是她没有怨恨李尔。当李尔没有权势以后,高纳里尔和里根露出了本性。她们无情地抛弃了年迈的父亲,任他在暴风雨中挨冻,最终李尔发疯。考狄利娅知道了李尔的境况以后,非常伤心。她一方面找医生给李尔治病,另一方面出师讨伐两个无情无义的姐姐,替父亲伸张正义。当她为李尔治病时,道出的都是肺腑之言,催人泪下。这样的对比反映了人性的不同方面:高纳里尔和里根自私、残忍、冷酷、无情;考狄利娅纯洁、忠诚、诚实、善良。
2.爱德蒙和埃德加的对比
私生子爱德蒙为了在家庭中得到家产土地,设计陷害了他仁慈的哥哥埃德加,迫使他装作疯丐,衣不遮体,风餐露宿。赶走了哥哥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的父亲。当他的父亲将法***暗中登陆的密报告诉他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将它向康华尔和里根和盘托出。为此葛罗斯特失去了一切,并被挖去双眼。在李尔和考狄利娅被捕以后,爱德蒙秘密下令将二人绞死,其罪恶行径令人发指。埃德加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后,不得已伪装成乞丐汤姆。在了解了父亲的悲惨遭遇以后,埃德加十分痛心。在父亲产生自杀念头的时候,埃德加略施计策,让父亲有了重新活下去的信心。这两人阐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一个狡猾透顶、毫无同情心;一个忠实可信、充满爱心。
3.奥斯沃德和肯特的对比
高纳里尔的仆人奥斯沃德乐意行使女主人的一切指令。他粗暴底对待李尔,一点都不尊重李尔。而且,他还乐意做高纳里尔和爱德蒙的信使,让两人有机会勾搭。他甚至还试***杀害瞎了眼的葛罗斯特伯爵。可见奥斯沃德是一个十足的奴仆。肯特对李尔也非常忠心,在李尔将他赶出英国后,肯特伪装成仆人,伴随在李尔身边。在李尔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挺身而出,维护李尔的尊严。在李尔发疯以后,他派人将消息通知给了考狄利娅。可见肯特是一个有原则而且又忠实的下属。
4.勃艮第伯爵和法国国王的对比
在考狄利娅失去嫁妆,一无所有时,两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勃艮第伯爵放弃了对考狄利娅的追求,他只在乎考狄利娅的嫁妆和随之而来的利益。法国国王却十分欣赏考狄利娅的真实与善良,他看到了考狄利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更在乎考狄利娅的人品。
四、烘托手法的运用
葛罗斯特伯爵是李尔的烘托,丰富了李尔的形象。这两位父亲的命运非常相同,葛罗斯特就像是李尔的影子。李尔变疯了,葛罗斯特被挖了眼睛;李尔变疯了,却看清了世间炎凉;葛罗斯特失明了,却学会了用心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葛罗斯特说:“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初我能看见的时候,我倒失足颠扑了。”李尔说:“要是你愿意为我的命运痛哭,那么把我的眼睛拿了去吧。”葛罗斯特是第二个李尔。这两个人是一而二,二而一。他们是同一理念中分出的两个形象,从两个方面映照出同一条理念。
1.李尔和葛罗斯特的悲剧命运
李尔开始的行动非常不理智,而且很愚蠢。他划分王国的动机似乎比较合理:自己年事已高,想把王国让年轻人来管理。而且,李尔还希望能够制止未来的争端。但是,他的这一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他划分完王国以后,矛盾和问题就随之而来。他还希望在交出王权以后,保留国王的头衔和名誉,这一想法也是愚蠢的。
李尔被两个女儿的甜言蜜语所蒙骗,冲动地把整个王国给了这两个虚伪的女儿。而忠诚的小女儿则被流放。受到大女儿和二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李尔伤心欲绝,也看到了她们的本来面目。在风雨交加的晚上,他愤怒地诅咒这两个女儿。同时,李尔由于精神上的刺激,终于发疯了。
听闻李尔的情况,考狄利娅率法国***队前来营救。众人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李尔。李尔苏醒以后,向考狄利娅承认了过错,坦白自己是个“很愚蠢的老人”,并且恳求考狄利娅的原谅。在法国***队战败、自己和考狄利娅下狱后,李尔没有觉得很悲伤。只要和考狄利娅一起,李尔就觉得幸福。最后,考狄利娅死去,李尔伤心欲绝,也悲痛地死去。
同样,葛罗斯特也经历了一番痛苦最终死去。被爱德蒙欺骗,葛罗斯特误以为埃德加要杀死他。当葛罗斯特的双眼被挖去以后,他才明白自己误会了埃德加。由此,葛罗斯特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在他从“悬崖”上跳下而没被摔死以后,葛罗斯特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个奇迹。最后,埃德加向葛罗斯特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葛罗斯特在欢乐和悲伤中死去。最终葛罗斯特还是死了,就像李尔含悲而逝一样。葛罗斯特是另一个李尔,是李尔的另一种生命经历。
2.在痛苦中明智
在葛罗斯特发现真相的道路上,光明和黑暗交叉进行;在李尔明智的道路上,聪明和愚蠢、清醒和疯狂也是交替发生。这两条线索平行发生。在第三幕,一场暴风雨降临了。这场暴风雨把李尔带到了疯狂的边缘,但是同时也使他更加清晰地看清了周围,明白了自己以前的愚蠢行为。他变得更加人性化,了解了穷人的痛苦和无奈。
同样,葛罗斯特在双眼被挖出以后,才明白了爱德蒙的丑陋嘴脸。他说道:“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跌足摔倒。”葛罗斯特想通过死亡得到解脱,在乞丐(儿子埃德加)的带领下,走上悬崖。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他的感情受到了进一步的折磨,不仅达到了人生苦难的顶点,而且越过了生命线,进入死亡,最后穿过死亡又折返回来。他经历了死亡,又经历了再生。悬崖这场闹戏,表达的是人性和人生命的极致。这是他再生的标志,如同李尔在暴风雨中重生一样。这场未遂的自杀,被描写成一场奇怪的闹剧,充满黑色幽默。这场戏同李尔面对暴风雨狂怒的古典场面,形成有趣的映照。
五、结语
在《李尔王》中,通过对比,人性的光芒和黑暗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阐述。莎士比亚运用葛罗斯特这一辅助线索使读者不只一次地感受到强烈的戏剧冲突。双线索的使用不仅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通过双线索中并列的场景、行为和语言,让读者对其进行比较、联系,从而使主题的意义更加深刻。从某种程度上说,辅线索就仿佛是主线的“回音”,加强了悲剧效果,使戏剧更加震撼人心。同时,读者也可以明白:世界不是单纯用眼睛来看的,还需要用心来感受。
参考文献:
[1]Bevington,David.How to Read A Shakespeare Pla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
[2]Bradley,A.C.Shakespeare Tragedy-Lectures on King Lear.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5.
[3]Brown Richard,David Johnson.A Shakespeare Reader:Sources and Critici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2000.
[4]矫福***.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3-5.
[5]王维昌.莎士比亚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62-63.
[6]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497.
[7]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