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源流

摘要: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它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远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历经上千年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在宋代才正式形成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戏曲值得我们去探寻它的历史渊源,了解它漫长的历史进程,捕捉它的发展规律,从而增进对戏曲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让戏曲艺术得到革新和不断发展,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戏曲艺术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曲;历史源流

中***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29-2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一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年),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开始将“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达三百余种。中国戏曲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源远流长,展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以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线索,探寻戏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渊源,让我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戏曲艺术得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一、戏曲艺术的萌芽

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萌芽。它的发展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原始歌舞,如在古代典籍《尚书》《周礼》《吕氏春秋》等中,记载描述了先民模仿和表现狩猎、战争等活动而载歌载舞的场景。屈原的《九歌》之《湘君》《湘夫人》描写的恋爱故事,具有戏剧性因素,《少司命》中所述“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兮忘归”,令人流连忘返,史学家认为从这个可看出后世戏剧的萌芽。在先秦的诸多表演形态当中,“优”的活动被史学家颇为看重,“优”也称为“倡优”“俳优”,是专供贵族声色之娱的职业艺人,由能歌善舞、滑稽调笑的男子充当。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春秋时楚国宫廷的“优孟衣冠”的表演,已具备了一些戏曲的因素。

汉代的百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各种技艺同台演出、相互交流,对戏曲艺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中角抵戏《东海黄公》的演出尤为令人注意。

二、戏曲艺术的雏形

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展起来的歌舞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代面》(又叫《大面》或《兰陵王入阵曲》)、《拨头》及《踏摇娘》,以说白、动作、歌舞等元素表演故事情节,向“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形式迈进和靠拢。唐代的参***戏是讽刺、滑稽性的歌舞表演,它继承了前代的歌舞戏等发展而来,亦是古代优戏的一种发展。在唐至五代,参***戏有了很大的发展,包括了很多不同内容的剧目,参***戏一词也由一特定剧目转化为一剧种的名称。歌舞戏和参***戏不仅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扮演角色,而且有歌唱、舞蹈、说白、化妆、服饰及简单的舞台装置与布景,具有了后世戏曲的某些特征,可以说是戏曲的雏形。

三、戏曲艺术的正式形成

我国的戏曲艺术正式形成在宋代,学者多数认为始于南宋的南戏,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北宋的杂剧。北宋的杂剧综合了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戏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兴起于北方。其表演结构相对完整,包括艳段(表演情节较简单的日常生活熟事)、正杂剧(表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散段(又称“杂扮”,是临时加演的滑稽表演)三个部分;已形成了固定的角色行当,主要角色有副净、副末、装孤、装旦、末泥;宋杂剧音乐常采自歌舞大曲和民间曲调,与说白相间,不仅有歌唱,而且有乐器伴奏,演奏者叫“把色”,演奏的乐曲叫“断送”。宋杂剧剧本全部失传,只保存了剧目名称(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北宋后期至金的女真地区,流传的“院本”,和宋杂剧大体相同。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一种戏曲形式,起源于浙江温州,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因产生在南方,为区别于北宋杂剧,所以称为“南戏”。原是在温州一带的民间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后吸收了词调、唱赚、诸宫调、大曲及杂剧等因素,成为南宋时期影响较大的一种戏曲形式,南戏有剧本传世至今,从中可看出它是完全成熟了的戏曲形式。元中期以后,随着元杂剧的衰落,南戏得到重新发展,元末明初,南戏大盛,出现了“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等著名剧作,加上《琵琶记》,并称为五大传奇。

四、戏曲艺术的成熟

元代,元杂剧的出现,形成了我国戏曲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它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起来的更为完善与成熟的戏曲艺术。形成了一整套严格体制,以“折”为单位,一本四折或五折,以一本演一个故事,有时剧情复杂,可增加本数。元杂剧由曲(歌唱部分)、宾白(语言部分)和科(动作表演部分)组成;已形成角色分工体系,有正末、正旦、净等主角,其他还有丑、孤等众多配角。其音乐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伴奏乐器丰富。元杂剧得到文人的重视与参与,发展较快,拥有众多剧作家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也出现许多著名演员如朱帘秀、天然秀等,有一大批优秀剧目,如《窦娥冤》《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等等,现存剧本多达160多本,参与创作可考者有120人左右,这使戏曲在元代形成了第一个高峰。

元代末期,北方杂剧衰落,南戏在流传中与各地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曲牌体的戏曲体制叫传奇剧。传奇剧影响较大的声腔有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四大声腔,其中弋阳腔和昆山腔对后世影响较大。昆山腔经魏良辅等人的加工改进后,成为传奇剧最有代表性的声腔,在明嘉靖至清初产生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最著名的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N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从明代中叶至清前期,昆山腔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但到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落,由新的乱弹剧所取代。

乱弹剧的声腔最重要的是梆子腔,皮黄腔是乱弹剧重要的声腔之一。它总体结构如传奇剧,最大特点是创用了板腔体的音乐形式。

清代中期,北京是全国戏班荟萃的地方,1790年,乾隆诏令四大徽班进京,进京后徽班艺人与其他剧种(特别是汉剧)艺人进行交流并吸收各剧种及当地民间曲调,逐渐演变成了京剧,取代日渐衰落的昆曲,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其唱腔以皮黄腔为主,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初期重要的演员有称为“三鼎甲”的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三位著名老生,后又有谭鑫培、汪笑侬、余叔岩、周信芳等,更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名角,从清道光至民国初,拥有大量的剧目。在清代,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为代表的众多戏曲,使中国戏曲在历史上达到了最高峰。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聚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和心血,在广受文化多元化冲击的今天,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田可文编著.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颜长珂.中国戏曲文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4]麻文琦,谢雍君,宋波.中国戏曲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

作者简介:

付家露,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源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源流

学习

新春新宠,传统玩具!

阅读(33)

又到了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宝宝们也会相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玩具的陪伴。既然是中国年,妈妈们不如给宝宝准备一些“中国玩具”,让我们和小孩子一起重温一下传统的魅力和乐趣!九连环九连环是一种起源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

学习

造瘘口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指导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造瘘口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指导,内容包括造瘘口潜在并发症护理措施,造瘘口的护理科普宣教。【摘要】总结结肠造瘘口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的临床体会,得出有效的护理指导,预防并减少造瘘口并发症的

学习

“千机变”:我是手机改装师

阅读(119)

手机是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款式的推陈出新,许多消费者希望能够花最少的钱而让自己的手机“永不落伍”,于是“手机改装”,成了一项新兴的消费选择。“手机改装”不仅可以对手机外壳装饰进行美容,而且还可以对手机进

学习

四十岁退休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四十岁退休,内容包括四十岁退休,四十岁提前退休文案。这里讲述的是一个想放弃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轻言放弃。老丁之死四十岁退休?多么奢侈的念头!换在一年前,吴润义绝对嗤之以鼻。可在这2008年的当口,刚满40岁的他竟然

学习

浯溪碑林 第10期

阅读(305)

本文为您介绍浯溪碑林 第10期,内容包括湖南永州祁阳浯溪碑林,祁阳浯溪碑林龙腾盛世。浯溪碑林位于中国湖南省祁阳县城关镇东南1.5公里,湘江支流浯溪人江处,有石灰岩三峰崛起:北峰峿岩,中峰峿台,南峰庼石。其中峿台为主峰、三峰屹立湘江之滨,悬

学习

钻削过程中的问题及在钻头上采取的基本措施探讨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钻削过程中的问题及在钻头上采取的基本措施探讨,内容包括钻头钻削时磨损最大的是什么位置,钻头的结构及钻削操作方法。【摘要】文章探讨在钻削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切削力、切削热、切削瘤、孔壁的冷作硬化、钻头的磨损、排屑

学习

PV函数测算规则现金流量现值教学探讨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PV函数测算规则现金流量现值教学探讨,内容包括现值计算公式的现金流量图推导,现金流量现值讲解。现代财务理论认为,一项资源(包括投资项目、单项资产、整个企业)的经济价值取决于该资源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有关现值测定的理论

学习

辽宁医药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辽宁医药,内容包括辽宁医药好消息,辽宁医药全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联谊会第三次会议关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及建议研讨会会议纪要加快药品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必

学习

隋代寿州窑青瓷四系壶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隋代寿州窑青瓷四系壶,内容包括唐寿州窑执壶效果图,寿州窑青瓷四系壶。寿州窑是我国古代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口之一,按权伯华先生在《古瓷考略》中指出唐寿州窑在今安徽寿州。这里所指的寿州,即今安徽寿县、淮南市上窑镇等地。因

学习

曾氏家族的后代们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曾氏家族的后代们,内容包括曾氏家族的后代,曾氏家族由来。曾国藩的后代曾国藩夫妇一共生了3个儿子,长子纪弟,两岁就夭折了,以后生的纪泽、纪鸿,均长大成人。曾国藩对儿子的教育是下了功夫的。曾国藩一再表示“不愿子孙为大

学习

沟通下的绩效管理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沟通下的绩效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绩效管理论文,如何理解绩效管理沟通体系。一、沟通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沟通是绩效管理重要工具,它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持续有效的沟通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绩效目标

学习

茶艺.茶道.茶文化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茶艺.茶道.茶文化,内容包括有关茶道茶艺茶文化的科普文,茶道茶文化知识。23年前,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以台湾茶界代表的身份,首次将“茶艺”一词引入大陆,成为首位在大陆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的特使。而他大陆之行

学习

人性的光芒与黑暗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人性的光芒与黑暗,内容包括人性的光芒全文阅读,人性的阴霾全文。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李尔王》吸引了诸多人的兴趣。因此,许多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李尔王》中对比和烘托写作手法

学习

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与研究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地理国情监测的应用与研究,内容包括地理国情监测采集软件,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特性。[摘要]综合运用测绘技术手段和地理信息资源进行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测绘公的重要部分,并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地

学习

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化学家

阅读(50)

在化学发展的历史上,英国的波义耳首先明确了“元素”的定义,他毕生大力宣传化学科学。因此,波义耳被公认为近代化学之父。然而,在波义耳之前,无数东方和西方的哲人们都对物质进行了深入探索,更是在化学领域作出了大量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妨

学习

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精神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精神,内容包括戏曲文化魅力精髓,传统戏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沉淀而凝聚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将历史中出现,以及虚构人物为实际存在的群体,作为社会生活形态的曲折反映,并从中

学习

简论贵州黔剧的源流、发展与现状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简论贵州黔剧的源流、发展与现状,内容包括黔剧的主要特点,贵州黔剧发展。【摘要】黔剧是在贵州扬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历了从打洋琴、贵州弹词、文琴戏、黔剧的一系列历史变迁。从原来没有装扮的自弹自演到有装扮有角色的乐

学习

“一字千金”典故源流研究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一字千金”典故源流研究,内容包括一字千金奇货可居典故讲解,一字千金典故简写。“一字千金”典故源于战国末期吕不韦的故事,战国末期吕不韦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一字千金”典故典形颇多,常见的有“千

学习

工笔戏曲人物画作品赏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笔戏曲人物画作品赏析,内容包括工笔画戏曲人物欣赏,人物工笔画作品赏析。人物画作展现心灵,新时代的画家大都以当代背景凸显社会现实,但各行业总有一些不拘泥于世俗的雅者。王仁华就是这样一位画家,在她的画作里没有强烈的色

学习

浅谈戏曲艺术

阅读(20)

作为我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戏曲,有着其他戏剧形式所没有的艺术特征。而诸多不同的戏曲剧种,除具戏曲的共性外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戏曲不同于歌剧、舞剧、话剧,它溶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

学习

中国古代的婚礼与习俗

阅读(61)

男女成婚,组成新的家庭,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国古代社会,婚礼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中国古代礼仪制度“五礼”中的“嘉礼”,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和仪式。在后来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婚礼又形成一些习俗,并赋予新的内涵。据《

学习

小剧场戏剧的源流与嬗变

阅读(34)

1982年9月19日,话剧《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三楼多功能厅上演,自此拉开了中国新时期小剧场戏剧的帷幕。经过3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市场可谓愈拓愈宽,其精神内涵亦在不断演变中愈加丰富多元。我们在为当下遍地开花的戏剧市场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