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谋生的人多了,少不了要带几封平安家信、带一点衣物食品的,方圆几十里又没有邮局,那就用得着信客了。信客要有一点文化,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一副强健的筋骨,背得动重重的行李。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状如乞丐。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
本来村里还有一个老信客。一次,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谋生,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揣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践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整整两天,老信客细声慢气地告诉他附近四乡有哪些人在外面,乡下各家的门怎么找,城里各人的谋生处该怎么走。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一次,他带着一封满纸幽怨的信走进了都市的一间房子,看见发了财的收信人已与另一个女人同居。他进退两难,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作不认识,厉声质问他是什么人。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举信大叫:“这是你老婆的信!”
信是那位时髦女郎拆看的,看完便大哭大嚷。那位同乡下不了台,硬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信来只是脱身伎俩。为了平息那个女人的哭闹,同乡狠狠打了他两个耳光,并把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他向警官解释了自己的身份,还拿出其他许多同乡的地址作为证明。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这次回到家,他当即到老信客的坟头烧了香,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支持不了。”
信客开始以书信为生,两年后,几家私塾合并成一个小学,采用新式教材。正缺一位地理教师,大家都想到了信客。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本文乃根据原文缩写的梗概)
点评一
责任的守望者
文/ 邓真江
看起来,是乡亲们亏待了老信客。老信客一生都很清白,就一次晚年失节,乡邻就彻底否定人家的一生,追究责任不够客观和厚道。信客本来就不容易,还要斤斤计较,自然没人愿干。严格说来,这和皇帝自毁长城有些类似――等到敌人杀到门口,才想到将***的功劳,悔之晚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他已经把手都刺成那样了,说明他是何等地想改正错误,但没有机会了,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信客身上。
但是,新信客还是犯了和他一样的错误。
那个出轨的丈夫,翻脸不认人,自然错在先,可是,作为一介信客,是不是就该和他一般见识,你无情,就别怪我不义?针锋相对,两败俱伤,而先给他一个面子,事后再委婉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效果或许会更好。但是,即使把问题处理好了,也不是一个信客该做的事。
信客送信,不能忽略或超出自己的责任。
老信客自然不应该占小便宜,一针一线都不行,信客的责任是要把人家托付的东西安全完整地送到,即使少了一点点红绸,也是少了。小偷偷了那点红绸,自己有责任;自己挪用了,更是自己的问题。老信客对责任理解有些窄。
新信客其实不该介入人家家庭内部的关系,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何况信客呢?夫妻间的矛盾外人很难得知真相,也不属于自己的业务范围。信客的职业责任并不是主持正义,而是把信送到。你是受乡下女人之托,把信送到城中的丈夫手里,并不是帮助女人看住丈夫。新信客对自己的责任理解得有些宽。
两代信客都没有处理好和客户的关系,两人都很痛楚,原因就是对责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如何理解责任的范围?美国一个年轻的中尉安德鲁・罗文堪称典范。
当时,美国准备对西班牙宣战,宣战后的战略取决于在古巴的加西亚将***传来的情报。但要联系上这位将***,就必须有一个人把信准确无误地送给他,总统把任务交给了罗文。途中,罗文尽量不和其他的乘客搭讪,把文件藏到头等舱的救生衣里,不留恋沿途的美景,穿过漫长的危险地带,不出击敌人,终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这位美国中尉之所以大功告成,就是因为这个特殊的信客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信交给加西亚,心中没有第二个目标,心无旁骛。
一生送一次信可以做得很完美,但如果天天送信,情况又会如何?
王顺友,四川凉山州木里县的邮递员,每月孤独地走720 公里,竟然坚持了20 年,日晒、雨淋、泥石流、蚂蝗咬、野兽侵、露宿、沟饮。和妻子呆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如和驮信的马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和老乡们也没有矛盾。他感动了中国。
坚守责任是否就一定意味着没有浪漫呢?未必。
一名年轻渔民到智利黑岛当邮递员,在那里唯一收信和寄信的人就是流放诗人聂鲁达。邮差爱上一个女子,开始女方家长说:“即使是耶稣带着他的十二个圣徒来,邮递员也休想走进这个家。”但是,在诗人的帮助下,两人牵手走进教堂。诗人获释离开小岛后,邮差录下儿子的心跳声,寄给他。
点评二
“信”字的背面折磨人
文/ 王九楼
读余先生的这篇短文,品就文中的这个信字,感觉挺悲凉。一个在信字陡坡上攀爬了二三十年且从未失足的人,一个曾经肩担着双向托付默默然地奔劳且书就了大半个仁字的人,居然会在瞬间里撂了挑子,头都不回便下山走平地去了。
释信不难,实在、无欺无诈而已。为信不难,厚道一些、真确一些罢了。然而,这只是我们从自我为信――信字的正面所看到的。但是,倘若绕到信字的背面去,看到的则就与此两样了,可以说,其里满是人类的自私与狐疑,一如信客所言,凶险。
信字的背面折磨人。
难怪信客不再奔走了,难怪他连新的接班人也不再去寻了。明哲保身吗?我看不像。或许,他实在不想从后继者的遭遇中再望见自己当年的身形与心髓,不忍让那些饱尝肌肤之苦的乡邻再额外地去承受狐疑心境的搅扰、冲击。或许,在他的眼里,心境坏了远比生活坏了糟糕。撂下挑子以铲除乡邻们的狐疑,哪怕于时间上很短暂、于空间上很狭窄,清净一天算一天,解脱一个算一个,总比让乡邻们因为苦盼他人守信而整日里狐疑满腹、惶恐满怀的要好。
信与疑,是伴生的。没了狐疑,信字便自然就没了人为高尚的意义。然而,缘自文化与价值传承的需要,总还是有人对这个信字恋恋不舍,总试***将信字的正面稳固而再稳固。比如说信客,他最后的遗愿就是将自己的墓地置于老信客的坟旁。再比如说一些老牌子大学,其校训也是始终如一地高挂着信字。看得出来,他或他们,的确不像是在自我标榜,而像是从心底里喷发出来的一股子热忱,希望年轻的后辈们做得来、做得好。但是,对于这条路,家庭却很少有情愿跟着走的。说,那个老信客不就真的剪下了人家的一条红绸子吗?与人打交道,没心没肺怎么行。客观的说,家庭看重孩子是否长足了心眼,似乎更理性。那么,在信字正面猛卖苦力的,在信字背面煞费苦心的,谁培育出来的人会是最终的胜出者?
曾经,合作、互利、共赢一类的口号叫得震天响,互信之举便因此由血脉之亲这个原点外扩到了宗族之缘,继而又触及了乡壤之谊、寒窗之交、袍泽故旧,乃至最后抵达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又曾经,诚信危机随处可见可闻,大小骗子满街满巷满厅堂,人人提心吊胆、谨小慎微,原本外扩的互信便就又逆向转而收缩了。这都是历史的曾经。人群就是这样,喜欢忽左忽右的做派,喜欢翻来覆去的折腾。结果,总是与时俱进地得益,逆势而为的吃了苦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不老的老话,当琢磨。或问,时下的形势如何?说来扫兴,我见有人正往回飞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