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与温情:《饥饿的女儿》父亲形象解读

作者简介:何海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虹影在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塑造了三个“父亲”形象。在那个的年代,六六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存在,她渴望爱与关怀,于是她一直在寻找父亲,但是结果却让她失望。然而,在经历了世事之后,六六却表现出对三个父亲深深的理解。作者对三个父亲有质疑,但质疑之中不乏温情流露。本文作者拟从寻父的失落、苦难的承担者以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三个方面来对三个父亲形象进行解读。

关键词:《饥饿的女儿》;父亲;质疑;温情

在虹影的《饥饿的女儿》这本自传体小说中,“六六”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孩子。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她既无法摆脱食物缺乏造成的胃的“饥饿”,也根本走不出因关爱的缺乏而形成的情感“饥饿”的困境。如果说物质的匮乏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情感的缺失却让这个倔强而孤立的孩子无法忍受。于是,她执着地寻求能给予她身体与灵魂温情的“父亲”,一种生命超越苦难得以前行的力量。

一、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父亲――寻父与失落

生父对予六六而言,只是生命的给予,同时也是六六一生屈辱与不幸命运的来源。通读小说,我们发现作者对生父着墨不多,在她看来,生父确实为我“付出了沉重代价,却只给我带来羞耻。”

养父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容许了“我”不合理的出生。在缺少母爱和兄妹之爱的家中,父亲给了“我”唯一的温情。可尽管如此,六六想要寻找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根本是不可能的。养父对“我”的好只是一个善良、老实的男人对在家中受尽排挤与漠视的小女孩发的善心,他在那个***、饥饿的年代“受尽耻辱,悉心照料我长大,却从未走近过我的心。”

在几乎完全漠视生父的存在、在感受不到养父对我心灵的关怀、在得不到母亲、兄弟姐妹、同学的在乎而又极度渴望被承认、被疼爱、被理解的情况下,历史老师成了开启六六心灵的钥匙。尽管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你会遇上一个人,你无法用一种具体的语言去描述,不用语言,只用感觉,就在漆黑中撞进了通向这个人的窄道。一旦进了这窄道,不管情愿不情愿,一种力量狠狠地吸着你走,跌跌撞撞,既害怕又兴奋。”在与历史老师一次次愉快的交谈中,六六日渐成熟起来的女孩的身体里便萌生出一种依恋。她把历史老师当做自己孤独灵魂的救赎,期望他能带她走出黑暗甚至绝望的深渊,于是她有了恋爱般中女孩百折千回的心思:当历史老师送给她一本讲解男女身体秘密的《人体解剖学》并约她见面,而六六等侯大半天却等来历史老师的缺席时,六六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失恋般的焦灼和难过,更多的是受伤害的感觉“人人都可以欺侮我,你不能;你若欺侮我,我就把流血的伤口敞开给你看。”短暂的生气和故意冷落后紧接着是积蓄的情感的大爆发:“我”要去见他。这一种疯狂的爱的冲动与执着“使我潜埋在身体里的一种东西爆发出来,我瘦削的脸颊,毫无血色的嘴唇,泛出淡淡的红润,头发在风中飘飞,正在由枯黄变青黑,粗糙的手在脱皮,指甲鲜亮晶莹。”爱情使人变得美丽而富有魅力并使六六将毫无保留的献给了历史老师。她想借此来填补自己身体的空虚,希望彻底逃离这极端冷漠与缺乏关心与爱的环境,然而却失败了。从一开始,他们之间就不存在爱情。“我从你身上要的是安慰,要的是一种能医治我的抚爱;你在我身上要的是刺激,用来减弱痛苦……你其实一直在诱惑我,引诱我与你发生性关系,你要的是一个女学生的肉体,一点容易到手的放纵。”“我们两个人实际上都很自私,我们根本没有相爱过”到这里为止,六六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愿望终于化作了泡影。在《饥饿的女儿》的续篇《好儿女花》中,虹影有这样一段描写:“我不是需要一个男人,而是在找父亲,我想要人来爱我,不管多不可能,不管多大危险,甚至得付出一生的代价,要做出一生的牺牲,我都想要一个父亲。”可是她长久的寻父得到的只是失望。“三个父亲,都负了我:生父为我付出沉重代价,却只给我带来羞辱;养父忍下耻辱,细心照料我长大,但从未亲近过我的心;历史老师,我情人般的父亲,只顾自己离去,把我当作一桩应该忘掉的艳遇。”于是,虹影发出了悲怆的哭喊:“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父亲!”童年体验的缺失、父爱的缺失、寻找父爱最终让他彻悟了,彻悟的同时也走向了绝望。

二.非女性主义之笔――三个“父亲”:苦难的承担者

由于“私生女”的身份,虹影曾经自称:“生下来就和女权主义不谋而合。”长期以来,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蕴含的女性意识的研究极为热烈。而在笔者看来,虽然小说整体风格犀利、略带冷漠,但通读全文不难发现,虹影塑造的这三个父亲形象虽然有弱点,但他们同时也是灾难岁月的承担者和牺牲者。虹影对他们虽有质疑与一定程度上的批判,但在质疑与批判之中仍用理解之笔写出了他们在苦难中求生存的艰辛。养父是一个善良的船员,在与母亲相识后建立了一个清苦的家庭。父亲的一生做过的逃兵、水手,经历了死里逃生、外出期间老婆身体与灵魂的出轨,承受了视力的逐渐变差、因饥饿出工摔破了头、眼盲等等一系列生活的不如意以及灾难。在虹影的叙述里,养父的一生是忍辱负重、辛苦操劳、多灾多难的一生。

生父小孙是个比母亲小十岁的男人,他两岁时便经历了丧父和母亲改嫁的不幸,他改跟继父姓,在新的家庭中是一个外人。这个孤独的小伙子在艰辛岁月来到母亲的身边,无怨无悔地帮助母亲。可以说,小孙是母亲在缺乏丈夫身心关爱的日子里的灵魂伴侣,而小孙也在与母亲并不算长久的相处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被需要、被信任、被依赖的欣慰。正如小说中写道:“他可能一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如此重要,如此被需要,于是他让自己陷入到恋情中,不能自拔。”可是小孙在与母亲情之所至有了“我”之后,他的人生必然要面临很多改变:他背负着破坏母亲家庭和生下“我”这个一出生便会遭受唾弃的无辜生命的罪名,同是也被迫与母亲分开。在与母亲分开后,他调离了工作,从原来的小干部撤职成了一名做带毒工种的工人,与一个农村姑娘完成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他要从每个月很少的工资里承担“我”每月十八元的抚养费,更痛苦的是,还要忍受十多年不能私自见自己亲身女儿的痛苦。尽管这个苦难深重的男人付出了所有的心血,仍旧得不到“我”的承认;尽管他拼命辛苦劳作,努力履行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可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他农村妻子和两个儿子的肯定。由于长期生活境况的穷惨,他得了肺癌去世。这个苦命的男人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在“我”十八岁前的生活中,他只是一个在“我”背后偷偷关注“我”、只有背影没有脸庞的存在,在“我”十八岁生日那天,他只是“我”眼里无法得到原谅的陌生人,在“我”十八岁过后,他是一个快被遗忘的模糊存在,直至死亡,他都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

对历史老师这个情人般的“父亲”,虽然六六在自以为是的爱情破灭之后,在认清了历史老师的自私、怯弱过后曾深深地失望甚至绝望,但不可无否认的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述中了解历史老师在时代大背景下所遭遇的痛苦与不幸。他小时候经历了父亲的病亡,靠母亲辛苦把兄弟俩拉扯大,中兄弟“二人莫名其妙地参加了对立的两派”,在武斗中,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杀死弟弟的杀人犯,“他们家,他本人,不断挨整,他一家从未喘过气来……为弟弟的死母亲的死,他一直精神负担沉重。”

尽管《饥饿的女儿》或多或少存在着对男权的对抗,但“更多的是对时代性的悲惨对抗,对‘饥饿’的时代对抗,对深入骨髓的‘饥饿’情结的对抗”。作者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女性丰富大胆的欲望世界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男性悲惨和痛苦的世界,这个世界同样充满了辛酸与血泪。因此,作者并没有以某种武器和对抗性的力量来简单粗暴地否定三个“父亲”,作者既站在女性立场提出了对父亲的质疑与批判,也站在同是受难者的立场还原了他们在苦难环境中对苦难的承担甚至生命的付出。尖锐的笔端依然有暗流涌动,有温情流转。

三.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那样一个“饥饿” 的时代,饥饿的不仅是主人公六六,也是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尽管三个父亲都让她失望了,但历经了世事过后,六六也终于可以以一种公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那段生命历程。虽然养父从未真正走近过她的心,从未让她感受到真正的被关爱,但是在她十八岁生日那天见过生父晚上回家时,看见父亲躺在床上“我心里突然很冲动,很想走过去。我想起了与父亲相依为命度过的所有日子,我是那么想拥抱父亲,那么想被父亲拥抱。至少仔细看看父亲,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象一个女儿那样端详过他。”这是一种长期以来埋藏在心中的对父亲给予“我”温情的领悟与深切感激。在虹影的另一部小说《上海王》后记中虹影写道:“父亲与我之间,超越了父女天伦:他虽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却是我最爱之人,他身上的善良、同情心,使一个像我这样的女孩子未葬身于污浊的黑暗之中,因为他的存在,让我始终对这个世界不彻底绝望。”在《好儿女花》中虹影也有这样的叙述:“父亲一直比母亲在我生命中重要,我的初恋,与历史老师的交往……就是我缺失父亲的证明。”这两段话不难见出养父在虹影心中的地位,也足以见出虹影对养父的肯定与深深感激。

而对生父,这个“我”一直以来不予承认,冷漠对待,甚至怀有抵触与怨恨情绪的男人,也在漫长的时光中不再激起“我”的否认。这从六六终于肯试穿生父九年前为她扯的那段布做成的衣服可以看出来。如果说这一举动只能说明六六对生父没那么抵触,那么六六对生父的深深理解则在六六离家的那一天母亲递给她生父留给她的钱到达了情感的高潮。那是父亲偷偷为“我”攒下的500元。在他没有义务再每月付给“我”十八元,在他舍不得用这些钱去治病的情况下,父亲还保持着这个多年来的习惯,这是父亲对“我”的深深愧疚,也是父亲对“我”沉甸甸的爱。想到父亲对“我”的情感那么专注,而我却把他的深情弃之不顾 “泪水涌满我的眼睛”。于是“我”决定“离开家乡时,特地转道去看生父的墓。”这眼泪是这么多年来对父亲的怨恨和否认的消融,而看生父的坟这一决定也连接起了二十多年来我和父亲之间断裂的情感,父女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对于历史老师这个情人般的“父亲”,六六也没有一味地责怪,更没有在以后的生活中否认其存在,虽然这段感情并没有真正指向爱情,但历史老师曾一度在六六的生命中闪耀出光华,并成为六六一生都无法回避也不会去刻意回避甚至抹杀的存在。

《饥饿的女儿》中“六六”走过了一条寻父而失望、正视三个“父亲”般的男人对苦难的承担以及最后对他们深深理解的情感道路,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三个有血有肉的 “父亲”形象,同时也让读者对“六六”的生命历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并施以同情与理解。(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虹影.《饥饿的女儿》[M]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2] 刘晓伟.对《饥饿的女儿》中男性形象的一种解读[J].华文文学,2008.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质疑与温情:《饥饿的女儿》父亲形象解读

学习

小薰 热爱旅行 爽朗做自己

阅读(32)

黑Girl成员在舞台上默契十足,私底下个性却不相同,在旅行上也有不同的喜好。庭庭最爱去洛杉矶,主攻吃和买,泰雅族美眉小薰则爱小岛上的悠闲度假,什么都不做,享受皇后般的生活。而最令她怀念的,就是普吉岛的细白沙滩了。普吉岛的“贵妇”薰和庭庭

学习

男人服饰搭配观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男人服饰搭配观,内容包括男人服饰搭配,男人服饰穿搭技巧有哪些。如今是一个追求美感的时代,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身边的男士们越来越精致了,饰品早已不再是女人的专利。如果一个男士着装很得体,并且搭配有与之相称的首饰作为点缀

学习

新晋艺术玩家指南①

阅读(31)

无论是深耕艺术多年的大V,还是刚入门的新手,须知艺术有门槛,想玩得得心应手,得有知识与人脉,别人才会心甘情愿地佩服你。知识通过人脉在不断交流中提高,人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拓展,需要我们有一种经营的意识。如果你是新晋藏家,必须与艺术相关的

学习

励志华少:乐享挑战,成就“中国好舌头”

阅读(35)

自我突破从电台DJ到卫视“一哥”华少原名胡乔华,1981年3月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离异后,他一直随爸爸生活。因爸爸工作忙,没时间陪他,华少就经常一个人看童话书,玩耍,自言自语。他甚至会自己给自己讲故事,每当讲完一段,还颇有自娱

学习

浅谈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设计的步骤及应用

阅读(34)

“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笔者阐述了利用滚球法进行防雷设计的设计步骤,并给出了rx、的计算公式。关键词:避雷针;滚球法;保护范围Abstract:The"ball"isthe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

学习

住宅水表自转原因及解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住宅水表自转原因及解析,内容包括高层水表自转是什么原因,水表间歇性自转是什么原因。水表自转是用户在没有用水的情况下水表仍在转动,自转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慢且匀速正转;二是转动不均匀,时快时慢;三是正反转交替出现。水表自转

学习

尼古拉斯·霍尔特:不只是好“皮囊”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尼古拉斯·霍尔特:不只是好“皮囊”,内容包括皮囊尼古拉斯霍尔特插曲,皮囊第几季没有尼古拉斯霍尔特。2007年英剧《皮囊》播出时,谁都会惊叹《单亲插班生》中的“萌正太”——尼古拉斯·霍尔特竟然没长残,还用一副好皮囊——1

学习

“伤痕文学”第一卢新华

阅读(63)

1978年,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发表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伤痕”一词之后成为追溯“”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当初还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的他,到底怎会成为“伤痕文学”(注)第一人呢?日前,本文作者对他进行了专

学习

运用常见心理效应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运用常见心理效应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内容包括利用教育心理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评价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或方法。心理效应指人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似心理反应的倾向。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成功的教育

学习

“贴身管家”揭示服务真谛

阅读(29)

2007年岁末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五星大饭店》将“贴身管家”这一陌生又神秘的概念带到我们面前,在掀起声势浩大的“贴身管家”热潮的同时,也为美容院经营者揭示出了服务的真谛所在。2007年岁末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五星大饭店》,将“贴身管

学习

一代佳人――陆小曼

阅读(36)

陆小曼名眉,别名小眉、小龙,笔名冷香人、蛮姑,1903年9月出生于上海。据说她出生那天恰巧是传说中观音菩萨的生日,而她恰又生得眉清目秀,肌肤白嫩,于是家里人又戏称她为“小观音”。陆小曼可以说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优厚的家庭条件使她受到了那个时

学习

咨询:按效果付费

阅读(25)

大众创业时代的咨询,教的是方法,成果是财务报告。2015年初,周鹤鸣离开了工作8年的IBM,开始创业。他在IBM的最后3年在新成立的全球融资部,从这里开始深入接触民营上市公司、创业企业、创投机构和生态媒体,感受到了国内创业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中

学习

王利芬:对话美国电视

阅读(256)

“在喧闹而又忙乱的生活里/我常常会想念一种古老而久远的东西/比如一幅油画在烟雨朦胧中经过岁月剥蚀……”这首小诗的作者,是中国今天最火的一档创业真人秀《赢在中国》制片人兼主持人王利芬。屏幕上她那坚定、睿智、干脆的形象早已深入

学习

多肉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应用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多肉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应用,内容包括多肉植物的形态特征的句子,多肉植物器官形态特性。天下之花草,莫若多肉。由于多肉类植物特殊的形态及鲜艳的花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多肉植物的概况和起源,接着重点阐

学习

恐怖电影《第六感》的温情交流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恐怖电影《第六感》的温情交流,内容包括恐怖电影第六感在线观看,恐怖电影9.0推荐目录。[摘要]《第六感》是众多恐怖电影中少数能获得奥斯卡题名的影片,一部能令人回味无穷的电影。但令人难以忘怀的不是恐怖的画面,而是电影里角

学习

温情作文800字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温情作文800字,内容包括温情800字作文,节日温情800字初中作文。温情像火把,融化我难解的心结;温情像和风,拭去我悲伤的泪水;温情像泉,滋润枯的心田;温情像白雪,掩埋我纷乱的思绪。这种种的温情我都小心地珍藏在心灵的一角。但每到

学习

央视“大裤衩”设计方终于回应质疑

阅读(1329)

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非建筑界人士也许会对这个机构感到陌生,但要是提到它产生了一个几乎可称得上中国最具争议建筑的作品: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了。这座建筑因为被北京市市民称为“大裤衩”而家喻户晓。因为出席北

学习

浅谈两性间的饥饿

阅读(25)

性饥饿20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两性之间的性饥饿,认为两性都渴望性生活,并视性生活与吃喝拉撒同等重要。同时还认为,渴望性生活,不仅是男人的专利和权利,也是女性的专利与权利。

学习

学会质疑 启迪智慧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学会质疑 启迪智慧,内容包括善于质疑的启示,学会质疑和思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一种心灵沟通,是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习

饥饿艺术家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饥饿艺术家,内容包括饥饿艺术家全文免费阅读,饥饿的艺术家2。饥饿艺术家

学习

温情作文600字

阅读(45)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已听过不少满含人间温情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都在述说着祖母或是外婆的关怀。而每每想到这些,总忘不了细细密密的针脚,缝缝补补的细节和苍老但慈祥的面容。我也曾一度沉浸在这种温情里,然而,我从未想到那一天,我从衣柜里翻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