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受众和传媒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女主播”现象并对此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指出了只有传媒和主持人做到本位的回归,坚持创新与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审美标准,才能继续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美女效应” “美女主播”现象
一、大众传媒中的“美女经济”
如今,人们对各个行业的美女们津津乐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研究表明,女性在社会中的受关注度及营销的成功率远远高于男性,可见女性尤其是美女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人们在面对美女的时候更易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美丽的面孔开始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悄然走红,并通过传媒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双赢。
“美女效应”,大众传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并由此催生出巨大的“注意力经济”。在如今飞速发展的媒介融合时代,市场化运作与商业联手,铺天盖地的美女代言、明星造势,在越来越多的商业乃至公益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传播效应,即所谓的“美女经济效应”。
二、电视传媒业中的“美女效应”
无独有偶,电视传媒界也普遍开始以“美女立台,当家花旦”的方式赢得收视率了。如果说利用美女来赚取一定程度的经济利益无可厚非的话,那么对于电视节目中的美女主播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从大众传播的双向互动来分析,这是一个有需求就有供给的关系。受众明显受到新娱乐时代的影响而不再满足于整日面对严肃正统的电视主播面孔和单一的节目形式,而电视传媒做出的每一步改变都是为了进一步迎合受众的审美诉求。只是这样貌似正常的供求关系暗藏隐忧,本该是引导受众、主导社会舆论大方向的电视传媒如今却走到了为了迎合受众而不得不想法设法取悦受众的尴尬境地。
1.受众的非理性心态
在目前以网络传播为主打的媒介融合时期,受众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电视节目的内容与质量,更开始对电视节目主播,尤其是美女忍不住评头论足,陷入关注节目主持人像关注明星等公众人物一样的怪圈。
世界杯期间受数百万男士追捧在全球一夜成名的新闻主播梅莉萨・特里奥就足以证明受众们的狂热心理。早在2006年,人们就开始在网络上热传她主持节目的视频短片并关注她的私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起用梅莉莎・特里奥之后,法国LCI电视台的收视率瞬间飙升了30%,她的节目也由此被命名为梅莉莎电视。很快,她被美国杂志《Maxim》冠之以“全球最性感的新闻主播”头衔。在最近5月31日的收视率调查中,由梅莉萨・特里奥制作和主持的法国六台《/(Zone interdite)》的一集节目,就获得290万市民的观看,收视率高达11.6%。这样声势浩大的传播效果不但是特里奥本人所始料未及的,而且使“特里奥现象”成为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在此现象的众多评论中,名人研究者波拉斯可谓一语见地:“特里奥不是出色的记者,但是人们发现她漂亮、思想***和亲切,那就够了。尤其是不清楚她的新闻工作,只见到她标致笑靥的海外网民,这尤其是事实。她或许是世界年轻网民间最(被)熟识的法国女士。”
受众的这种普遍心理可以被理解为对个性和美的盲目崇拜。在时尚化日益席卷全球的浪潮中,有才貌双全且集采编播于一身的新闻主播的出现绝对是好事,但从事实上看,更多痴迷于特里奥的受众甚至不关心她在播报什么新闻,主持什么节目,只是看她的明星般光彩夺目的外表就对她百般追捧,能够真正理智地欣赏特里奥工作能力与播报风格的受众实为少数。一位美国网民对特里奥的评价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我从没想过听到布什或伊拉克战争也可以那么性感。”无论怎样,人们在看到美女时似乎总是缺少理智的。
2.电视台的生存策略
相对于过去单向的电视台播出什么节目观众就看什么节目的时代,如今受众享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这样一来电视传媒更注重与受众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受众有无反馈成为一档电视节目生死存亡的关键。在当今媒体传播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形势下,各大电视台纷纷通过不断改版,更换新面孔和新的节目形式来赢取收视率。香港网曾经做过“最喜欢的电视新闻报道员”的调查,在“喜欢上述电视新闻报道员的原因”一栏中,“报道咬字清晰,流畅,快慢适中”占首位,“有亲切感,顺眼”、“样貌出众,上镜”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而“新闻触觉好”和“专修新闻或传播学,表现专业”才分别占第七、第十位。
从央视的新闻主播胡蝶效应、章艳的艳惊四座,到电影频道的美女花旦经纬;从“光线传媒当家花旦”柳岩到浙江卫视的娱乐主持一姐朱丹;从凤凰卫视的“花瓶主播”沈星到“台湾第一美女主播”侯佩岑,“美女立台”已经成为各电视台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的不二法门。美女主播们通过靓丽的形象为节目赢得口碑的同时,也纷纷向多栖发展,出唱片,拍广告,影视剧客串,等等,在本人大红大紫的同时也为电视台赢得了大批观众。
三、主播与当代电视传媒都应做到本位回归
1.主播的本位回归
观众到底是为了看美女播新闻,还是为了看美女主播?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Today》的主持人约翰・弗莱斯曾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对一位新闻主播来说,将其变为新闻般的名人是很难的。当人们正看着你的播报去观察你是如何将自己的眉毛画弯时,你就变成了一位低效率的新闻播音员。我不喜欢那种整个的个性崇拜。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常的、试***胜任播报新闻而不允许我的个性干扰它的家伙。”显然,特里奥的美貌盖过她本身具有的新闻严肃性,她给受众传递的视觉效应也多于新闻事实本身。从这点上来讲,特里奥尽管红遍全球,但不能真正被称作一位合格的新闻播音员。
反对主播艺人化是目前很多传播学者坚持的态度。主播就是主播,不是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明星,传媒业与演艺业是不能混淆的,主持人面对镜头时,应该首要让受众感受到的是播报内容的可信赖,是节目形式的真诚,而不是带有任何艺术加工的表演秀,或者一切喧宾夺主的服饰、发型、妆面。不论是新闻播报还是主持娱乐节目、大型盛典,亦庄亦谐,都首先要明白作为传播链条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主持人必须有成熟的心态和知识素养的积淀,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受众,并在节目中起到引导和串联的作用。只有良好的荧幕形象与丰富的阅历才是使主播们始终保持自信美丽的法宝,自身魅力随着年龄增长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丹・拉瑟、汤姆・布罗考、彼得・詹宁斯一直是美国三大电视网新闻节目的象征性人物,正如我国的白岩松、水均益一样,他们都是一丝不苟的新闻人。是他们长久以来坚持把最接近事实的真相传递给信任他们的公众的做新闻的态度形成了权威性,并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信任和赞誉。
所以说,主播尤其是女主播,应该在纷乱的现实中做到本位的回归,由新秀逐渐历练成资深主持人,才不会出现做传声筒、吃青春饭、让“年龄成为制约主持人发展的障碍”这样昙花一现的现象。
2.电视传媒的自身审视
表面上看,利用美女的双赢局面似乎是很完满的。但是当一个电视台少有令观众感同身受的节目内容,只多一些年轻的美丽面孔,且要拿这些美丽招牌来造势的时候,是不是对其自身电视传播业的不自信及对女性的不尊重呢?电视台对社会的传播效力广泛,“当前,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态势对于电视传播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媒介界面的主持人也将承担越来越重的责任”。而主持人选拔的年轻化、培养的艺人化甚至主持节目的低俗化趋势是目前电视传媒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2005年的“香港无线靓女主播大撤***”就说明了一些问题。2004年6月,为了迎合观众赢得市场,无线选择了两位清秀靓丽、并非新闻系出身的美女担任主播,一时间反响强烈,造成万人空巷的收视神话,然而美女效应好景不长,显然两位毫无新闻资历与采访经验的主播并不能长期保持收视传奇。
所以,电视台在不断转型以适应时展和受众审美的同时应该看到,单一的起用美女主播不是赢取收视率的终极之选,永远被动地去迎合低俗的大众审美格调只能让电视台的发展走下坡路。毕竟在一个理性的社会,没有人也不应该有人认同,一个电视台只靠漂亮的外表就能吸引观众,万事大吉了。只有不断地坚持创新,坚持以节目品质立台,以引导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为主旨,多办新节目、好节目,多起用才智双全的人才做主播,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才能让电视传媒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端木译.主持节目活泼多样――法美女主播成网络人气偶像.青年时报,2010,A18版.
[2]陈爱美.当主持人成为媒介的界面――简论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电视传媒功能的延伸.2004.
[3]何颖珊.要美女还是要主播.南方都市报,2005.
[4]林海春.英语节目主持艺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系河南大学09级艺术学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当今电视媒体节目中的“美女主播”现象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