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新闻主播李杨薇虽然走上主持人的岗位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却以其清新阳光的主持风格为观众所熟知。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种主持风格的形成,源于她乐观开朗的性格,更源于她的成长经历。
母亲爱管“闲事”:教我乐于助人
李杨薇觉得,作为一个主持人,除了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爱张罗事,乐于助人。在李杨薇的记忆里,妈妈管过的“闲事”无数,劝架、领路、给人买饭、送老人回家……有一次,刚上初中的李杨薇和母亲从家里走出没多远,就发现一个女孩脸色煞白地倒在地上,表情显得极为痛苦。李杨薇的妈妈二话没说上前扶起那个女孩,问清楚病情,迅速打车将她送到了医院。到医院后,母亲又帮女孩挂了号、垫付了医药费,直到女孩的家属赶到,她和母亲才放心地离开。李杨薇说,她至今还记得女孩父母那充满感激的眼神,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以后的日子里,李杨薇和妈妈送过走失的老人,送过雨中没有带伞的路人,直到不久前在北京,她们还给一对外地母女带了路。那天,正赶上母亲从哈尔滨来看她,本来约好下班后和母亲在地铁站见面的李杨薇,远远地就看见母亲身边多了两个人,走上前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对来自唐山的母女俩在打听附近的银行。可是母亲对北京也不熟悉,所以,她就把这母女俩留在身边打算让下班后的女儿带她们去。李杨薇当然也没有让妈妈失望,将二人顺利送到了指定地点。李杨薇告诉记者,尽管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却是“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的体现。而这些都对李杨薇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身体受损,父亲为自己煲了两个月的汤
2011年,在李杨薇被派驻拉萨期间,由于高原反应异常强烈,她的身体受损严重,即便是静卧时心跳都达到了每分钟140次,父母在得知她的病情之后,并没有悲观抱怨,而是以鼓励为主,告诉她没什么大不了,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病情和***。父母的态度带动了李杨薇,以至于后来她即便是身体不适仍能微笑面对,并没有因此影响工作。
谈起这次后的经历,最让李杨薇感动的是父亲的悉心照顾。李杨薇介绍说,父亲是中国烹饪大师、部级评委,算是烹饪界的大腕儿了,在饮食的调理上也相当有一套。从回来后,李杨薇不仅心脏受到了一定损伤,体重也一下子掉了十几斤,对身体的恢复极为不利。看着本来就不胖的女儿又消瘦了不少,做父亲的是又焦急又心疼。为了帮女儿增强抵抗力、恢复身体,父亲在百忙之中研究食补方案,一日三餐亲自下厨,为女儿调制了各种滋补的汤品和饮食,而且一照顾就是两个月。父亲的举动让李杨薇在感动的同时也深感内疚。她说,这个年龄都应该是自己照顾父母了,可是还让他们操心,心里终究是过意不去。李杨薇动情地对记者说,面对这样的父母,做子女的怎么能不去尽孝呢?
姥姥是自己最忠实的观众,“外婆饼”那是家的味道
李杨薇坦言,来北京这么多年,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已经八十多岁的姥姥。她说,每次她回家看到姥姥脸颊上多出来的皱纹,心里总会涌上一阵莫名的心酸,但身体还算硬朗的老人家却总是跟着忙里忙外,张罗一大家子的晚饭。有了这个“主心骨”,一家老小永远是快乐和谐、其乐融融。李杨薇不无幸福地感慨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姥姥在,就有家的热闹、就有家的人气!
李杨薇说,自己是姥姥带大的,她至今还记得姥姥经常做的鸡蛋饼——李杨薇管它叫“外婆饼”。她说,鸡蛋饼的制作方法虽然不复杂,可是要一张张地摊,省不下半点儿工夫。每次做完一摞子的饼,姥姥都是满头大汗。现在,每次想起这些,李杨薇仍会感动得落泪。她说,尽管姥姥不是什么烹饪大师,但“外婆饼”却有着最真的家的味道。
现在由于工作,李杨薇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她惦记姥姥,姥姥更惦记她。姥姥和姥爷是李杨薇的忠实观众,她说,每到自己上早间节目的时候,老人家都会一大早打开电视,看她在北京问候大家“早上好”。当天的服装怎么样,哪儿的化妆不好,姥姥都会认真地指出来。别看老人家年纪大了,却特别能理解李杨薇的工作。李杨薇说,姥姥是老***员,而且是省级劳模,每次回家,姥姥都会叮嘱她,不用惦记家里,要全心全意地工作。但是,李杨薇说,她知道,这理解的背后是多么大的情感付出。
姥姥、姥爷、父亲、母亲……亲人的爱为李杨薇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人生,这让她感到幸福、满足。李杨薇说,自己就像一个风筝,飞出了哈尔滨,飞到了北京,但无论飞得多高多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因为线的那一头永远系在家里,那里是她的根,有她的牵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闻主播李杨薇 感受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