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接地气,抓活鱼。今年8月份,等5部委下达了《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其目的就是让记者深入基层,用鲜活的语言写新闻,用百姓的情怀看社会。
说实话,走基层的活动晚报经常开展,也可以说,晚报记者不深入基层,就写不出好的新闻来。那么,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这一精神,有没有什么新方法?得到这一命题,社区编辑和记者纷纷出谋划策。最终,在晚报编辑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家想出了以“挂牌社区”为契机,以“挂点社区”为栏目,以“社区新闻代言人”为纽带,在晚报下乡驻点版开设“走转改”专栏。事实证明,经过一个月的运作,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实施挂牌社区计划,将社区记者的大名片挂上墙。8月中旬,我们在中心城区精选了12个特色社区,特别选了一些如延安路、磁湖等出新闻的社区,然后为4名社区记者分别设计了精美的牌子,上面有记者的大照片、电话和QQ号,设计完后交给户外广告公司制作。8月26日,我们在延安路社区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晚报总编辑贾方***和黄石港街道***工委副书记徐恩国向12个社区授牌,并且现场将记者肖婷的大名片悬挂在社区办公室门口,旁边是社区民警的牌子,两块牌子相得益彰,一些居民看到后纷纷称赞,表示以后有什么新闻线索可以很快地找到晚报记者了。
第二,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办好“挂点社区”专栏。牌子是挂了,下一步是如何围绕挂点社区做好文章。在社区记者的小组会上,采访中心对记者进行分工,要求每名社区记者每周交一篇挂点社区的稿件,记者力求深入被采访对象的家庭,甚至和对方同吃同行,真正了解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主打稿件不要求太长,每一篇稿件配上记者手记,从情感和精神上对稿件主题进行升华。
9月6日,下乡驻点版推出了第一篇文章《眼前虽黑暗 生活却明亮》。记者通过与盲人李国强的接触和交流,发现这位盲人师傅虽然历经坎坷,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眼睛瞎了以后,通过学习按摩技术而获得新生。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让记者很感动,《盲人的世界也可以明亮》,记者手记写出了真情实感。接下来,晚报陆续推出了《“缺指女子”学刮痧 义务给居民理疗》等报道,读者反响良好。
特别是在深入社区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些很好的社区新闻,如《百岁老翁的稀奇事》、《58岁爹爹两指玩倒立》、《106岁婆婆乐享晚年幸福生活 黄石百岁老人达32位》、《年轻妈妈当了23年黑户》、《奶奶做保洁供三胞胎上学》等,丰富了版面内容,增加了社区新闻的可读性。而且,通过一些稿件的刊发,还切实帮助困难居民解决了生活难题,比如源建里社区居民程星23年没有户口,现在有了孩子也是“黑户”,上学成了难题,记者稿件见报后,社区和公安都表示会积极帮助她上户口。
经过一个多月的运作,《挂点社区》栏目确实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不但充实了版面内容,而且改变了版面缺稿现象。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记者深入一线抓活鱼的积极性又被重新调动起来。在写作方式上,记者能够做到不断创新文本,用故事性的写法、镜头式的语言,力求文章可读耐读。■
(东楚晚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走进百姓家 感受百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