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博物馆于1917年建馆,1945年之前的近三十年时间由日本关东厅管辖,二三十年代入藏了一批从中国各地搜取的佛教造像,其中部分造像制作精美而且有很高文物价值。其中有一尊铜佛像,通高2.42米,重525千克,从馆藏档案中查知来源于陕西西安。佛像手、足、颈部曾经经过修复,部分改变了原貌。作为馆藏精品,曾三次著录发表,但关于其年代的界定有不同的意见。最早的著录是1932年出版的一个全英文版的《博物馆陈列品***谱》,其中的第49件展品就是该造像,名为“佛立像”(standing image of Buddha),年代定为晚唐前期。1941年出版的《旅顺博物馆***录》将其笼统地定为唐宋,神格为释迦佛。上世纪90年代,馆内外专家定其为宋代释迦佛。(***01)
该像与明代永、宣造像的风格是一致的,应该是明早中期的作品
同一件造像不同时期的不同结论,引起了笔者的格外关注。笔者认为此铜像的时代应属明代。
就这件造像而言,有三个值得注意的表像,即髻珠和顶严、胸肌的表现手法、袈裟的装饰。髻珠是指底发和肉髻之间的突出物,顶严是肉髻顶端露出佛发的突起部分,是藏传佛教造像的特征,有的呈现出明显的火焰状,表示佛所拥有的智慧之火冲出体外。藏传造像中十世纪左右造像中就能见到这种装饰,中原地区则是在元代确定喇嘛教为国教,尼泊尔僧人阿尼哥主持佛教事务之后,从南至北出现了许多特征明显具有梵相的造像。这些造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肉髻顶端有大而圆的宝珠形顶严。这是元代才开始出现的特征,所以界定其为晚唐和宋代都是不对的。(***02)
从胸肌的表现方式看,唐代造像堪称典范,利用自然的起伏表现发达的胸部肌肉,使胸肌具有立体感,个别佛像还用直接的阴线强调。这两种手法从唐至宋辽金元都在使用(***03)。但值得注意的是,用阴线强调时,线条一般横置于双***下端。而明代佛像的线条明显竖起,特别是线条首端在胸前形成两条近似的并行线。实际上,这两条阴线条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见于公布的资料,以成化十八年(1482年)铜药师佛坐像为早。(***04)
笔者认定该造像时代为明代的另一个原因,是袈裟边缘满敷的缠枝莲花纹饰和两层内衣上露出的花朵经纹装饰。(***05)目前在明以前的佛像中还没有见到有这种装饰。罗文华先生在《明人书内府金藏经考》一文中论及14、15世纪汉藏绘画风格的要素时,对这一问题有值得关注的论述,“在释迦牟尼佛袈裟上出现花朵纹应是在公元11―12世纪,现在所能见到的是山南地区札塘寺保存的于公元1081―1093年所绘壁画,在佛与众菩萨、弟子的大型画面中,佛施轮印,在其衣缘、领口和袖口均有缠枝花纹,同时其内袈裟上有暗色花朵纹,不很明显。同样的情况在侍从的菩萨和弟子的内袈裟上都存在。”“这种袈裟形式在内地汉藏佛教作品中的出现明显晚了一步,从元代风地作品来看,并没有发现同样的例子。如元代完成刊刻的《碛砂藏》以及西夏文《河西大藏经》的插***中没有佛袈裟上有花朵纹装饰的***案,敦煌的465窟以及榆林窟中相当于元代壁画的壁画中,佛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着装。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元代结束。明初洪武时期这种袈裟装饰开始在佛身上出现。……这是明代汉藏风格的要素,花朵纹装饰***案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到14世纪下半叶,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明建国初期,汉地才正式采用了这种袈裟。”之后,这种装饰风气广泛流行,成为有明乃至以后佛像装饰的一个特点。
突出的衣褶、华丽的内衣和外袈裟边缘装饰,体现了该像重装饰的风格。重视装饰的特征是构成明代佛教艺术整体风格的最重要要素,特别是早中期的佛教造像。(***06)该像与明代永、宣造像的风格是一致的,所以它应该是明代的作品,进一步说应该是明早中期的作品。因为到了明代晚期,佛像艺术走向衰落,一种头大身小、身体粗壮的佛像风格占据上风。而这件佛像从其身体结构来说体现的是人体的优美,特别是它的细腰宽臀,渊源于梵像,而在永、宣造像中有很具体的体现。
另外,造像以突起的衣纹显示袈裟的厚重,加上雄健的佛身,则是明代北方造像的特点,这与其档案中来源于陕西西安的记录是相符的。不强调宽额和宽肩,也是中原汉地的传统,反映的是汉文化的审美情趣。所以从整体来看该造像是一尊中原系统的造像,只是受到了同时代藏传佛教艺术的浸润和影响。
依据其双手所持的接引印确定这是一尊阿弥陀佛
单体造像的佛格是不太容易确定的,该像最初认定为释迦佛,但有些问题无法解释,如造像双手佩戴手钏。除藏传佛教中的宝装佛外,释迦佛是没有这种装饰的。笔者认为这是一尊阿弥陀佛造像。
阿弥陀佛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主尊,诸佛经典中并没有其形象的具体描述,《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真正个性化的特征是它的寿命极长,所以别名无量寿佛。但这个特征无法诉诸于视觉***像。佛教是以像传教的宗教,阿弥陀佛信仰始于东晋,唐代开始盛行,出现了有关他的各种造象。总的来说,阿弥陀佛有立像和坐像两种。阿弥陀佛立像不很普及,早期一种主要见于敦煌绘画名为来迎***的作品中,这里的阿弥陀佛又称为接引佛,表现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象,《观无量寿经》中说:“彼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阿弥陀或手持金莲台,或曲肘右手上举,左手五指下垂掌心向外,作接引印,或持根据九品往生而来的上品下生印,即上举和下垂的双手皆拇指食指相合。该造像的佛格确定就是依据其双手所持的接引印而来的,至少在明代这种手印已经成为阿弥陀佛最重要的标志。
造像双肩满敷的莲花是阿弥陀佛的另一个象征。实际上,在西方净土世界里,阿弥陀佛与莲花是可等同看待的。
界定该像为阿弥陀佛的另一依据,是腹部袈裟上阴刻的双孔雀纹。孔雀也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阿弥陀佛的坐骑,所以在佛教艺术品中阿弥陀佛常常有孔雀相伴。在双孔雀之间还有一轮弯月,月轮与双孔雀结合在一起,表示阿弥陀佛所居的天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尊明代阿弥陀佛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