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可以说是家庭教育方面尤为成功的典型范例。梁启超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梁启超认为,教子之道还要贯穿“严”和“爱”两个字。“严”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子女的学习和做人方面要“严”字当头;在孩子生活上要以“爱”相扶。
梁启超:育子有方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匡时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慈父般的培养教育。他所育的9个子女中,有7人曾到国外求学或工作,学成归来并相继成为著名的学者或专家。除了公众所熟知的梁思成院士外,还走出了梁思永和梁思礼两位院士。
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可以说是家庭教育方面尤为成功的典型范例。梁启超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意思是说人小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认为,教子之道还要贯穿“严”和“爱”两个字。“严”是出于理智,“爱”则出于情感,二者缺一不可。在子女的学习和做人方面要“严”字当头;在孩子生活上,则要以“爱”相扶。
有一次,梁启超的二儿子思永和一位小朋友互不相让,并扭打起来。虽然是那位小朋友的过错,但梁启超仍严厉地批评了思永,并提出3个问题让梁思永反思:一是有没有必要打架?二是怎样与对方和好如初?三是再碰上这类事应该怎么处理?在思永给出了满意回答后,梁启超才让思永吃午饭。之后,亲自带着思永前往对方家中向小朋友道歉。
对于治学,相对于成功与否,梁启超更看重的是治学的态度。在给梁思成、梁思永的信中,他写道:“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佳子弟矣。”梁思成曾表示,父亲的治学方法对他和梁思永的影响特别大。梁思礼也认为,父亲伟大的人格、博大坦诚的心胸、趣味主义和乐观精神,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都是其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梁思成:建筑宗师
梁启超的几位子女中,最著名的当属梁思成。梁思成,广东新会人,出生在日本,童年时代也在日本度过。当时是甲午之战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梁思成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学位。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婚礼。之后,两人按照其父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并于8月回国。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
抗战时期,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他只能靠大量的线描***来弥补照片的不足。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同年,梁思成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梁思成被任命为一级教授和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学部委员于1993年改为院士)。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并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72年,梁思成在北京逝世。
梁思永:近代考古学开拓者
相对于梁思成,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显得不那么为公众所熟悉。但他却是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他于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与其兄梁思成同属人文组。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永还曾担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此外,他还留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这样的经典传世。
梁思永出生于澳门,但其童年却是在日本度过的,他1913年随家人回国,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班。在清华期间,梁思永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并与兄长梁思成积极参加文娱社会活动。1923年,梁思永自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毕业,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并在哈佛大学经受了完全现代的考古训练。
梁思永选择考古,很大程度上是受梁启超的影响。很多外国人当年来中国四处挖掘文物,得手后即偷运出国牟取暴利,梁启超觉得中国不能放任自家的宝贝被人掠夺走,中国学者应该努力建立自己国家的考古学科。
当时,考古是一门不被人看好的冷门专业,但梁思永却义不容辞地赴美学习考古了。在他的女儿梁柏有眼中,父亲就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就算是在患病后,也依然那么拼命。1932年春,梁思永在野外工作时患病,当时没有及时***,仍坚持工作,直到后来发起高烧,住进了协和医院,才知道已转成烈性肋膜炎。医生从他的胸部抽出四瓶水,颜色像啤酒一样。
1950年8月,梁思永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当时,他不能从事田野考古,却是有力的学术带头人。他筹划着考古所的田野发掘,指导室内研究,制定长远规划,指导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把每天要做的事写在便条上,逐条解决处理。与此同时,他的研究工作却丝毫不耽搁,并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同时,为了培养新中国的考古力量,梁思永积极支持由文化部、中科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对北京大学成立历史系考古专业,他也积极支持,为新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创造了必要条件。
1954年4月,梁思永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在梁柏有看来,梁思永年仅50岁就去世,其实就是积劳成疾。
梁思礼:中国第一代航天人
导弹和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29年梁启超逝世时,梁思礼只有4岁多。但在梁思礼的心中,父亲的影响却伴随了他的一生。
梁思礼说:“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1941年,梁思礼赴美国深造。为了省钱,他曾裹着大衣在零下40度的储物室挨了一夜,险些被冻死,也曾在罐头厂靠着冷冻豌豆熬过了一个暑假。尽管条件艰苦,但仍没有磨灭他心中“工业救国”之梦。为了能够转入“工程师摇篮”的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他放弃了嘉尔顿学院优厚的奖学金,改领每月微薄的盟国津贴。1949年夏,他拿到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后,毅然选择了回国。梁思礼与父亲梁启超长得极为神似,曾经在南开中学听过梁启超演讲的第一次见到梁思礼时,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1956年,国家决定组建***第五研究院,梁思礼被任命为五院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谁都没见过导弹和火箭是什么样的。就是在这样两手空空的艰苦条件下,1960年,“东风一号”仿制成功。
1971年9月10日,“东风五号”首飞试验,一举获得成功。1977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连续6次试验都取得成功。
1987年,梁思礼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是非***府性的国际学术组织,1960年成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989年出任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届全国***协委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
梁思礼曾说,林则徐的一句话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16年4月14日,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摘自《中国科学报》2014年8月15日,《环球人物》2016年4月17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梁氏三兄弟院士: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