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能力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本文将对教学能力的内涵、构成以及教师在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有效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能力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08-02
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实质的核心部分,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的水平,也是体现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因素,明确教学能力的层次将有助于对教学能力本质的认知和界定,从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发展。
一 教学能力的内涵
目前,专家学者对教学能力有很多的关注和研究,因此对它也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什么是教学能力呢?申继亮、王凯荣认为“教学能力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专业能力)”;王宪平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唐玉光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学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自我潜在的可能性,它由许多具体的因素组成、反映出个体梳理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孙亚玲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具体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动手操作、表达、评价与反馈、调节与控制、理解与交往、教研与科研等综合能力。”虽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是从各位专家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无意中在特殊能力上达成了共识。教学能力与教学活动紧密联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作为条件和保障;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活动中得到表现。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 如何培养教学能力
1.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生的思想水平、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方法等进行充分的了解,有助于把握学生的原有基础,为准确制订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在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学习、是否积极思考,是否理解教学内容等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步调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之后对学生进行了解即“结果反馈”,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有所发展,检查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为教师确定新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充分备课的能力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在写教案的时候不应该只注重教学环节的齐全和数量的多少等方面,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让教师的教案更好地、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借它山之石,攻己之玉。模仿是人类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些新上任和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应该多学习一些优秀的教案,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教学理念,提高他们对理念运用的执行力,有效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长期以来,教师的备课都是***完成的,很少有老师一起共同探讨、研究、合作备课。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必须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需要老师的集体协作。其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展开集体备课活动,共同加强教材解读,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交流、探讨研究出不同的新观点来弥补独自备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丰富教法和经验,完善教学方面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与其他教师共同成长、进步、提高,通过集体备课让备课变得更充分,使它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3.加工教学内容的能力
加工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教师需要根据所了解的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对教学内容做教学方法上的加工处理,使教学内容更便于自己的运用,以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加工处理教学内容,首先,必须研读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有关的参考书。研读教学大纲有助于弄清楚教学的目的。了解学科的基本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学科的基本教学要求。研读教材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内容,清楚学科的组织结构以及重难点,所以研读教材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透”就是对教材的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算是完全掌握、精通了教材。教师广泛阅读参考书目有助于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其次,对教学内容合理地进行选择、组织、调整、安排。反复研读教材,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合理的取舍,合理安排教学的重难点,使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讲解详略得当,有条不紊。
4.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过程的充分展开。教学组织管理的能力是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语言的组织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借助适当的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课堂上的突况,审时度势,调整教学步调和教学方法。
5.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通过教学评价,能使教师和学生知道教学过程的结果,及时地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能促使教师及时地调节自己的教学工作,能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组织中的某些不足,判断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可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实现程度,明确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6.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使之不断升华,达到理论的高度;要能够自觉地运用、验证教育理论,从大量的现象中研究探索出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才能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改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 结束语
总之,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地、不断地学习、思考和积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实践提升,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树华、***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4]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陈安福.教学管理心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6]曾拓、李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7]陈顺理.教学能力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1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