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古城西大街有一四合院落,门前立有一杆“镖”字大旗随风摆动,灰砖翘脊的屋檐下悬挂着一块“镇远镖局”的匾额。这里曾是威震华北、辽西及口外等地的山海关镇远镖局旧址。
镖局是为一些商家、个人提供安全保障的专门机构。在中国历史上,与镖局性质差不多的就是驿站,最早的驿站可以追溯到隋唐年间。当时的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它仅局限于朝廷之间传递,而对于民间的商业往来,当时并溲有安全保障机构。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相继开设,逐渐出现了以押送银号、银票为主业的镖局。至清朝中叶,银镖、票镖两大镖系形成于南北商埠要地。中国第一家镖局是山西人“神拳芜敌”张黑五在北京天府们外创办的兴隆镖局。说到镖局,自然离不开一个“武”字。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在战争和护身防卫上都起着重要作用,一些拳师为了生存,为人看家护院、教徒弟、当镖师,受雇于而尽安保之劳。所以说镖局掌事和镖师们都是武艺高超的人,腰系镖囊,内装飞镖,手执长矛,凭着一身好功夫,铤而走险镖行天下。
镖局走镖时的重要交通工具是镖车,其实就是木制的独轮手推车,这样的车子走起路来虽不好把握平衡,但走崎岖不平的山路较方便。镖车上插着三角小旗称为镖旗,上面写着代表总镖头的姓氏。在走镖过程中,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人远远一看镖旗,就知道是哪一家接的镖,就知道护镖人是哪位武艺高强的镖师,也就没人敢劫镖了。如果你失了镖,给商家失了财,你就没了名声,也就没了饭碗,因此镖师们对自己的名声看得非常重要。
山海关自古即为出关入关的必经之路,明清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之间交易更趋频繁,为将各类物资安全送至目的地,甚至朝廷运送饷银,也要委托地方镖局护送。因而,山海关镇远镖局也就应运而生了,镖局掌事是王姓家族,其家人在明末做过中***官,整个家族习文好武。主要护镖地域包括山海关至奉天、山海关至热河、山海关至赤峰、山海关至山西和山海关至口外等几条商道,王姓家人不仅自己当镖师走镖,兴旺时还雇佣镖师多达五十余人。镇远镖局与其他镖局一样都有很多业务,如坐店、护院、守夜。并有严格的镇远镖局门规戒律:凡入吾镖局者,务须尊敬师长,铭记教诲、尊重同辈,切磋共进。务守“四戒”,即戒持武欺人,无事生非;戒不敬师道,同辈相谤;戎学艺不精;泛传他人;戒违法违纪,败坏武风。而且在走镖中还有“陆路三不往、进店三巡视、睡觉三不离、客镖要三忌”的规定,即:不住新开店房,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妇之店;要进店内巡视,要到店外巡视,要进厨房巡视;武器不离离身,镖物不离人,车马不离院;忌问囊中何物,忌同雇主宝眷接触,忌中途讨赏。
在每次走镖前,镖局王掌事都要将这些规定重复给镖师们,亲手把官府开的通行证和接收镖物的清单交给总镖师,并送他们到城外。这样就可以上路走镖了,途中遇到关口拿出通行证,为避免纠缠,镖师有时便顺手塞给官兵们一些银两,就可以顺利通过了。走镖时,如看到山上有土匪需喊镖,如喊镖本行需“春点”对话,“春点”是武林中的行话,只有镖局内部的人知道,外部人根本听不懂,如“春点”不行就得兵刃相见,以死相拼,所以当镖师在每走一趟之前,就已经打点好了家里的一切。
开办镖局也需几个条件:一是创办镖局的人需有一定的资本,镖走丢了要赔得起买镖人。如你没有资本,哪个人家敢买你的镖?二要有一定的客户群。他们的财产经常在两地之间来回流通,最需要保护押送的人。三是熟悉黑白道。当时的走镖都是金银财物,对所走的路线、地界和所经的关隘,都得要有熟悉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票号、银行、铁路、邮***、轮船的开通,至民国初年活跃了三百多年的镖局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修复后的山海关镇远镖局为四合两院布局,煎院为镖局接镖的业务场所,展出当时镖局和镖师所用之物,如镖箱,镖车、轿车、兵器和生活用过的烟具、烟桌、家具、书画、瓷器、木器等和江湖行规。后院为生活、练武之地。介绍镖师的生活习惯,再现当年“习武强身”、“兴邦振国”的风潮,这对研究中国镖局行业的历史,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有_定的研究参观价值,同时也展云了古城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