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77个弟子,唯一一个曾对老师不恭敬的,就是子路。
子路在家乡被叫做“野人”。这当然不是说他长得像神农架的野人,而是说他没有正经职业,成天无拘无束地到处游荡。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到处游荡说不定会惹来麻烦。但子路不怕,他身材魁梧,性格豪爽,好勇斗狠,打起架来平常人可不是他的对手。平时他喜欢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一把猪皮装饰的剑。这两样东西都是一位勇士的标志性佩饰。
子路带着这两样东西招摇过市,谁在大街上迎头碰上他,都忙不迭地退避三舍。
孔子就是子路最看不惯的儒生,一遇上,子路就骂骂咧咧地给了孔子一通冷嘲热讽,还把剑,在孔子鼻子底下舞来舞去,大言不惭地说:“你们不是喜欢讲什么古代君子吗?你说,古代君子也应该像我这样佩着剑的吧?”
孔子一看子路盛气凌人的样子,心想,和他讨论剑的问题,说不定他会真的和我动起手来,那可就斯文扫地了,还是和他说说道理吧。于是,孔子温文尔雅地回答道:“古代的君子可不会像这样傻乎乎地举着剑挥来挥去。他们的‘剑’一定是用忠诚、仁爱铸成的,带着这把剑在一间小屋子里,就能知道千里之外的事。遇到危险,用忠诚、仁爱就可以化解,哪里需要这种铁家伙呀。”
子路也是性情中人,听了孔子的话幡然醒悟,收起剑,理理衣服,恭恭敬敬地向孔子行了礼,说:“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教诲,真是有些迟了。请您收下我这个学生,让我向您学习君子之剑的学问吧。”
在孔子的循循善诱之下,子路进步很大,不仅跟着孔子学习,还做起了孔子的车夫和贴身侍卫,深得孔子器重和信赖。有了勇猛有力的子路保护,孔子也躲过了很多恶意的攻击。孔子常常夸奖他自信、坚毅、忠诚,但是也在心里暗暗为他担心,担心这样的忠勇会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不幸真的被孔子说中了。
子路在卫国做官时,叛臣发动了兵变。子路正在外地出差,一听到这个消息,星夜赶回,在城门口碰见子羔,子羔告诉子路:“卫出公已经逃跑了,你还是回头吧,别惹祸上身。”子路却回答说:“替别人效力就不能怕死。”
到了叛臣府上,只见一帮将士正在饮酒作乐,欢庆胜利。子路走上前,大义凛然地说:“你们这群混蛋!我要把你们捉住,统统杀了!”说着就动起手来,可寡不敌众,不一会儿就遍体鳞伤,连帽子上的缨穗都被砍断了。
奄奄一息的子路面对敌人刺过来的长矛,毫无惧色,从容地取下帽子,重新系好缨穗结,端端正正地戴好,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然后勇敢地任由冰冷的矛尖刺进他的心脏。(孔寅夏 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