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秘密,每当春夏树木葱茏、河水渐涨的时候,清冽的雅砻江水会将陵墓里的宝藏一点一滴地冲刷进沿河的村庄里,一直到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中,它不仅让藏王的臣民们、子子孙孙都有享用不尽的财宝,而且还在冥冥之中保佑着后世子孙的繁衍与昌盛……
藏王身后的盛世与繁华
吐蕃王朝的历代赞普陵墓被称为“藏王陵”。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藏王陵群位于拉萨市东南、琼结县对面的丕惹山上,是公元七至九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方圆达3公里。
古代帝王陵寝一向属“禁地”,连陵区周边的围墙都靠不得,更是不能在那里放牧。中国帝王陵寝羞不多离不了一个共同标准:“龙穴砂少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这就是“风水说”,草草几字,但执行起来内容和禁忌多多。帝王陵寝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国运、江山的兴亡,格外受重视,因为选址不慎被帝王杀掉的风水先生不在少数。
那为何第一代藏王要在这里建筑藏王陵墓群呢?
藏王陵墓群背靠丕惹山,前临雅砻河,藏风纳气,亘古不变。气遏水则止,遇风则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寄托人们的生活理想,同时在风水的观念中,还常包含着一种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谐的环境思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无论哪朝哪代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雅砻部落第一代藏王――聂墀赞普在这里的扎西次日山上修建了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在对面的青瓦达孜山脊上,还有6座旧王宫的遗址,是第九代到第十五代藏王各自修建的行宫。陵墓和王宫遥相呼应,应该是松赞干布的祖辈藏王选择塞里建墓的一个原因。
而面前的雅砻河源自雅拉香波雪山,由南向北浇灌两岸河谷,最后汇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是传说中藏族的发祥之地,雅砻部落最早的臣民就生活在这里。将墓陵建于此,也有保佑后代的意思。
沉睡千年的地下秘密
千年古墓就这样呈现于眼前,那古墓里的人曾经演绎了多少人世繁华,而埋藏在墓陵地下的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从外观看,藏王陵墓有高大的封土,较大的墓,封土边长100米以上,高出地表20~30米。各墓封土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是用土石夯筑,选取的土质很粘稠,风干后几乎刚硬如石。
但遗憾的是,包括考古队员也未曾真正走进过墓陵,他们仅是依靠对照林芝地区朗县列山吐蕃墓葬中被盗开的墓室内部结构,对松赞干布王陵内部的情况进行了大体描绘:松赞之墓内有地下宫殿群,有五座神殿,面积约有1万平米。此墓以其绚丽的装饰而闻名……墓穴的左面埋有松赞干布的财产,右面则是用纯金做的骑士和战马,以作为他在阴间的随从。从其陪葬的物品看,吐蕃王朝在当时确实是鼎盛非凡。
十八世纪僧人穷结多吉也曾著书对吐蕃陵墓作过这样的描述:“四方墓冢分成格,丝纸拌于泥土中,以此塑成英主像,载上木车踏歌舞,安放圣像于墓中,奇珍异宝充于格,此风从此盛于世……”也证实了墓陵之中以格相分的内部结构。
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地下王陵还能告诉我们更多的秘密,有待考古队员真正走进一座墓穴的那一天,真相也许才告白于天下。
最早的一次掘墓
古代帝王生前建造华丽的宫殿,死后又在地下建造了宏大的地宫,以作为灵魂永驻的天堂。为了防止盗墓贼打扰,他们设下种种机关与玄秘。但是无论陵墓如何诡秘,盗墓贼从未停止活动……
历史记载,最早的一次掘墓,发生在吐蕃王朝末期。末代藏王朗达玛死后,两个王子争夺王权,两败俱伤,终于激发大规模臣民造反。公元866年,造反的臣民占领了雅砻,王族四散奔逃。造反世系共同商议,瓜分王陵,神圣的吐蕃王陵开始遭到亵渎。
千年后有着精密仪器、先进设备的考古队员再次采用遥感探测技术,探测藏王陵墓究竟遭到什么样的破坏。所有的探测结果表明,松赞干布的墓陵未被盗掘过。
从未消失的活守墓人
除了地下寝宫的秘密,藏王墓还有一种藏地独有的延续了200多年的活守墓人制。
守墓人的小房子就在松赞干布墓侧旁。守墓人制度属于苯教的人殉制的延续,由杀活人祭祀变为人不被杀但需终生活守护在此。
守墓人通常由藏王的宠幸近臣或贴身仆役担任,谁被选为守墓人对于他的家族来说是一件风光无限的事,这一家将世代享用王朝的供养,享有奴隶和土地的封赏,但他其实就是一个活死人,终生不得与外界活人接触,即使有人来祭祀,他也要躲藏起来;只能吃供品,不能吃冒烟的食品。月黑风高的夜晚,看见有孤独的身影在隐约晃动,那不是“鬼魂”,应该是守墓人在巡夜了。
吐蕃王朝灭亡后,又兴起了天葬,既无藏王,又无墓可守,活守墓人制也随之消亡。
在我询问僧侣们的每日生活时,他拿出了一张女孩的照片。6年前,一位来此考古工作的女孩竟突然爱上了轮廓清癯的顿珠,但顿珠回绝了。至今顿珠还珍藏着她的照片,他从20岁起就已经立志在此事佛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藏王墓:沉睡千年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