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佛教成为传统文化的符号化产物,而其内涵也不断面临着当代社会的挤压时,这部纪录片究竟要构架一个怎样的佛教?
近8年之前的一个傍晚,在北京二环内的一个机关大院里,有几个人饭后散步,闲谈中聊起了想做一部关于中国佛教历史的纪录片。其中一位出主意说道,那就做“中国名寺高僧”吧。以人代庙,以庙说史。
于是,中国佛教2100多年来的历史故事、经典人物和经典寺庙,便以《千年菩提路》这部纪录片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从东汉佛教传入中土开始,足足用了46集的笔墨,以最具代表性的22座寺院和3位高僧为主题,并将汉传佛教四大名山、八宗祖庭、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收入镜头中。
目前12集的精缩版刚刚在央视首映完毕,虔诚的佛教徒们也开始在网络中追看,并写下了“阿弥陀佛”的留言。
事实上,这部片子并不仅仅为佛教徒而拍。在中国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在当代人们心中,充满了多重印记――有人认为她深厚博大,有人认为她威严遥远,更有人认为她神秘莫测;而同时,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种种异化的迹象,譬如贵族化和商业化倾向。
当佛教成为传统文化的符号化产物,而其内涵也不断面临着当代社会的挤压时,这部纪录片究竟要构架―个怎样的佛教?
佛教要告诉我们什么?
佛是什么?佛陀又是谁?佛教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曾经是《千年菩提路》总导演周兵心中的一个疑问。
4年前的9月,《千年菩提路》的审批通过了,投资有了,项目规划好了,独独缺位拥有良好佛教历史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制作团队。
总制作人李欢想到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周兵――纪录片《故宫》出自周兵之手,而他还恰好是一名佛教徒。
用周兵的话说,愿力不可思议。他已经不记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曾在一尊佛像前发过愿,在他有生之年,用影视的方式拍摄佛教,展现佛教的历史和思想,用今天大家比较喜欢的方式来讲述佛的故事。
2004年刚刚成为一名佛教徒的周兵对于此片的拍摄既兴奋不已又惴惴不安,“我和我的朋友说,在当今的中国现实条件下,我们也算是矮子里拔将***,勉为其难”。
周兵很清楚在中国佛教面临的现实情况――虽然佛教在中国拥有延绵2100多年的发展史,曾经广泛影响了中国人的语言、音乐、戏剧、建筑乃至生活方式,但在当代社会,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和隔阂就像历史长河中的经年尘埃,难以一下子拂去。
“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总会说佛教是一种迷信,佛教的很多经文无法看懂,佛的形象总是高大,涂抹着金粉供在庙堂之上,威严中离我们似乎总是那么遥远。而另外一些朋友则以为香烟缭绕之中,眼前的这个用各种材质塑成的佛像似乎拥有一种神秘而伟大的力量,我们的一切麻烦和问题都能交给佛和菩萨们去解决。”周兵说。
有人把佛表面化,有人跟佛“做交易”,在周兵看来,这都是当代中国人的悲哀。
事实上,在拍这部纪录片之前,周兵自己也跟佛做过“交易”,譬如此前他对佛教的认识都是理论化的,进寺庙内的烧香拜佛也都会祈福自己,片子拍得更好、更有影响力、剧组的人都更平安。
直到他有一次去藏地,看到一位老者的祈祷,满心震惊――老者每天都会去寺庙祈祷,孤独一人在寺庙内蹒跚前行尤其引人关注,周兵问他,你每天转的目的是什么?老者的回答出人意料:祈祷世界更和平,地球上的生命更平安,可以得到更好的智慧。
就像老者的发愿启发了周兵对佛教的重新理解,周兵也希望这部纪录片可以稍稍洗去俗世社会对佛教的误解,“我们这套片子告诉大家佛教到底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中国和佛教发生什么样的碰撞”。关于这些,可以在解说词中一窥纪录片的佛教态度:
今天,我们蓦然回首,却发现当年求来的竟是一种更加开阔的思维,是中华民族赖以繁衍传续的其中一块文化基石。(《白马驼经》)
玄奘,中国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佛教文化最高潮的推动者,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帝国高僧》)
如果说佛教是行为的,实践的,最集中地彰显这种实践精神的就是普贤菩萨,他的十大行愿是佛门修行的重要法门。(《光明峨眉山》)
从玄奘到六祖慧能,从少林寺到大小昭寺,从寺庙的兴衰到不同佛教宗派的法脉传承,2100多年的佛教历史脉络在镜头前舒展开来,而周兵想通过这部纪录片传达出来的东西也渐渐疏朗开来:佛教不是盲目、迷惑的崇拜,而是“一种活泼而生动的思想,是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传递,是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如今,周兵的发愿也跟之前大有不同,“我发愿改成了,世界更和平,国家更美好,更和谐。虽然我觉得发完了,对这个社会真的没什么帮助,但我还是会发这个愿”。
不仅如此,这部片子还帮周兵确定了后半辈子的人生目标――把传统文化包括佛教文化技术化,就像日本的茶道,通过两个人之间的礼仪式喝茶提高了彼此的精神和思想,他希望技术化后的佛教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能够扎扎实实的去平衡人们的家庭、工作和生活,比如让佛教和心理学的结合,比如多制作些佛教音乐,这样佛教将不仅仅是理论和故事,而是能真正成为缓解饱受精神危机之苦的现代中国人的一剂良药。
佛教的当代精神是什么?
实际上,人们想通过这部纪录片看到的不仅仅是佛教的历史,更想看到佛教在当代社会的现状。
在央视播出的12集精缩版基本上是历史视野中的佛教渊源,对现代社会中的佛教现状少有涉及。而在46集的完整版中,拍摄了不少现代社会的佛教情况。
46集的纪录片中有完全纪实的当代僧侣生活。
譬如在《南传佛教》一集中,剧组亲历西双版纳的勐泐大佛寺泼水节,目睹傣历新年的佛教色彩。在这一天,佛寺中的佛像,被僧侣们精心地擦拭一遍,表达着对佛陀的敬意,而人们相信,用这一天沐浴佛像的圣水,相互泼洒,可以消除一年中的灾难,带来吉祥如意的好日子。西双版纳佛学院中,9岁就成了出家人的小沙弥帕罕养也成了镜头中的人物,帕罕养的幼年出家是傣族人全民崇尚佛教的折射,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每一个男子都要在幼年时出家当一次和尚,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除此之外,纪录片也涉及了当代年轻人对佛教的思考。
在拍摄佛教圣地普陀山一集时,周兵拍摄了两个年轻人,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四川,分别出发参访普陀山。他们带着现代年轻人的各自感受和他们的提问,到寺庙跟出家人沟通。
实际上,周兵很看重当代青年人的宗教思考:“我已经做出一个小时的版本,将来我想做出80分钟的版本,让这个环节成为一个***的纪录片。”
让他做出这样的设计和看中这样的思考的原因在于:“现在大部分佛教不够当代化和现代化,缺乏当代化和现代化的手段和当代生活发生关联。”
而有目共睹的是,佛教和寺庙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跟现代社会发生关联――佛教的贵族化和商业化。
在当代中国有个说法是,穷人信基督,富人信佛教。在中国,信徒最多的可能是基督教,而不是具有历史渊源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
当代社会,有些寺庙远离了青灯古佛、木鱼钟声,也远离了作为精神活动的公共场所的文化内涵,更多呈现的仿佛是―个旅游观光的地方。
“现在庙盖得很漂亮,但没有灵魂。好多庙里讲烧香,比如880元求平安,甚至一个香几十万元,这跟佛教精神是相悖的,按照佛教理论来说是众生平等,哪有说你出的钱越多,你的回报越多,”佛教徒周兵自然也把当代社会的佛教异化现象看在眼里,“如果说佛教再这么走下去,不真正尊重人亲近人,没有真正健康的思想和慈悲精神,肯定会走向没落。”
佛教如何从历史巅峰期走入当代社会中的这份没落中来的?又如何从这种社会浮躁中走出去?遗憾的是,纪录片对此并无具体涉及和解答。
“没法说清楚,问题太复杂了,我只能说回到历史中,看历史中真实的现象,佛教中的一些著名的人物,高僧大德一些代表性人物,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学习古人中的模范人物,宣扬好的一面,”无法做到对负面现象的批判,周兵愿意做到对正面效应的建立,“我们对文化历史的传播还是初级的,我们先把历史比较清楚地告诉人家,先把ABCD的事情说清楚,我们底子很薄。本来就是矮子里面拔将***,没有很好的学术能力和修养,就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事实上,周兵想传达出的正面效应是,对佛陀的慈悲力量的生活化理解,他在自己的博客中细腻地写到――
观世音菩萨不仅是―个美丽高大的形象。她可能就是工作中面临压力烦恼时,同事送过来的一杯暖茶,一个微笑。在我们遭遇内心烦恼和痛苦时,来自朋友的一句问候,一种舒展,在面临困境时,亲人和朋友伸出的一双相扶的手。我理解的观音菩萨是内心中对人的关爱,一种慈悲的力量,她可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她无处不在。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个生命都可以成为观世音菩萨。”周兵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千年菩提路》讲述真实的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