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号“瞌睡虫”的老同学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老同学,我没听你的话,没能劝阻儿子小明当司机,以致酿成如此大祸!他开车打瞌睡,车翻进沟里,数十万元的车与货全部毁损还不算,他自己也摔成重伤……”老同学希望我到县医院会会诊,救救孩子的命!
我知道孩子的伤肯定不轻,便匆匆上路了。四个小时的车程令人急不可耐,焦躁的思绪中便翻腾起“瞌睡虫”的往事。上学时他总爱打瞌睡,每每被老师叫起来站着听课,即便站着,他还会睡着。最有意思的一次是上体育课踢足球,他竟在足球场的草坪上睡着了。一晃几十年没见面,两年前他带儿子小明来省城找我,说孩子也像他有瞌睡的毛病,要检查一下是不是癫痫,因为孩子想当汽车司机。做了脑电***检查,没有癫痫的迹象。因为怀疑他爷俩患的是“发作性睡病”,我劝他不要让孩子学开车,以免发生危险。没想到……
小明伤势的确很重,是颅底骨折、肋骨骨折和血气胸,但意识尚清楚,只是呼吸困难。当地医院做胸穿抽气抽血,没解决问题。我立即给他做胸腔闭式引流,情况缓解了许多。
他后悔不迭地说:“叔叔,我悔不该不听你的话。我这瞌睡病说来就来,自己也控制不住,已经有两次险些撞人。这次大白天开车睡着了,车翻了才摔醒的,差一点把命都搭上……据说我奶奶也有这种瞌睡病,轮到我是第三代了,难道这种病还会遗传吗?”
真叫他说对了,“家族性发作性睡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有这种病的家族中几乎半数成员有发病风险,每代受累,男女均可发病。
一位叫安尼的医生曾提出了发作性睡病的三条诊断标准:①白天打瞌睡常摔倒、睡瘫或有睡前幻觉;②有时候突然清醒过来,脑电***正常;③病人血清化验时,组织相容抗原(HLA―DR2)阳性,跟普通人有很大区别。南京鼓楼医院曾经报道三个家系中的8例发作性睡眠病人,都具备上述诊断条件,8例均在10~16岁发病,平均发病年龄13岁。
目前对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研究初步发现可能与脑干中缝核、篮斑及基底核分泌的单胺类神经传导介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功能失常有关。***上除用利他林、丙咪嗪等可以控制症状外,还有人用L-酪氨酸9克/天,连用4周,或者用舒脑宁5-7.5毫克/天,都可收到一定疗效。
患者应避免从事危险性较大的工作,以免发生像小明这样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