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理解,孰是孰非?其实,“渴睡”就是“瞌睡”,不能理解为“渴望睡觉”。
首先,从词义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无“渴睡”词条。《辞源》《汉语大词典》作为词条收入“渴睡”。《辞源》对“渴睡”的解释是“欲睡,思睡。今通用‘瞌睡’”;对“瞌睡”的解释是“困倦而思睡”。《汉语大词典》对“渴睡”的解释是“瞌睡,想睡觉或困倦而进入睡眠半睡眠状态”;对“瞌睡”的解释是“倦极思睡,打盹”。可见,“渴睡”和“瞌睡”虽形式各异,词义却相同,应该属异形词范畴。将“渴睡”释为“渴望睡觉”虽勉强讲通,实属望文生义。
最后,从词的历史演变角度看,“渴睡”“瞌睡”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是共存的。
先看“渴睡”。宋代苏轼《王巩清虚堂》诗:“吴兴太守老且病,堆案满前长渴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王生酒意已醒,看看渴睡上来,伸伸腰,打个呵欠。”鲁迅《社戏》:“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渇睡,不如及早睡的好。”
再看“瞌睡”。宋代朱敦儒《樵歌下·木兰花慢》词:“饭饱酒香,瞌睡之时知上床。”《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断冤》:“三杯两盏,不觉吃得烂醉,只见孙押司在校椅上,朦胧着睡眼打瞌睡。”杨朔《海市》:“朱学安是个结实精干的壮年人,眉毛漆黑,眼睛好像瞌睡无神,人却像当地人说的,机灵的像海马一样。”
但是,在演变过程中“瞌睡”渐渐占了上风,一举取代了“渴睡”而成为规范词形。《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只收“瞌睡”词条而不收“渴睡”即是最好的证明。
由此可见,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渴睡”是五四时期白话文初创,词语尚缺乏规范使然。我们现在写文章应以“瞌睡”为规范,不要写作“渴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