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先进的钱币文化远播到周边国家如日本、胡鲜、越南等,对这些邻国的货币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朝鲜货币史中,常平通宝具有突出的地位,前后铸行达200多年之久。据《肃宗实录》载:“四年(清康熙七年,1678年)正月乙未,命户曹、常平厅、赈恤厅、御营厅、司仆寺、训练都监铸常平通宝。”
“常平”二字并非年号,是因该钱首铸干常平厅而得名。除常平厅之外,各地的主要官府与***营也铸造了货币,如1678年的户曹、工曹、兵曹、宣惠厅、赈恤厅、p边司、司仆寺、水***统制营、训练都监、捻戎厅、守御厅、御营厅、精抄营、全罗道监营、庆上监营、开城管理营、原州管理营,1682年的关西监营,1688年的平安道监营,1696年的岭南监营、湖南监营,1712年的禁卫营,1727年的水原管理营、统营管理营,1742年的成镜监营、武备司、江原监营、忠清监营、京畿监营、广州管理营、海州管理营、利原管理营、黄海监营,1834年的北关监营,1873年的端川府监营、江华管理营、义州监营,1881年的武卫营,1883年的均役厅、典圆局,1888,F的西江监营,1891年的西营监营。这些铸造钱币的官府和***营的名称,反映在钱币上,可以确定大部分“常平通宝”的始铸年代。
为扩火常平钱的流通和影响,李朝***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用铜钱征收租税、奴婢部分身贡和赎金;2.在八个道直通北京的沿途开设官营店铺;3.允许商人开设铺子和钱市;4.规定集市买卖一律用铜钱;5.令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全州、安东、公州、开城、水原等地铸行铜钱。
常平钱的铸造与流通,使朝鲜的货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17世纪至18世纪初,朝鲜曾出现“钱荒”,有人提出铸当十、当五钱来补牧。据史料记载,这个建议因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没有实施,但实际情况是“常平通宝”有小平、折二、当五、当百4种,没有当十,并以折二钱的品种、数量最多,当百少见。“常平通宝”铸地多、时间长、数量大,加上私铸盛行,因此版别众多,品种超过3000种,蔚为大观。常平钱背文极多,通常是用局名配以数字、千字文、五行、星月等组成,纷繁复杂。常平钱大都制作精整,其外缘极宽,穿孔特大,文字较小,很有特色。一般铜色发黄、钱文工整者,应为早期官铸。字体呆板、铸造不精者,应为后期所铸。而钱文写法粗糙、铜质发黑者,当为私铸。
责 编 陶 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