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间:“大而安静”和“小而嘈杂”
第一差别是化妆间,莫万丹最先强调它,是因为她在那里呆的时间最长。
莫万丹拿了张纸,画了个L型,在L型上又画了六、七个口字。每个口代表一个功能区,L型代表整个化妆间的形状――她画的是米兰时装周的后台。莫万丹去了不下5次,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看看米兰的化妆间,分化妆区,发型区,穿衣区,美甲区,休息区,拍照区等等,因为功能很清楚,每个区域都界线分明有工作人员原地待命,模特在这几个房间之间穿梭,我化好妆会到休息区喝咖啡或者吃水果莫万丹说。
那你会把妆吃坏的呀!
没事,莫万丹大大咧咧的笑:去化妆区补妆呗。
那么国内的化妆间是怎样的呢?莫万丹就画了一个口说:喏都在这里了!
模特面试:“必须面试”和“不用面试”
以莫万丹的名气,中国设计师一听到她的名字就没问题,不用面试,她不用参加面试也能获得表演的机会。
但是跑到国外排队等待面试的莫万丹赫然发现几张国际超模的面孔也在队伍中。哇。这么有名的模特还要面试啊!莫万月心里志忑不安。经过几次超级面孔排队带给她的震撼,她很快就习惯了――这原来是国际惯例,凭你是谁,你都需要通过面试,才能知道你是否适合这场秀。
“有时候我也遇到过不合适的品牌但对方非要你走。走就走呗,可我真担心我不能表现设计师作品的美感,这对谁都对不起啊!莫万丹颇觉担忧。
时装:“从不修改”和“二次修改”
虽然来自世界各地的模特都在一个标准范围内,但身材依然有微妙差异。国外的设计师会让选中的模特穿上新装,在尺寸显示有差异的地方做上记号,模特前脚把衣服脱下来,缝制人员后脚就把衣服拿走修改尺寸――通常腰围,裙长是修改最多的部位。
除了修改,现场还顺便做配饰设计:试装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任何配饰,设计师会根据模特的肤色,气质和服装的款式,拿出合适的配饰给模特戴上,直到效果满意,才拍定妆照。等正式表演前,每套服装都和定妆照放在一起,穿衣工根据照片来给模特准备服装和配饰。
那国内呢?
腰围肥了,设计师说拿别针别一下吧,裙子长了,设计师说走路小心点啊……这种情况很多我们走台的时候要时刻小心会不会被长裙绊倒,心里非常紧张这种担心会影响到表演。莫万丹说你说是合身的衣服好看,还是随便拿别针一别的衣服好看呢?
妆容:“舞台妆”和“生活妆”
我最喜欢日本化妆师,化妆过程真是个享受。莫万丹说的享受是妆前极其细致的护肤过程爽肤水***液,隔离霜面霜等步骤一样不少模特脸上每一颗细小的斑点都要细细地用化妆笔遮盖。
日本化妆师的工作理念是,舞台妆和生活妆一样强调细节。所以,最终的视觉效果日本化妆师的作品最无可挑剔。
你有黑眼圈,你有小痘痘,日本化妆师观察地比你还仔细,他们用不同质地的粉给你遮盖,很均匀细腻,而国内有些化妆师+直接往你脸上抹大厚粉底反正痘痘,黑眼圈一遮,灯光一照,啥都看不出来。这种妆下了台没法看,粗糙,模特下了台,毁皮肤。日本化妆师的技艺,连欧美化妆师也自愧不如。
音乐:“强烈节奏”和“无节奏”
国内的走秀音乐节奏感非常强,模特都必须着节奏走。结果是,模特走台的风格基本雷同。
以前我从来没注意,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融危机,大家的音乐都很柔缓,我才发现,音乐没明显的节奏感,我们就得自己根据自己的感觉走快还是慢,该做怎样的动作等等,其实这有利于特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莫万丹说我现在较理解,国外是比较注重模特风格的,你只要会一字步,根据音乐和服装的风格,怎么走台就看特自己自由发挥了!而不是大家统一的节奏走模特的个性化在欧美的T型台上显得特别重要。
表演:“排练3”“4次”和“排练0”“1次”
“自由走台”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不用排练。
我们国内肯定是要排练的,三四遍是常有的事,而国外几乎不排练,要么最多排练一次。莫万丹发现,国内之所以要排练,问题就出在音乐。编导要根据模特走台的时间计算音乐,音乐长了减掉一部分还算容易,如果短了需要接一部分音乐,那非得模特“陪着走”两遍才能完成。而国外的编导,通常会让助理根据模特的人数代替走台,以此判断音乐的长短并控制整场会的时间。等模特需要排练时,一切都已编程完毕。
国内不排除有乐感欠佳的模特,但为了这几个模特,让几十个模特跟着排练,莫万丹直喊冤!
美发:“直接卷”和“拉直了再卷”
所有的时装周都一样,主创人员做好一个标准发型,然后让其他发型师照着样子做。最后的秀场***片,每张照片都一模一样,莫万丹是怎么看出发型师的高低水平呢?
在米兰、巴黎这样的时装周上,5个发型师中,必然会有一个日本发型师。而且,日本发型师常常是整场秀的主创设计,最受尊宠。莫万丹在迪奥秀的准备工作中,发现了日本发型师技艺“全球第一”的秘密。
很简单:就在于上卷之前把发丝吹得笔直笔直。“哪怕你本来就是直发,发型师还要接着给你吹直,直到头发插个梳子都能滑落下来。头发直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日本发型师再给模特上卷,上卷时每一缕头发,发型师都要仔细分配和设计”,仅从照片上看和欧美和中国发型师做出来的发型是无法看出来的,但是,模特头发的手感,动感、光泽感却已经天差地别。
穿衣工:“高材生”和“老阿姨”
莫万丹很喜欢国外的穿衣工,他们都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丝不苟地拿着模特定妆照,按顺序摆放好莫万丹需要的行头。莫万丹只需要伸手,衣服就顺利穿好。“还有男穿衣工,不过,模特和穿衣工都很忙碌,谁都顾不上谁”,莫万丹说完哈哈一笑。
学生穿衣工一个人只负责一个模特的服装,所以绝对不会搞错。穿衣工在模特来之前,就把服装所有的细节了解个遍,等模特来了,他的娴熟足够让模特“伸伸手”就OK了
在中国给我们穿衣服的是上了岁数的阿姨,该穿哪套,怎么穿,她们还没我们清楚。有时候阿姨还在四处找衣服,我已经一把抓过衣服,边穿边跟阿姨说,不用你找了,我已经穿了,已经穿了……,莫万丹的话音未落,衣服基本已经穿利索了。
莫万丹把中国阿姨说得那叫一个惭愧!
舞台:“1米距离”和“10米距离”
在国外,与观众席相距“1米”的舞台比比皆是。
中国的T台越来越讲究气派,离观众喜越来越远。有的远到服装看不清细节,只能远远看个“大色块”。莫万丹说:“我们也希望和观众有互动和交流,其实设计师也希望大家能把服装看清楚点,舞台近一点,其实大家都挺舒服的,还省钱呢”。
估计很多品牌商不会采纳莫万丹的意见,谁让中国品牌在“上升期”,需要舞台烘托气势呢!
小舞台哪成啊!
编导:“没有”和“有”
国外的秀,莫万丹现场很少见到过编导在忙碌。刚开始,她还纳闷:这么大个秀,怎么维持秩序呢?后来,她发现编导在秀没开始前,音乐,灯光。舞美、后台等各个工种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编导或设计师只需在T台的后面监视两个大显示屏就行了,一个显示屏上正监视着模特走台的一举一动,另一个显示屏上监视着观众。
在中国,编导是最累人的。要管音乐,管模特,管舞美,管灯光,管后台……活脱脱一个秀场管家,更看不到哪场秀会在后台安上两个监视屏,可能太贵了。
这问题有谁知道?还有那许许多多看似能和国际看齐,又迟迟没有看齐的“后台细节”,有谁知道它为何一直差距着。难道我们没有一个细节能“顶级”一把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名模莫万丹揭秘中外时装周十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