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字孔材,号柳津,生于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年),江苏淮安府赣榆县沙河镇人。据贵州《天柱县志》载,朱梓从小就聪颖勤奋,有勇有谋,成绩名列前茅。他十岁时就帮助做屠夫的父亲朱春解决了一大难题。
当时屠夫要想在天柱站稳脚跟,需得到当地富户的庇护。有一年春节临近,一孙姓大户对朱春说:“今年你送一百斤左右的猪头到我家,我当面付钱。”朱春一听傻了,想一个猪头一百斤,那整猪不得八百斤以上?于是他四处寻找八百斤以上的大肥猪,眼看马上过春节了,还是一无所获。朱春发愁地天天唉声叹气,家人问他缘由,他如实相告。十岁的朱梓一听,琢磨后笑说:“爹,孙家这是要你送礼呢。”
朱春这才茅塞顿开,次日即宰了一头二百来斤的肥猪,砍去四蹄,割下猪尾巴塞入猪嘴中,抬进孙家。孙家老爷一看,哈哈大笑,当即付钱,细问得知是朱梓解的谜,盛赞他聪明。
朱梓的父亲是屠夫,而屠夫在当时社会属下九流,他们的子弟不能入科场。朱梓一次与一富家子弟发生口角,受到欺凌,便愤然辍学,拜师学武。年轻的朱梓身材魁梧,眉目清秀,轻财重义,尊师爱友,深得师父厚爱,得到真传,出师后考入淮安府任萧曹掾。他看到狱中无井,便捐银5两凿井,方便官吏和囚犯的生活。
一年冬天,他因公事路过高邮,见河边饥民奄奄一息,而自己又着急回淮安办事。他就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委托当地的绅士买200石米赈济饥民,每人每日给米一升,使百余饥民得以度日。
万历十九年(1591年),朱梓以三考补天柱知县。朱梓到天柱上任时,正是农民起义在清水江沿线作战最激烈的时期。朱梓的亲友都劝他不要前去赴任,但他还是冒着危险来到“獠夷杂居”之区。
一到任,朱梓就深入村寨,了解民情,进行调查研究。他满怀信心地说:“天下无不治之区,视方略如何尔。”于是他谒见巡抚江铎,上奏他的治县方略“安边十三策”。
“安边十三策”的具体内容为:选购良种,教民耕种;延请工匠,教民织造;蛇兽为害,率卒捕猎;推行婚嫁,严禁;聘师办学,课教蒙童;完善组织,建立保甲;开辟集市,促进交易;修建衙署,整修街道;颁布乡约,整顿治安;修建仓廪,积粟防饥;栽种花果,招引外商;整钟鼓洞,以供游览;亲自断案,破除迷信。
江铎仔细阅读“安边十三策”后,深表赞赏,让朱梓大胆地付诸实施。朱梓亲自挑选强壮兵丁50人,训练一个月后,发给他们四套不同颜色的衣服。十几天后***示威,采取单个队伍检阅,士兵们在隐蔽处更换四套衣服,往返演示。百姓不知内幕,以为朝廷的***队来了,立即变得安分守己。随后,朱梓又带着这些士兵严打劫掠者,宽严相济,德威并施,社会得以稳定,百姓得以安宁。
治安稳定后,朱梓开始修筑城楼,东修迎恩楼,南修迎薰楼,西修怀远楼,北修拱极楼。同时,开展清理田赋工作,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开渠筑坝,引水分洪。“朱公分水”使县城南坡脚下的六百多亩稻田旱涝保收,遗迹至今犹存。他还在清水江沿岸兴建新市镇(今瓮洞镇)、清江镇(今远口六池)、新民镇(六池对面)、远口镇四个集镇,极大地促进了天柱的木材交易和集市贸易的发展。
朱梓非常重视教化,大兴教育,创办社学,培育人才。他兴建天柱县学,创办开化书院、宝带桥社学、兴文社学、钟鼓洞社学和聚溪社学,并在县城四周石壁上镌刻“四化”:德化、归化、开化、兴化。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带头捐银修建宝带桥(今伍家桥),捐俸禄修建“漏泽园”,还筹资建仓廪,设官庄,立文庙,竖坊表。
朱梓在天柱任职九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赴吏部述职,获一等知县,朝廷加封他为辰常黎靖兵备道(正四品)。离任那天,天柱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朱梓逝世,噩耗传至天柱,万民悲泣,上百人不远万里,奔赴赣榆沙河朱梓墓前追悼,十余日才回。两个苗民自愿留下终生守墓,至今朱公墓旁还有两个苗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县令朱梓“安边十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