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经济一般范畴

摘要:经济学原有的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有局限性。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资本范畴是: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它能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能使自身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有二重本性,既有客观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又有经济主体主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面。资本有二重历史作用,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而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护资本的积极作用,尽可能使它的负面作用最小化。

关键词:资本;资本一般范畴;价值增殖;生产要素;资本的二重本性;资本的二重历史作用

作者简介:张学安(1937-),男,重庆涪陵人,中南财经***法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中***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001―04

收稿日期:2008―07―08

《(资本论)辞典》对资本范畴的解释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宋涛,1988)。这个解释正确概括了《资本论》对资本范畴的论述。但这个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而不是一般的资本范畴。这个特殊的资本范畴有许多局限性。其一,与不使用劳动力商品而有价值增殖的资本不相容。小商品生产者使用自己劳动力生产商品,其活劳动形成的价值也是生产要素价值之外的价值增殖。劳动者生产自身劳动力商品时的活劳动,也会形成生活资料价值之外的价值增殖。其二,与一些消除了雇佣劳动而有价值增殖的资本不相容。笔者认为,雇员不能凭借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的劳动,才是雇佣劳动。雇员凭借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了利润分配,这里的资本就不是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其三,这个资本范畴只注意了它的价值增殖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创造社会使用价值满足人们需要的一面。其四,这个资本范畴只揭示了它的剥削性的消极的不合理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性的一面。而且,从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看,这个特殊资本范畴的局限性就愈来愈明显了。因此。有必要对资本范畴进行重新认识。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这是市场经济中资本一般的范畴,它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一是用于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生产要素,二是能增殖价值的生产要素。这个资本范畴概括了市场经济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经济关系,可以避免以上所说的特殊资本范畴的局限性。因为这个范畴表明了价值增殖不是雇佣劳动或劳动力商品条件下所特有的现象,价值增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劳动力商品只是价值增殖被剥削的一般性条件,还不是决定性的条件。这个范畴还表明了资本的二重本性和二重历史作用。

一、价值增殖是市场经济范畴

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和经营所形成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不仅商品的生产形成了较发达的社会分工,而且商品流通也从直接的生产部门***出来,并形成各种商业部门的社会分工。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成了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化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有价值增殖,社会上存在的小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商品也有价值增殖,劳动者个人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增殖。

企业的商品生产,先投入一定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郑志国,2002),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这个新价值就是商品中超过原有生产要素价值的价值增殖。企业里生产的商品价值(W)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二是耗费的劳动力的价值(V),三是这次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形成的价值(M)。

由自己使用自己的劳动力生产商品的个体商品生产者,要用一定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维持劳动力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他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并转移他的劳动力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他使用自己的劳动力,这个劳动力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所以这里转移的不是劳动力价值,而是生产劳动力本身时所耗费的劳动。转移生产劳动力耗费的劳动与转移劳动力价值实质上是一样的。我们知道,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到新生产的产品中,实质上就是将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计入这次生产商品的劳动之中,生产者通过售卖商品而取得补偿。转移劳动力价值实质上也是这样,就是将生产劳动力的劳动计入这次生产商品的劳动之中而取得补偿。个体商品生产者生产自己劳动力的耗费不外乎是这样两部分,一是所需生活资料的耗费,二是所需活劳动的耗费。生产自己劳动力时的必要劳动耗费,可以参照劳动力市场上同类劳动力价值来计入新生产的商品中。个体生产者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这部分价值就是价值增殖,就是超过生产资料价值和生产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劳动的价值。在这里,超过生产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劳动,实质上就是超过劳动力要素的价值。可见,个体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也由三部分构成,商品价值W=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C+生产劳动力要素的劳动V的价值(实质上就是转移的劳动力价值V)+这次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形成的价值M,不能认为他生产的商品没有价值增殖。

现在来看劳动力商品的生产。简单劳动力的生产只要有必要的生存资料就行,因而它的劳动力价值等于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复杂劳动力的生产就不是这样。复杂劳动力的生产不仅需要必要的生存资料,还需要必要的发展资料,并且还需要投入消费发展资料的活劳动,于是复杂劳动力的价值(W)=转移的教育培训费(C)+转移的原有劳动力价值(V)+学习培训时付出的活劳动形成的新价值(M)。M这部分新价值就是超过生产劳动力时的生产要素的价值,也就是超过教育培训费的价值和原有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张学安,2005)。可见,用自己的劳动力来生产劳动力商品有价值增殖。可见,不仅用劳动力商品来生产商品有价值增殖,个体小生产者用自己的劳动力来生产商品有价值增殖,而且用自己的劳动力来生产劳动力商品也都有价值增殖。因此,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生产都有价值增殖。其实,每次商品生产的价值增殖都不过是每次商品生产的活劳动的凝结。因此,价值增殖不是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特殊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下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下任何商品生产都有价值增殖,而且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也有价值增殖。产品与商品的区别,有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只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满足生产者之外的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即社会使用价值(马克思,1975a),二是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形成价值,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形成价值。因此,产品与商品的区别不仅在于有无价值,而且还在于有无社会使用价

值。因此,对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生产来说,生产企业产品的完成还只是完成了潜在的社会使用价值,还需要经过流通这个过程,使产品到达消费者手里才算完成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就是说,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完成要经过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两个阶段。因此,商品流通是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生产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商品流通的本质是使产品变成商品,并使个别劳动变成社会劳动而成为价值,而不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即价值由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流通过程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产品变成了商品(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二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其实,从流通过程产生的两个结果相比,前者是决定后者的具有本质的结果,这就是使产品成为社会的使用价值,并在市场竞争中使个别劳动变成社会劳动而形成价值,从而使产品成为商品;而后者是从属于前者结果的结果,这就是价值形式的变化,价值由商品形式变成货币形式,因为产品成为商品有价值才谈得上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尽管商品及其价值的形成,与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但从事物的本质关系上看,是商品价值决定它的价值形式。

商品流通过程的本质决定了流通过程中的劳动都是完成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的必要劳动,不能分为其中一部分是生产性的劳动,是发生在商品使用价值上的劳动,而另一部分劳动是非生产性的劳动,是发生在商品价值形式变化上的纯粹流通劳动。过去认为那些不直接发生在商品体上的劳动,如表现为交易费用和薄记费用上的劳动等,从形式上看与商品体无关,而从内容上看则与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有关,如果没有这些劳动,产品就不能变成社会使用价值,耗费在生产和流通中的个别劳动,就不能变成社会劳动而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流通中耗费的一切必要劳动,也是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中商品流通的物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诸如商品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销售商品的信息提供,让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场所及各种服务的提供等等,都是形成所售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商品流通中的薄记的物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与直接生产过程中薄记耗费一样,应视为生产社会使用价值的必要劳动耗费,诚如马克思所说,薄记是对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所必需的(马克思,1975b)。

可见,市场经济中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都是资本。资本并不以用劳动力商品来进行生产和经营为绝对的条件。下面我们将讨论,即使是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资本不一定都与受剥削的雇佣劳动有内在联系。

二、资本与雇佣劳动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劳动力商品关系条件下的劳动不等于雇佣劳动。雇佣劳动是雇主对雇员创造的价值增殖全部占为己有、对雇员进行剥削的劳动。在劳动力商品条件下,可以形成雇佣劳动,也可以不形成雇佣劳动。

对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增殖的剥削,在于不承认劳动力的直接使用权,雇主将雇员应得的那部分价值增殖占为已有。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雇员凭借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转让劳动力的使用权给雇主,这时,劳动力的使用权分离为雇主的支配使用权与劳动者的直接使用权。在商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劳动力的使用权转让的期限内,雇主可以支配性地使用劳动力,让劳动者按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他的监督管理下劳动。而劳动者的劳动力在自己的身体内,只能由自己直接使用,也就是说劳动只能由劳动者进行,劳动力的直接使用(劳动)权不可能被转让,雇主也不是要获得这种直接使用权,有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就行了。在这里,商品生产或经营的劳动,就分离为雇主的支配劳动,与劳动者的直接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雇主支配下结合起来使用,而这两种生产要素在劳动者手里直接结合起来使用、即直接劳动。在这样的产权关系下的劳动及其成果,不应归双方的任何一方单独所有,而应由双方共同分享。那种认为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及其成果全部归雇主所有,是没有产权根据的,雇主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使用权,以及对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拥有对劳动及其成果的部分所有权,而劳动者凭借对劳动力的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拥有对劳动及其成果的部分所有权。作为劳动成果的生产或经营的价值增殖,在不承认或漠视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情况下,劳动者得不到任何一部分,全部被雇主占有了。雇主占有了劳动者应得的那部分价值增殖,这就是剥削。这就使劳动成了完全为雇主进行的劳动,这就是雇佣劳动(张学安,2007)。有的企业,同样是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劳动者转让劳动力支配使用权给企业,除得到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外,全体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价值增殖),实现了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在这里,实现了既为劳动支配者,又为劳动直接提供者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就不是只为雇主的劳动、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而是既为雇主又为雇员自己的劳动、即雇主与雇员互利共赢的合作劳动。

剥削劳动者的价值增殖的雇佣劳动与劳动力商品有关,但在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并不一定都是雇佣劳动。这正如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但劳动产品并不一定都有价值一样。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要成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要有一定的条件,这就是剥夺了劳动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不让其参与价值增殖的分配。这正如劳动要成为商品的价值,也要有一定的条件一样,缺少了条件,劳动是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因此,与雇佣劳动有内在联系的资本范畴,是一个特殊的资本范畴。如果撇开资本范畴的特殊性、即撇开雇主剥削雇员劳动的情形,就可以看到资本的一般的性质,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无论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也无论劳动是不是雇佣劳动,只要是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使自身价值增殖的生产要素,就是资本。不是所有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都是资本,有劳动参与形成的生产要素才是资本。

三、资本的二重本性

资本的本性是什么,是由什么决定的?既然资本是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生产要素,那么用这些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和流通的目的,就是资本的本性。因此,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目的决定资本的本性。而商品的本质又决定了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目的,从而决定资本的本性。

商品的本质是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目的,就是为得到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于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双重目的,就使资本本性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和流通的客观的社会目的。满足需要的社会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生产和流通的经济主体的主观目的,追求价值增殖、即利润最大化。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消费的需要。生产是为了消费的需要,没有消费需要也就没有生产,生产失去动机和目的是不可能存在的。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而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作了精

辟的论述(马克思,1972)。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满足生产者之外他人需要的社会使用价值,不管产品是不是商品,生产它的目的都是满足消费的需要。投资者和企业主赚取利润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多更好的消费,劳动者自己生产出有更多价值的劳动力商品,获得高工资收入,也是为更多更好的消费。如果获得利润和高工资收入,是为当守财奴,而不用于消费,那么社会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将会停滞而最终消亡。因此,生产和经营商品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于是,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消费最大化,就是资本本性的一个方面。

从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看,其生产和经营商品的主观目的不是满足社会需要,而是为赚钱,为利润最大化。他生产和经营的主观目的不是纯粹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商品价值中确实有一个超过生产要素价值的价值增殖,这个价值增殖量是可随生产经营状况而变化的,因而利润最大化就成了他可以追求的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就成了经济主体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直接动机和目的。而他提供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则成了他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商品生产经营的直接动机和目的,对一切商品生产经营的经济主体来说都是一样的。企业是这样,个体商品生产经营者是这样,甚至劳动力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也是这样,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直接目的,就是劳动力价值增殖最大化,工资收入最大化,凭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最大化。这是资本本性的另一个方面。

资本本性的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矛盾。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就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而资本本性的二重性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这表现在:(1)资本本性二重性互为目的和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经营目的,以生产经营满足社会消费的使用价值为手段,而生产经营商品满足社会消费的根本目的,又以各个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实现的手段。这就是说,生产经营者要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就要生产和经营物美价廉能满足社会消费的商品,而要达到社会生产的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目的,又要以各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手段来实现。(2)资本本性二重性相互制约。个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使消费最大化不能满足的一面。首先,个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就会不顾市场对商品的真正需要而盲目生产经营,造成一部分社会劳动的浪费,如果这种情况在相当多的生产部门严重出现,就会爆发经济危机,社会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这时不仅消费最大化成了泡影,而且消费的满足程度还下降了。其次,个别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使一些经济主体非法违规生产和经营。因此,那些破坏环境的生产不是增加社会的使用价值,而是减少社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消费最大化的资本本性制约着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首先,商品的生产经营要以社会有购买力的消费需要为限,超过这个限度的商品就会卖不出去,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而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按社会需要的一定比例来生产经营商品,才能实现消费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其次,消费最大化的实现,制约着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消费最大化的实现,还要以购买力的最大化为条件,而购买力的最大化要以价值增殖的最大化为条件之外,还要以价值增殖的合理分配为条件。企业如果为了投资者利润最大化,不承认劳动力的直接使用权,不让劳动者参与分配利润,从而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能随企业价值增殖的增长而增加,劳动者的消费不能随社会财富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影响劳动者劳动积极性最大化,这不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只有合理分配企业的价值增殖,实现社会消费的最大化,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可见,消费最大化制约着利润最大化。总的看来,是消费最大化这个生产经营商品的根本和最终目的,制约着利润最大化这个生产经营商品的主观目的和动机。

资本本性二重性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客观上要求代表社会利益的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以实现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消费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即实现资本本性。

笔者认为,过去,我们的经济学对资本本性的认识存在二个问题。一是认为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剥削劳动者的剥削本性。诚然,在劳动者不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全部被企业主或投资者占有了,也就是说,他们不仅得到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利润,也得到了应由劳动者得到的那部分利润,这就是剥削。如果雇员参与了企业利润的分配,得到了应得的那部分利润,就不能认为雇主对雇员有剥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不是剥削最大化。即使是雇主获得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是剥削来的利润,也不应把整个利润都说成是剥削来的,把追求利润最大化说成是剥削最大化。二是只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本性,忽略了追求消费最大化也是资本的本性。社会上有商品生产经营存在,才有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商品生产经营的生产方式,又是由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它最有效率,能使生产最大化从而消费最大化决定的。因此,从根本上说,利润最大化产生于消费最大化。因此,我们对资本本性的认识,不能只着眼于单个资本,还要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从而全面认识资本的本性。全面认识资本的本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的社会作用。

四、资本的二重社会作用

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而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生产的商品经济。可见,资本是市场经济的范畴。认识资本的社会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社会作用。资本既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又有消极的负面作用。

资本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社会生产力提高。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使商品生产经营者不断积累资本而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生产力提高的过程中,不仅有生产资料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而且还有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劳动者追求自身劳动力价值最大化表现为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这促使劳动力生产上投入的增加,也就是投人劳动力商品生产的费用和劳动的增加,从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劳动力。市场经济之所以取代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取代封建社会,就在于市场经济的资本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第二,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成员消费水平的提高。这是资本使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资本追求消费最大化本性的表现。资本所起的积极的社会作用,为世界实行市场经济各国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事实所证明,也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所证明。

资本的消极作用表现在:第一,浪费社会劳动和资源。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性,会不顾社会的消费需要而盲目生产经营,使产品不能成为社会使用价值,造成社会劳动和资源的浪费。经济危机就是其最明显的表现,大量产品被毁,失业者增多。第二,破坏生态环境。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消费最大化,会不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当代人受苦,子孙受累。第三,破坏市场秩序和危害人类社会。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来获取利润,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有些假冒伪劣商品还夺人性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生产和经营,更是害人不浅。第四,引发社会动荡。那些有剥削性的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剥削了劳动者应得的价值增殖不说,恶劣的劳动环境,克扣工资,非法延长劳动时间,等等,危害劳动者的利益,会引起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对抗,而使社会动荡。这虽是特殊的有剥削的资本的消极作用的表现,但也是资本消极作用的一种表现。以上这些资本消极作用的表现,可以归结为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这些资本的消极作用,可以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来限制,使它们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都证明了这点。但是,消除或完全消除资本的消极作用是不可能的。

资本的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有资本就有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市场经济,就有商品生产和经营,就有资本。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笔者认为,资本的二重作用中,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存在,资本的存在,利大于弊。因此,在资本存在的社会里,总的来说,社会是在前进,社会生产力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正因为资本的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惜代价引进资本,并让私人资本充分地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资本并不可怕。在我国的外资和私人企业,解决了1亿以上的劳动者就业,数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其他方面发挥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对资本负作用的限制力度发挥得还不够。例如,对环境污染的制止力度不够,对私营企业的剥削应有的限制力度不够。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力度不够,等等。

资本:市场经济一般范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资本:市场经济一般范畴

学习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内容包括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转化的例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原理。兔年伊始,商品市场却“牛”气冲天,金属铜连续攻城拔寨,农产品在天气的影响下也是锋芒外露。就当前期货市场来看,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很

学习

“老丈”可尊称平辈成年男子

阅读(29)

“老丈”一词,通行词典都解释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近代汉语里,“老丈”还可用作对平辈成年男子的尊称,平辈成年男子可以是年轻的,也可以是年长的。“丈”也有类似用法。关键词:老丈丈尊称平辈成年男子“老丈”,《汉语大词典》释为“旧时对

学习

果园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阅读(26)

果园管理工作计划篇1指导思想:后勤工作是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基础所在,中心幼儿园在园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教师们的积极配合下,园舍和园内环境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更大的改观。本学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

学习

县令朱梓“安边十三策”

阅读(29)

朱梓,字孔材,号柳津,生于明朝嘉靖二十年(1541年),江苏淮安府赣榆县沙河镇人。据贵州《天柱县志》载,朱梓从小就聪颖勤奋,有勇有谋,成绩名列前茅。他十岁时就帮助做屠夫的父亲朱春解决了一大难题。当时屠夫要想在天柱站稳脚跟,需得到当地富户的庇护

学习

激发体验 深化抒发

阅读(32)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认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精神、态度等情感特征,是学习成功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一个

学习

内调外养护秀发

阅读(28)

每个女人都应该细心呵护自己的头发,因为亮丽又富于质感的头发会让人神采飞扬而富有魅力。头发生长在最受视觉关注的面部周围,不仅对整体的美起着衬托和改造作用,还是传递活力、生命力的标识和导体。枯萎的、没有生命力的头发总是给人一

学习

浅谈煤矿断层的认识及过断层的方法

阅读(25)

[摘要]煤矿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面临资源紧缺的问题,如何做到既能保证开采人员安全又能提高开采效率和利用率,攻克断层面成了急需攻破的难题,它是影响到煤矿开采工作能否正常掘进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断层和研究过断层

学习

电子签名技术浅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签名技术浅析,内容包括电子签名有法律效力吗,pdf电子签名怎么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签名的使用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电子签名的概念、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介绍,对其应用领域做了详细的说明,对其现状进行了简单剖

学习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内容包括居民消费指数cpi,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英文缩写,我国常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度量一篮子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家庭购

学习

赖德·哈葛德

阅读(27)

“五四”前夕,中国文坛的外国翻译小说激增。这些翻译中,被译介数量稳居前四位的外国作家都属西方流行的通俗作家之列,其中赖德・哈葛德的作品被译介的数量仅次于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而且,在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中,有三个在创刊号刊

学习

喜欢阅读 欢喜阅读

阅读(28)

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高的创造力。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发展学生课发阅读;分享阅读体验,陶治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关键词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喜欢“有多少

学习

疯狂过后是淡定

阅读(29)

在网上提起“痣多小新”那可是鼎鼎大名,他是国内人气最旺的仙人掌与多肉植物论坛――仙珍园的版主,是个多肉植物超级“发烧友”,以收集栽培仙人球中的海王球、乌羽玉为主,此外,还有生石花、景天、十二卷等种类的多肉植物,尽管他在多肉植物圈内

学习

联想eCare 业界网络服务的最佳实践

阅读(33)

“联想目前在中国的服务网络覆盖很广,响应能力非常强。全国有1514家专业授权服务站,上门服务范围北至漠河,南至三亚,甚至到唐古拉山的兵站,上万家服务网点100%覆盖五级以上城市。我们的客户联络中心有800多条电话线路,600个坐席,每天接

学习

浅析叠石在园林中的应用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叠石在园林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园林景观叠石用什么品种,园林景观叠石。摘要:由古典园林置石手法出发,结合恭王府的叠石实例,从六个方面对叠石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分析恭王府叠石造山的手法与特色。关键字:叠石;恭王府;园林Abstrac

学习

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自然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增长,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

学习

区域经济扩散效应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区域经济扩散效应,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学的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学扩散效应什么意思。一、扩散效应的发生机制(一)扩散效应的发生机制扩散效应的发生主要可以概括为在中心地区影响下以区域生产要素量的聚集和质的优化等方式,实现区域

学习

块菌的经济价值及保育促繁措施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块菌的经济价值及保育促繁措施,内容包括菌块的种植方法,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阐述了块菌的形态特征、资源分布、经济价值及综合利用途径,为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服务。关键词:块菌;经济价值;促繁措施;烹调技术块

学习

旅游经济的发展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经济的发展,内容包括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报告,旅游经济发展历程的启示。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旅游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未来10年中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本文就如

学习

网络经济不是广告经济——简评“注意力经济”

阅读(27)

前1阶段,IT业界普遍信奉这样1种观点: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美国学者哥尔德哈伯在《连线》杂志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1文,阐释了他提出的"注意力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哥氏认为,所谓信息时期,其实是信息多余的时期,信息时期真正稀缺的资

学习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

阅读(29)

经济型酒店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和旅游业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关系。可以从旅游业目前的形势,以及人们的需求情况对经济型酒店未来发展进行评估。有相关的分析结论表面,我国目前的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前景虽然不错,但目前的现状劣势比

学习

中国十大经济型轿车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十大经济型轿车,内容包括10万左右的经济型轿车,家用经济型轿车哪款好。经济型轿车是很多人第一辆车的首选。经济型车中,便宜的四五万块钱,比一辆摩托车贵不了多少;稍贵的,十万上下的本田飞度、羚羊等,是年轻一代的首选――既

学习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正确吗,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它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而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