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黑氏之“黑”进行剖析:基本含义之“黑(作为姓氏、颜色等);反讽意义上的“黑”;“黑”之前途与命运。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使我们对小说《黑氏》有一个更多元的认识。
关键词:黑氏;反讽;前途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Black ’s black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the basic meaning of black(as the name,color,etc.);irony in the sense of black;the future and fate of the black.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respects,it can make readers understand the novel more diversely.
Key words: Black's future irony
贾平凹先生的《黑氏》从题材上来看应当是属于“婚姻爱情”一类的作品,发生的点则是在现代的乡间,此间,“现代”两个字是及其重要的,里面暗含一种时间上的发展因素,因而,尤其值得思考。
从黑氏之“黑”这个点切入来进行思考,将范围扩大一点则可说是从小说中“名字”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一直以来,“名字”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小说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东西方皆不乏这样的例子,西方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两位男主角的名字),东方则以《红楼梦》表现得最为经典,由于汉字的含蓄含混性(隐约地表达文字的多义性),在这方面似乎更加突出。名字的重要意义,诚如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文化评论家罗兰巴尔特所说:“找到‘名字’,显然具有决定性意义”,①那么,在贾平凹的这部小说中,“黑氏”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黑氏”中“黑”,从名字的结构来看,它是属于“姓”,但读作(he去声而不是阴平),关于这个姓氏我没与做具体的考究,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这个人女人,没有具体的符合百家姓规则的名字,只是同中国古代大多数的女性一样,以姓+氏进行简单组合,但是,其特殊性在于,这个姓的来源是模糊的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是从娘家带过来的还是小男人的祖姓(后文讲到反讽将提及),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女性,那么,其具体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缺乏身份地位,只是作为男家的附属品(在男权制社会是肯定的),所以,从小说的一开始,她就处于一个十分卑微的地位,“黑氏的年龄比丈夫大,黑氏把什么都干了,喂猪,揽羊,上清崖头上砍柴火”,“男人读了许多书,学着许多新方法来折磨”,“‘你是我的地’”,“我愿意怎么犁都可以”,“小男人压迫着她,口里却喊着别人的名字”②,肉体上,精神上皆是属于某种意义上的最底层。
诚然,人的审美观念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在抛开“黑”作为姓氏意义的基础上,下面不妨来看一看在这个小说中对于女人之“美”的看法。从说文解字上来看“黑”字的最初含义,“火所熏之色也”③,“黑”是火所熏的颜色,在一部分人看来,将这种颜色归于人,并不会很美(当然,特定的种族如非洲民族除外),并且,与之黑氏相关联的还有“面粗,手脚肥胖,丑”④,在小男人看来,他所好的是“嫩面能弹得出水”⑤的女人,黑氏只能是下下品了(但是在木犊和来顺等另一些人的眼中是例外),丑在小男人眼中,这已经不存在任何疑问,但是,从黑氏的行为(同另外两个男人木犊、来顺的事另作别论)上看,黑氏是善良的,最后对于小男人的原谅则是最最突出的表现,无疑,这种“黑”便形成了一种张力,外丑而内美,结果,美战胜了丑(外表形式意义上的“丑”),因而使这样的“美”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力量、矛盾的斗争角逐中,获胜一方将显得进一步明显,这也是作者名字使用之处的匠心独运。
反讽,布鲁斯克把它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⑥,把这个“语境”扩大,放到整个文本(或小说)中来看,先前已经有所提及,“黑氏”之姓氏“黑”,小说中并没有得到确定,如果将其置为娘家之姓(黑氏),心善之人为黑(颜色),但是不能得到整个社会的承认与肯定,从黑氏家族中可以看出来,这个家族是不幸的,否则也不用将黑氏卖掉,同时,在小男人一类人的眼中,“黑”是丑的,心善能管什么用,能幸福么?答案留给社会,这无疑是对人类生存社会的一种讽刺与抗争;另一方面,如果按照中国古代习俗,女方嫁如男家改作男姓,无疑小男人家世世代代以“黑”作姓,黑在这里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不再单纯的是“姓”,或者颜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㈠秘密地,在暗地里;㈡黑心不善良。从第一个方面来看,小男人家的经济来源信贷社,许多的黑钱,来得并不光明正大,“钱来路不明,多了会瞎人的”⑦,“信贷员触犯了法律,三年来一共挪用公款去入股办私人企业三万三千元,利用贷款,明敲暗诈,从中受到不义之财六千六百元”⑧;另一方面,无论是小男人还是小男人之双亲,对待黑氏都从来没有好过,小男人作其为泄欲的工具,公公婆婆则视其为仆人,这一家的结局正同其所作所为的报应相一致,黑囚车,死。
关于黑氏最终的命运,概括起来仍然是一个字:黑。
黑看不清,模糊,不确定,表面上可以这么说,同时,也有另一种意义——黑暗的。小说的结局说到:“等待她的是苦是甜,是喜是悲?”⑨,问号读者自己去思考,我认为是“黑暗的”,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作者创作的角度;黑氏的角度;三个男人的角度(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与第一点相合的)。
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一书中,他指出:“有些作家在其创作中显示了他们所属的类型”⑩,这种类型无疑体现在书中的人物形象中,但人物形象的最终决定权则在于其价值观(这里不妨说成是“爱情观”,因为就这个文本来讲),即作者对于爱情的一种态度,在《性灵之旅——贾平凹的平平凹凹》一书中提到:“贾平凹认为,男人眼里永远得不到的才是最爱,故现代女性对待男人,要像一条总在手指间滑脱的泥鳅,男人才会有苍蝇一样的勇敢”B11,得到后便不再如从前那样珍惜,现实生活中的贾平凹在婚姻爱情上并不乏这样的表现(男人从一而终,好坏此处并不作价值判断,只视其为一种客观现象),这里不多说,具体到文本:首先看小男人,黑氏是他的瓮中之鳖,手到擒来,是花了钱买来的,像商品一样,完全归属自己,并不担心外人是否将其占有,尽管黑氏“丑”(在他看来确实如此),但还是将其作为泄欲的工具,除了黑氏,小说中提到的还有另外两个女人——镇上最俏的一位女子和乡长的女儿,但都没有走到最后,在小男人方面,不得不说有烦厌的成分,另外,在黑氏改嫁木犊之后,他们一起开了一家店,有一天小男人有一个奇怪的举动,“小男人就走进来,手一展,一只蓝色的电子表,其上面有两个黑点不停变幻。小男人说:‘要不要,给你吧?’”B12,为什么要送电子表呢?失去了,企***再次得到,不能不承认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再来看木犊,在没有娶到黑氏之前,书中有这样一句:“他,木犊,似乎还说到他当光棍时的苦楚,在包谷地里看见一对狗…..”B13,未得之前是极度的性压抑,三十三四岁,毫无疑问,得到之后,很快的性冷淡,“他似乎是忘却了炕上还有一个酥软软的女人,他睡去如死去一般”,B14“日久,木犊就将不点灯之事淡冷,后来一两个月竟似乎要忘却了”B15,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表现,此处不再一一列举,还是没有出来先前提到的那个圈子,得到后即冷淡下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反观来顺,黑氏在最后是同他私奔了,私奔,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来顺得到了黑氏,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将给黑氏下那样一个结局黑暗而不是光明的。
把黑氏作为一个客体来进行分析,理论基础源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个观点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出自吴弈錡的一篇文章《“缺乏”:演了一出悲喜剧——兼谈〈黑氏〉给我们的启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并且“七个层次之间是由低到高以此出现的。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B16,给黑氏一个定位应当是处于“归属和爱”的需要(这里的爱包括),黑氏从自己的家被卖到小男人家,再由小男人家到木犊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得到了满足的(并不完全满足,同时,值得重点注意的是:生理需要的上升到了,在黑氏的体内),而在来顺处,则形成了一种较为自由的形式,在小男人处和木犊处皆无自由可言,小男人处是泄欲的工具,木犊则对得到后的黑氏是一种性冷淡的态度,从黑氏的年龄来看,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提及,黑氏应该是处于阶段,以波伏娃对此阶段女性的论述来看,她在《第二性》中说到:“的爱既不是目的,也不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无法为生存辩护,也无法接受外界的辩护。换句话说,它在人的生活中应该起到***乐章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自由的。”B17的满足(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的满足),黑氏在来顺处才显示出了主体在方面的一种相对自由,但是,仍然存在担忧的是,前面已经分析到,来顺得到了黑氏,他会不会也像木犊那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性冷淡呢?这是来顺的问题再注意黑氏,以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当爱和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它会朝着后面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如果来顺不能满足黑氏那种更高层次的需要,那么结局仍然是一个悲剧,还是黑的。这不仅仅是对于黑氏,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也是如此,需要如何得到满足,欲望如何得到满足,并非所有的一切都能单靠自己解决。
在结束的部分还要提及的是,名字的分析并不仅仅限于黑氏,“小男人”,“木犊”,“来顺”都有分析的价值,如若有兴趣,是可供深入研究的。(作者单位:湖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尔特著,李佑蒸译:《小说的准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版.
[2]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
[3]李恩江,贾玉民主编:《说文解字译述(全本)》,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版.
[4]转引自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 沃伦著,刘向愚 邢培鸣 陈圣生 李哲民译:《文学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版.
[6]许爱珠:《性灵之旅——贾平凹的平平凹凹》,团结出版社,2007版.
[7]车宏生等:《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
[8][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版.
注解
① [法]罗兰巴尔特著,李佑蒸译:《小说的准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版,第377页。
②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56页。
③ 李恩江,贾玉民主编:《说文解字译述(全本)》,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版,第931页。
④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57页。
⑤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58页。
⑥ 转引自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50页。
⑦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58页。
⑧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90页。
⑨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95页。
⑩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 沃伦著,刘向愚 邢培鸣 陈圣生 李哲民译:《文学理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版,第83页。
B11 许爱珠:《性灵之旅——贾平凹的平平凹凹》,团结出版社,2007版,第132-133页。
B12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84页。
B13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73页。
B14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75页。
B15 贾平凹:《黑氏》,作家出版社,1994版,第85页。
B16 车宏生等:《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69页。
B17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版,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