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茹家庄发掘了一处西周国墓地,不仅发现了成套青铜礼器以及包裹器物的丝织品和刺绣品,还发现了比殷商时期造型更加逼真的玉蚕。这是一处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西周贵族墓地,国不见史料记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后来又相继在其南边的竹园沟和北边的纸坊头发掘出了十几座同属国的墓葬,出土以青铜器、玉器为大宗的各类珍贵文物2675件。其中玉器达554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玉质之好、制作之精,为西周考古中所罕见。本文介绍的这些玉蚕,是众多仿生玉器中的一个品种,它不仅是折射丝绸之路文明曙光的重要见证,也是生命繁衍不息的象征。
竹园沟墓地的时代在西周早期成、康之际。M9属这个时期的中型墓葬。墓中出土的1件锡鼎和1件锡簋是西周考古中不曾见到的,比较特殊;29件仿生动物玉雕器物置放于死者的颈部周围,其中玉蚕14件。这么多玉蚕置于一个墓葬之中,当是起装饰作用的项胸腹饰之用的组玉佩上的组件之一。玉佩是颇具时代特色的服饰用玉,为周代贵族男女的常备之物。国墓地出土的组玉佩以玉璜为主要构件,间配以各种玉管、玉珠、料珠之类的小件玉器或料器连缀而成。M9这组玉佩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玉料相组合,其间夹杂一些小玉蚕、玉戈、玉鱼、玉鸟等造型精致小巧的玉器,远远望去艳丽生动、美轮美奂,给人琳琅满目、落英缤纷之感。透过这些玉佩饰,可以想象这座墓葬的主人珠玉环佩的仪态与风姿。
竹园沟出土西周弓形圆雕玉蚕共5件,形制、大小和色泽基本相同(***1),通长1.5~1.6厘米,宽0.6~0.8厘米,厚0.4~0.6厘米。青玉,墨绿色,略透明光润。蚕体弯曲如弓,蚕头部较大,两小目突起,口部有一小穿孔;通体雕琢成节褶状,首尾共6节。其中与众不同者为蚕身上有横纹刻槽,当系有意雕刻(***2)。另外还有4件与上述造型大体相似,当属于蚕蛹;其中有件首尾共8节(***3),余皆6节(***4)。通长1.6厘米,宽0.6厘米,厚0.4厘米。青白玉,灰白色,质地较粗,有程度不同的锈蚀斑痕,不透明,口部有一小穿孔,通体雕琢成节褶状。
竹园沟西周长条形圆雕玉蚕,其中1件首尾共10节(***5)。通长5.4厘米,宽0.7厘米,厚0.4厘米。青玉,灰黄略泛绿色,玉质透明油润。蚕体呈长条状,背腹平直,体较扁平,头端平齐,两小圆目突起,口部有一穿孔,尾呈尖状;通体雕琢成节褶状,棱角线较明显。又有首尾共6节玉蚕(***6),通长3.9厘米,宽0.6厘米,厚0.4厘米。青玉,灰绿色,玉质透明光亮。圆雕,体呈长条状,头尖,两小目微突,口张,下唇有穿孔;通体雕琢成节褶状,首尾共6节。这两件基本属于一个类型,最大特点是体呈圆长条状,与前述几件圆雕蚕体屈曲状明显不同。另有长条扁平三角形玉蚕(***7),共2件,通长1.6厘米,宽0.4厘米,厚0.2厘米。青玉,玉质、色泽与形状大小基本相似,灰绿色略透明,玉质晶莹。蚕体特小,体呈长条扁平三角状,微拱,似幼蚕匍匐状,头端平齐,无目,口部有一穿孔;通体雕琢成节褶状,首尾共6节。
茹家庄1号墓为国国君与其妻妾的异穴合葬墓地,时代在西周中期昭、穆之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十分丰富。其中仿生动物玉器就达113件,玉蚕是这些仿生玉器中的一部分。
茹家庄西周圆雕玉蚕共出土6件。此件玉蚕保存完好,通长1.6厘米,高0.6厘米,厚0.2厘米。青玉,白色略泛灰褐色,玉质光润。蚕体略方微弓,头大尾小,尾尖向下弯翘,两小圆目突起,口部有穿孔;通体雕琢成节褶状,首尾共6节(***8)。其中有一件蚕体特大,呈方圆结合体长条形。青白玉微泛黄,玉质晶莹、细腻、润泽。玉蚕头部平齐,用阴刻的手法勾勒出眼睛和蹼爪等细节纹饰,目睛处作穿孔,背部平直,斜尖尾上翘。通长7.2厘米,高1.3厘米,厚0.8厘米(***9)。这件玉蚕造型独特,抽象夹带写实,形象生动,憨态可掬,纹饰优美,做工十分规范精细,刀工和技法娴熟,属西周玉蚕的上乘之作,可以说是西周玉器工艺的一个缩影,展现了西周京畿之地贵族用玉的特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周原强家西周1号墓是一座处在周文王弟虢叔家族墓地范围内的较大型墓葬,出土青铜器、玉器、珍珠、玛瑙、料珠、金箔等珍贵文物600多件,其中玉器就达550件,说明墓主身份高贵,并且十分喜爱玉。这件玉蚕为青玉圆雕,半透明,通长7.5厘米(***10),在西周玉器中较具特色。其玉质晶莹、细腻温润;通体雕琢成节褶状,弯曲如弓,呈半环形;巨目圆嘴,头端平齐,腮两侧有对称小圆孔,颈部的节褶较短窄,腹部的节褶较宽阔,尾部呈扁平状。造型形象逼真,表现出了蚕的动感与伸缩力。
由此不难看出,商周时期,养蚕、缫丝和纺织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栽桑、养蚕、织丝成了妇女的主要生产活动。竹园沟西周墓地出土的丝绸织品与刺绣品印痕,足以证明西周时期丝绸织品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的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策推动下,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通向中亚以西的广阔地域的通道,中国与西亚和欧洲的贸易日益频繁,大量的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输向西方。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