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Buddha”翻译为“佛”字的研究不多,究竟如何翻译而来的,大多数人不是很了解。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笔者对于这个词的翻译来源做了一个小的整理与归纳。从中探究翻译方法和策略――“佛”字的音译,从“佛”字翻译来源推测佛教传入中国路径时间。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对佛教有兴趣的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Buddha;佛;佛教
释迦摩尼成了正等觉以后的名号梵文叫做“Buddha”。“Buddha”这个词对于佛教徒来说是非常尊严神圣的。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和越南,在晋魏南北朝时期急剧发展,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佛经翻译。那么“Buddha”为何翻译成中文的“佛”字在这里,笔者把近期查阅的一些资料做一个小的归纳:
1.关于“佛”字的翻译
“佛”字的梵文原文是“Buddha”,一般意见认为“佛”就是“佛陀”的省略。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似乎这是约定俗成的说法了,甚至连有的佛教字典中也这样解释。但是季羡林先生对于“佛”字翻译始末做了透彻的研究和解释。在他1947年写的《浮屠与佛》一文中,认为梵文的“Buddha”,到了龟兹文中变成了pūd、pud,到焉耆文就变成了pūt,而我们中文里的“佛”字就是从pūd、pud或pt翻译过来的。所以“佛”并不是像一般人相信的是“佛陀”的省略;再者,从后汉三国时期的文献来看,“佛”这个名词的成立,是先于“佛陀”的。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吐火罗文中的pūd、pud和pat都是清音,但“佛”的古音but是浊音,为什么当时翻译的时候会用一个浊音来翻译外来的清音。在1947年的文章中,季羡林先生又猜测可能“佛”字不是由梵文直接翻译过来,而是间接经过了西域某种语言翻译得来,或者是由某种印度方言翻译过来的。
直到1989年,将近40多年后,随着大量新的研究和新资料的出现,季先生又写了《再谈“浮屠”与“佛”》一文,对于之前浊音与清音的疑惑再一次做了论证。根据A.vonGabain和H.W.Bailey的论证,他又对与为何清音词翻译成浊音词做了大胆猜测:在1947年的那篇文章中,他认为“佛”字的音来自吐火罗文,但是没有对另外一种语言――回文,做深入思考,其实在回文中“佛”字的读作but。他还举例:
许多佛教国家的和尚天天必念的三归命,在回文中是:
归命佛(南无佛)namo but
归命法(南无法)namo drm
归命僧(南无僧)namo sa
在这里,梵文的“Buddha”变成了but。回文中还有一个与梵文“Buddha”相当的字:bur。根据A.von Gabain的意见,这个词是由but演变而来的,她认为,在中国北方的某一个方言中,-t读音类似-r,比如说,中国人把“tatar”翻译为“达怛”。这样来看,关于“佛”字的翻译来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
中文中的“佛”字并不是直接来源于梵文“Buddha”,而是经过了西域某一些小国,由这些国家的语言的发音再翻译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佛”字。
2.“佛”字翻译浅析
凡是一种宗教的教义或者理念要由一种文字翻译成另外一种文字,目的是不言而喻的,都是要进行宗教的传播。从上文叙述得知,佛教产自古印度以后,经过长途跋涉传播到了中亚***小国,再辗转传播到了中原地区。大量的佛经从梵文或是西域小国文字翻译成汉语以达到传播的目的。那么,接着浅析下“佛”字翻译的方法及策略及根据“佛”字翻译进行佛教传播路径的推断。
2.1翻译方法及策略:
根据季羡林先生对于“Buddha”翻译为“佛”字的研究,在上文中,笔者进行了归纳。不难看出,“佛”字的翻译是以音译得出的,也就是直译,只是对于源语言是何种语言有所争论。以“Buddha”为源语言,通过各种传播路上各种语言翻译的洗礼,最终到达中国,翻译为“佛”字并流传至今。笔者认为当时众多译者把“Buddha”译为“佛”字,是以单一的音译为前提的,并未多加考虑目的语的文化等因素,也许就像玄奘译经那样遵从“五不翻”原则一样,当时的译者对于目的语中不存在的意识形态时,根据源语言进行音译;并且,当时将“Buddha”翻译为“佛”字可以看作是单一译者的个人行为,是相对的“无心之作”。
2.2“佛”字翻译推断佛教传入中国路径
如果“佛”字的翻译来源指涉及到这个字,我们没就没什么好研究的,但是它涉及到的是佛经或者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及时间。有学者认为一些佛经是直接由印度语翻译为汉语的,如《四十二章经》。但我们从上文分析中看出,“佛”字的翻译也许是经历了梵文龟兹文(焉耆文、回文)――也就是吐火罗文汉语。由此,季羡林先生提出了一种假设,佛教传入中国是分为两个阶段的:
2.3印度中亚***小国中国
Buddhabut佛
虽然这只是季先生的假设,但是从“佛”字翻译过程去追溯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却相当具有说服力,或许这就是当时真正的佛经传播路径,这就是真正的历史。
3.总结
关于“Buddha”翻译成“佛”字的研究不多,也就说明佛教在中国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似乎了解但又不清楚佛教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知识。因此,要真正了解佛教及佛经翻译需要多引经据典,擅于归纳;要对佛教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佛经翻译或是某些佛家词语的翻译缘由值得深究。希望对于翻译史爱好者,或是对佛教传播感兴趣的人,这篇文章是个启示。(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季羡林,禅与文化[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藉译论选辑评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Buddha”译为“佛”字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