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范文精选

文艺青年篇1

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叫诗人,真正的诗人是诗意生活着的人,而不是一种职业或技能。

2013年3月,台湾作家杨照先生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博群大讲堂开讲。“博群”发起人,中大教授周保松老师邀我同去晚餐,我于是提前两小时到场,聆听杨照先生的讲座“文学、历史与社会责任——我的人生路”。

杨照先生一直是我尊敬的前辈,他能写、能说,对晚辈很照顾、鼓励。每次听他教诲,都收益颇多。

在杨照先生的讲座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讲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杨照先生说,他年轻时是个文艺青年,他们家的兄弟姐妹都是“文艺青年”。先生奇怪的是,全家明明只有他一人从事文化工作,却感觉兄弟姐妹都是文艺青年。

此处需要先厘清“文艺青年”之概念。如果你自觉是个文艺青年,或者你身边有个你心中认为的文艺青年,那么不妨问问你自己或者那个人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真正的诗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叫诗人,真正的诗人是诗意生活着的人,而不是一种职业或技能。同理,文艺青年也不是把文艺当职业或技能的人,不是会弹吉他、玩摄影、写小说、画素描……就是文艺青年。一个人可能会做很多艺术性的事,但却是个世俗无比、成天奔波于红尘,以“文艺”为维生手段的人。

杨照先生说,真正的“文艺青年”,其实乃是从不认为世上有所谓“标准答案”的人,是永远和这个世界的陈规陋习在抗争的人,是永远敢于做梦、敢于想象另一种可能的人。如果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不经大脑思考便说出:好车、好房、好工作……这类答案,对不起,即便你凭借文艺技能拿了巨多国际大奖,你仍旧只是个俗不可耐的人,距离文艺青年的标准很远。

杨照先生是台湾大学历史系出身,从小爱好文学,后负笈美国,怀着巨大的好奇,研读了新闻学。回台湾后,他与友人创办被誉为“台湾纽约客”的《新新闻》杂志。我对先生说:“当我写到您时,定语总是‘作家’或‘文论家’。”而他却对我说:“其实我只是个媒体人。”似乎所有问题杨照先生都可以谈,无论是文学、历史、新闻、***治、社会学、人类学……我甚至知道他出过一本书,专门教人如何阅读推理小说,书名叫作《推理之门由此进:推理的四门必修课》。

我能够猜到,为什么杨照先生的知识能够如此渊博,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梦想。而梦想的基础,便是一个人是否具备“想象力”——你敢不敢把你想象成另一种人?只要踏出这一步,便是一段新的旅程。

人是生而拥有想象力的,并不全靠后天的培养。后天需要做的,就是不要用那么多世俗的东西,去箍死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杨照先生有段话特别动人,他说道:当他回溯三十多年的人生,最为骄傲的一件事,便是从来没有让当下的自己,愧对17岁的自己。17岁,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我十七八岁的时候,确实想清楚过很多问题。例如,我立志此生要从事文化事业,更具体地说,要做个写字的人;例如,我确定相比之物质,精神对我来说更加重要;例如,今后如果我误入歧途,一定不要忘记提醒自己,小时候立志不许自己变成那个“讨厌的大人”……一切的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最近有些迷失,但恢复得很快。朋友都讶异于我的疗愈速度,我告诉他们:原因很简单,对你们来讲,疗愈的目标在飘渺的前方,可是对我来说,疗愈的目标就在身后——只要一回头,我就到了。

亲爱的读者,我不知道你的年龄。但我猜,如果你还能被我的文字打动,那么你的想象力终没有完全泯灭。当你迷惘的时候,试试看回到原点,重新出发,问问17岁的自己,现在脚下的路是你最初想要走的吗?如果不是,永远来得及重新启程。千万不要让17岁的自己,看不起现在的自己。

文艺青年篇2

标签化、族群化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将人们聚集到了一起,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划归到某个族群。

顾名思义,“文艺青年”即文学艺术青年,他们偏好文学和艺术,为此付出大把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他们喜欢听音乐,但对流行歌曲不屑一顾;他们喜欢看电影,但只看小众的文艺片;他们流连于偏僻的咖啡馆、小剧场和老巷,喜欢在每年固定的月份去某个地方旅行;他们悉心地经营着自己的博客和网络空间,喜欢拍一些光影迷离的照片,写一些感伤忧郁的文字……他们以一种低调而特立独行的姿态生活着,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文艺青年到底是什么青年?我们自己又是何种青年?其中反映出了什么?这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还是值得深思的?这正是本期要讨论的话题。

无文艺,不青年

三家评议

2011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某地的几个人经过一个水库时,发现一只硕大的动物正从水里向岸边游来。他们走近一看,发现这动物原来是一只老虎,随即拨打电话报警,并引来附近的人围观。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老虎感到很慌张,随即掉转虎头返回水中,向对岸游去。

十天后,有人在附近发现一只成年雄性老虎的尸体,极有可能就是之前人们在水库边看到的那只老虎。

老虎乃万兽之王,没想到却被人类围观得无处躲藏,最后落得惨死山林的下场,真是令人欷不已。看来,在数量庞大的围观人群面前,哪怕是再威猛的老虎,也会变成弱势群体。虽说老虎的死亡原因跟被围观没有直接关系,但围观这件事真的是太危险了――那么,我们还敢不敢围观文艺青年?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当然敢。因为野生东北虎在中国境内只剩下19只,而文艺青年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文艺青年乍一听是一群柔弱、雅致的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和脸皮都强大至极,不会像野生东北虎一样无奈地落荒而逃。

文艺青年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多以文科生为主,所以都多多少少有点感性,但还不至于太过泛滥。他们是高姿态的,也是低腔调的――一方面以高傲示人,总以为掌握着人世间所有的真善美;一方面又善于自嘲,能够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苦逼”(做作、矫情、拼命地把自己整成悲伤的、忧郁的、哀怨的、苍凉的)。其实这正是文艺青年的可爱之处,他们大多对现实和自己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其实文艺青年古来有之。若想追溯其源头,必定不能跳过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那一帮名士,没事的时候就相聚在竹林,喝酒,弹琴,写诗,讽刺朝廷,孤傲清高,放浪形骸,完全活跃在主流价值观之外。但是当时这批人受***治影响太多,其中好几个都被掌权者迫害过,嵇康甚至被迫害致死,可谓惨烈至极。而当今的文艺青年的日子则太平了许多,所以不会那么惊艳。

网络的普及给文艺青年大***提供了新的阵地,他们出没于网络就如魏晋名士往返于竹林。他们一边在网上耽恋于文艺和文艺生活的美好,一边又忍不住对社会现状疯狂“吐槽”,甚至繁衍出一系列自己的专用词语。对了,他们在网络上的根据地是一个叫“豆瓣”的人气网站。

但文艺青年这支队伍好像日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除了正统的文艺青年外,伪文艺青年、萎文艺青年和猥文艺青年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既壮大了这支队伍,也破坏了这支队伍。

也有很多人对文艺青年表示反感,我本人就是其中之一。我尤其不喜欢矫揉造作的文艺腔。但一部分人的反感丝毫影响不到文艺青年的其乐无穷,他们依然“小清新”,依然非常注重精神生活,依然在文化艺术的浸润中自我陶醉。对于他们来说,无文艺,不青年。

我丝毫不担心文艺青年的将来。这个家族不会发展到像东北虎一样濒临灭绝,他们会小众而声势浩大地存在下去。

文艺青年的家族与血统

文/苏 鲁

有没有一个本质性的特征,来断定一个人是不是文艺青年?我想没有。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文艺青年之间只有“家族相似性”,他们在有的方面相似或一致,在其他方面则迥异。正如一根麻绳由许多根线缠绕、交织在一起,但没有哪一根线需要从头至尾贯穿其中。我自己是不是文艺青年呢?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恰当,在一定意义上我可以划归到文艺青年这个家族中,却不是因为严格地符合了文艺青年的某些本质要素。

读大学期间我创办过学生社团,那时我在哲学系读书,大概算是“哲学青年”,并兼有一些“愤青”的色彩。受到其他社团成员的影响,文学和艺术逐渐进入我的生活。那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海子的诗》几乎人手一本,而小说也多以余华、王小波、米兰・昆德拉的为主。看电影更多,那时电脑尚未普及,我们主要看牛皮纸袋子装的刻录碟,侯孝贤、安东尼奥尼这样的导演可以列出很长的一个名单。音乐也很重要,我们经常去淘作为垃圾从国外输入国内的打口碟,尤以重金属摇滚乐和先锋民谣为多。此外,大家用索尼DP2OO摄录放一体机拍过色调和主题都极为晦暗的电影,还公映过反叛色彩浓厚的话剧。当然,喝酒和彻夜聊天更是家常便饭,所以通常是从下午两三点钟开始。所有这一切表现,在今天看来,都很像文艺青年。不过那时“文艺青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文学、电影和音乐,对大家而言不仅是乐趣,更是某种人生观念的媒介。借助于这些文艺形式,我们加深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视野开阔起来,精神获得共鸣,同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当大家离开学校,分散到社会的不同角落时,事情变得复杂起来。有的朋友在国企上班,然而始终痴迷于音乐,吉他演奏技术越来越高,还写了不少歌,不过那与“快乐女声”“绝对唱响”完全是两码事。有的朋友做了律师,文艺的东西少了,而关注起周易、佛教这类传统文化。有的朋友混迹于官场,身心疲惫,然而彼此的牵挂和聚在一起时的感觉丝毫未变。有的朋友从事专职写作,进入了文学创作的圈子,这应该算是一种进步,可有些东西却似乎消失了。有的朋友在博物馆上班,依然个性不羁且低调,并且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写一首诗,这已经成为其生命律动的一部分。我们是文艺青年吗?是,也不是。对于那些时兴的文艺圈子,我们难免有些接触,却总感觉“道不同不相为谋”。

历史中向来不缺乏“愤青”,现在它却远不如“文青”根深叶茂。******“指点江山”的姿态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土壤,自我和理性成为更重要的精神指向。而现实生活的压力以及对主流生活方式的拒绝,也促使某类青年通过文学艺术来营造独特而丰富的个人世界。如果说文艺青年的家族有什么血统,我相信就在这里。

关于“文青”的杂感

文/刀 锋

文艺青年,正如一切标签一样,都是滞后的。

也就是说,并非你选择当文艺青年,你选择贴上文艺青年这个大标签下的一些小标签(服饰、行为),你就是文艺青年了。文艺青年之所以是文艺青年,是因为他们在被冠以这个标签之前就已经具有某种或某些属性了,这并非他们刻意的自我选择。你可以挂上标签,但是你不能强制输入属性。

我们应当关注的,并非是给自己贴一些什么标签,我们要去穿什么衣服,听什么歌,看什么电影,读什么书,选择怎样的消遣方式等等,而是你是否真心喜欢。任何时候,诚实为先,被不被归类,被归为哪类,并不重要。

我看到很多青年挤破脑袋要往文艺圈里钻,实际上,如果你本身具有文艺青年的属性,即便你并不知道这个词汇,你也是文艺青年(暂且让我们用一下这个标签)。反之,就算听小众音乐,看小众电影,流连于咖啡馆、小剧场,流浪者似的旅行,举着相机记录影像,你把这些事情做遍做全了,那你也不一定就是文艺青年。

有许多人认为文艺青年不靠谱,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不像大众一样务实,他们不是完全的实用主义者。而这个社会依然充斥着实用主义,大多“应该不应该”都以实用与否为基准与量尺。

完全不实用的人又是很少的,因此我认为,是否是文艺青年,首先要看在取舍面前,他们取了什么舍了什么,以及取多少,舍多少。

文艺青年,即为文学艺术青年。文学艺术总能吸引他们,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这是否是内核。

在我个人看来,一个极为注重实用利益的人即使读过再多好书,听过再多好音乐,再有思想,也不能称为文艺青年。因为文艺本身是没有用处的,它的诞生是无用的,它会产生一些效果,但绝非原因。文艺青年一定是清高的,对很多社会实用现象不屑的,当然这其中程度深浅有异。

一个文艺的人,应当是更加关注本质而非表象的,应该是可以诚实面对内心的,因为文艺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为此。

很久以来我都发现一个共有的现象,但凡小咖啡馆,几乎都会有村上春树的书,有些咖啡馆甚至为之设有专门的书架。抛开经营者对于定位的展现手法与实施手段不讲,可看到的是,村上春树先生已然成为一种标签。

从我个人来讲,其实是不喜欢标签这种现象的,但又不自觉地会被文化标签作用着――选择或者拒绝。拿咖啡馆来解释,如果一个咖啡馆中只有励志书,或者只放流行音乐,我是不会选择第二次踏入的。

我想这是一个是否可以海纳百川的境界问题,而非文艺不文艺的问题,文艺其实是很内在的私人的东西。

我记得民谣女歌手邵小毛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喜欢文艺的人就会考虑底线的问题。”我并没有深刻思索这句话的准确性,但我觉得,一个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人,是不文艺的。

而你喜欢属于文艺范畴的东西,应当是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好像一种本能一样,不自觉地被归类,而不是自我推动力的作用。

〖相关链接〗

文艺青年的十条标准

1.文艺青年都爱村上春树;

2. 文艺青年都爱摄影(基本上是单眼或是LOMO底片机);

3. 文艺青年喜欢欧洲远胜过美洲;

4. 文艺青年在很暗的咖啡馆看书;

5. 文艺青年房间一定要有吉他;

6. 文艺青年都去小剧场看电影;

7. 文艺青年的房间墙壁一定是自己漆上颜色 (即便是白色);

8. 文艺青年的房间都贴看不懂语言的电影海报;

9. 文艺青年的房间有一整墙看不懂的书:

文艺青年篇3

伦敦当地时间8月4日下午,90后小将陈定以1小时18分46秒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为中国田径拿到了伦敦奥运会上的首金,这块金牌同时也是中国男子竞走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当天过20岁生日的陈定没有像许多奥运冠***一样流泪,而是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宣泄着他的幸福和快乐。

时光倒退六年,当时的陈定还仅仅是个有点体育特长的初中毕业生,学历低下,没有任何背景。2005年底,陈定从云南省竞走集训队被刷了下来,理由很简单,成绩不好,而且腰椎的伤病严重。他曾想过凭借自己的竞走特长作为体育生去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投考失败之后,小陈定的人生陷入低谷。对那个时候的陈定而言,奥运会只是一个不存在于他人生字典里的名词,根本不会想到,有那么一天,自己会站在那个遥不可及的最高领奖台上。

在小陈定踟蹰不前的时候,深圳体工队的竞走教练孙荔安走进了他的生活。2005年孙荔安回云南老家探亲,在省体校曾关注过陈定,“这孩子身体条件不错,瘦高个,身体协调性很好。”从此心里便多了一个惦记,因此在陈定走投无路时,孙荔安第一时间向他伸出了橄榄枝。2006年年底,在云南省体育医院,院长亲自拿着X光片检查一番,给出了肯定的结论:腰椎没问题,可以继续练竞走!2007年1月,陈定正式成为深圳市体工队竞走队的一员,在人才济济的云南队里没有任何地位的陈定,一来到深圳队就吃上了“小灶”,加上孙教练只有两名弟子,陈定终于过上了“有人管”的日子。

由于右腿膝关节曾受腰椎伤影响,陈定的动作不够规范,比赛时右腿常屈腿,极易被罚。孙荔安便从头开始,一遍遍地教、拍录像,分析,示范……半年之后,天赋极佳的陈定动作规范,成绩猛进。一年之后,陈定便开始在国际比赛崭露头角,在当年竞走世界杯青年组摘得银牌,之后便是顺理成章地进入国家队。

文艺青年篇4

如果把他作为一个点,围绕他可以画出三个圆圈,从小到大、从内向外依次是亲人、朋友、相识。他的离去就像一块石子投到水里,在他的亲人、朋友和相识中间产生从强到弱的撞击和震动。这震动当然也扩展到“相识”者以外,因为他的分量。按照六度空间理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最多只隔着五个人。但对于有作品存世者就不需要这样的辗转。我们不认识吴冠中,但他以绘画和文字与我们坦诚相对。而我们也做出有声或无声的回应――尽管他已经看不到也听不到了。

另类吴先生

吴冠中是中国美术界的另类。陈丹青在《记吴冠中先生》里提到圈中传的“他语惊四座的段子”,比如上世纪90年代纪念中国美术馆成立若干周年,“老少贤集,轮番捧场”,吴先生上去却说:我们这样的大国,这样的美术馆,我感到可悲(他的宜兴口音同“苦拜”)!再比如全国美协***职位空缺,作为“候选大老之一”的他又说“煞风景的话”:我要是出任***,头一件事,美协解散(宜兴腔音同“加塞”)!陈丹青总结说:吴先生是个文艺青年。这个评价很到位:“文艺”概括了吴冠中的精神,“青年”体现了吴冠中的心灵。

吴冠中原本学的是电机,17岁暑假***训时被朋友***群拉去参观杭州艺专后被那些***画和雕塑俘虏,“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从杭州到长沙、昆明、璧山、重庆、巴黎、北京,从抗日到内战、留学、***、回国、整风、反右、“***”,童年的穷困、少年的叛逆、留学遭受的歧视、***治斗争中的恐惧和压抑、带病下放劳动时的痛苦、功成名就后面对的种种虚假和烦恼……吴冠中用画记录了自己人生的旅程。

这种记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记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转化。凡・高的一生是凄惨的,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爱他的女人,甚至常常挨饿,但他的画却常用幸福的黄色。贝多芬孤独、耳聋、一次次被爱情抛弃,但“在悲苦的深渊里讴歌欢乐”。吴冠中晚年作过一幅油画《苦瓜家园》,深到近于黑的背景上有大大小小十来个白色的瓜。他自己评述说:“苦,永远缠绕着我,渗入心田。”他的样子也的确“苦”:在大多数照片里都形销骨立,眉目凛然,几乎没见笑过。但他的画不苦。所有的点、线、形、块都乖乖地听他使唤,无论水彩、墨彩、油画、速写都有很强的装饰性,给人以美好和愉悦。他的画以风景为主,因为那个年代不容他画别的。他画的江南风光尤其美,画面干净,常常有大块的白,却无胜于有,回味悠长。

和画比起来,他的文字也毫不逊色,简洁,有力,富于诗意。比如他给自己1996年创作的墨彩《忆江南》配的文字:“我抽出了江南的筋骨,构成故乡身段,双燕飞来,指点童年。”2005年画的墨彩《冬》:“铁线伸展,落满乌鸦、风筝,遥看不知是生命还是残片。”他评价30年代的日本画家藤田嗣治,说他的笔法“时松时紧,忽聚忽散,互咬又互斥,相撞又相渗”;他说波洛克的画是“摊在地上,好像骑着自行车到处跑,后面载着的油漆桶漏了洒下来”。

“横站生涯”苦难附身

吴冠中是艺术家,他穿越了艺术的三重境界:技巧、思想和情感。技巧是工具,思想是方向,情感是生命。他的技巧据说称不上最完美,但思想的丰富和情感的真切却使他在艺术的世界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他在杭州艺专学素描、油画,也跟潘天寿学国画,后来到巴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油画,他在点、线、面、黑白、水墨、油彩之间不断试验、探索。他把自己的一生总结为“横站生涯”:横站在中、西之间,古、今之间。这样的姿势不轻松,甚至痛苦,但也许痛苦才是人生的真谛。所以才有贝多芬,有凡・高,有雨果,有鲁迅。

吴冠中曾说,自己远远称不上成功,如果有所谓的成功,那只是“苦难的机遇”。这些“苦难”当然有历史社会个人等诸多因素,比如战争、动荡和疾病,但也有某种普遍的、共性的东西。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个人感受到的苦大概总是多于乐。所谓的英雄和伟人原本也是平凡人,因为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他们要打破一些东西,创造一些东西,因此会遇到更多有形无形的障碍――也就是“苦难”。他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把苦难变成机遇,变成力量,变成欢乐。

这个时代,“苦难”靠边站,“娱乐”唱主角。尽管“苦难”仍然比比皆是,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既然已经“站起来”了,视线自然也提高了――不喜欢再低头看地,而是抬头看天。背着历史包袱的老辈们一个个去了,新生代忙着“享受生活”。“自讨苦吃”显然有违时代精神:所谓严肃或沉重的东西都被消解,今天的我们只重视轻松。血雨腥风、斗争和苦难这些概念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甚至让人连提都不好意思提了。同样是画界老前辈,黄永玉就比吴冠中潇洒:养狗,玩玩具,听音乐,国内外的几处豪宅换着住……

但吴冠中跟这片土地、跟这个国家、跟这个国家的人民关系更近。尽管他说,艺术创作是个人的事,与组织和集体无关,但他一辈子都在为得到“专家鼓掌,群众点头”在艺术的苦海里奋力游泳。他没办法若即若离,冷眼旁观,他常常因为爱之深而恨之切。他失眠,痛苦,想念,狂喜,极度渴望对方的回应,对方情绪的一点点变化也会让他这里引起暴雨狂风。这是一段要死要活的恋情。

所以吴冠中永远是文艺“青年”。正常的老年人要么详和平淡,要么像孩童一样戏耍顽皮。前者可敬,后者可喜。但老年的“青年”却是矛盾的:身体的衰退和内心的前进构成反差,给人一种复杂的感觉:有敬意,有感动,也有一些酸楚和无奈。但这对吴冠中来说是“自然”,他从来就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心灵――尤其是上了年纪,该经历的都经历过,该拥有的也拥有过以后,他更没有必要再委屈自己。所以可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任性抒发胸怀。

评判与他无关

6月25日,91岁的吴冠中走了。

他的作品总成交价达17.8亿元,是仅次于齐白石的中国“最值钱”的画家。他画了一辈子画,似乎也只懂得画画,不会享受生活,也不擅和同类周旋。从1950年主动跑回来之后,他始终是“体制”里的人,去世几年前仍然排着队参加清华美院教师的例行年度体检。但他有时候又不买“体制”的账,发表一些刺耳言论,打击一大片。他极度渴望得到承认,引发共鸣,但他不会为得到承认和共鸣而讨好;如果同时代的人看不懂,他宁愿他们不懂,因为他坚信后代的人会懂。他追求美,因此也和丑结了缘,因为美和丑从来都不分家。他被苦缠绕着,但画出乐,让观者感受到生命的愉悦。

中国人爱说:盖棺定论。事实上,盖了棺,论也常常定不了。横着看,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你的秤和我的秤未必一样。竖着看,昨天的圣徒可能是今天的疯子,而今天的疯子可能成了明天的圣徒。有人说,历史会做出最终的裁判,但历史有时候也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时代有不同的角度,人也有各自的立场。而对于一个人物的评判体现的与其说是这个人本身的是非功过,不如说体现了他或她所处的时代以及评判者自己的胸中沟壑。

所以,今天的一切评判都已经与吴冠中无关。

(摘自2010年7月9日-15日《国际先驱导报》)

回眸吴冠中

童年照片:《吴冠中百日谈》一书中收有一幅照片,年龄大概在十岁左右,照片中,吴冠中眼眸生猛,鼻孔粗大,下唇宽厚,嘴角紧抿,凸现出一股桀骜不驯之气。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小年纪的吴冠中,已经很有一点霸蛮的味道。

魂迷丹青:初中毕业,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一年级暑假,偶遇杭州艺专预科的***群,俩人一拍即合,结为知己。一天,德群带吴冠中参观艺专的美展,他被眼前的美术作品惊呆了,就像婴儿启目第一次看世界,但觉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美的艺术,我非投身它不可――吴冠中想。这年,他17岁,是青春期,也是叛逆期。父亲坚决阻拦,告诉他,投身艺术就等于投身贫穷。他不听,前面纵然是万丈悬崖,也要不顾一切地往下跳。母亲无奈,只好随他自主。于是,吴冠中就从工业职业学校退学,义无反顾地考进了杭州艺专。

红袍少年:抗战期间,杭州艺专迁居四川璧山。当地女娃喜穿大红袄,真美!红色在吴冠中心头涌动,他突发异想,自己要做一件大红袍。吴冠中很穷,他向一位富有的女同学借钱,女同学问明意***,笑了,一边借钱,一边说:“你敢穿!”

吴冠中急忙去布店买了最鲜红的布,又赶到缝衣店做袍,裁缝师傅拒绝接活,说男人哪有穿这种红袍的,谁做谁遭人骂,你还是去别家吧。吴冠中灵机一动,说我们下江(指江浙一带)的男人全穿红的,只有女人才穿绿的,你尽管大胆做,我回老家用。好说歹说,师傅勉强接下活。几天后取衣,回宿舍立即穿上,红袍辉映,满室生光。开饭时,吴冠中身着大红袍走进食堂,满堂轰动,尖叫,鼓掌。吴冠中得意非凡,犹如创造了一件杰作。

忆初恋:19岁那年,在沅陵爱上了一位女护士,是单相思,他给对方写了许多信,对方并没有收到。多情且多愁的浪漫维特,在期盼、焦虑、煎熬中过日子,这一苦恋,竟然延续了五十多年,直到“绿树成荫子满枝”的晚年,仍一往情深,铭心刻骨。

初恋,是赤子之恋;经霜不败的情,是真情。

留法考试与“状元试卷”:1946年,吴冠中参加全国公费留学考试,绘画专业留法方向,仅有两个名额,吴冠中自信地表示:“只要有一个名额,就是我的!”

考试结果,他以绘画专业第一名被录取。时任阅卷老师的陈之佛抄录了他的试卷。60年后,陈之佛的抄件被发现,吴冠中的“状元试卷”得以重现人间。

神倾《最后的晚餐》:1947年夏,吴冠中从上海乘海轮出洋,抵达意大利拿波里,然后下船,改乘火车去法国。中途经过米兰,停车半个多小时。这儿有个圣玛丽教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画在那里。吴冠中急于一睹名画风采,便拉了一位同学,坐出租车前往。疾驰到教堂,却吃了闭门羹,拿手使劲拍,门里没有一点儿动静。正失望间,身后走来一位神父,吴冠中用法文告诉他,自己是从遥远的中国来的,趁火车短暂停靠,想进去看一看闻名世界的《最后的晚餐》。神父颇为感动,为他俩打开了大门。站在壁画前,神父指着耶稣身上的污渍,告诉说那是马粪的遗迹,是拿破仑的骑兵用马粪投掷犹大时留下的。面对残破不堪的世界名画,吴冠中感到几分悲凉,他觉得远不及我国唐墓的壁画来得清晰。时间短促,出租车司机在催,他俩不得不迅速离开,回到车站,刚好赶上列车启动。

人是脆弱的芦苇:初到巴黎,复活节放假,吴冠中和一位法国同学结伴,乘小舟顺塞纳河漂流写生。这计划是很大胆的,塞纳河宽达百米,他们的小帆船被波浪涌向河心,随波逐流,颠呀颠,颠呀颠,最终被一个大浪掀翻,俩人都落入水中,吴冠中不会游泳,几乎送命之际,幸遇一艘大船搭救,得以生还。

回想起上半年,在国内,女友从重庆乘飞机赶到南京与他完婚,因为赶时间,和别人换了提前一月的机票,结果,她平安抵达南京,而一月后,她原定的那家航班却在空中失事。

巴黎,东方和西方:吴冠中进入巴黎美术学院,跟苏弗尔皮教授学习油画。导师是高明的,他站在时代前列,教给学生黄钟大吕的造型和气势磅礴的思维。对此,吴冠中感到十分庆幸。他曾说:“仙人指路,是决定艺术方向的关键问题,不啻生死抉择。”

三年后,故国天翻地覆,***被赶出大陆,***建立了新中国。回国与否的问题,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又一重大抉择。对此,吴冠中和熊秉明在大学城有过彻夜的争辩。争论的焦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不回国的理由:在国外学艺,技术尚未精湛,还没有熟练掌握和应用,再者,技术学到手了,回国却没有用武之地,另外,法国画廊兴旺、艺术信息资源丰富,利于画家生存,建功立业;二、回国的理由:艺术诞生在亲切的感情里,祖国的父老乡亲是亲人,是艺术的土壤和源泉。更要结合实践,探索和创造表现艺术新境的技法。

矛盾不易解决,或去或留的选择经过多次反复,吴冠中最终下定决心,于1950年暑假离开巴黎,投向新中国。比起其他人,吴冠中的抉择有着坚实的基础。就在前一年,他曾给杭州艺专的吴大羽老师写过一封信,表白说:“踏破铁鞋无觅处,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我的心非常波动,似乎有什么东西将生下来。苦日子已过了半世,再苦的生活也不会在乎了。总得要以我们的生命来铸造出一些什么!无论被驱在祖国的哪一角落,我将爱惜那卑微的一份,步步真诚地做,不会再憧憬于巴黎的画坛了。暑假后即使国内情况更糟,我仍愿回来。火坑大家一齐跳。我似乎尝到了当年鲁迅先生抛弃医学的学习,决心回国从事文艺工作的勇气。”

吴冠中特别重视凡・高的书信中语: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人行道上枯萎掉。

大师当时年少:吴冠中早期的同窗和朋友中,有三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大师级人物,分别是:***群、赵无极和熊秉明。

***群生于1920年,他是吴冠中的引路人,没有他,就不会有画家吴冠中。***群身材高大,吴冠中较为矮小,在杭州艺专,这一高一矮如影随形,一个在哪里,另一个也准会在哪里。吴冠中负笈法兰西,***群赴台湾执教,1950年,吴冠中返回祖国怀抱,又五年,***群则去了巴黎。

赵无极生于1921年,14岁入杭州艺专,高吴冠中一级。赵无极专攻西洋画,对中国画不屑一顾,教中国画的是潘天寿,赵无极不去上课,考试时,胡乱画个圈圈完事,潘教授大为愤怒,执意要把他开除,校长林风眠出面力保,才得以留校继续深造。毕业后,赵无极留校任教。1948年,他也去了巴黎。

熊秉明生于1922年,为数学家熊庆来之子,他与吴冠中同船赴法,学的是哲学。尔后,改习雕塑。在留法同学中,吴冠中和熊秉明的心路历程最近,思想感情的交流也最多。一个从哲学转向雕塑,一个站在绘画的山头遥望文学之巅,也临近哲学。1950年,吴冠中回国前,熊秉明嘱咐他:回到国内,对于造型规律的问题,一步也不能放松,一步也不能退让。吴冠中回答:当然。(卞毓方)

(6月30日《文汇报》)

吴冠中语录

・我躯体老了,但灵魂不老,感情不老,思想不老。灵魂和躯体不和谐,老年生活我进不去,这让我痛苦。

・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

・不管画的是具象还是抽象,都要有根线维系着和人民之间的感情,要让人看懂。

・作为一种艺术,你不能总重复前人,没有改变没有独创性。儿子孙子应该比爷爷强嘛……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毕加索能欣赏齐白石,反过来就不行,为什么?又比如,西方音乐家能听懂二胡,能在钢琴上弹出二胡的声音;我们的二胡演奏家却听不懂钢琴,也搞不出钢琴的声音,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视野窄。中国画近亲结婚,代代相因,越来越退化,甚至变得越来越猥琐。

・情生艺,艺需技,而技与艺其实不是一家人,血统各异。所以谈创新,基本立足点是意境之创新,思想之创新。人情各有不同,作品千变万化,西方艺术重视个性独特,以模仿或近似为耻。似曾相识或千人一面这成为中国画主要景观。抄袭是从艺之贼,是创新之敌。

・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工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不如说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

・你看宣传画会感动吗?我不会。我们现在的当代艺术太功利了,大家都急着卖钱,真正好的艺术是让人感动的,可以打动人,才能出好作品。

・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豢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

・现在社会上美盲太多了,美盲要比文盲多。尽管很多人有很高的学识,但他是美盲,没有欣赏美的能力。

・艺术学院文化课要求太低,决定了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这是我的心里话。

・国外协会也有很多,但它们都靠作品生存。美国不养画家,法国只给一些有才华的穷画家提供廉价画室,而中国却有这么多养画家的画院,从中央到地方,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现在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很多画家千方百计地与美协官员拉关系,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头衔,把画价炒上去。

・新中国美术史上的艺术争论和派别斗争,背后真正的焦点是人事派别之争,艺术之争是表面的,人全是站在自己的饭碗上讲话。

众说吴冠中

吴先生的思想会通艺理,展现了一代大师的广阔视野。他将这些艺术思想一方面化作出色的文字,广为推广;另一方面不断以诗性的意象为中介,在艺术上表达和验证这些思想。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吴冠中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独特的风格,更在于他的精神。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吴冠中倡导艺术创新,大胆破除陈规,愤丑嫉俗,肝胆真言。他的许多见解和呼吁,是对中国美术发展的提示与警醒,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吴冠中精神”。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

吴老秉持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加以创新,他是中国近现代中,把西方艺术表现手法和中国文化意蕴结合得最好的艺术家。

――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

吴先生一生精力都用在绘画创作、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上。他为人处世态度鲜明、表达直白。他视画如命,假如不能为艺术而生,那就为艺术而死。

――画家赵士英

(6月28日《人民日报》)

吴冠中生平

1919年 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1942年 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6年 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

1947年 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美术

1950年 回国任教

1991年 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

1992年 大英博物馆打破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其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

1993年 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

文艺青年篇5

单瑛哲:“二”是最高级阶段――大智若愚!

单瑛哲:演员,主要作品有电视剧《洪武大案》《雾都猎狐》《追梦英雄》等

文艺青年的定义

广义上,凡是喜欢文化艺术的青年人,都可称作文艺青年。 我觉得文艺青年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艺术涉猎基础上。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定程度上的文艺青年。他们情绪化的对待真是生活,我说的“情绪化对待”不是贬义的意思,因为在生活中可选的路太多,所以会有情绪上的幻化。

朋友说我很文艺

从小我就开始接触乐器、书法等,可能是这么多年的积累让我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文艺青年的气息,包括动作、语言以及喜欢的音乐类型。其实我自己不敢称自己是文艺青年,但是朋友们都说我挺有这方面的气质。

最喜欢的文艺片

喜欢《教父》。他虽然是讲述黑帮的片子,但是故事却无处不透露出父爱的伟大,是一部能走进你心里的片子。

爱听相声

以前我会抽大量的时间去看话剧,但是现在工作越来越忙了,所以相对的时间就少了。不过改听戏曲类的节目多了些,例如郭德纲的相声,哈哈。不是不爱看舞台剧和话剧,而是想通过轻松的相声来让自己放松,思想放空。

最文艺的影视作品

《瀛寰之志》算是比较偏文艺的作品了,在里面我饰演的是谭嗣同的老师,也就是《瀛环志略》的作者徐继畲,他是一个文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关于三种青年

普通青年就是大众群体,特二青年就是有思想的青年,文艺青年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青年。我比较拒绝把这3个词与中性、褒义、贬义对号入座。其实普通是人成长的初级阶段,文艺是中级阶段,而特二呢,显然是最高级阶段――大智若愚嘛!

娱乐圈里的“文艺青年”

我心中的男文艺青年要数陈道明了,女文艺青年徐静蕾算一个吧!

爱看的书

文学类的书,我推荐《茨威格小说集》,真的是很经典。

爱听的音乐

摇滚。尤其是evanescence的歌是我的最爱。

文艺青年的魅力

文艺青年是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有自己***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人,不一定非要是年轻人,有的人心态很年轻,我认为用心体会生活的态度,就是文艺青年最大的魅力。

蒋毅:随性、自我、真实

蒋毅:演员,主要作品有电视剧《金玉满堂》《亲爱的回家》,电影《硬汉》等

“80后”都有文艺青年气质

我觉得“80后”这个特殊的群体身上都会有文艺青年的气质,生活的很随性、自我、真实。

我的文艺气质

像上述所说的真实之类的共性,我作为娱乐圈的工作者还有对艺术的偏爱应该都属于文艺青年的气质吧!

最喜欢的文艺片

最近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勾起了对青春、初恋的回忆。

看话剧

不开工的时候每个月抽出三四天的时间去看话剧。

最文艺的影视作品

我和朱亚文、曹曦文主演的《爱在苍茫大地》吧!

关于三种青年

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个人思想、生活方式。

娱乐圈里的“文艺青年”

男明星代表性人物应该是文章,女明星是江一燕。

爱看的书

我喜欢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很神秘、震撼的一本书,值得阅读。

爱听的音乐

音乐看心情吧,摇滚、电子、蓝调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文艺青年的魅力

对待生活有真实的态度,有特定的审美、情怀。

韩立: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好

韩立:演员,主要作品有电视剧《丑女无敌》《我的野蛮女友》等

真假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自古就有。古时候,世外桃源的高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文艺青年。边缘,小众,非主流,这是文青的特点。但是,现在怎么听怎么感觉文艺青年有点骂人的感觉。可能是他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甚至出现一些“伪文青”,装出来的文艺范儿,并不能真正沉下来去喜欢文艺,感受文艺的魅力,爱文艺,而是打着“文青”的名头来满足自己的被关注欲,导致所谓“文青”越来越多,“文青不靠谱”之类的不好的影响。

沾点文艺的边

我算不上绝对的文艺青年,但是多少会沾点边,可能骨子有时会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我一些吧。

最喜欢的文艺片

一部片子叫《练习曲》。喜欢当中的一句话“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做”。

和朋友一起看话剧

有时间的话,会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去看一两部话剧,重在看完之后可以深度的聊。

关于三种青年

如果在单位,老板指出你的错误的话:

普通青年:“对不起,以后一定改。”

文艺青年:“你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最终老板思想被逆转。

特二青年:“我不干了。”

娱乐圈里的“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有很深的文化思想、底蕴,有故事得人很多,会讲故事得人不多,文艺圈代表:韩寒、徐静蕾、王朔、姜文、陈凯歌、窦唯等。

爱看的书

什么书都看,推荐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非文艺的,但是可以看到爱的可怕。

爱听的音乐

爱听的音乐很多,窦唯的,小野丽莎的等等。

文艺青年的魅力

文艺青年篇6

在我的小说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人物,叫做黄老破鞋。这个人物身上应该有点我的影子。我总是看到草木的枯荣就感慨生命,发现季节变换就思考人性。生命和人性,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两大主题。当然了,我还有点淡淡的怀旧情结,经常会写些上世纪80年代的事儿。这就更文艺了。

当然了,我的文艺青年之路是崎岖而坎坷的,期间的苦楚没人知道。我这么说固然是参考一些获奖感言,但是的确也是我心中所想。因为我曾经写过朦胧诗,得到的评价是:“虽然全是中文,但是我们一句都读不懂。”我还曾经写过七言绝句,得到的评价是:“这顺口溜挺好的,真挺好的。”后来我一气之下就改写散文,这次得到了专家的评价:“散文的要求是‘一散一不散’,你倒是做到了,但是好的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而你的散文却是‘神散而形不散’……”

试想,当年我那一颗年轻又赢弱的心脏,如何能顶得住如此多的口诛笔伐,我痛啊我!所以,当我22岁大学毕业后,毅然投笔从商,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成了一名职业商业咨询顾问。

在长达6年的咨询顾问生涯中,尽管我的文艺青年情怀总是呼之欲出,但是我忍着,必须忍着。要是一不小心迸发出来吓到客户可怎么办。

我的职场之路虽然不算成功,但似乎也不算失败。每天应酬多多、闲暇寥寥。

就当我这颗曾经满怀文艺梦想的心灵已经被酒精侵蚀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忽然迎来了职业生涯中最空闲的一段日子。在这段日子里,饭局、酒局、茶局都少了太多,我闲得浑身疼,恨不得挠墙根去。那时候我成天上网看书,《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都是那几个月看的。看到他们在网上自由挥洒文字,我也想试试,但是考虑到自己过去文艺青年的失败之路,我还是拿不定主意。

就在2007年圣诞节那天,已经无聊了好几个月的我自己一个人去了淮海路时代广场看了一场电影,那场电影究竟叫什么名字我已经忘了,但是我却记住了时代广场门口那棵硕大的紫色圣诞树。因为那棵圣诞树让我回忆起了一个早早离开人世的初中同学。

我又开始怨叹生命与人性了……

电影看完,回家我提笔写下了第一行字,发在了天涯杂谈上。看来,岁月流转,我的文青情怀依旧。我压抑了4年多的文青梦想在那一刻汹涌磅礴地爆发,施耐庵、兰陵笑笑生、金庸在我身上一起灵魂附体。虽然附体得有些多,但是相互之间根本不影响。从此,我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写了四部《东北往事――黑道风云20年》,一部职场小说《别样的江湖》,又一部江湖小说《江湖1982》。时至今日,仍是文思如泉涌。

终于有了网上累计上亿的点击,也有了实体书几十万册的销量,所以我就很不厚道地把我当年写的朦胧诗、律诗、散文都加了进去……

文艺青年篇7

“谁说文艺青年不能旋转?谁说旋转出一定是圈?谁说圈就是规则是界限?谁说旋转的不能是文艺青年?”

曾经文艺过的那段青葱岁月早已尘封,不知不觉间被这首歌掀开了幕布一角。然后,我想起了Y,他当然不是前一段时间被八卦周刊爆炒的那位字母男星,他是小Y,一位会唱歌的文艺青年。

认识小Y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对自己的新工作热爱得一塌糊涂,每天在八小时之内名正言顺地和MV打交道,这种神仙般的日子让我稀罕地捧在手心里过。有一天,小Y被朋友领到电视台来,我一见,登时眼前一亮,搁许多年以后“颜控”这个词能定位当年我的品位,但当时,只觉得:这个小男生像从MV里走出来的文艺青年。

小Y出来闯世界的时候,正值黑豹、唐朝、零点这些摇滚乐队刚刚成名,且不说他们的音乐如何敲击年轻人的心,只他们那一头长发就让歌迷的心乱了,让发廊老板们愁得睡不着觉:文艺青年们有样学样,都不去剪头了,任长发随吉他琴弦疯长,这可怎么好?小Y正是如此,长发飘飘到头发乱了,且脸瘦如刀削,十分上镜,最关键的是他弹一手好吉他,有一把好歌喉,这样的小Y自然虏获了所有电视台里文艺工作者们追求艺术的心,大伙当即决定:为小Y拍一首MV。

可以说哈尔滨电视台是全国最早推介MV这一艺术形式的电视媒体之一,我的同事们(还有我)就是这“之一”的缔造者,厚脸皮地挤进“之一”的队伍,是因为我曾为小Y的MV贡献出一首诗。

拿给小Y的《黑黑的夜》是我无病呻吟创作青春诗时期的代表作――“黑黑的她的长发/白白的她裙角的花/黑与白的一个梦啊/梦里总有她”,记得小Y拿到这首诗时,喜欢得不得了,一晚上便将曲谱好,等不及拿到电视台给我看,就在电话里唱给我听,他的那副歌喉啊,酽酽地,再浓一点就让人醉了。

MV的拍摄地就在我们的小演播室,一块蓝幕布当背景,小Y坐在椅子上,浅吟低唱,摄像机在一旁推拉摇移,那时候即使是台湾歌手童安格和周治平的MV也没比我们奢华到哪里去,虽然简单到简易,简易到简陋,但谁也不觉得拿不出手,因为我们的音乐好,观众听的不就是音乐吗?

那首MV虽然在电视上仅播出过一次,但小Y还是被一些饥渴于音乐的眼睛记住了,小Y开始去一些酒吧驻场,他清亮的吉他配合清澈的歌声,给酒吧带去一股清凉的风。

很快,小Y就获得了第二次拍摄MV的机会,相比于第一次的小成本小制作,第二次的MV拍摄就显得气派得多:大题材,全外景,设备齐全,还有一百多个孩子做MV的群众演员,那时镜头中的小Y已有十足的歌星感觉。第二首MV的歌词也是我写的,在带观众演员录制的现场,小Y的歌声穿过孩子们的头顶层层叠叠地传过来,砸到我的心上,让我想青春啊青春,就是这么一首歌,心无旁骜地去写词,无忧无虑地去演唱,真痛快!

那次拍摄之后,便与小Y失去了联系,一晃,就是十几年。听说他一直在飘,北漂南漂,家人对他有微词,女友也跟他分手了――这是所有执着于理想的文艺青年共同的遭遇和命运。我也早把小Y忘了,每天上班便泡在网上东逛西逛,然后盼着早点下班去接孩子,我工作里的音乐呢?早渐行渐远渐无书了。

昨晚,正在看连续剧的他忽然喊我:“来看看,那不是小Y吗?!”我连忙探过头去,果然,在一部国产电视剧里,小Y正一脸剧情地穿街走巷,他理着小平头,蓄着一抹胡须,怎么看怎么像一个中年人,从他身上再也找不到一丝当年属于摇滚青年的那种风神俊逸。

“他、他,怎么会变成这样?!”我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他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小Y这样挺好,谁都得长大,为了生存嘛,他戏演得不错。”

但我还是怀念那个羞涩地喊我姐姐的文艺青年小Y,便上网去查他的行踪。原来小Y早早就开博客了,他这几年的经历都陈列其中:待业,拍戏,恋爱,拍戏,搬家,拍戏……小Y竟然拍过那么多部戏,虽然都不是大热大火之作,但部部都在帮他成长。

临关上小Y博客之前,我点了一下他的简历,在“主要音乐作品”的条目下,第一个便是:“为丰华长唱片创作词曲《黑黑的夜》,收录在专辑《假如我有一百万》当中”――我问自己:是那首小Y通过电话唱给我听的《黑黑的夜》吗?记得当时他一再问:姐姐,你怎么能写得那么好?小Y,现在我来告诉你:因为那时是我们青春正盛的时候,心里注满了音乐,我用心写,你用心唱,所以能留下一首好歌。

文艺青年篇8

外观时尚 文艺渐露

宛如手机大小的6英寸常规屏幕,显得iReader Light轻巧而别致,再配以弧线背壳与圆润转角,极具美感又不失艺术范。极为喜爱的是其8mm的厚度与142g的重量,微缩工艺收窄边框的设计摒弃了框框架架的束缚,为其塑造了“轻薄如羽”的形象,颇有“文艺青年”之范。其顶部配以红色开关按键与黑色相适宜,稍露时尚感。屏幕表面使用防眩光膜材质,质感细腻而优异,再配以对比度较高的Carta屏,黑白鲜明中更是提升了阅读的质感。不过,用户面对这脆嫩的E-Ink屏幕,理应用心保护,以防刮花。

iReader Light令人最为动心的,大概就是它的轻薄度,简简单单便可揣进衣兜里。没有了以往书籍的厚重感,也]有难以携带的忧虑,这样的iReader Light出色而优越。

可饱览群书 阅读感极佳

人们对iReader Light的好感源于轻薄,却陷于阅读盛宴。

屏幕分辨率达到300ppi,显示效果如同手捧一本书,真实视界卓越。可时刻阅读更新漫画,抑或是热潮网文新章节的追看,简单而不麻烦。此外,用户使用iReader Light,只需简单登陆掌阅账号,便可与掌阅App对接上,通过手机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不难发现的是,其自身丰富的功能配置,WIFI传书、微信文章推送、扫码解锁、书籍管理等十项功能的增添,让这iReader Light的表现加分不少。支持众多的电子书格式,包括EBK、TXT、EPUB等常用格式,轻轻松松搞定了格式壁垒的难题。

于一本书之内,字体的风格也是十分重要的,更决定了观感的好坏,iReader Light内置多种常见字体供选择,让用户可以独享于自我定制的快感。需要强调的是,iReader Light核心内置20级阅读灯,降低了夜间读书碍于光线的不适感,减轻用户阅读时的疲乏感。经对iReader Light和书籍的对比发现,两者的阅读质感相差无几,与文艺青年所属绝配。

1500mAh大容量电池和8GB存储容量

WiFi的耗电能力着实不讨喜,若是一款电子阅读器没有强大的蓄电能力,想必用户也是百般挑剔。所以此番掌阅安装了1500mAh的大容量电池,正常使用起来可续航数周,让用户可以享受到阅读不停歇的体验。CPU采用飞思卡尔imx6,经数次翻页发现,闪屏现象鲜少出现,运行十分流畅。移动***书馆是iReader Light的定位宣传,8GB的存储容量虽然不是很大容量,但对于内存极小的电子书算是绰绰有余了。

总结:小巧轻薄,可随身携带的“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艺青年范文精选

学习

黑丝袜故事范文精选

阅读(26)

黑丝袜故事篇1在2009年举行的第56届戛纳广告节上,德国JungvonMatt工作室为GutOggau酒庄设计的酒标获得了产品包装类金奖。GutOggau酒庄位于奥地利布尔根兰省Neusiedl湖区,出品有9款葡萄酒。JungvonMatt工作室根据每款葡萄酒的个性,以9位虚

学习

吉本芭娜娜的治愈“厨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吉本芭娜娜的治愈“厨房”,内容包括吉本芭娜娜厨房完整版,厨房吉本芭娜娜故事内容。我看的第一本吉本芭娜娜的书,是她的处女作《厨房》。这本《厨房》是朋友赠予我的生日礼物,上海译文出版社在二00九年推出的新版。封面上画着

学习

橄榄球星辛普森案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橄榄球星辛普森案,内容包括美式橄榄球明星辛普森,辛普森橄榄球历史地位。橄榄球星辛普森双杀案,这个案子十多年来,一直是众多美国法学院的经典教案。辛普森案决十周年时,出了一个纪录片,一位法学院教授在影片中接受采访时说:学生

学习

董明珠 演绎“格力”的传奇人生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董明珠 演绎“格力”的传奇人生,内容包括格力董明珠的女性励志故事,格力董明珠自传。董明珠,一个商界奇女子,36岁南下闯世界,进入格力20余载,从基层业务员一步步走上管理席位。在她作风强硬的管理之下,格力电器业绩步步攀升,一路

学习

人民音乐家王洛宾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内容包括音乐家王洛宾的故事,音乐家王洛宾手抄报。2013年12月28日是王洛宾诞辰100周年。王洛宾说“我的生命达不到500年,但我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账

学习

海滨邹鲁 魅力龙海

阅读(61)

龙海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倚山滨海,山海田俱全。曾几何时,这里的十里长窑辉煌一时,漫山临溪而建的窑口日夜生产,不计其数的瓷器顺着蜿蜒的小溪走向世界……斗转星移,数百年后,又成为屹立在海峡西岸的一颗“海上明珠”。龙海自古以

学习

春风送暖话屠苏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春风送暖话屠苏,内容包括春风送暖屠苏全文免费阅读,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元日》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屠苏”是指屠苏酒,说的是在爆竹声中送走

学习

对高中美术鉴赏中米罗“儿童画”的解读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对高中美术鉴赏中米罗“儿童画”的解读,内容包括儿童画专业知识框架,美术生眼中的儿童画是什么。作品欣赏一直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新课程后,美术鉴赏仍作为主要模块应用在教学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

学习

活出自己作文500字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活出自己作文500字,内容包括活出自我500字作文素材,活出自己的精彩作文800字。我就是我,没有过多的虚伪和欺骗,因为我知道我没有什么好装的,我知道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虽然说我了解,我也知道,社会上的人活得很虚

学习

由伯牙摔琴谢知音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由伯牙摔琴谢知音,内容包括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意思,伯牙摔琴谢知音全文。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琴家俞伯牙鼓琴,偶遇樵夫钟子期。因二人志趣相投、心有灵犀、结为知己,立誓愿为知己者死。事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

学习

男上司会提拔谁?

阅读(19)

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大多数上司的职位还是被男人占据着。如果我们想获得提升,必须先过他们这一关。对男上司的喜好和选择倾向有不同的猜测。在一个女员工众多的环境里,男上司怎样看待、评价女下属?芽他考虑她们升职的标准是什么?女下属的哪

学习

八卦 新闻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八卦 新闻,内容包括八卦新闻经典100例,新闻八卦爆料。Spike电视台所举办的第六届“男士选择奖”颁奖典礼在加州的卡弗尔城举行,该奖项主要面对娱乐和体育明星,奖项名目繁多,评奖方式主要是该电视台的观众进行投票,以男性为主,因

学习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保密要害部门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全文。第一条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计算

学习

拉德万斯卡切削赏析

阅读(20)

网球比赛的内涵很丰富,如果打法节奏单一,很容易被对方摸清路数,适当的变化往往能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切削就是网球比赛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变化手段,更有甚,有不少球员的反手正是以切削为主,因此掌握切削这门技术很有必要。根据来球的高低、深浅

学习

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内容包括部队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最近几年,一个新的名词“月光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指的是现今青年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种生活方式有许多优点,但也要认识到它的不足。

学习

蒋梦婕:我和林黛玉都是文艺女青年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蒋梦婕:我和林黛玉都是文艺女青年,内容包括蒋梦婕和林黛玉谁漂亮,蒋梦婕小说系列。叶锦添说:蒋梦婕饰演的林黛玉再不是一个带着病态的纤弱美人,她干净无华的眼神与清澈透明的皮肤,使林黛玉这个角色在这个时代产生一种新的可

学习

钱慧安与杨柳青年画

阅读(30)

杨柳青镇位于天津西部,明代称“古柳口”,因盛产杨柳而得名,此地交通便利,商肆众多,据史记载,约在明代万历年间有了年画的产生。最早开业的有戴廉增、齐健隆两家,初期的年画,已少有存留,如今能见的多为明代以后的作品。由于杨柳青镇地邻北京,受皇家

学习

青年文学家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青年文学家,内容包括青年文学家被认可吗,青年文学家期刊是正规刊物么。1.青年文学家人生舞台的跨越与迟疑——论五四女性文学的社会情怀杨小青2.慨叹兴衰别辟蹊径——析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者因题绝句》李向敏3.异质

学习

浅谈青年成才与创新的联系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青年成才与创新的联系,内容包括青年与创新的关系,青年如何做到创新与发展。当新世纪钟声敲响的瞬间,人类历史步入了21世纪的殿堂。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风云变幻的崭新时代,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概念、新名词、新理念强烈的冲击

学习

文艺晚会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文艺晚会,内容包括文艺晚会结语,文艺晚会免费阅读。“五四”文艺晚会司仪选拔赛一、目的:配合“五四”大型文艺晚会的顺利进行,为学院挖掘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晚会主持人,院文艺部特举办此次司仪选拔赛,希望透过此次比赛促进校园

学习

浅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内容包括谈谈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有什么影响。【摘要】一份刊物的创世,引发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并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历史上是不

学习

绿妖:文艺青年做农民

阅读(24)

见到绿妖之前,对她的感性认识来自两个片段。一是路内,他说“女儿跟我说了,爸爸,你写得东西太污了,我更喜欢看绿妖”。另一,则是来自周云蓬的书,他们曾是情侣,在柴静给周云蓬的序中,有过这样的描述:“绿妖乐得眼睛弯弯,我问过她为什么跟云蓬在一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