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属性范文

文化属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民俗; 俗文化

1.前言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武术文化在持续发展过程中整合了中国的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经历过辉煌。它起始于民间生活,有和中国其它传统文化一样的民俗特性,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2.武术文化的阐述

2.1文化的概述

“文化”一词的内涵相当丰富,它是中国语言体系中古已有之的词汇。经过长期的发展,人类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它的内涵和外延性差异甚大,所以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

2.2武术文化的概述

从文化概念的广义与狭义角度的区别来看,武术文化是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但是武术文化的概念究竟应该如何表述,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要对武术文化进行系统的探讨时,就必须弄清楚武术文化的概念,否则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与论证,更无法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就算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难免会在论述的意思上出现错误的表达。

要明确武术文化的概念,首先需要弄清的就是武术与武术文化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些学者在探讨武术文化时都会把这两者搞混。《武术与武术文化》中把武术文化概述为:武术文化是以技击技术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包括与武技密切相关的器物、传承形式和民俗,以及由他们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概论》中把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特点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从以上两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武术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要比武术的内容多,武术文化不仅包括武术中技击运动的表现形式还包括身体运动以外的一些思想精神和民俗事象,以及与武术相关的文化现象和遗存等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武术与武术文化不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而是不同层面的两个不同概念,二者之间是种属的关系,不能相互替代。

3.武术文化的民俗属性

民俗,扩展开来即是我们常说的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人民大众经长期的生活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文化。民俗属性就是这种生活文化属性,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生活的需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民俗的根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化,并由此派生出许多其它属性,如集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广泛性、稳定性、历史性、阶层性、实用性和变异性等等。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失会显现出其中的一些民俗特性。

3.1武术文化的历史性

中华武术文化的形成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是根植于我们生活的土壤当中,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武术文化。据史料记载,最早的武术文化应该可以归宿到原始社会到殷周时期伴随人类文明的出现,那时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早期萌芽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空前发展并且战争连绵,促进了社会尚武之风,形成了色彩绚丽、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到了汉朝武术著作大量出现,在文献方面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唐代创立了“武举制”,当时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使整个唐代都形成了一种重武之风。两宋时期随着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得武术文化在城市中交流广泛。明清两代的武术文化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形势,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宣布废止武举制,武术从总体上退出了***事技术范畴,主要是以民间各类秘密结社的形式开展的,使武术才得以广泛的传播,从而使武术文化体系进一步健全。民国时期,在近代文化思潮影响下,武术开始趋向科学化、规范化,由原来的民间传统体育变为一项具有自己特色的近代体育项目。

由此可知,我国武术文化自人类文明出现的同时也随之出现,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经由衍生不息的华夏民族百姓的实践活动所传承着。在这期间的不同历史时期即出现过兴盛的现象,也曾被禁止而导致其传播受限,呈现出衰败现象,但都或多或少的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习练。由此可知,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这样波澜起伏的命运而至今未衰,呈现出了其较强的历史性。

3.2武术文化的地域性

伟大的中华民族走过了5000多年的文明历程,在这片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的中华大地上,勤劳、智慧、勇敢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受地理、气候、文化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就是这个道理。在长期农耕文明的背景下,中华民族重土轻迁,不同地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所以各个地方的民族文化也就有所不同。武术文化形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武术文化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不同地区形成的不同武术流派。

受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影响,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所以我国东西南北的武术流派有着各自的特点。我国东部山东一带在宋时就有优秀的***法流传,如杨妙贞的“八母梨花***法”号称二十年天下无敌手,杨家***也就在这一带流传,福建还流传张、朱二家***法;西北人民则擅长棍术,如单头母子棍、双头条子棍、天奇棍、阴把棍等优秀棍法;南方的拳法多,动作紧凑且劲力充沛,如“南拳、洪拳、蔡李佛拳”等都传自南方;北方的腿法丰富,架势开展,快速有力,如“临清潭腿、少林潭腿、十路弹腿”等著名,所以有“南拳北腿,东***西棍”之说法。

根据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出武术流派的分类都和地域有关,所以武术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地域性。这一特性使我国武术文化有较为丰富的内容,不至于其文化色彩显得过于单调,同时也使武术文化生命的延续不易被阻断,为它的传承性提供一定的依据。

3.3武术文化的传承性

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财富,它的传承有与其它文化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特点。文化传承的本质是它的延续,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正是有赖于传承才得以至今仍不失其光辉灿烂的文化色彩。

从历史来看,武术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物质性传承,另一种是非物质性传承。[2] 物质性传承集中在对武术习练时用到的实实在在的、无法随意改变的现实物品,如以文字形式的拳谱、器械和服饰等;非物质性传承不仅包括对传统武术技艺的传承,还包括在习练时形成的思想观点和文化风俗,如习练武术的感受、想法和经验等。

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不尽相同,有行为示范、言传身教和思想灌输等。它的传承途径也不止一种,有集体传承、个体传承、媒体传承和学校传承。集体传承是靠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们共同练习来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注意和参与,这种途径主要是靠行为示范的方式来传承的;个体传承则多是以师徒或家庭传承为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学,但这种传承途径具有封闭性和选择性,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容易失传;媒体传承和学校传承常通过大众媒介,如***书、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视频等,以思想灌输和行为示范的方式把传统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传授给学生,目前学校教育的发展很快,以此传承武术文化是非常好的方法。

现如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其中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武术文化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现代化变革,我们必须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一种协调方式,来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化之间的关系,既不拒绝现代化又要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继续把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传承下去。

3.4武术文化的实用性

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有非常大的实用性。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在对外和对内的战争中武术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秦统一后武术在***事上的发展比较普遍,为当时的秦王朝提供了强大的防备力量。汉匈奴战争时期,帝王认识到国家***权时刻面临着威胁,所以他们对武术相当喜爱和重视,导致汉王朝对***事的依赖,并提倡***事和民间的尚武之风,所以武术文化的传播对当时社会稳定的维持有一定用作。到了唐朝、两宋和明清时期武术逐渐以不同的方式慢慢退出***事舞台,而在民间普遍的传播开来,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门派,并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寻求精神的愉快。在民间出现的结社组织的具体活动中,武术的传播是他们联结友谊、武装贫苦民众的普遍方式。所以武术文化的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作用,且都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3.5武术文化的变异性

我国武术文化所呈现的变异特点是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的。二十世纪以来,武术的发展开始了转型,即从“传统武术”转向了“竞技武术”。所谓“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内涵,同时具有强身健体、医疗和观赏等特色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3]人们则习惯于将建国后的以娱乐、表演、健身为特色,以更高、更难、更美、更新为发展方向的竞技武术套路和八十年代兴起的搏斗运动称为“竞技武术”。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磨练具有相当成熟和稳定的形态,但是到了近代,经过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它就大体转变为近代型文化了。其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的确给我国传统文化一定的影响,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下,但它并不是顽固不化的,它也有自己内在的活力因素,当面对西方文化的涌来时,它也表现出了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一面,既没有完全拒绝,也没有全然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们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和动力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武术文化的变异,但武术文化的变异只是说武术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武术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变。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都还属于中国武术,竞技武术依然保留了传统武术中的动作外形,只是对其内容进一步规范化,更适合表演,更易于评测。可见我国武术文化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但不是完全的变异,而是在保留原有性质基础上的变异。

4 结论与建议

武术文化体系庞大复杂,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它也在或多或少的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武术文化有一定历史,也有相对***的结构,在其文化的传承和变异过程中仍然保持了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其民俗特性。我们在学习武术文化时不仅要记住它的一般特征,也不能忽视其自身的民俗特点。武术文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走自身的民族特色道路,当然可以借用目前竞技武术建立的基础,继续扩大传承和国际化交流,然后走多元化道路,让世界更深的认识我国的武术文化。同时民间武术文化遗产极为丰厚,武术本身就起源于民间,所以保护民间武术文化遗产对武术文化的民俗特性的保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新时期的武术新文化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武术文化能在更新的变革中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和民俗特征,并发扬光大。(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云崖,牛爱***,虞定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性传承研究,2008,34(7):54-57.

[3]孟庆袖.搏击武术科学[J].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比较研究,2009,6(11):6-8.

[4]温 力主编.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5]张耀庭主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6]周伟良.天津体育学院学报[J].传统武术俗文化特征散论,1992,(3):22-27.

文化属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设计文化;公共设计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文化形成于20世纪初期,在包豪斯时期首次达到高峰,并随着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而与大众生活日益密切。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的总和,社会文化是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文明。设计也是一样,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设计是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为前提,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以现代社会的公众生活为指涉对象的社会文化活动。现代设计在满足社会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在实现设计的社会意义,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现代设计文化

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成因、外化及其产物,在普遍而广泛的意义上,文化是人类通过与外在的、构成创造前提条件的环境相适应所实现的一切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心态和行为样式,以及由这些方式和样式的需要所创造的产品[1]。这就是说,文化不仅包括物的方面,而且包括心的方面和心物结合的层面。文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既是人适应自然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人适应社会并彼此相互联系的结果。文化一旦形成并不断演进、发展,又会制约包括设计师在内的所有人的心态行为及其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构成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独具一格的生活风尚和行为样式。

同时,正如英国文化社会学家阿兰·斯威伍德所说:“文化是一种实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2]人的意识、价值观、心态结构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构成成分。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精神、风气和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逻辑,它们属于内在的隐形文化,对应于外在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常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显性文化。人们总是生活于特定的历史文化之中,文化成为人们的生存环境,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说,文化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自我表达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使用物的方式等。[3]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为公众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为目的的现代设计是一种文化活动,现代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使用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化——现代设计文化。

现代设计文化是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其基本表现形态便是现代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它能将社会公众的现实与理想、使用方式与审美理念、科学技术与艺术情感、商业经济与消费时尚、物质形态与精神意义水融地结合在一起。现代设计的观念和目的、设计对象的风格特征、设计活动本身和设计师自身的形成,都是社会性的。现代设计文化正是在社会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心态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社会的大机器生产和现代传播、消费手段,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生存依据和联系纽带的现代实用审美文化,它在与其他各种社会文化构成因素相互作用、渗透的过程中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

二、设计观念的社会文化分析

设计观念是人类进行设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认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人类的认知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扩展和深化的,人们对设计活动的认识同样受到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制约。

1.从“以人为本”到“天人合一”的设计观

衡量现代设计的基本尺度是人,所有的设计品无不体现人们的理想和情感以及价值期望,这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不同于只为少数权贵服务的旧式设计活动,现代设计所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即人民大众,设计的基本构成包括大批量机器生产的设计方式、设计交流沟通的广泛群众基础和人们经济状况改变下的消费方式。现代大工业批量化生产和现代科技决定了现代设计文化的平民化和市场化特征。

“以人为本”乃是现代设计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原则,其实质是认为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要求设计活动及其成果对社会公众具有人性化关怀,是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的人本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在设计中的体现。“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广大的消费群众,是具有健康的个性情感、精神欲望、价值期待和受一定社会文化制约的群体,不仅包括生理健康的人,还包括残疾人。

设计的大众服务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广泛的联系和共同价值,全球问题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设计“以人为本”在新时期的体现。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设计和生产一味突出“以人为本”,单纯追求人的需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容易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反而使旨在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设计,结果与工业化一起造成了人类生态危机。倘若简单地以人类为世界中心,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来满足人的需要,那么这无疑会最终损害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人不是神……我们永远不会统治自然。”[4]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准备适应自然总是自然科学家精神的一部分。不过他想知道自然在做什么,自然界发生了什么。”[5]我们扩大这种“适应”的认识和行为主体范围,其实就可以把人类适应自然并与之协调一致建立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例如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就注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主张二者形成和谐的整体。他设计的“流水别墅”就充分体现了“建筑从属于自然环境”的理念,形成人与环境之间的丰富愉快的和谐一致。

现代设计的创造意义也正表现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中,也就是通过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这反应在设计的观念上便是“天人合一”的设计,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便得以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的核心就是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融合一致,实现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性的公共设计主题

社会性的公共设计主题是实现设计观念的最有效方式。设计主题是在一定时代历史情境中产生的、一系列设计作品中显现出来的、具有广泛公众基础的主要思想理念和基本意识倾向,它体现着设计师背后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社会情绪,反映社会公众某种共同的需要和兴趣。也就是说,社会公众的群体兴趣和价值期望往往通过设计主题来反映。

设计的社会价值是设计社会性的表现,是设计和设计文化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与设计的公共主题密切相关,设计的共同主题折射出了社会公众的共同思想、共同理想和共同动机。设计发展中种种盛行的思潮,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转化而来的,与社会思潮密不可分,如当今的女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设计不但为生理健康的人而且为残疾人服务)、绿色设计等,就是关怀女性、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等社会意识的体现。

三、设计活动的社会文化性

现代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体现在设计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为指涉目标的社会化的设计过程。现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公众和社会服务,虽然允许设计师投入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思想,却不允许与社会、与他人、与市场隔绝,设计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的价值必须是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为他人、为公众所欣赏的产品才真正符合设计的要求。

现代设计虽常常由个体设计师或者小群体设计团队来完成,并且最终由消费者个体来接受,但是从总体上和本质上看,它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由一定社会意识支配所进行的具有生活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设计活动面向的是社会公众群体和现代社会生活,受制于现代生活水平、现代社会准则、现代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现代科技水准、现代经济和市场条件、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等。故而,现代设计通过现代设计手段,蕴含、展示同时引导着现代文化观念、现代消费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现代设计的对象虽然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但“生活的意义就着落在具体的社会生活情景之中,为意义提供情景的那些环境本身就是有意义的”[6]。因此,设计师应该在设计初期就将社会情景分析、群体文化生活参照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内容,在设计中通过***像符号、造型结构、线条色彩、材质技术等形式传播社会信息,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会交流与沟通。

四、设计师和设计风格的社会主体性

1.设计师的社会主体性

设计师是社会的人,他既是设计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的产物和构成因子,是社会文化(包括设计文化)的接受者和享用者。正是设计师与其他社会大众存在着多重互动关系,他们才能够以为人理解的共同性语言提供设计,并出于一种必然的内驱力去表达某些公共主题。社会文化对设计师从事设计实践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设计师的文化心理结构上,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主要由设计师的生理心理秉赋与他通过学习实践而获得的文化性经验两大领域的因素构成。设计师的创作过程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运动过程,设计师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其文化心理结构和这种文化结构运动的结果。从设计师的文化心理结构可以解释,为什么优秀的设计作品,既有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又有着普遍的感人性。

2.设计风格的社会主体性

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统一性和共性的程式或样式,我们称之为风格。设计风格以设计物的基本形态和内容来体现,并通过设计作品来实现,它既包含设计作品形式的特点,又包含思想和内容的特点。在这两者的有机统一中,思想和内容的特点是内在的,起着决定作用,它是形成作品风格的主导力量。离开这种内在的力量、内在的美,孤立地追求形式的美,是不能形成被社会公众接受的设计风格的[7]。

设计风格是由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观念、消费时尚、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所决定的;它是一个融合多种因素、多层关系的综合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设计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设计作品的物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是设计风格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如产生于1960年代的POP风格、高技术风格,产生于1980年代的简约主义风格、新锋锐风格,无不带着不同区域的消费观念和社会文化流行与发展的痕迹。正是世界各国文化融合的复杂性,促使了设计风格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五、社会思潮与设计运动

设计运动总是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现代社会的文化思潮与现代设计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社会思潮给大众带来的观念的变迁可以从这一时代的代表性设计作品中反映出来。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以民主思想与理想主义为代表的社会意识形态带来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切实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水平,建立理想的社区,为全社会服务,以致后来发展到设计为全人类而不只为富裕国家服务的国际主义风格。而19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后又波及全世界的反文化社会思潮也引发了设计界的“反设计”运动和以装饰主义、文脉主义、隐喻主义来对抗国际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运动。落后、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常常成为设计思想发展的障碍,1933年纳粹上台后,受狂热的、狭隘的德意志民族主义意识驱使,希特勒极力鼓吹古典复兴而反对包豪斯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意识的设计观,包豪斯设计所被关闭,德国现代主义运动全面停止,严重阻碍了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文化属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档案 文化价值 文化属性

中***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1档案文化价值的确定

档案具有科学文化作用,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然而何为档案的文化价值?这个非常专指的问题,就显得语焉不详了,因而近年来我国档案界开始对此进行认真地思考。档案的文化价值是由档案的内外两方面特征的文化属性决定的。当然,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是档案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档案馆的科学文化性质,而不是因为档案馆是法定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才决定了档案具有文化价值。

首先,从外部特征上考察,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是借助于一定的记录符号将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和过程记录于一定的载体之上。因而,外在的记录符号与记录载体符合文化表现的基本条件。

档案文化属性的确定,还有赖于档案的载体本身蕴含的文化属性的认定。“档案载体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及文化鉴赏价值。”

档案载体的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和文化鉴赏价值是指档案载体的演变及运用,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或一个集团所带来的情感寄托。如我国的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文明进程,完全可以从我国记录历史的载体本身的演变与使用进程上体现出来。档案不仅仅是历史的证人。档案记载着知识,从横向发展看,它只映现了一个时代、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充当着证人角色;而从纵向发展角度考察,档案的发展又呈现着一种知识成几何级数积累的趋向。从这种纵向角度看档案,它就成了一种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是一代代文明的“催生婆”。甚至可以说正是依靠档案这种文献记录积累知识的功能,人类社会才有文明可言。没有档案就没有人类文明和文化,两者事实上是共生的。

2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特征与实现方式

2.1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特征

从档案价值的实现规律上看,档案的文化属性则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档案价值的扩展律;其二是档案科学作用递增律。

档案价值的扩展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档案具有对机关的作用(第一价值)和对社会的作用(第二价值)的双重性及过渡性;二是档案价值的多元性和变异性。档案的第二价值就是档案文化属性的重要基础。档案价值的多元性与变异性,也可以从档案科学作用递增律上表现出来。长期以来,档案既是行***管理的工具,又是发展生产建设和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档案发挥作用时空环境的变迁,档案的作用将从更多地用于行***管理,逐渐转移为更多地为用于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事业。档案的这一特征,也决定了档案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因而,从档案价值的实现规律上可以看出,档案文化价值的扩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受时间限制;(2)受密级限制;(3)受档案机构的收藏***策和开发利用的影响;(4)档案馆是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主体;(5)不同档案馆体现不同的文化价值。

2.2档案文化价值的实现方式

档案的文化价值是多元的,因而,其实现方式也必然是多元的。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明档案文化价值的主要实现方式。

2.2.1发挥史料信息中心的作用

档案信息是一种历史信息,也是一种固定的信息,它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因而,档案保管部门尤其是档案馆应该成为历史信息存储中心,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为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提供历史信息,以充分发挥档案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

2.2.2扩展教育功能

档案之所以成为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是源于其历史性、原始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档案用于各种形式的教育之中,是档案开放利用后被日益扩大的功能之一。这一功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被许多国家所认可,而且作为发挥档案文化属性和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如档案学者史密斯就指出:“如果档案材料成为学校历史教学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它能够激发一种鉴别和了解历史的需要,那么文化遗产的意识将会得到极大的增强。”法国从1950年就在国家档案馆建立了教育处,次年在法国各省也建立了类似机构,一个专职教师负责组织对法国历史博物馆的教学参观,并提供解说词和复制件。这在国际档案界为档案用于教育开创了良好的典范。如今,举办档案展览、汇编专题档案材料、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档案宣传等等档案利用方式,都被赋予实现教育功能的含义。

2.2.3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

互联网络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影响社会生活最强烈的一种技术产品。“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等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事物不断涌现,因而,与信息收集、处理、传递等有关的传统行业和部门将不得不面临极大的冲击。档案部门也是其中之一,目前的形势表明,如果档案部门不加快信息处理与网络建设,将严重滞后于整个社会的信息管理的发展。

2.2.4参与社会文化传播

社会文化是一个覆盖面极其广泛的领域。从根本上说,档案发挥作用所实现的价值,最终都可以归结到文化层面上,比如上述提及的档案文化价值的四种实现方式都是属于社会文化建设范畴。

文化属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陀螺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演变;推广原因;特征;功能

前言: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文化确立价值,并对人类的情感与灵魂具有直显性的文化赋予功能,能否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准之一,人们通过体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成员发生联系,从而形成社会关系,并为人类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因此,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体育学者对体育文化的重视。

打陀螺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娱乐性、健身性、群众性等特点。陀螺运动发展至今已成为拥有完善的比赛规则,在西南省份具有稳定的参赛队伍和观看群众的竞技体育项目。在1995年云南昆明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运动项目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全国及各省市民运动会打陀螺比赛的方法和形式主要是由云南拉祜族的对抗性打陀螺比赛改造而来的,其主要特点就是“旋”和“准”,比赛方法是在宽 15米、长 25米的场地设有放陀区和打陀区,守方将陀螺旋放于放陀区,待陀螺旋转稳定后,攻方站在打陀区扔出自己旋转的陀螺去打击放陀区的守方陀螺,以将守方陀螺击死或砸出界外,而自身保持旋转者为胜[1]。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开展陀螺运动的文化基础、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化学、体育文化学、体育人类学、民族传统体育的专著、文献,为本文论证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对当地领导、百姓进行访谈交流。

1.2.3参与观察法 本人属于景谷县人,从小生活于此,并参与该项运动,对此项目较为熟悉。

2、结果与分析

2.1陀螺文化的表现形式

2.1.1抽陀螺

抽陀螺可将甲乙两队各出一人为一赛组,二人的陀螺要按裁判发出的口令同时抽转落地,用鞭子连续抽打陀螺使之在平滑地面上不停地旋转,或相互碰撞,看谁旋得密,看谁旋得久,以转动时间长的为胜。

2.1.2 打陀螺

打陀螺也是一项由双方队员在比赛场地上,从守方旋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陀螺抛掷,极大守方陀螺,讲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的陀螺早比赛场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的比赛项目。比赛只记攻防得分,以当场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现已有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

2.1.3陀螺的制作、材料、形状特点

陀螺的制作可以是陶瓷、石器、木头、竹子和砖瓦等磨成。各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环境特征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形状、材料等不同。打陀螺是景谷傣族人民颇为喜爱的体育竞技活动项目之一。景谷位于亚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有各种适于制造陀螺的原木,如:黄栗树、板栗树、黑心树和紫柚树等等。景谷的陀螺风格各有特点:坝子里的傣族陀螺均为平头,较为扁平,直径稍大,因而重心低,比较符合力学规则,对陀螺的旋转时间颇为讲究;而其它民族的陀螺细长,旋转时间较短(一头拴在木杆的绳绕在陀螺腰上(用木杆一是为增大力矩,使陀螺旋转时间更长;二为拔动陀螺的工具)。

2.1.4陀螺运动形式体现了其体育文化的实质

“体育文化的实质就是人的运动属性的内化和外化”。陀螺运动形式反映了人的运动属性,它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上可以把陀螺运动分为经济性陀螺、娱乐性陀螺两种种活动形式。经常参加打陀螺运动,能够提高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促进人全面、协调的发展。陀螺成为人们从事娱乐、健身、竞技的有效工具,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2.2 陀螺文化的发展阶段

陀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传播也是积累继承的过程,因此,研究陀螺文化有必要对陀螺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陀螺是各族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提炼出来的具有娱乐、健身功能的民族体育项目,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而陀螺的发展可以分为陀螺形成阶段、成熟陀螺阶段和现代陀螺阶段三个阶段。

2.2.1 形成阶段

关于陀螺的起源,景谷县是我国陀螺的发源地之一,在益智乡塘房村的后山,现遗存有一座石牌,相传此为古代部落首领李四之墓,因为他是打陀螺活动的发明者和倡导者,被人们奉为陀螺之神,每年新春,都会景谷地区都会举行打陀螺活动来祈求平安吉祥、幸福安康。另一种说法陀螺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腾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掌握氏族的领导权。因此当时的人类把女性的当作一种***腾来崇拜。据原始社会自然崇拜是从具象崇拜逐渐发展为抽象崇拜论述推断,人类仿制类似的木制品加以崇拜,从而产生陀螺。

2.2.2成熟阶段

有历史文献资料显示:抽陀螺这种游戏由宫廷流入各地民间后,于清代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则的娱乐性比赛活动,流传至今,开展游戏比赛的目的主要是追求陀螺的娱乐性,这种具有一定规则的娱乐性比赛活动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较为广泛。其开展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将陀螺加足鞭之后,以其旋转的时间长短判断输赢,先停的算输;另一种游戏陀螺的运动形式俗称“撞架”,比赛双方各自将陀螺抽得飞快,然后向对方的陀螺撞去,被撞停或倾倒的陀螺为输;第三种游戏陀螺的活动形式在瑶族同胞中开展较普遍,竞赛方法是一方把陀螺旋放在地上,另一方从空中用旋转出的陀螺去击打对方的陀螺,击中并使对方陀螺停转者为胜,击不中为输,然后相互交换角色,参赛者依次轮流,最终以击中次数多者为胜方。

2.2.3现代陀螺

自1982年我国有规律地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步伐得以加快。1995年,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的第5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陀螺项目被正式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此后经历了云南省第6、7、8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第5、6、7、8届少数民族传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陀螺运动的竞赛规则被不断完善,运动技术模式和竞赛规则基本成熟和定型,并不断地被赋予竞技、健身、娱乐和教育等现代体育的价值。

2.3陀螺文化的特征

2.3.1全面性和特殊性

作为体育文化的分支,街球文化的全面性就意味着它具有体育的全面功能和基本特性,其主要体现在:

第一,现代陀螺运动有着全面的体育功能。如:娱乐的功能,交流功能,***治功能,教育的功能,竞技功能,艺术功能等等。

第二,体育项目特征的全面性包含了竞技、游戏、音乐、舞蹈、美术等因素。因此陀螺同样是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从事陀螺运动可以锻炼人的全而身体素质。陀螺技术不仅可以发展人的灵敏、协调性、力量和小肌肉群的机能,而且可以锻炼人的心理和智力。适合于中老年和少年人群的健身锻炼。

陀螺文化的特殊性表现在特殊的活动方式和特殊的理念。一方面是陀螺的材料特殊,多为木制陀螺;另一方面,陀螺的玩法和比赛方式多样;再一方面,按照项群理论看,传统羽毛球、网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项目,陀螺运动不仅包含了具有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特征的比赛性“打陀螺”,还有具备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特征的“打地螺”、“赶老牛”、“打猴儿”。

2.3.2社会性和个体性

文化的社会性是指文化产品在产生过程中所融入的并在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社会性本质。陀螺自从宫廷流入各地民间后,于清代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则的娱乐性比赛活动,流传至今仍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多数地区倍受儿童少年青睐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陀螺文化的社会性体现着两个方面:

第一,陀螺最早起源于中国,但中国并非是陀螺的唯一发源地。在世界文化史上,陀螺有多个起源地,世界许多文明地区都有陀螺的考古发现。第二,社会的认可度高。陀螺运动简单易学,技术动作简单,有较强的趣味性适合各种人群参与,特别是中老年人。

陀螺文化是由世界各族人民在从事陀螺活动中所表现的个体行为方式。陀螺运动中包括持、绕线、抽、打、掷、步伐等个人技术,这些技术在不同的运动员身上表现出不同的运用组合,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性。陀螺的地域性为陀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才使得我们可以在陀螺运动中看到不同的技术风格。

2.3.3民族性和时代性

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意味体育文化对传统体育的继续,而时代性意味着体育文化必须充实、融合现实的新内容,形成新的时代特征,也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文化的创新。各个地方区域的民族文化差异导致了陀螺不同的民族性。陀螺的发展历史悠久,各个时代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而如今由于时代的发展,陀螺也被各界人士关注和热爱,同时它的竞技较色也越来越突出,它走出农村,走进社区和学校。陀螺现已是全国民运会重要的比赛项目。

2.4陀螺文化的功能

2.4.1陀螺文化的内部功能

2.4.1.1陀螺的导向功能

由于陀螺运动强度属于中下强度,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项目其中促进身心健康、健身塑体、释放心情以及认的自我展示、赢得他人尊重、追求人格***是陀螺的基本功能。通过陀螺运动也可以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2.4.1.2陀螺的融合功能

通过打陀螺,可以使人们学会竞争、合作、信任、消除冲突、拓展交际、增进情感交流促进个人社会化的剂和桥梁,它的这种融合功能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所欠缺的。通过“打陀螺”平台,也可使人们跨越地域限制,与不同地域多民族进行交流沟通,实现社区与社区的交流,构建良好社会环境和社会分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2.4.1.3陀螺的审美功能

审美是在特定情感状态下对对象的凝神观照。而体育美的功能也同样是由审美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对陀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并对生活、对人生的彻悟。

2.4.2陀螺文化的外部功能

2.4.2.1陀螺的娱乐功能

陀螺运动不但增强人的体质,而且使人身心愉悦,得到美的享受。比如陀螺运动在景谷的盛行,使当地的群众享受着体育文化的神益,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活情趣。也使到那里的旅游者参与其中,自娱自乐。

2.4.2.2陀螺的商业功能

陀螺运动的兴盛,使陀螺的比赛、制作、加工及营销的市场在景谷得到发展开来。特别是景谷地区,陀螺运动在一定范围内推动景谷经济的发展;加大陀螺运动的开发与利用,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物品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4.2.3 陀螺的教育功能

在开展陀螺运动中,擅长者在教授技战术时,注重指队员勇于拼搏、团结协作、严以律己等品质的培养,并借此培养参与者特别是下一代良好的传统品德。

3、结论

陀螺文化的表现形式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是一种多元的文化。陀螺运动的活动形式演绎了体育文化的实质,其形式包含了表演性陀螺、竞技性陀螺。悠久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各名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陀螺文化的内部功能体现为对人自身个体发展、群体发展的影响,展示自我,挑战极限,追求***自我和自由,融合社会群体;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及意识;使参与者感知和理解生活、对美好人生的感悟。外部功能表现为陀螺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即休闲娱乐功能、商业功能、教育功能,在对陀螺文化表现形式、发展阶段、特征及功能把握的基础上,最终将陀螺文化定性为:体育竞技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2。

[2]卢元镇.体育运动文化学断想[J1.体育与科学,1986(5):102。

[3]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5一56。

[4]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志编撰委员会.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志[M ] .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3: 662。

[5]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组委会资料[Z].2010。

[6]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0一54。

[7]杨善民.文化哲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89。

[8]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9]景谷县县志办编著.景谷县县志 1985-2005 年[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0]13HallAR,HallMB.Unpublished Seientific PapersofIsaac Newton.1978.148。

[12]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0一54。

[13] [26]章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5:57一68。

[14] 张娜.体育美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42一9。

文化属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文化的属性;文化的功能

中***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6-0028-05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应建立在对文化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从这种意义上说,重新审视文化的属性和功能,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的精神属性和化人功能

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文化的精神属性是文化最为凸显和最本质的属性。

文化的精神属性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第一,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精神追求。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是人的精神需要,文化的精神属性也是文化的人文属性。文化对于人来说,是内在的、普遍的、终生相伴的需要。因为只有人才是精神性存在物。只有人才有思想意识,有精神世界,也只有人能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反观。第二,文化是人精神生产的结果。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精神生产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高向度。只有进行精神生产,才能充分施展人的潜能,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这说明,精神生产摆脱了人的肉体需要这一自然必然性的规定,它表明了精神生产才是人的“真正的生产”。第三,人的精神需要主要通过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是人对现实的超越。马克思把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人的天然权利,认为脱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权利也就无所谓真正的自由。马斯洛在《人的潜能和价值》中指出:一个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另一个更高级的需要。“终极的人的状态仿佛是注定我们要永远力求达到,而又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状态。”正因为人的需要永不会完全满足,失落感总伴随着他,永恒的不满足感、失落感使艺术活动成为人生的一种安慰,成为人类心灵自由的精神家园,人在审美的艺术世界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得到现实中不能得到的满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奥戴说:“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文化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某一方面甚至一系列的功能。

文化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其化人功能。早在《易·贲卦》中就有“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化人是文化最古老最持久的功能。张岱年曾说:“从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意义上,文化是文,还不是化。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同时还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化。”即如果没有化人的功能,就不能称得上文化。化人就是改造人。这个“化”有教化、感化、转化、美化、化解、塑造、熏陶等含义。其实,文化的化人功能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先进文化具有积极的化人功能。人们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启蒙心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加精神上的和谐感、幸福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归依。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先进的文化以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如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心理微调力等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人的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和满足会成为人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当你向一个失足的孩子伸出温暖的手,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孩子因你的帮助从此有了光明的人生。当病人精神上注入了某种希望,或有了积极的精神暗示,就如打了一针强心剂,支撑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战胜病魔。另一方面,落后文化有消极的化人功能。落后的文化让人失魂落魄,精神萎靡。一个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不会是有理想的孩子;一个沉溺于黄色文化的成人,不会是一个体格健硕的人;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经不住诱惑的人;一个没有毅力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应发挥文化化人的积极功能,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真正使文化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二、文化的民族属性和软实力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文化,即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属性。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指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所共有的产品,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和物质对象等。”即文化是群体共有的产品,是同一文化群落中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等。这个共有产品使这一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日本的大和文化、德国的日耳曼文化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疆土是基础,而文化则是根。疆土可能会随着国势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文化存在,疆土失去了可以失而复得,但是如果失去了文化就是永久的灭亡。“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就是这个道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根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是形成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无论历史怎样沧桑变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都是这个民族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精诚团结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绵延不息和发展延续的内在因素。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去凝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民族的生命力。历史充分表明,没有精神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文化的民族属性决定了文化的软实力功能。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和施加国际影响的各种力量的总和。综合国力不仅需要经济硬实力,也需要文化软实力。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归纳为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四个方面。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事等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国家的发展就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时,起决定作用的将是文化软实力,这已经是一个时代的共识。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实力是科技力、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体现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先进文化因素渗透于经济、***治、***事之中,可以起到力量倍增器的作用。这种先进文化通过国际间的传播,对其他民族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冲击力、征服力,产生一种无形胜有形、柔弱胜刚强的软实力。

三、文化的知识属性和育人功能

一说到文化人,往往就是指知识分子。一说到学文化,就是学知识。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知识,是知识的积累,是进步,是文明。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学知识、求进步、变文明。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知识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人们掌握了知识,就是提高文化水平。“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文化教育强调的是不仅要给学生以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知识的整个文化。”

与文化的知识属性相对应的是文化具有育人的功能。育不仅是教育,还有培育、改变、提升的含义。首先,文化知识使人进化。知识使人由愚昧到文明、由愚钝到聪慧、由无知到博学。人和动物相揖别,乃在于人是有知识、有文化生命的存在。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没有文化,人什么都不是。”其次,文化知识可以塑造人。一方面,具有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生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把自然人塑造成社会人;另一方面,健全的教育体制,使人通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把人塑造成文明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具体地说,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人成为具有现代教养的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一个人掌握的文化知识因素。第三,文化知识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掌握各种文化知识,人的创造能力大大提升,人可以由体力劳动者变成脑力劳动者,或者成为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追求知识,改变命运。

四、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和社会动力功能

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是获得自身生存发展的能力。文化具有生产力属性即是说文化蕴涵着人类强大的生存发展能力。文化是无形的,但产生的力量却是有形的。首先,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精神力量和反映出来的能力,是人类生产、生存能力的记录和反映。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刘茂才指出:“文化是人们应对自然、社会和人等环境挑战的产物,它是一种能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精神生产力”概念,也主要指人类以知识或智力形式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人的智力、知识作为精神生产力,不只指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其它一切智力因素在内,它们综合地表现为人的精神素质、精神能力。其次,***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直接道出了以科学技术形式存在的文化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作为文化来说,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改变和提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大大增强了人的生存、发展能力。人作为生产要素一旦掌握了科学技术,就会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一旦加入了科学技术的因素,就会更新换代。更加灵敏高效;劳动资料加进了科学技术能更加乖巧地听命于人的利用;管理科学的出现使生产管理更有效。因此,文化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人的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具有生产力的属性。

文化的生产力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社会驱动功能。即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代社会,文化已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首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没有文化人类社会不可能摆脱自然状态和愚昧状态,就没有人类社会由野蛮阶段向文明阶段的进步发展。西汉初期先进的儒家文化战胜了黄老文化才有了西汉的强大;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新思想代替了封建社会的旧思想,才有了新民主主义***和新中国的建立;有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才有了我国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社会进步。随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如果没有文化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其次,社会协调发展需要文化支撑。文化越发展,文化功能越凸显,对社会的协调发展作用就越明显。世界上曾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落后和贫穷,奉行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境地。这些教训表明,经济增长不能自然而然给人类带来福祉,如果没有文化的价值导向,没有文化功能的发挥,社会就不能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了地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人类生存条件的急剧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挑战。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和人才等文化因素,正在丰富和扩充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因其支撑着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发挥着社会驱动的功能。正如所指出的:“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五、文化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作为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我们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而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产品和社会分工的产物,一旦用来交换和满足别人的需要,就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成为了商品,就有了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文化产品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候,文化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而成为全社会的公共产品。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加速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为文化经济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文化商品和物质商品的区别在于物质商品随着对它的使用其价值越来越小;而文化商品则可以无限复制,越用越能发挥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功能。商品属性是文化产品经济功能的原动力,它内在地驱动着生产者将自己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其劳动价值。文化的经济功能表现在文化产业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桶金的文化产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等明显优点,成为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化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即一体化。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深刻推动了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物质产品的文化化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体现精神力量,而且还具有强大经济功能。首先,文化因素使物质商品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物质的东西一旦加进了文化的元素,就变得有生命、有色彩、有内涵、有个性特色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发生着变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流追求。因此,物质产品加入文化内涵可以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要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次,文化因素提升了物质产品的附加值。物质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的大小取决于文化的内涵,文化已经不是外在于经济的精神因素,而是直接成为经济生产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文化软实力也是经济力。因此,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融合产生的巨大能量成为最为持久和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一次文化转型。

六、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治功能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首先,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唯物史观的理解,社会意识形态,即“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包括***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以及绝大部分的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治制度的反映。就如同一个人必定有自己的意识一样,一个国家也必定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恩格斯指出,“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自己的社会归属和文化渊源。意识形态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在阶级社会里,离开了意识形态,人类的精神生产就失去了基本的场所。阶级社会,文化的制造者大多属于意识形态阶层,意识形态生产和文化生产是同一个过程,因而文化总是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而意识形态也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其次,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通过控制社会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于是文化的精神力量在阶级社会就是意识形态力量。

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的***治功能。首先,***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凝聚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观念、统一社会思想,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其次,意识形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由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组成。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的主体,不仅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它同样也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割舍的部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意识形态是为***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一旦产生便力***为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的合法性提供辩护,反对各种不和谐的声音,为凝聚社会各种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恪尽职守。

当前,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极其激烈、尖锐而复杂,坚持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刻也不能放松。指出:“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西方宣扬“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反复鼓噪“***队非***化”、“非***治化”等谬论,其目的就是企***“西化”、“分化”我国。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治功能,与“西化”、“分化”等***谋打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文化战役。

七、文化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稳定的功能

人类社会与动物群落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类社会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动物群落则是一种本能的集合。“没有人创造的文化,也就没有人自己”。人出生时是生物人,“要在社会中从幼年到成年,变成社会人。所谓的‘进入社会’,就是接受一套这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如果已有的文化内容不能适应客观的变动,文化里就要出现新的东西。生物人成为社会人,是靠学而时习之,靠模仿,对模仿不满足后,就要创造,个人的创造为社会接受后,改变为集体的东西,就超越了个人,成为集体的和不朽的文化。”即文化是人创造的,也是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使人社会化的规范、习俗、价值观念等。人对文化的需要就是人的社会需要。因此,文化具有社会属性。

文化具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社会作为人的整体性存在,需要一种整合纽带,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规范各种行为、调节各种矛盾、统一各种思想等,这种纽带就是社会文化。文化,是整个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心理的基础。文化氛围不仅规范着社会的运行机制,而且还直接作用于广大民众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历史发展最敏感的感应器和风向标,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归宿地。民心所向,关乎安危。而文化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会心理,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杠杆”和推动力。文化对社会心理的作用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健康、向上、清新的文化氛围是保持社会健康和谐的强大动力。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有效调节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让某些不良倾向在强大的社会心理面前转移或消失,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社会肌体的“免***”功能,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落后、颓废、消极的文化带来的是道德的滑坡、社会的倒退。因此,我们只要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弘扬正气、美化心灵、坚定信心等方面多做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就能有力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文化的历史属性和传承载体功能

文化具有历史属性,这是无可辩驳的真理。人类社会由蒙昧到文明,不仅是一部生命繁衍、岁月推移的历史,不仅是改造自然、财富积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进步、文明传承的历史。不论是有形的长城、兵马俑、特洛伊古城、纳斯卡线条、克诺索斯宫殿、罗塞达石碑,还是口口相传、手手相授最终形诸文字的戏剧、小说、散文等各种文学艺术,都在某个特定的角度上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个历史。文化以各种形式被载入文明史册,成为记录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传承是人类认识、知识、经验的积淀,是不同时代不同需要的反映,民族的差异、时代的差异就在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文化的历史特性的规定层面,历史性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的文化相联系,展示了文化的差异性,亦即人的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从文化的历史属性出发,才可以正确评价一个具体的历史文化的成就、特色,同时也能客观对待其限制与不足。

从文化的历史属性来说,文化具有传承载体功能。文化是人类历史深处的记忆,记载着人类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不同时代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时代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不同时代人类的精神追求,不同时代的荣辱兴衰。从一定意义上讲,人得以不朽,是因为他立德、立功、立言,从被社会承认、对社会做出贡献、对社会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阐述,而得到超越人生物体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了人类精神和思想情感千秋万代的延续。

承认文化的历史属性,我们就可以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评价过去文化的基础上,摒弃其文化糟粕,继承其文化精华,服务于当下的需要,反对文化虚无和全盘西化。

文化属性范文第6篇

春晚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属性,就是它的年俗文化属性。春晚的年俗文化属性谁也改变不了,它必须在那一刻大红大绿、锣鼓喧天、欢声笑语、张灯结彩,而且必须在那一刻凸显当年度的属相特征。比如说牛年、虎年或者马年。

它的第二个属性就是文化兼容性。文化兼容性在这两年的春晚中彰显得越来越丰富。谁也不会想到两个农民能上春晚,我向你们保证,他们绝对是纯种地的农民。那个老马,每次排练都是从他们家田地里把他找到的。他参加《星光大道》的周赛得了周冠***,主持人通知他要继续参加月赛,他就急了。他说,要在这儿赛一个月,我们家的稻子谁收?最后是别人帮他收的。老刘也真的是一位养奶牛的农民。还有,谁能想到会把爱尔兰国宝级的踢踏舞《大河之舞》请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这就是春晚文化的兼容性。

它的第三个文化属性就是流行文化属性,当年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要把上一年度的流行文化特征以不低俗的方式表现出来。2009年春晚上,蔡明跟郭达说过一句话,“你雷死我了”,像这样的网络语言,就是流行文化的语言。还包括当年度最红的流行歌曲、最受欢迎的喜剧节目和喜剧明星等,这就是它的流行文化属性所必需的。看不到,老百姓会骂你。

第四个文化属性就是时代文化属性,也叫国家文化属性。春晚必须在千家万户打开电视机的那一刻,把这一年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一个文艺化的表现。

比如说“5・12”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题材如果在当年的春晚中避而不谈,观众绝对饶不了你,但是怎么表现,这是导演的艺术。我们冥思苦想,选择了在地震之后剧场被震塌了还坚持去灾区演出的四川民族歌舞团,请他们代表羌、藏、汉等各个民族,手捧哈达表演了《天地吉祥》这样一个作品,既不悲伤也不高亢,但是表现了一种浓浓的温暖情怀。

“神舟七号”为我们国家赢得了无上的太空荣光,但仅仅把“神五”、“神六”、“神七”的宇航员请来,这没什么意思,观众早就见过了。但把从“神一”到“神七”的总设计师请来,观众就会为他们鼓掌,向他们致敬。

奥运会赢得了那么大的辉煌,我们怎么表现?如果让奥运冠***来唱首歌并不难。我们作了一个决定,就是请所有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到场做一个全家福,用他们的金牌、银牌、铜牌联合做成四个大字“祖国万岁”,祝贺新中国六十华诞。这是国家行为、国家动作,只有在春晚这么一个重大平台上,才能够完成这样一个使命、这样一个动作。

文化属性范文第7篇

在班级属性上,存在初级群体论、社会组织论和社会系统论三种基本判断,其中社会系统论可视为社会组织论的外化和扩大。实证研究则显示,班级群体离散化倾向与其内部更小规模的初级群体不断生成和凝聚两种趋向同时共存,班级文化具备社会组织文化与初级群体文化的双重功能。一方面,班级文化发挥着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组织属性的功能;另一方面,班级文化又具有教育、归属、认同、支持等群体属性的功能。

关键词:

班级文化;社会组织;初级群体;功能

一、班级文化属性的双重视野

J•W•盖哲尔、吴康宁等学者提出班级是特殊社会组织,谢维和等学者则认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更有学者从系统、动态、综合等角度切入分析,展现了班级的多元属性特质。总体而言,班级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双重属性特征,而关于班级文化属性的争论中,“社会组织论”和“初级群体论”又各执一端,居于主流却又针锋相对。总体上,班级社会学关于班级属性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三类传统立场:

1.初级群体论。谢维和认为班级作为“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在互动方式上具有一种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具有较统一的目标和行为上较大的整合性”。①片岗德雄“学习集体”论、腾尼斯“共同体”论的支持者也多将班级视为具有特定保护功能的“参照群体”或“共同体”。此类立场立足客位,旨归应然,以理想主义色彩的思辨逻辑深刻启示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社会组织论。吴康宁认为“班级首先是并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②陶双宾等人则通过测量从实证角度证明“班级的价值不在于达成一个不可替代的情感交流,而在于实现既定的组织化目标。”③社会组织论不重价值评判和思辨推演,却立足实证获得了直接的数据和案例支撑。

3.社会系统论。主要包括源自帕森斯(T•Parsons)“社会体系论”、孔尼科娃等人“班集体”论的影响。前者认为班级具有社会行为体系典型的“对外适应、模式维持、目标实现、系统整合四个功能”,后者则将“班级集体的社会本质特征概括为高度的社会倾向性”。④此类观点可视为社会组织论的外化和扩大,主要着眼于微观结构单元与宏观社会背景的有效兼容、有序运行,深刻地揭示和反思了班级的独特社会属性,在学理逻辑和解释力度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就国内现实来看,更多是作为一种理性反思和批判的范式框架,帮助提高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而很难对既有体制或者班级乃至学校之外的社会系统优化或改革产生实质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初级群体论和社会组织论者不约而同地都在各自观点前加上了“特殊的”一词,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最坚定的初级群体论者也看到了“班级具有某些社会组织的典型特征”,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社会组织论者也都承认“班级丰富而鲜明的群体功能特征”。谢维和指出“班级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既具有某些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也可以被看成是某种社会初级群体。”①但柳松也认为“班级是介于初级群体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一种社会群体形式。”⑤

换而言之,双方虽然据理力争但都无法忽视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就事实本身的认知上,并无原则分歧。真正的分歧也许恰恰在于价值判断。在初级群体论关照下,虽然“耽溺于浪漫化的构想而未能探及学生受压抑和宰制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学生的抵抗潜能与权力”,⑥但其初衷却在于减轻制度化设置对于学生的压制,最大可能释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期回归教育本真,暗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精神实质。而社会组织论则完全抛开了社会系统论者“把班级视作管理/控制性的、因而需要学生服从的集体/体系”的暧昧“,在径直投诚主流意识形态或主动领受既定秩序的前提下,把学生连同教师一起变成了社会制度的部件”。⑥而在实证研究层面,一方面,陶双宾等人则利用测量数据从实证角度证明了“班级的价值不在于达成一个不可替代的情感交流,而在于实现既定的组织化目标。”③另一方面,李文昊等利用问卷数据进行班级社会网分析发现,样本班级“学生在情感维度上的团体分布情况与宿舍分布情况基本对应。”⑦“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在同一个宿舍的人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④

“朝夕相处的生活使班级内部开始分化”,一些家族背景、生活环境及兴趣爱好相近或互补的学生“形成了交往频繁、互动充分、感情深厚的非正式群体”⑧而班级内部的分化使得班级确实也具备某些初级群体的典型特征。课题组在调查中即沿着“组织”和“群体”两种视野设计问卷,并选择郑州××学院等三所高校2010级、2011级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作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发放220份,有效回收218份,样本选择以班级为单位,依照学号顺序采取等间距(样本间距=班级总人数/5,即d=M/5)选择样本学号(N=1+n•d),遇有休学等特殊情况,依照N+1或N-1、N+2或N-2以此类推的优先次序进行样本置换。单份问卷中出现单选做多项选择的题目作废,其余均作为有效样本纳入统计。全部样本男生70人,女生148人,平均班级规模50.69人,学生干部76人,农村生源180人,2个以上班级混合宿舍40人。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为看重,并将其视为构成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学生交往需求和情感需求主要依赖班级内部次级群体获得补偿,虽然大学班级群体的组织性特征与作为班级组成部分的宿舍群体等初级群体的社会性特征同步增强,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在时空上并非截然分离,但班级群体离散化倾向与其内部更小规模的初级群体不断生成和凝聚两种趋向完全可以共存,班级自身内在的两种不同文化属性,在整体和内部两个层面同时得到彰显和拓展。

二、组织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多元属性,决定了其独特的多元功能。与社会系统、社会组织属性相对应的文化代表着制度化力量,具有显著的自组织功能,具体表现在:1.导向功能我国至今仍然强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导向来加强班级建设。从院系团学组织、辅导员到班委会、***小组、团支部再到各项规章制度,整个组织结构确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魂和统率地位,使其对班级整体和成员个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到的引导作用。调查显示,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班级的,27人,占12.39%;来自宿舍的90人,41.28%,而选择学校的仅有34人,为16.06%。受调查学生认为和自己亲近程度最高的是家人,占94.5%,而老师仅为1.83%。2.约束功能班级群体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具有情感和理性的双重性,有别于具有严整组织形态的正式群体。班级整体虽然很难形成严格意义的初级群体,但集体主义的传统、关注整体东方文化氛围、重视感情和人际和谐生活态度等,都很容易使之形成明显的初级社会群体特点。而这种班级文化氛围能够有效约束和规范成员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认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133人,占60.01%;老师管理6人,占2.75%;干部表率12人,占5.50%;制度或纪律14人,占6.42%;感情沟通49人,占22.48%;其他4人,占1.83%。3.凝聚功能虽然组织特性明显,但初级群体属性的存在仍使大学班级在内部关系维系上具有显著优势。其重合的组织边界和群体边界,有效强化了成员身份的认同,而这种认同能够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一般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合力并实现其所不能实现的目标。“您认为所在班级是否具有足够的凝聚力”,选择“是”的110人,占50.46%;选择“不是”的50人,占22.94%;“说不清”的58人,占26.61%;认为班级凝聚力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自身的155人,占71.10%;老师管理4人,占1.83%;班干部表率33人,占15.14%;制度或纪律20人,占9.17%;其他6人,占2.75%。4.激励功能由组织和群体双重认同所产生的荣誉感,具有特定身份属性的内涵。换而言之,班级内部相对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互动,将显著增强成员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需求的心理收益,在特定条件下其所激发的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远非一般社会组织所能比拟。如果班集体荣誉因某个同学受损,主张按班规处理的53人,占21.31%;主张班干部处理38人,占17.43%;认为没人在意的10人,占4.59%;主张班里同学共同决定的117人,占53.67%。上述数据表明,调查对象所在班级文化整体处于良性运行中,但班级文化的制度色彩突出,而且在学生眼中,教师对于班级文化构建的影响力已处于边缘化位置,与一般认为教师处于班级文化构建主导地位的观点完全相背离,充分表明在现有管理模式下,无论考虑班级规模还是辅导员人均管理人数,都已很难苛求班级文化向群体文化的彻底回归。由于班级规模、管理模式、学制年限等因素影响,班级的组织特性趋向显著,而情感交流等群体色彩有所淡化。在现阶段,班级从功能看主要发挥着社会组织的职能,组织文化的人本主义回归倾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班级组织文化的主导属性,从现实角度看应考虑将情感交流等群体文化功能更多地移转给宿舍等班级内部更小规模的初级群体承担。因此,应考虑在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既要在班级整体层面上加强并优化侧重于社会组织属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又要在宿舍等班级微观层面上导入并完善侧重于社会群体的社会控制模式。

三、群体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功能

初级群体属性所对应的文化代表着个性化力量,具有显著的归属和支持功能,具体表现在:1.教育功能学校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的专门机构。学校群体作为一种教育群体,它所具有的培养和塑造下一代的教育功能是社会的其他任何群体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班级首先应视作“教育群体”,无论班级整体还是其内部的小群体,日常活动的主题都将是学习。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终端,其学习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亦达极致。2.归属功能班级成员的归属感,作为个体情感上的依靠平时未必强烈,但遇到表扬与奖励、惩罚与攻击时就会表现明显。个体通常会同时隶属多个不同群体,但对其最主要的群体归属感最为强烈。而班级内部的分化仅在班级内部认同中有效,当班级作为整体对外发生联系时,这种归属感将对成员个体和班级整体产生重要影响。3.认同功能班级分界意识受到组织边界认同与群体边界认同的相互强化。班级对成员个体的认知提供知识和信息,使各个成员在重大与原则问题上同班级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形成并保持自身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当个体面对外界情况不明,情绪焦虑,判断力不足等情况时,这种认同就会自动协调成员的整体行动。认为有效的班级管理应该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133人,占60.01%;老师管理6人,占2.75%,干部表率12人,占5.50%,制度或纪律14人,占6.42%,感情沟通49人,占22.48%,其他4人,占1.83%。4.支持功能当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符合群体的规范、期望和利益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肯定、鼓励和支持。而群体对其成员的支持作用及程度,取决于成员对所属群体的认可与信任程度。否则,群体支持就无法对成员行为产强化效果。在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形势下,受调查学生认为最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专业技能的73人,占33.49%;选择心理素质的24人,占11.01%,人际交往能力的119人,占54.59%,其他2人,占0.92%。育人功能是大学班级文化的根本功能。大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完善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班级群体文化对于学生更是最具感染力、最直接、最持久的部分。就班级整体层面而言,组织特征趋向显著,与此同时,作为班级构成单元的宿舍等初级群体的补偿功能同样不能忽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完全可视作同一过程。班级内部单元的初级群体文化实质上同样是构成班级整体文化育人环境的重要要素,班级层面的组织性与班级内部更***观层面的群体性完全可以和谐共存。因此班级文化构建实施的总体原则应考虑同时从两个层面展开:既要在班级整体层面上加强并优化侧重于社会组织属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宿舍等班级微观层面上导入并改善侧重于社会群体的社会控制模式。在班级文化构建实施的具体方向上,应立足班级文化自身属性和功能特点,从顶层设计和运作方式的统一、制度建设和形式创新的统一、个体和群体相统一、情感与制度相统一、主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角度展开,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

文化属性范文第8篇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

前几天某座谈会上,有专家指斥当下一些影片浮躁,毫无价值,“不能凭这样的影片完成走出去任务”云云。笔者在现场表态:不必过早宣布某些电影是否有价值,现在是中国翻天覆地的时代,是五千年中华文明未曾有过的变局,过若干年后再看,当下影片很有可能就是这个时代最生动的诠释,会变成一种记忆,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记录。今天争议越大的影片对明天也许越有价值。

关注一部影片好坏,评判它是否浮躁低俗,都不如去关注其文化属性。很多人往往不注意文化属性的作用,评来评去都似隔靴搔痒。一说起中国电影走出去,就认为是外国不理解中国现实,殊不知即使在国内,中国人也未必都了解中国人。文化鸿沟首先是在内部,在中国人自己当中。

解开这一切的谜底就在于文化属性的整个生成、演变和蜕变中,尤其是在发生激烈碰撞的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电影是社会生活的银幕折射,就其娱乐本性而言,本不需要过于深刻的分析,偏偏专家们要从中找出最深刻的哲理来。也好,不妨就此剖析当下诸多电影现象,找出它们背后的文化属性才是硬道理。

前些天,在笔者参加的第十三届中国院线看片会暨市场研讨会上,会议代表们有幸在同一天内遇到三位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有份量的导演。

首先是《地球四季》的编剧、导演,法国纪录电影导演雅克・贝汉。雅克-贝汉温文尔雅,为大家讲述《地球日季》拍摄初衷,关于人如何珍惜动物、如何意识到地球上诸种生物的和谐共处,以及生物链的此消彼长和生命律动。雅克-贝汉身上彰显着法国文化氛围、欧洲文化氛围和世界文化氛围。

晚上,另一位知名导演登场,他就是“粉丝大亨”郭敬明。他推荐的是新片《爵迹》。郭敬明是当代的一个文化符号,据说他粉丝过亿,是80后、90后的代表。这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无需深刻但已经一呼百应的文化。只是没人愿意深究郭敬明身上所散发出的当代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在于以物质时代为背书向传统世界发出的颠覆叫嚣――来势汹汹并最终直面市场,挟巨大投资而不畏一搏,这就是郭敬明或者愿意为他“冲锋陷阵”的粉丝们的狂热文化。笔者以为《爵迹》在制作上算得上美文,只是没有深度。唯文化属性不以深浅论英雄,只需区分它属于哪一类文化即可。

第三位上台的导演是武汉电视台纪录片导演陈为***。两分钟之前他的影片《生门》刚放映完,影片以犀利现实主义风格,表达对于人间痛苦的深刻情怀与无解的现实困惑。很少有陈为***这样直面民生的导演,很少听到一位导演说“这部影片就是人民电影”。其文化属性为何?是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最传统的悲天悯人情怀。《生门》从日位早产儿产妇在医院逐一走过生命鬼门关的经历,拍出现实当中复杂、艰难、忧伤的悲欢离合故事,宛如一部长篇生命交响曲。

一天当中遇见三位文化属性截然不同的高手,貌似他们才是打开这些电影所蕴藏的精神领地的钥匙。《生门》是以普通人情怀关切地注视世界,《爵迹》是以“世外超人”眼光看待世界,《地球四季》则是以自然胸襟包容世界。文化属性无法深藏,编导身上的创作属性便是文化属性,谁有怎样的文化属性,就能拍出怎样的电影。

文化属性范文第9篇

一、高校学风的文化属性

哲学中,属性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事物有许多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就本质属性而言,不同层次的本质有不同的本质属性。首先,文化是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观念形态成果,形式上有别于物质形态的成果,文化因此具有观念性或精神性;其次,阶级对立社会,文化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具有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但非意识形态文化如科技、语言、逻辑等则不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文化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意志,因此具有人民性或民主性;最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群众意志决定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民群众意志因此具有物质决定性。同时,人民群众意志会受到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意识形态文化内部如***治、道德、法律、历史传统、宗教、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就非本质属性而言,文化在不同本质层次上具有不同的非本质属性。观念性层次上,文化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传播性等;阶级性或人民性层次上,意识形态文化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物质决定性层次上,意识形态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等。

(一)高校学风的本质属性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高校学风同样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包括观念性或精神性、人民性或民主性、物质决定性。首先,高校学风具有观念性或精神性。从来源看,高校学风主要源自于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即大学理念的心理认同;从存在方式看,高校学风存在于大学的符号、行为、物质载体之上,脱离这些载体,高校学风也就不存在了;从运动过程看,高校学风的观念性或精神性体现在高校学风的形成和高校学风作用于师生的统一过程中,实质上是大学理念的价值实现与高校师生观念选择和改造的统一。一方面,大学理念内在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所高校会有什么样的学风,高校学风的创建过程也就是大学理念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高校学风形成后会对师生发生作用。高校学风提供价值取向指引、行为模式参考和结果评价标准,以一定的载体为中介,经过高校师生的自主能动选择(认同或改造),最后作用于高校师生的观念世界。其次,高校学风具有人民性或民主性。宏观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文化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意志,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文化从总体上必然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或民主性,表现在高校对“办什么样的高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回答上,也表现在集中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中国***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上。微观上,从某一所高校内部看,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整体意志前提下,全体师生的意志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具有的人民性或民主性,并凝聚在一所高校的大学理念之中,进而展现在包括高校学风在内的大学文化的各种要素或样态之上。最后,高校学风具有物质决定性。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中,包括高校师生的人民群众的意志决定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高校学风的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因此也具有物质决定性。“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同样,对高校而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也必然促进包括高校学风在内的大学文化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意志会受到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高校师生的集体意志同样会受到意识形态文化各部分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表现为不同高校在大学文化和学风建设水平上的不同以及同一高校的师生对大学理念的认同上存在差异性。

(二)高校学风的非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从多种维度对事物进行说明和描绘。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高校学风具有文化的非本质属性。首先,从观念性或精神性层次上看,高校学风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传播性。其一,高校的本质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创造知识、创新价值观和培育人才……但其最本质的东西是求真育人”[3]。高校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求真育人活动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风气,也就是学风,对师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确认也就是对学风主体性的确认。尽管学风也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师生认识差异性的影响,但是并不能改变师生创造的学风的主体性;其二,学风是高校师生实践的产物,决定于高校师生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大学理念,大学理念一旦形成就具有长期稳定性,学风也因此具有长期稳定性。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大学理念蕴含的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变化,相应地高校师生也会创造出新的学风。因此,学风的继承和发展实质上指向了学风的创造性;其三,文化传播的要义在于传播媒介的存在,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学风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并借助载体为媒介实现自身的传播,对高校师生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施加影响。因此,高校师生秉持的价值取向的实现和作用过程体现了学风的传播性。其次,从人民性或民主性层次上看,高校学风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复杂性。其一,社会主义社会的高校是人民的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的意识形态文化当然要体现人民性或民主性,并集中体现在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之中。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部分之一,学风同样展现出明确的主导性或者说价值取向的引领性;其二,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既有体现人民性的主流文化,也存在着体现少数人价值取向的非主流文化,同时还有大量的外来文化,实际上造成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表现在学风上同样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其三,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在高校的冲突激荡、吸收借鉴构成了旺盛的大学文化生态。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比较借鉴的同时也不断挑战其主导地位,其中甚至不乏敌对势力及其代言人的所作所为。由此,高校学风呈现出复杂性特征。最后,从物质决定性层次上看,高校学风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其一,任何文化都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的特征。高校学风是师生长期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大学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基于时代的新要求,高校学风也反映了大学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变革;其二,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在大学文化层面上则表现为高校在价值追求上独有的文化传统和品格,形成高校独有的文化特征,对外凸显出大学的自身形象,区别于别的大学,展现其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则深刻影响这所大学师生的价值认同度,产生内在的凝聚力。大学文化的独特性也因此表现为学风的独特样貌和风格;其三,大学文化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地域,生长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深深打上了地域性的烙印,高校学风也因此表现出大学文化生长环境的独有特征。

二、高校学风文化属性的现实观照

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毋庸讳言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各个高校从师生自律和他律的角度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但如果从教育实践一线观察和体会,会发现存在“管得住人、管不住心”的困扰,学风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改善。为此,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样态,高校学风的建设需要从根源上发掘和整理其固有的文化属性,并以此观照其在工作中的缺失,以期从根本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风建设。

(一)熔铸高校学风灵魂,坚持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大学理念内在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所高校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理念也就是高校学风的灵魂。高校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对此取决于高校如何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上的根本问题、“办什么样的大学”这一办学上的根本问题、“为什么学习、研究、服务”这一高校学风的根本问题。例如,在1917年至1927年期间,蔡元培先生扭转了北大学风,并以此著称于世,关键之处在于革新其大学理念。蔡元培先生在其起草的《大学令》里对大学理念作了明确的界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4]24蔡元培先生在办学活动中始终坚持大学理念,在教师聘任、讲义要求、学术鼓励、学生活动等方面一以贯之,最终成就了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如何坚持大学理念?高校需要切实尊重和确认师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创造性作用,建设好各种形式的学风载体。首先,高校师生是大学理念的创造者和实行者,是高校的主体。因此,高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体制、制度、资源安排等方面体现师生的主体地位;其次,高校应当支持和鼓励师生发挥主体创造性作用,在建设和发展重大问题上听取和采纳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最后,高校应当建设好学风载体,包括符号载体、行为载体和物质载体(制度载体和交往空间载体)。这些载体承载的大学理念能够发挥引导、激励、熏陶等功能,通过显性或者隐形的方式作用于高校师生的观念世界。

(二)塑造高校学风品格,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中国***,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是其使命所在、责任所在。对此不能仅仅从“泛***治化”和“***治干预”的角度理解,而应当从人民性或民主性的根本角度去理解。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首先,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高校的意识形态文化要体现人民性或民主性,并集中体现在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之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其次,应当正确看待高校存在的价值观多元、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等现实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既要取其精华,吸收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养分,建设好文化生态环境,又要摈弃糟粕,防止敌对势力的渗透;最后,应当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大投入和宣传,增加高校师生对大学理念蕴含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度,从而从根本上塑造高校学风的品格和风貌。

(三)增强高校学风体质,改善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历史唯物论认为,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基础和经济关系的制约,同时文化一经产生也就具有相对***性。恩格斯指出:“***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如何改善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从物质决定性角度看,高校应当不断改善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府更应当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因为高校不仅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师生不仅要“教学”,也要“生活”;从改善大学文化的生态环境看,高校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流地位,也要为传统文化、非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提供生长空间。高校作为社会的文化中心,不仅承担着弘扬主流文化的使命,也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化、开展民族文化交流的重任。大学文化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有利于改进师生从事教学、科研、服务活动条件,并为文化的交融和互鉴搭建平台和拓展渠道,也将进一步改善学风生成的基础。

文化属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歌音乐文化特征 文化属性 色彩区域划分 发展规律 发展与传承

一、何谓民歌

民歌,即“人民歌之”。其主要特性也体现在与“民”相关的三个方面。

民歌起源于民间。自其有相关文字记载之前,已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原始发展时期,其流传和传授的方法多为无曲谱的口头传唱。19世纪末工尺谱的出现,使得部分民歌得以被整理和收纳;而全面系统的整理、搜集、记录、出版则是新中国诞生之后才得以达成。

民歌具有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民众基础。作为与人民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构成无不反映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广泛而深刻地扎根于民间,因此它的发展经受波折却从未停滞;作为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音乐艺术形式,它具有较低技巧要求,上至垂髫老人,下至稚龄幼童,皆可歌之;它具有强烈现实性,能够反映出百姓的情感意志、诉求和愿望。

民歌是劳动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综合体现。民歌是历史社会、生产方式、风俗习惯、语言等综合因素的产物,它诞生于人们生活的从整体到细节,是百姓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热爱赞美、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宣泄。作为多数人的集体智慧结晶,它具有简明朴实、贴近生活、灵活生动等特点。一个民族或地方的民歌往往能够集中体现出生活在这边土地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独特气质,这在民歌色彩的区域划分中得以突出体现。

二、民歌的文化属性从何体现

根深蒂固、多元化、习惯的定性,是了解文化属性的关键词。一样事物的文化属性如同一个人的性格素养,通过其构成方式、存在方式、表现方式得以具体体现,具有积聚性、“集体无意识”(通过遗传而塑造成型的心灵气质)等特点。

民歌的存在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加工,人类作为历史、自然作用下的综合体,其演进过程注定了民歌具有多重文化属性,这主要体现在民歌的色彩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本体发展规律中。

色彩区域划分是对民歌本体构成方式的一种探究。中国民歌根据不同民族长期生活所处的地域环境及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形成不同色彩风格的民歌区。大致可分为七类:(一)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反映游牧生活、表达草原人民思想感情的北方草原民歌区;(二)以***族民歌为代表,神秘美丽与火辣热情并存,受中国音乐、***音乐、阿拉伯音乐等多种体系文化影响的西部***民歌区;(三)体裁多样、歌舞结合、热情诚挚,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西部藏族民歌区;(四)多民族聚居的具有高度层次感的西南高原多民族民歌区,此区民歌婉转美丽,诗歌舞相结合,多声部是其代表特色,如彝族、白族、傣族的民歌音乐;(五)大小兴安岭一带狩猎民族民歌区,此区民歌高亢圆润、富于装饰性,歌舞相谐,即兴演唱是其一大特色,如鄂伦春族民歌;(六)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西北高原民歌区,此区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及长期的民族交融哺育了其代表民歌风格――散漫动人、深情诚挚,被誉为“大西北之魂”的“花儿”;(七)覆盖西北西南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从气候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气候的南方及东北沿海地区的、各民歌区中面积最大且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此区民歌因其地域、语言、习俗上的明显不同而体现出强烈的差异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都可归为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以人的加工为媒介,民歌音乐在通过如“以诗入歌”、“以词入歌”等方式保持同步吸收时代要素来壮大自身,以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社会、历史、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也推动民歌文化的变迁与进步。

由此,若对民歌的文化属性进行一个大体明确的阐述,就本文内容来说,即蕴含多层次(古老)文化积习,扎根民族定势思维,并在地域文化交融中永不止息的发展。

三、民歌音乐文化属性探究过程所获启示

“保持文化的原样性原来只看作是地区和国家的需要,现在则被看成是对国际社会的一种责任,因为它关系到文化的多样性,关系到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1982)民歌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发展与传承是首要问题。

民歌音乐文化发展的前提,首先是扎根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从中汲取灵感和养分,建构强大文化根基的基础上而放眼未来;秉持民族特色音乐文化,弘扬本民族特有精神风貌,在多元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代文化洪流中,对本民族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知、始终拥有清晰的本体文化形象;同时学习借鉴世界先进音乐创作分析手法、音乐理论,当外来文化来袭,能够合两家之长,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力量以实现自我发展。

民歌音乐文化的传承决定了其发展的空间。广泛地传承为文化发展的广度提供平台,深入地传承为文化发展的高度提供支撑,兼收并蓄的传承使文化发展能够时刻汲取外来先进力量、并对本身的发展进行清醒的自我监控。传承最重要的环节在于教育,学校教育因其特殊性而区别于家庭与社会教育,是文化传承环节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教育与民歌音乐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在音乐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渗透落实民歌音乐的教学,是一个重要课题。

文化属性范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化属性范文

学习

新结婚时代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新结婚时代,内容包括新结婚时代电视剧,新结婚时代。王昕杰,专栏作家。生于上海,负笈英伦。在伦敦学习与工作数年,居住过大伦敦不同区域,走遍伦敦大街小巷,对于英国以及伦敦的风物了如指掌。当梁朝伟与刘嘉玲在不丹喇嘛的簇拥下露

学习

英阿马岛战争,没有赢家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英阿马岛战争,没有赢家,内容包括英阿马岛战争完整解析,马岛与英阿两国的历史渊源。沉默的“火药桶”爆炸1982年4月2日凌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南太平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上。这些被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的岛屿,在被英

学习

《棋王》赏析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棋王》赏析,内容包括棋王赏析,棋王段落赏析。第一次看《棋王》时就被一种莫名的感觉所吸引,所以就一口气读完,之后坐在椅子上仍然在回味其中的情节。我喜欢阿城在文章中所渲染的紧张氛围和未知的结果,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

资和信百货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资和信百货,内容包括资和信百货一般卖什么,资和信百货大型活动。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商业里却可以是检验一个新商场到底行不行的时间关卡,而我们今天的主角——资和信百货则刚好度过了五年的时光,从青涩到愈发成熟与平稳,从

学习

石榴裙下“多情郎”

阅读(17)

有些人“捞钱”是为了吃喝玩乐,有些人“捞钱”是为给子女留下不菲的家产。然而,农十师某局原司机王利诈骗“捞”得的确61万余元,却是为了还“风流债”!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腐败是高官的专利。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平凡岗位也可以成为滋生腐败

学习

拉德万斯卡切削赏析

阅读(19)

网球比赛的内涵很丰富,如果打法节奏单一,很容易被对方摸清路数,适当的变化往往能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切削就是网球比赛中非常常用的一种变化手段,更有甚,有不少球员的反手正是以切削为主,因此掌握切削这门技术很有必要。根据来球的高低、深浅

学习

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保密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保密要害部门管理制度,保密管理制度全文。第一条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计算

学习

阿尔罕布拉宫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阿尔罕布拉宫,内容包括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玄彬阿尔罕布拉宫。格拉纳达是安达卢西亚最出名的城市之一。而阿尔罕布拉宫就坐落在格拉纳达郊外的山上。这座王宫就是摩尔人最后的君主波坡迪尔在哀求西班牙国王留给他们最后一条

学习

云水禅心(十五首)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云水禅心(十五首),内容包括古琴曲云水禅心50首,云水禅心原文。松下高士山中何尘?云帚扫得天空月朗气清。我独自洗壶树下。把心垢细细擦了几遍,俗世的炎凉,谁看得清自已。云上的日子,滤去了烦忧。静静的闲坐,捧一壶清风,一壶日月。

学习

《南柯梦》主题成因考与淳于棼形象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南柯梦》主题成因考与淳于棼形象分析,内容包括南柯梦淳于棼,淳于棼人物形象分析。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一年以后即创作了《南柯梦》,两部传奇的主题及风格区别很大,本文希望探讨其创作风格突然转变的原因,并借此对淳于棼形

学习

沧海遗珠之前出版的Trip

阅读(14)

Artist:ScornTitle:GyralLabel:ScornRecordingsDate:1995MyRating:Catalog#:SCORNCD2开篇曲“SixHoursOneWeek”一上来就是力拔千钧的沉重鼓击,中间段落插花式的突然闪现出几则清脆敲打很是悦耳。“FarInOut”在一片压抑的工业氛围中悄然走来,就

学习

警惕“小胖墩现象”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警惕“小胖墩现象”,内容包括警惕小胖墩,小学生怎样预防小胖墩。小欢欢一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搬出去和他的姨一起住了。姨这样回忆当年的情景:“那天晚上,我把他喂饱洗完澡,就放进小婴儿床上,他睡在小床上冲着我笑啊笑啊,可欢了,我就

学习

《尼亚加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尼亚加拉》,内容包括尼亚加拉命名,尼亚加拉小镇。狄更斯在《美国札记》中这样描述尼亚加拉的磅礴:“我们走过瀑布地区的每个角落,从不同角度观赏瀑布……我感到我自己像是腾空飞起,进入天堂”。电影《尼亚拉加》中的梦露绝对

学习

苏童的短篇小说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苏童的短篇小说,内容包括苏童的中短篇小说,苏童的短篇。1我记得苏童一直欣赏的一句话:真正的先锋一如既往。借用这句话的语式,我想说,真正的读者也要一如既往。我对于苏童,可以说是一个一如既往的读者。我最初实际上是苏童的崇

学习

文艺青年范文精选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文艺青年范文精选,内容包括青春文艺稿件,文艺稿件范文100篇。文艺青年篇1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叫诗人,真正的诗人是诗意生活着的人,而不是一种职业或技能。2013年3月,台湾作家杨照先生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中大)博群大讲堂开

学习

黑丝袜故事范文精选

阅读(25)

黑丝袜故事篇1在2009年举行的第56届戛纳广告节上,德国JungvonMatt工作室为GutOggau酒庄设计的酒标获得了产品包装类金奖。GutOggau酒庄位于奥地利布尔根兰省Neusiedl湖区,出品有9款葡萄酒。JungvonMatt工作室根据每款葡萄酒的个性,以9位虚

学习

武术服饰设计理念与民族文化传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武术服饰设计理念与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包括武术服装的设计原因及武术精神,武术服饰文化。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人类的服饰不同于动物之皮毛,它还具有丰富的非功能性指向进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文

学习

立案申请书范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立案申请书范文,内容包括申请检察院监督立案申请书范文,立案监督申请书范文。立案申请书范文第1篇被申请人:县公安局法定代表人:申请事项请求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富公刑不立字【2012】1号不予立案通知书》予以撤销。复议请求请

学习

新婚别范文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新婚别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新婚美篇范文,新婚致辞2篇。新婚别篇1独坐新房冷看烛,难得今宵谁人哭。深夜闺中君何处?留得佳人守独屋。笑抹浓妆红颜样,寂寥卸妆抹镜央。又待来年伤心处,新婚别篇2对蜜月游的夫妻来说,一份旅行保险不仅

学习

自荐信格式范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自荐信格式范文,内容包括自荐信此致敬礼的格式怎么写,小升初自荐信格式范文。自荐信格式范文第1篇要写好一封标准的自荐信,那什么是自荐信的标准格式呢?首先要注意它的格式写法:一般分为标题、称呼、正文、附件和落款五部分。1

学习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阅读(29)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师德师风建设今天上午听取了徐瑞华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讲座,从中感到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下面就这一主题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一、关于乱订资料、有偿办班的问题在会上,徐书记首先就我校存在的乱订资料

学习

承诺书范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承诺书范文,内容包括立字据式的承诺书范文,丈夫给妻子承诺书范文。承诺书范文第1篇对你此致不渝既承诺:讲真,y我真系讲真我真系中意你,由此至终我都无玩你,亦都吾想玩你,,对于之前个的,我可以玩玩下,面对你我做吾到,只系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