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蒙古族舞剧;形体语言;民族特色
引子
蒙古族舞剧与其他舞剧的区别在于,无论是形式、风格、动态都有着其固定或特有的浓郁的民族风格,这是蒙古族舞区别于其他舞种所固有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蹈艺术是以非文字语言的肢体为特征,要通过身体的形态、动作的表现得以实现,同样、蒙古民族舞蹈、它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具有极强的民族特点。
民族舞剧首先要在文化上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舞蹈形象就更是这样,我们要使在编创出来的舞蹈充分体现出不一样的特色,舞蹈编导们只有通过生活的真正的深入才能做到,刀美兰老师说过“舞蹈不是体操不能只注重动作的组合和肢体技巧的展现”。
舞蹈艺术的表现来自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民族舞剧的表现也不例外,所以在舞蹈的编导中,编导只有在熟知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在生活中提炼并升华。贾作光老师指出:“舞蹈形象和生活的美是相互作用的。生活的美是基础的,也是最生动最丰富的,因而舞蹈编导必须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分析,然后把自然形态上的人体美给予加工,创造出美的舞蹈形象”
本文旨在论证:1.一部好的舞剧作品应该是在舞蹈的叙事表现中揭示生活,美化生活,感悟生活!2.纵观近年来的四部蒙古族舞剧,笔者经过反复深入研究比较,找出其规律特点,力***艺术地概括出几部舞剧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本文所涉及的几步舞剧是:大型蒙古族舞剧《一代天骄》、《诺恩吉娅》《森吉德玛》和《草原记忆》。】
1.《一代天骄》
《一代天骄》表现了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族的诞生和成长的历史,它将蒙古族音乐舞蹈与现代音乐舞蹈融为一体,有如国画中的大写意表达方式,把一个马背民族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展现在观众面前。该剧没有运用国内舞台常用的实景布景,而是运用灯光和舞台美术营造出草原的苍茫与辽阔,用民族舞加现代舞的形式表现万马奔腾、部落欢歌、大雁南飞等典型的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景象。
以往民族舞剧大都是注重写实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一代天骄》则是一台有如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方式的舞剧作品,成吉思汗的故事并非主要情节,而是通过充满了蒙古民族风格的各种舞蹈,表现蒙古民族史上风云变幻的景象,和他们对家园的热爱。
在剧中,观众能看到象征蒙古民族精神的“狼***腾”,以及苍茫的草原骏马奔腾、辽阔的天空大雁翱翔等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形象。在音乐上,该剧将内蒙古原生态民间音乐与西洋管弦乐相结合,此外,长调、呼麦、马头琴演奏等极富特色的民间音乐都在剧中出现。可以说,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在这部舞剧中得以充分的反映,这也是此剧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2.《森吉德玛》
蒙古族舞剧《森吉德玛》根据同名的蒙古族民歌改编,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此剧于198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歌舞剧团首演于伊克昭盟东胜市。
剧情:庙会上,全旗首富德利格尔的独生女儿森吉德玛,钟情于在摔跤比赛中击败群雄一举夺魁的青年牧奴布日固德。而她的花容月貌却引起了正在选美的小王爷的垂涎与觊觎之心。繁花盛开的草原。森吉德玛思念着布日固德。当她驯服一匹桀骜不驯的烈马而被拖拉在地的危急时刻,布日固德赶来救了她。爱情之花盛开在二人的心中。不料,德利格尔已接受了小王爷的聘礼,厄运在威胁着这对初恋的情人。沙原深处。森吉德玛逃出府院与布日固德相会。他们决心向命运挑战,与恶势力抗争――以天地作证,花木为媒,就地成婚。但是,王府布下了天罗地网。二人被虏,森吉德玛以死相胁,逼使王府管家放走了布日固德。王府内厅、盛大的婚宴在举行中、身着“乌吉”霞帔的新娘森吉德玛被迎亲队伍簇拥而上。她如临地狱之门,悲愤交集,肝胆欲裂。蒙古包中,森吉德玛已绝食抗婚五六天。小王爷使尽多种手段,但无济于事。森吉德玛在昏睡的幻觉中与布日固德幸福相会……但幻影终于破灭。布日固德冒死来营救森吉德玛。心力交瘁的森吉德玛安祥地死在了情人的怀抱。布日固德悲恸欲绝,发誓生前不能相聚,九泉之下也要与心上人重圆。
可是说,《森吉德玛》亦是蒙古族舞剧中的成功之作。本剧于1987年参加第五届华北音乐舞蹈节。1988年1月受文化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司、国家民委邀请进京汇报演出。1991年先后出访香港、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赏参加匈牙利第二十届布瑞斯世界鲜花狂欢节,获集体最高奖――特等奖,并获保加利亚博屋世界艺术集体纪念奖。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在沈阳举行的1992年全国舞剧观摩演出,获优秀剧目演出奖、优秀作曲奖、舞美设计奖、服装设计奖……
3.《诺恩吉娅》
一首情真意切、经久传唱的名歌,伴随着一个哀婉动人、催人泪下的爱情传说,从一百多年前的科尔沁草原绵绵不绝的流传开来,传遍蒙古高原,传向神州大地。这就是“诺恩吉雅”。
蒙古族舞剧《诺恩吉娅》根据同名蒙古族民歌改编,讲述了成长于奈曼草原的美丽善良的蒙古族姑娘诺恩吉雅(被誉为“北方阿诗玛”)远嫁他乡,思念家乡恋人与亲人的凄婉动人故事。
编舞在创作此剧时,明显地可以看出,在演员们的舞蹈语汇中,着力刻划着草原文化的印记,通过一段段的蒙古族舞蹈,寄托着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草原、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同时,《诺》剧又融汇了多种民族艺术表现手段:音乐以民歌《诺恩吉雅》为主旋,结合剧情发展,使现代交响乐、蒙古族民乐、长短调声乐浑然天成,如天籁之声动人心脾;独双三人舞、群舞以独有的蒙古舞语汇、以浪漫写意的方式演绎草原爱情传奇;舞美设计将动景与定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将一百多年前科尔沁草原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尽现舞台,令人耳目一新、动情动心。
《诺》剧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戏剧冲突,塑造了逼真丰满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恪守信义、包容向善的草原文化要义,展示了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和魅力无穷的民族艺术。
4.《草原记忆》
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于12月7日在上海开幕,期间爆出最大的冷门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歌舞团排演的舞剧《草原记忆》从全国各地选送的几十台作品中脱颖而出,并闯入决赛,荣获了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银奖。
“荷花奖”作为中国最高的舞蹈奖之一,《草原记忆》剧还荣获了编导奖、男女主演评委会特别奖及优秀组织奖等单项奖。这部舞剧是我区专为建国60周年创作的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之一,之前已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自治区首届民族文艺会演金奖等奖项。
《草原记忆》用舞蹈语汇讲述了一段内蒙古草原与上海血脉相连的真实故事。舞剧主要以草原母亲养育三千名上海孤儿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蒙古族母亲***雅养育孤儿、抚育成人、并为他们付出了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该剧由序、认领、出走、寄情、成长、荣誉、记忆和尾声8部份组成,全场90分钟,以洋溢着草原风情的音乐和舞蹈展现了蒙古族人民抚育“国家的孩子”的伟大精神,凸显了草原母亲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 该舞剧的获奖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舞台剧近几年在全国专业舞台艺术大赛评比中未获大奖的空白,对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区艺术表演团体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打造艺术精品的热情和信心。
《草原记忆》最大的成功是它打破了舞台上时空的限制,大胆地采用了许多抽象的、象征性的手法。譬如在剧情进入到暴风雪时,演员们换上白色的衣服,象征暴风雪的狂暴和肆孽,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纵观以上四部蒙古族的舞剧,对其成功的方面可总结归纳如下:
其一,叙事。舞剧具备了叙事功能,即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向观众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四部舞剧在选材上都选择了非常富有故事性的题材:历史人物(《一代天骄》)、传说(《森吉德玛》)、民歌(《诺恩吉娅》)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草原记忆》)。舞剧所表现的故事能牢牢地抓住观众,这是这几部舞剧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其二,特色。四部舞剧都极具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编导者始终牢牢抓住蒙古族舞蹈之特色,不懂用浓墨重彩,大力展示蒙古族传统文化,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使它们具备了极强的民族特色,也就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三,创新。虽然这四部舞剧都是以传统的、蒙古族民族的舞蹈为基础,但在保持原有韵味的前提下,既体现出编导的创新意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编导们的手法多种多样,传统型、元素型、状态型、抽象型、意念型等兼具,表现出创新的精神面貌。有的舞剧抓住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生活内涵;有的用肢体语言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有的突出展示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民族舞剧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然而创新不单指表现新的主题、运用新潮的动作,而重在拓展。同样,民族舞剧的现代化也不是抛弃和改造民族性,而是强化和发展。
结束语
国内的舞蹈专家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民族舞蹈创作存在一个如何更深入地表现各民族新生活的问题。人民需要既具时代特色,又具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各民族生活,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从传统中吸取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走向舞蹈本体的主体化、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意蕴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而这必然要求舞蹈家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极大地发挥个人的独创性,同时要求每个舞蹈团体要有和别的团体不同的艺术风采,每个舞蹈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笔者认为:当前舞蹈创作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是对生活的体味和感悟表现不足,舞蹈作品的主题被符号化和模式化,除了恩爱情仇没有什么可以表达得了,导致不少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过分重视舞蹈技巧而缺乏对生活本质的挖掘。这样的编导编出的作品都会流于平凡,人民大众已经对这种题材已经看腻了。还有不少年轻的舞蹈编导在编创舞蹈是比较注重外化的动作,甚至在根本没有生活的体验下单凭大家熟悉的几个基本动作就敢进行“创作”,这样编出来的舞蹈往往就只能是夸张地强调动作技巧,我们从这个舞蹈的舞台表现上看味道很浓,但是我们深入讨论它的时候发现实际上不伦不类,既不是民族的也不是外国的,东一个动作西一个情节凑拼出来的“杂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文所涉及的四部蒙古族舞剧将会对我们今后民族舞剧的创作有很深的启谛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近年来几部蒙古族舞剧之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