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瓯市山地锥栗种植的现状,并从育苗、嫁接、造林地选择、整地与造林、拉枝、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锥栗造林管理技术做了重要探讨,对建瓯市锥栗产业获得速生丰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锥栗(Ca stanea henryi(skan)Rehd et Wils)是建瓯特产,壳斗科植物,其果实富含淀粉、糖、蛋白质以及脂肪,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小麦高,脂肪含量比稻米高出2~3倍,且含有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其果香甜可口,生食、炒食均可,还可加工成月饼、罐头等食品。
1 建瓯锥栗种植现状
建瓯锥栗栽培历史有1800多年,历史上的“贡闽榛”就产于建瓯“西乡”,生产的锥栗具有独特的“糯、甜、香”特色,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粟之乡”。建瓯市锥栗种植面积、产量和栽培品种资源均为全国之最,2004年8月9日,建瓯锥栗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瓯市实施“科技兴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市委市***府把开发锥栗产业,创名优品牌摆上议事日程。将发展锥栗产业列为全市5大主导产业之一,并成立建瓯市锥栗生产指挥部,建瓯市锥栗协会等机构,加大锥栗开发力度,增加科技和资金的投入,使锥栗产业开发得到了有序发展。
建瓯市锥栗栽培面积由1997年的5333.33hm2,投产面积9333.33hm2,产量900t,发展到现在栽培面积28000hm2,投产面积20000hm2,产量22500t的规模。
2 苗木培育
2.1实生苗
实生苗就是利用种子播种培育的苗木,优点是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寿命长、适应力强。主要是用来作砧木,繁育优良的嫁接苗,在圃地培育到苗高50cm左右时开始嫁接。
2.2采穗
休眠期,选择5~10年生锥栗母树,在树冠中上部选取充分成熟、健壮、芽眼饱满的结果枝,粗度要求为0.5~1.0cm,基本与砧木粗度相一致。采取接穗后,将接穗按50或100根捆成1扎,再用湿度60%的河沙贮藏于室内。
2.3嫁接
采用切接法嫁接,将接穗剪成5cm左右长的枝段,每枝段留1~2芽眼,在芽眼下部断口处呈45°斜角削成“短削面”,再翻转穗条,在芽眼背面以下及木质部平削成“长削面”。切砧木前,应剪掉上部主干,留下3cm长的主干基部即可。选择砧木较平滑的一面,在其横截面的一侧1/4处,用利刀向下纵切一刀,长度与接穗的“长削面”相等或稍长。把削好的接穗扦入砧木切口中,接穗长削面紧贴于砧木切口一侧使二者完全吻合。接后用嫁接专用薄膜条将整个嫁接部位捆扎严实,并将接穗上端切口及砧木切口从上至下包住,以减少水分蒸发和下雨时渗水进切口。接穗及砧木应随切随接,动作要迅速。
3 锥栗造林管理技术
3.1造林地选择
锥栗对土壤要求不苛刻,适应性较强,但要使树体发育好、产量高,尤其是营造丰产林时,须选择海拔在300~1000m、坡度较平缓、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多的沙质土壤。由于锥栗是喜光性树种,应选择光照充足的阳坡和中下坡位。海拔300m以下山地的背阳方向,山顶以及土层薄的山地不宜种植锥栗,否则产量低、品质差,而且由于低海拔影响了花芽分化或造成空苞。
3.2整地与造林
按果园化进行林地准备,要求在坡度5°以下采用全面深翻整地,5~25°采用梯田带状整地,这样有利于提高栽植密度,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又便于耕作、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操作。梯带整成后,定植穴长、宽、高,为1.0m×1.0m×0.8m,穴内应施土杂肥或稻草50kg,过磷酸钙1~2kg,填上表土,地面培土需高出地表10cm以上。造林时间应选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芽萌发前以11~12月栽植较好。一般采用嫁接苗造林,它可以保持母体特性,提早结实。选择当地生长好、结果多,且大小年不明显的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如白露子、油榛等,并注意早、中、晚熟品种适当搭配,株行距为4m×5m,密度为35株/667m2,呈“品”字形排列。
3.3拉枝
锥栗栽植的翌年,要进行拉枝,用竹或木枝打桩,用塑料绳将枝条向四周均匀拉开,捆绑在桩上。目的是控制主干生长,使其矮化,枝条向生长,提高其产量。
3.4整形修剪
锥栗为喜光树种,通过修剪幼年树可提早结果,加速进入盛果期,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锥栗幼年树至初盛果期,营养生长旺盛,如任其自然生长,容易出现主枝、副主枝过多,枝过多、过密、过长,骨干枝下部光秃,结果部位外移等现象。因此,从苗木定植开始,各个时期均要进行合理修剪以达到锥栗优质、高产、稳产的经济目标。锥栗不论是嫁接成活或采用嫁接苗造林,在定植当年必须修剪3次,第2~3年每年修剪各3次,第4年修剪2次,第5年修剪1次。第1次修剪也叫整形定骨干枝,是锥栗修剪的重要环节以便控制锥栗高生长,一般在2~3月进行。一级主干高40~50cm,培育主干的芽3~4个分布匀称,树体要平衡。第2次在6~7月,主要修剪密枝、徒长枝和枝梢,通过摘心、抹芽、去雄既可控制冠幅、减少消耗、增加养分积累,又可刺激剪口部位芽的萌发,发挥局部刺激生长作用。第3次是冬季修剪(锥栗落叶后),主要剪掉徒长枝、交叉枝、多余营养枝、病害枝、虫害枝、枯枝。
3.5肥水管理
锥栗栽植后,特别是5年后进入盛产期,一般要求每年施肥2~3次。第1次是果实采收后结合翻土管理,在树体上方位采取沟施的方法,即沿树冠上方位挖1个宽30~40cm、深40cm的半圆状沟,株施农家肥50kg、磷肥2kg或复合肥1~2kg并拌施呋喃丹50g施后覆土。这次肥料一定要施足,以促进树体恢复和花芽分化。第2次施肥在次年夏季7~8月,一般株施复合肥1~2kg、磷肥1~2kg,这时正值栗果速生期,养分充足有利于果实增大和防止落果。有条件时,4~5月开花前,可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促进开花和结果。锥栗在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水分,但以新梢加速生长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需水量最多,此时缺水影响新梢生长和果实迅速增大,不仅使果实变小,而且使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影响了产量和品质。锥栗园水分管理一般为每次施肥后配合灌水,既满足栗树生长需要又能促使肥料溶解渗透,有利于栗树吸收。
3.6病虫害防治
锥栗主要害虫有栗珊毒蛾、栗广瘿蜂、栗红蚧、栗链蚧、栗剪枝象和栗象鼻虫等,一般最常见的为栗象鼻虫,主要病害有栗树炭疽病和白粉病。栗象鼻虫主要于9月上旬在锥栗幼果上刺孔产卵,9月下旬幼虫在果内孵化并蛀食,虫粪不排出果外,10~11月幼虫咬破栗果爬出入土越冬。因此,8月底,在栗象鼻虫上树前要注意捕捉成虫,并在树上喷施敌敌畏药剂,或在10~11月结合翻土、除草喷施杀虫剂防治。锥栗炭疽病一般在8月高温期暴发,造成幼果干枯、叶片脱落、果实收成下降。因此,要加强测报和观察在高温期做好预防工作,可喷托布津等农药加以防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建瓯市锥栗种植现状及造林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