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废墟、刨旧梁,自己动手建新房”的标语,已经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青城山、九寨沟、银厂沟、蓥华山、九峰山、凤鸣湖~一亿六千万年来复杂的造山运动,在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之间创造出了世界上最集中的地理奇观,也让四川成为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
世界屋脊和横断山脉的东缘部分,从东北到西南绵延500多公里的龙门山断褶带,是因板块挤压而平地升起的巨大“推覆抬升构造体”。大约在100万年到几十万年前,龙门山强烈的地震活动,造就了数不清的名山秀水,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和矿产资源,在长江上游地区形成了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
当历史的指针走到2008年5月12日,沉睡的大山喷发出积蓄已久的能量。其映秀―北川主断裂带爆发出山崩地裂的强震,龙门山面貌大变,满目疮痍。
事隔一年之后,走进龙门山,依然可以感受到已进入活跃期的山地不时轻轻晃动;依然可以看到处处都是“鬼剃头”的山峰、被毁坏的森林与道路、危险的堰塞湖与崩塌体。
16个山崩爆裂点
许多在山里住了一辈子的村民,对大山恐惧起来,因为他们见证了祖辈几代人都闻所未闻的悲壮“奇观”。
矿工孟仁武对《望东方周刊》回忆起2008年5月12日当天,发生在绵竹市清平乡的一幕:天全黑了,整个山在晃动,地裂开来,前面疯狂逃命的一个人,突然被脚下裂开的地缝整个吞没,十多秒钟之后,地面又爆裂开,那个人又被冒出的土地从地下拱了出来,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但已经被吓傻了。“这太神奇了!”
在历经近一年的地毯式科考调查之后,横断山研究会会长、首席科学家、地质高级工程师杨勇告诉本刊记者,许多历史上尚无记载的地质奇迹发生于此次地震,比如彭州市银厂沟谢家店的“地开花”:
根据当地村民的描述,当时的山地就像“糖炒板栗”一样翻滚,一大片茂密的森林,连同几十家“农家乐”数百人,顷刻间凭空消失,原来的位置成了一片光秃秃的土石地。
“奇特之处在于,如果树林和农家乐都被土地翻了个埋到地下,那么发生泥石流之后,应该会有树枝树干被冲出来,但是,大雨和泥石流过后,一点树的影子都没找到,挖也没挖出来,不知道哪儿去了。这种情况在史料中从未有过记载。”杨勇对本刊记者说。
到目前为止,5・12地震共查出有16个山崩爆裂点,每个爆裂点都是一处悲壮的奇观。
比如震中牛眠沟莲花心的高速喷射式爆裂,喷出的物质绵延几公里长,当时位于起爆点附近的人和家畜,根本找不到痕迹;而安县高川乡的大光包,是5・12地震造成的最大规模的崩塌体,体积达7.42亿立方米,是中国已知最巨型的地震滑坡体,690米高的堰塞坝成为现在全世界最高的堰塞坝。
杨勇告诉本刊记者,大地震之后,大面积山体开裂和欲崩滑危岩、成群的堰塞湖,还有总量巨大的泥石流源,让龙门山地震带成为次生灾害风险最大的地方,地质次生灾害的持续发育程度和危害性,将远远超过闻名世界的云南小江泥石泛滥区。
杨勇说:“据我们的现场调查,此次地震,死于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人数与房屋垮塌死亡的人数不相上下,财产损失也同样如此。”
地质次生灾害的风险
2009年4月6日凌晨,本刊记者在安县,体验到了一次4.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川。而4月16日,当本刊记者来到彭州市龙门山镇时,又感到脚下有轻微的晃动。龙门山镇副镇长杜强对本刊记者说:“最近地下的确又动得比较频繁。”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告诉《望东方周刊》:“5・12地震的主震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大大小小的余震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地质环境的稳定、生态系统的修复,则至少还需要几十年。”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灾后重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到震后的环境承载力和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所以,重建的选址应当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特别是对分散农户而言,要避开存在滑坡、泥石流、溃坝隐患的地带。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和建筑形式的合理选择,也应当得到相应的监管和指导。
家住北川曲山镇板房区的王官碧对本刊记者说:“去年地震之后,我们都不知道山还会垮,很多人都搬回山上去住了,结果9月洪水一来,山整片垮了,埋了房子,然后大家就赶紧下山,争着住板房~现在房子都还没建,我们都在等着统一安排。”
在汶川县映秀镇,本刊记者看到,几个月前到处悬挂的鼓励灾民赶快动手自建房的横幅、海报都没有了,“挖废墟、刨旧梁,自己动手建新房”的标语,已经换成了“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映秀镇张家坪的几位农民告诉本刊记者,去年9月的泥石流之后,干部们就没有再催大家自己去原地找宅基地建房。现在张家坪村的房子采用统建方式,统一规划,已经动工了。
每一次余震,都可能导致已经松动的山体滑坡、悬石坠落;每一次下雨,都有可能造成新的泥石流。而最让地质研究者杨勇担忧的是:地震一周年后,2009年的汛期又要到来,山里的各乡各村,是否还有存在风险的死角?一些当时仓促修建于防洪水位之下乃至泄洪通道附近的板房区域,如何保障安全?
他说,岷江河谷及其支流和龙门山地区,本来就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带,5・12地震引发的地质次生灾害,更进一步加重了该区恶劣的地质环境。灾后重建用地狭窄,很多农田和土地遭到破坏,山体不稳定,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灾后安置重建中面临着许多具体问题和困难,急需***府和公众认真对待。
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杨勇告诉本刊记者,特大地震伴生的次生灾害威胁将是持续的。受灾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是成群成带、规模大、物源丰富,从破坏特征来看,与人类活动的范围、开发建设的强度以及合理性有密切关系。
龙门山一带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水电站、矿山和工厂。在去年的大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的活动难免影响自然生态,矿厂采空区使得山体更加脆弱,而架设在山上的那些人工管道,在地震中更是成为安全隐患。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次生灾害的程度。
比如什邡市巴蜀电站,电厂本身在山崩时被彻底掩埋,而其建于岳家山山坡上、直径8米的大型输水管道,在地震中爆裂开来,汹涌的水流喷射而出,加剧了山体的高速崩塌滑坡,2亿多立方米的崩塌量,让山下的两个电站、两所小学、四个生产队处于险境。
范晓认为,重建应更注重保护自然,更少地干扰环境的自我修复。假如是在生态脆弱、已遭受严重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就要谨慎上马水泥、化工、大型水电等高耗能、高污染或对自然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项目。所以,在灾后重建、恢复经济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地学专家艾南山说:“龙门山地震带的人口负载原本已经超量,现在我们应该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他告诉本刊记者,很多名胜景观虽然在此次地震中遭到破坏,有些甚至彻底消失,但是,地震同时又制造出了许多新的自然盛景,地震的遗迹也有很大的保留价值。作为地质灾害多发区,龙门山一带不应该大兴土木,但是作为旅游胜地,它的价值依然存在。
这次地震,被一些专家看做调整产业结构的契机。在4月19日的博鳌论坛中,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旅游业将会率先复苏,成为国际经济走出阴霾的标志性产业。艾南山认为,四川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而对于全国而言,保护好长江上游的这块生态屏障,也是意义重大。
“在这次地震中,灾区的民生受创严重,而发展旅游和生态产业恰是富民的途径。”艾南山对本刊记者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地震一年后的龙门山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