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8.0级大地震,举世震惊。自然的力量固然是不可抗拒的,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可以改变山川、毁坏家园、吞噬生命,但是它绝不可能摧毁我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意志,动摇不了我们重建家园的决心。
引起地震的原因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这次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就是这一类地震。
此外,还有“火山地震”,它是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它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塌陷地震”,它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诱发地震”,它是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而由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则称为“人工地震”。
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由于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推挤,我国的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位于我国的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该地震带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浅源地震危害特大
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人们把地震发生在地表以下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这次汶川发生的地震就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特大。
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震中距离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则滞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两把尺子
地震有强有弱,衡量地震强弱有两把尺子: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地震震级好像不同瓦数的电灯泡、瓦数越高,亮度越大。而地震烈度好像屋子里被光照亮的程度,对同一盏电灯来说,距电灯越近,亮度越大;离电灯越远,亮度越小。
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最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你可能会问:汶川地震的震级为何一连四变?是的,5月12日最早报道汶川县地震时,震级为7.6级。15分钟后,宣布为8.0级。而第三次公布时,级别降为7.8级。那么,震级到底是多少呢?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地震预报工作的流程所决定的:第一次定级别,是按照当地地震台测到的数据而定;第二次,则是按照国内所有地震台站测到的平均数值;第三次,是全国和全球所有地震台测得的平均数值。因此,每次的数据肯定不会相同;随后,根据国际惯例,地震专家利用包括全球地震台网在内的更多台站资料,对这次地震的参数进行了详细测定,据此对震级进行修订,修订后震级为里氏8.0级。由于我们不知道这一工作流程,所以就会感到奇怪。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越近,破坏越大,烈度也越高。4~5度时,吊灯摆动,睡觉的人会被惊醒:6~7度时,房屋被破坏,地面出裂缝;9~10度时,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时,毁灭性破坏。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
世界难题
地震预报之所以到目前为止仍是世界难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地球的不可人性。俗话说“上天容易入地难”,科学家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其次,是地震孕律的复杂性。经过多年的研究,专家们逐渐认识到地震的孕育、发生、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都有可能。科学研究需要有统计样本;而对一代科学家来说,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非常困难。
据我国地震专家介绍:近二十年来。我们有一些地震预报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地震预报至今没有过关,因为每’次地震,现象都非常复杂。你在一个地方确定的指标,有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另一段时间,不适用了。
自救与互救
地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专家告诉我们: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食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者听到上面或外面有人活动时,才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专家指出,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即“先多后少”的原则;
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即“先近后远”原则:
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即“先易后难”原则:
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即“先轻后重”原则;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以增加抢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