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电台在中国大陆上空的中文声音,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围追堵截与口诛笔伐后,最终落下帷幕
美国之音中文广播的终止,让坊间对这个既爱又恨的声音多了几许伤感的色彩。
总有些过往,让我们难以释怀,就像那些曾经的忐忑与不安,以及他们背后用电波穿起的岁月。
这个春天的一条消息让大家心里突然产生些许波澜。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隶属于美国***的美国之音(VOA)此前向国会提出2012年年度预算,其中删掉汉语普通话广播预算800万美元,裁员55%。美国之音中文广播创立于1942年,是全球最著名的汉语广播机构之一。
很多中国人对于收音机的记忆纷繁复杂。那些旋钮和按键,曾经在中国过去的岁月带给这个国家丰富的记忆。以至于人们已经开始以复古的心态收藏收音机,同时被收藏的,还有那段通过电波了解世界的岁月。
六十九年使命终结
相信没有哪一个广播可以与美国之音对中国人的影响相媲美。但是,让很多人有点遗憾,这个中文广播,终于还是停了。
美国之音以44种语言对全球广播。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财******策的实施中,中文对华广播部门得到了被裁员并最终关闭的消息,得以保留的仅余美国之音中文网站。
美国之音驻华人员是否受此影响,CCN记者采访了美国之音驻华记者章明,但他拒绝表态。
加拿大《星岛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均感慨道,“这将意味着美国***府对中国广播时代的终结。”
而更多的外媒则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北京正在大力对外推广本国形象宣传片,新华社卫星电视24小时不间断向美国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在争取欧美地区的播放权。
美国《思想者》杂志认为,奥巴马希望通过利用数字媒体的手段来向世界展示他的宣传理念。
中国负责对外广播的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的评论员洪琳曾经对媒体表示,在历史上电台大幅裁员的原因无外乎国家财力不支、特定国际格局的改变以及宣传策略的转变。在洪琳的分析中,美国之音的大幅裁员主要是因为广播这种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美国对中国的宣传力度。
1942年,“美国之音”创办。
这个国家电台台长由总统直接任命、宣传方针和宣传重点由美国新闻署制定,各地区部、编辑部和各语言组第一负责人都由美国外交官担任。
“美国之音”广播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它的重点是在两个方面:一是迅速报道国际新闻,这是它发挥影响的主要手段,也是它的一张王牌;二是宣传“美国生活方式”,以此引起外国听众对美国的“好感”。另外则是看对象讲话,加强节目的针对性。
另一家被公众广为知晓的电台是英国广播公司(BBC)。1920年代,该公司的总经理约翰•赖特说:“英国广播公司是为人民而存在的,***府也是为人民而存在的,所以英国广播公司应该站在***府一边。”这段话成为BBC的座右铭,一直沿用下来。
当时,诸如“德国之声电台”, “德意志广播电台”,“以色列之音”电台、NHK、加拿大广播电台、瑞典电台,以及“北约电波”等,都曾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当做***治博弈的工具并担当使命。
最新的消息是:由于***府提供资金减少,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台上月宣布将裁员650人,且中文部普通话广播服务将自4月起停播,听众纷纷留言表示抗议与不舍。
有消息表述:1941年5月19日,BBC中文普通话广播开播,2011年将满70周年。然而BBC宣布中文普通话广播只播到三月底,甚至来不及庆祝难得的里程碑。
曾经博弈窗口
根据媒体报道所披露的美国内部文件说:“心理战是―种有计划性的宣传,其目的是影响敌方和中立国***民的观点、情绪,目标和行动,以促使尽快地达到我方欲达到之目的。”西方学者认为,心理战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转换看法,即通过宣传(如对外广播)使被宣传的对象(如听众)在对事物的看法上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使其对原来的看法发生动摇、怀疑,不再坚持原来的信念,不再服从原来的领导,最后达到背叛的程度。二是分化敌人,即利用敌方的种种矛盾,打进楔子,使敌方内部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一个阶层反对另一个阶层,在敌方内部造成不和与内哄,破坏敌方内部之稳定。
针对诸如美国之音等电台的发展,当时的东欧红色阵营发动了反措施,时至今日,东方国家的很多地方仍然有反干扰设施存在。然而,仍然有无数人选择在深夜偷偷聚集在收音机旁……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中国对外宣传窗口之一。1947年秋季,在中国北方一个小村子里,跟随***队战斗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增办了英语广播,据称开始曲是一张旧唱片:意大利歌剧《阿依达》中的《凯旋进行曲》。这家电台在开始广播时说:“我们要通过这个电台,向讲英语的世界各地播送简明、真实的中国时事报道。”
如今,这个呼号CRI的电台在世界各国设立了数十个记者站,他们每日从世界各地发回的新闻、专稿,使国际台报道变得要比数十年前更丰富。根据公开的资料说法:为使在华的外国人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帮助他们熟悉中国国情,国际台自1984年起,陆续开办了多种外语广播。
北京的传媒学者唐润华对CCN记者分析,美国之音停播对华中文广播,主要是从传播的策略上有一种转变。“因为现在短波广播在中国受众不是很多。”
与之相反,登陆“美国之音”网站的人很多。唐认为,这实际上是“美国之音”传播策略的转变,从传统的这种广播的传播方式转向以网络传播为主。
唐分析,此举一为顺应传媒发展的趋势,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要比电台的效果好。压缩传统业务,强化新媒体业务,这是整个传媒发展的趋势,也是国际传播的趋势。
从“美国之音”的情况来看,压缩下来的费用会有两个用处。一是用于“他觉得更有意义,更有针对性的,比如说自由亚洲电台”――“自由亚洲”属于美国***府管理的专门用于对外宣传的电台。
另外就是转向网络,此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连续发表了两次关于互联网自由的讲话,提出每年***府要投入2500万美元去资助研发用于专门化解各个国家互联网的屏蔽软件。
因此,唐的意见是,美国之音此举是“一种传播策略的转变或者战略的转变”。
唐同时也提出,从覆盖率的角度讲,目前中西可谓不分伯仲,但是真正的较量,还在于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上,就是说国际广播的软实力,北京对外广播内容的针对性、贴近性相对较差。
此前,北京对外广播多采用单向、灌输型的方式,与国内宣传同步。但唐认为,在具体的表述方式上,还是没有贴近国外受众的文化心理习惯,即“对信息接收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可能喜欢干巴巴地讲道理,或者使用大量的数据来展示我们的成就,但是不会讲故事。西方媒体最大的特长是讲故事,用普通人的亲身经历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意思。”
道一声再见
曾有学者分析认为“美国之音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相当于一支特种部队”,而除却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诸如网络时代的背景、英语的普及、历史使命的完成及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因素外,亦有声音提出还应注意到,华盛顿停播美国之音似乎还有可能将其作为中美谈判中的筹码和妥协,以换取美国更需要、价值更大的东西。
对此,唐润华并不赞同。唐觉得美国人不认为“美国之音”、“BBC”或者是“自由亚洲电台”会妨碍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他认为“美国之音”是他们表达言论自由或者宣传民主自由的一个重要渠道,他不会用来交易的。”而唐亦认为,“凭感觉中国不会把它作为一种交易筹码,即使中国一直谴责他们这些电台在干涉中国内***。”
在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美国之音广播曾是中国青年学者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唐读书的年代,听“美国之音”、“BBC”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基于两种考虑:学外语、获取外界信息。
唐分析,他们曾听到的美国之音广播,“比较客观,比较委婉,什么东西都不是直截了当的说,都是通过介绍美国的文化与美国历史,来描述美国的生活,表达和体现他的价值观。所以,你长时间地听他的广播肯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唐亦认为这样的方式几乎影响了一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