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1973年生于山东莱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全国首届草书展二等奖、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览“全国奖”、“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银奖、“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优秀奖。
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览、纪念***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纪念红***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等。
孙过庭及《书谱》简介
孙过庭,字虔礼。出身寒微,在“志学之年”,就留心翰墨,学习书法,专精极虑达二十年。到了四十岁,任地位低下的“率府录事参***”,因操守高洁,不久,遭人谗议丢了官。遂潜心研究书法,撰写书论,自遣。可惜未及完稿,因贫病交困,遇暴疾而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享年约在四十到五十之间。他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妙于用笔,直逼羲献。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等,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书谱》又名《运笔论》、《书谱序》,为孙过庭于唐垂拱三年撰文并书,真迹原藏于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后归故宫博物院,现藏于台湾。《书谱》文章作为书法理论名著收入《书苑精华》、《四库全书》等丛书。
世人将其文字宏丽、议论精粹、理论阐述深广纵横的著述和出入规矩、姿态横生、妙趣无穷的手书真迹视为双璧,也称双绝。
历代对《书谱》的评价颇高,如宋代的米芾是一个对前代书家颇为苛刻的人,对孙过庭的草书却心悦诚服。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过庭法。凡世称右***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明代的焦谓:“昔人评孙书,谓千字一律,如风偃草,意轻之也。余谓《书谱》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故自森然。顷见《千文》真迹,尤可以见晋人用笔之意。禅门所称不求法脱不为法缚,非入三昧者,殆不能办此。”王世贞也说:“虔礼书名一时,独窦暨贬曰凡草闾阎之类。《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王羲之)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细玩之,则所谓一字万同者,美璧之微瑕,故不能掩也。”
《书谱》成于垂拱三年,时孙过庭正值盛年,此卷共三千七百余言,鸿篇巨制,蔚为壮观,作者漫步于书法的自由王国,信手挥洒,便得通卷神采飞扬诡异莫测之境,非常人所能为。以致卷中字字潇洒,从不拘于一点一画的损益。心手双畅,真可谓“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在用笔上,清刘熙载评曰:“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孙过庭是以破碎的用笔和纷乱的章法来提高天真活泼的生动的艺术情趣,体现“破而愈完”、“乱中有序”的艺术理念的。
《书谱》的用笔,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映带俯仰,气脉贯通。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刚中显柔,柔中寓刚,飞动轻继,意趣盎然”。
《书谱》是草书的一座高峰,它的艺术特色是难于用语言来表达的,为此特做《书谱》赞。
《书谱》赞
洋洋《书谱》,三千七百余言。鸿篇巨制,蔚为大观。观之如山间清泉,林间溪流,时而流畅,时而宛转,时而如落叶入水,起一湾波澜,时而遇顽石之阻,百折而回还。有急有缓,有起有落。缤纷如天女散花,天成如玉珠落盘。近观整体和谐,落落自然,偶有起伏于笔端。随手写意处,满纸生云烟。点画狼藉而法度森严。整卷烂漫如蝶舞花丛间。玩之于手可抵美味,动笔于前可为我等饱餐。
山之高大者未必有仙,岩之陡峭者未必有泉,书之极工者难得趣焉。此卷用笔喜破碎,章法亦纷乱,然整体和谐之致,天真烂漫之极,如孩儿戏水,奇趣生焉。似乱石铺街,更如河边之顽卵,未必字字珠玑,却神采奕焉。顺畅豁达,无一字刻意,无一笔之事前。异之于旭素,少曲折萦绕于笔端,却破而愈完,乱中有序,随意潇洒似得羲献之源。
此卷用笔出神入化,笔笔中侧逆藏相间。增一分则臃,少一分则枯。有血有肉,筋骨相连。折处如断玉,齐整而刚隽。圆处如开弓,弦弯而力现。长画如抛带,张扬收缩,起伏于不定间。正可谓:“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清孙承泽赞曰:“独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挥臂独行,无意求全,而无不宛合。此为有唐第一妙腕。”
章草为根基,今草为形貌,融归一途,复出新颜。
吾赞《书谱》尽在顶礼膜拜间。日夜思之,如情人之热恋,匍匐于前,难得一二焉。习之习之,至理名言。
《书谱》临摹与创作的体会
《书谱》的临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历史上学《书谱》的人很多,如宋曹、包世臣、吴熙载等,这些大家在《书谱》的结体和用笔上都下过苦功,从《书谱》上得益甚多,然在状其形而追其神方面,或多或少都缺乏原作的天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书谱》法度的一面,而失去了原帖天真烂漫、随意自由的趣味。
由于有前人的经验与教训,这就为后学者提供了分析临写范本的可取与不可取之处。临书者应充分理解孙过庭的用笔、结体、章法组合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方能找出一条快捷之路。
《书谱》是以章草为基础、今草为形貌,行笔拙处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用笔巧处妍美达情,神采飞扬。过庭学“二王”,得《寒切帖》、《远宦帖》之韵味,化古出今,渐成大家。
要临好《书谱》,我觉得应主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细节的把握。《书谱》用笔出神入化。细节处理相当高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孙过庭是用笔大师,细节的专家,由此《书谱》是我们应该认真咀嚼的几本古帖之一。
临帖时要单个字、单个笔画地进行分析。以单个字为例,要观察分析起笔、收笔的轻重、缓急、露藏,起的位置、角度,也要分析线条中段的方圆、向背、粗细变化,细微的节奏,还要观察分析转折、交叉处提按的轻重、折笔的方向角度……
当然这些细致的观察分析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这些细节之妙处也不是几天就可以掌握的。这需要时间,需要下笨工夫,一遍不行,十遍……只有多分析、多体会、多与原帖进行比较、修正,才能达到掌握笔法、把握细节的要求,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临习往往有这样的问题,由于是草书,有的人写得很快,这时容易出现线条单薄、油滑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书写时注意五指力量的分配。可以体会一下,如写横画,力量应从左向右,是不是五指都向右用力呢?若都向右用力,一划而过,无阻无碍,线条必然油滑,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大拇指向右拨,同时食指、中指扶笔向左顶。五指同时用力,力心在笔杆处,大拇指一松,笔杆自然回到原来位置。这样就出现了反向摩擦力,线条不滑而有力度感,其他线条也是如此。每一笔放出去后必能依靠五指互相作用力弹回。这是五指执笔的奥妙所在,也是书写高质量线条的基本手法。(二)注意转折时笔锋的调节,如果用慢镜头拍摄,五指会有转动笔杆的动作,而实际上,不是有意为之,是手法的灵活,五指握笔要紧,但不要死,手指关节要活,带动笔杆轻微地转动,以确保中锋用笔。
第二,临摹时要防止书写的程式化,注意书写的情趣。
临帖不是机械地翻版。
临《书谱》相当长时间后,容易出现用笔、结体的程式化倾向。程式化不但是临帖也是创作的大敌。它来源于对原帖分析的不认真不扎实,想当然地认为应怎样。其实《书谱》的用笔结体的丰富性是其他法帖所不能比拟的。《书谱》中有137个“之”字,比《兰亭序》多多了,变化多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一个“木”字旁,出现在不同的字中绝对是不一样的,撇提这一笔,有时圆转,有时直折回还,有时下顿而上……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的临习才不会机械,才不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才能解决用笔、结体程式化的问题。
临摹要有性情,要从《书谱》的线条、结体、章法、用墨来体会作者书写时的状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自然而放松,重笔古拙,轻笔飘逸,连笔轻松,断笔爽利。章草用笔高古含蓄,今草用笔劲健潇洒,相融相含,奇趣乃生。
临摹是创作的源泉,创作是临摹的某种再现。以《书谱》为根基进行创作,大抵可以分三步迁移进行。
一、集古字训练。这是学习书法人常做的练习。书谱有四千余字,不同单字也有一千之余,使我们进行集古字练习有了可能。选一段文字,帖上有的字好办,帖上没有的可用别的字的部首偏旁进行分解组合。这样写出来的集字作品断断续续,行气有阻,可多写几遍,直到自然。
这样的练习要求:(一)忠实于原帖。(二)注意行中上、下字之间的呼应。(三)注意节奏把握。
二、以《书谱》用笔方法进行创作。创作时不必拘泥于原帖中每个字是怎样写的。只要用临帖时掌握的笔法自然书写即可。一个内容可多写几遍。每一遍要尽量与上一遍有所不同。如字形可夸张一些,也可强化一下行笔的节奏,快慢、急缓相间。也可运用墨色变化调节视觉效果……
在这个阶段可以进行换笔练习,如原来是用兼毫,可有意识换成狼毫或加健狼毫进行创作,多写几遍效果绝对不一样。
也可进行换纸练习,临摹时用惯了毛边,现在可用绢、泥金,刚一上手可能不习惯,用上一段时间可习以为常。工具材料的更换,带来了作品形貌的变化。这段时间的创作实际上是一个实验的过程,利用掌握的《书谱》笔法,借助自己的求异思维,不断实验,大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对提高自己创作水平大有裨益。
三、融合其他经典作品,力争写出自己的风貌。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吸收、内化、糅合、再现的过程。糅合与再现的能力决定一个书法家的创作水平。
要“糅合”必须有材料做支持,因此多研究一些古帖,对提升创作水平大有好处。当然这种做法未必立竿见影,但日久定见成效。如我对《书谱》临摹较长时间后,又对颜真卿《祭侄文稿》下了一番工夫,闭上眼睛,脑子就会有《祭侄文稿》整体感觉,如单个字的用笔、造型,通篇的起伏错落,用墨的干湿变化……吃透原帖才有发言权,才能随意挥洒,自然流露。
我之所以选《祭侄文稿》与《书谱》进行糅合,我的想法主要是:二者差异大,融合在一起更容易体现出自己作品的风貌,并且在现在以展览为中心的书法创作中,我认为《祭侄文稿》是与展览接轨最好的古典作品之一。反过来二者差异大,融合的难度会更大。
《书谱》与《祭侄文稿》的融合体现在作品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笔法以《书谱》为主,时加《祭侄文稿》之短笔,偶用藏锋重笔加强作品的厚重感。(二)加大字与字之间的起伏,借助书写内容,适时夸张,时收时放,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三)以《祭侄文稿》整体视觉效果为范本,通过笔墨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书写节律,体现个人的性情。
这些作品的外在表象融合得好坏,取决于作者对二帖的理解与把握,创作时不一定非要事先设计,但定要经典之作时时在心,达到忘我境界,自由挥洒不计工拙,方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以上只是以《书谱》、《祭侄文稿》为例,说明这种融合的可行性,其实经典之作很多,任何的探索都可能激起我们创作的灵感,促使我们写出有自己风貌的作品来。
总之,临摹与创作不是一个可以直接用语言描述的事情,但我们只要站在经典上,不断地攀登,必然能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