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却砚是一颗新星,一颗耀眼的民间工艺美术新星,升起在奔腾不息的金沙江畔。
苴却砚是一支火炬,一支燃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炬,传递在攀枝花盛开的横断山中。
半个世纪前,几十万全国各地的精英移民到四川攀枝花,和当地居民相互融合,薪火相传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苴却砚雕刻技艺便是攀枝花人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物质的形式奉献给喜爱它的人群。
石眼:艺人心灵的窗户
苴却石为泥质板岩,内含绢云母、绿泥石、白云石、石英、黄铁矿、电气石等。其硬度在三度左右,颗粒极细,颗径在0.01-0.05毫米之间,为泥质隐晶质结构,化学性能稳定,有研磨和保水的特殊效果。
苴却砚石材分为“眼石”和“膘石”两大类。“眼石”基本色泽紫黑,有大大小小的石眼。其形圆正,有睛、瞳、晕、环,如鸟兽眼睛,活灵活现,从外形看,有猫眼、鹞眼、鸽眼、丹凤眼、鹦鹉眼、乌鸦眼等。每颗石眼大小不等,小到0.5毫米,大至98毫米,每方石材少则几颗,多则几百颗。苴却石眼的数量多,生长密集,是其它任何一种石材无可比拟的。眼石多数为翠绿色,少为金黄色,经过精细打磨,即莹洁如玉,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苴却石的“膘石”根据色泽分为黄膘、绿膘、彩纹膘、玉带膘等。除少数纯净绿膘外,绝大多数膘中均掺融进其他诸多石品花纹,如水藻、金星、银星、金晕、青花、眉子、金线、银线、鱼脑冻、鳝鱼黄、冰纹、火烙纹、胭脂纹、水藻纹、彩线纹等,称为“复合膘”。因此,苴却石比其它砚石的石品花纹更加绚丽丰富,成为砚雕艺术家们展示雕刻技艺的最佳石材。
中国的砚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现象。早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就己经有砚的雏形出现,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研磨器就是砚的早期雏形。原始人把有色的矿物质放在石制的研磨器中磨成粉末,然后调上水作为作画的颜料,用竹签或羽毛蘸上这种颜料,在陶器上作画,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就是明证。真正的砚出现在秦汉时期,到了唐代,文化高度发达,砚和纸、笔、墨一起成为文房四宝,是中国文人案头的必备之物。而砚中的极品则首推端砚,端砚以眼为贵,自古以来得一方有眼的砚被认为是文人雅士的一大幸事。一方砚上眼越多越好,古人有“七珍八宝”之说,一方砚上若有七个眼则被认为是珍品,有八个眼则被认为是宝贝。
历史上眼最多的一方砚出现在宋朝,因其砚上有101颗眼,被宋徽宗称之为“百一砚”,宋徽宗爱不释手,每日把玩。此砚为历代皇帝御用之宝,传至清代乾隆皇帝手中,被其称为“天下第一绝品”,录入《四库全书》中的《西清砚谱》之中。民国时期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将该砚和其它国宝一起保管起来,一直留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当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开馆时,人们可以从一米线之外看到用防弹玻璃罩起来的“百一砚”的芳容。
石上有眼实为奇事,藏族人把这种石眼称之为“天眼”,古人咏石眼的诗写道:“人惟至灵,乃有双瞳;石入有眼,巧出天工。黑睛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红为丹砂,黄为象牙,圆为鸲鹆,长为乌鸦。或弧标双映,或三五横斜,象台斗之可贵,惟明莹而最佳。”可见,自古以来人们是多么的推崇石眼。
续写砚雕新篇
据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先生考证,苴却砚是我国宋朝失传的泸石砚,宋代高似孙著《砚笺》四卷介绍称“泸川石砚黯黑墨,视万丈悬崖中,正砦白眉”。元代著名学者虞集所著《道园学古录》中录有《谢书巢赠宣和泸石砚》诗:“巢翁新得泸石砚,指式尘埃送老樵。毁壁复光知故物,沉沙俄出认前朝。毫翻夜雨天垂藻,墨泛春水地应潮。恐召相如令草檄,为怀诸葛渡***遥。”书中提到诸葛亮渡泸处就是今砚石产地。清代宣统元年 (公元1909年),云南省大姚县苴却巡检宋光枢取了寸秉信先生所制的三方苴却砚,送到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使苴却砚名扬中外。
苴却砚石产于攀枝花市仁和区的金沙江畔,古代苴却砚则在大姚县苴却街销售,因而被命名为“苴却砚”。清代咸丰年间,今攀枝花市所辖的大龙潭乡和平地镇一带盛产苴却石,开始有工匠在这里制砚。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制砚师日渐增多,较有影响的制砚师有寸秉信先生。
寸秉信生于1854年,12岁开始学习制作苴却砚,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探索,技艺日渐精熟,成为当地有名的制砚师。当时制砚多为家庭作坊,各家各户自己制砚,自行销售。寸秉信生前并没有收外人为徒,仅限其父子居家制砚,自产自销。寸先生病故后,其长子寸怀龙继承父业,继续从事苴却砚雕刻。民国以后,用砚之人越来越少,制砚行业出现萎缩,许多制砚世家纷纷改行,唯独寸怀龙在农耕之余坚持制砚。但其后人无人继承寸氏制砚技艺,于是寸怀龙收本地人高联新为徒,继承苴却砚雕刻技艺。
上世纪80年代,笔者进入攀枝花,投身于苴却砚雕刻技艺的恢复工作。深入到寸秉信的故乡,考察寸氏苴却砚的工艺,拜访当时还健在的寸氏苴却砚传人高联新,并拜其为师学习制苴却砚。还搜求了寸秉信亲手制作的一批苴却砚及笔洗、水盂等文房用具,对照实物,认真钻研,制作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民间特色,又与寸氏苴却砚一脉相承的砚台,受到了攀枝花市文化艺术界的认可。攀枝花市第一任书法家协会***、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肖大昌,最先推动苴却砚雕刻技艺的恢复,他评价笔者雕刻的苴却砚:“完整地继承了寸秉信苴却砚雕刻技艺的精髓,在题材和手法上还有所创新。”
苴却石中独特的石品花纹,尤其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石眼,为笔者的石雕技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文物考古学者、攀枝花本土文化艺术研究家刘胜利,攀枝花市苴却石行业协会***任秉惠,奇石鉴赏家李福才等一大批文化艺术界知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笔者的雕刻技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1994年创作的“观音砚”和“奔月砚”荣获第五届亚太博览会金奖,同年创作的“古币砚”、“济公砚”荣获国际书画博览会金奖;1995年创作的两方“松鹤砚”被***委员长选作国礼,赠送日本天皇和韩国国会议长,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2009年,笔者创作的《五福临门》、《百子***》、《八面威风》、《松林雅集》、《黄山风光》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开创了一人的五件作品在同一个博览会上均获金奖的先河。同年,苴却砚雕刻技艺被评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被攀枝花市***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石质细腻,磨墨如油,光彩夺目,抚之如婴儿肌肤,叩之清脆铿然,存墨不腐,历寒不冻,耐磨益毫,呵气研墨的苴却砚,是古人称赞“发墨好、下墨快、宜书画、不损毫”的最佳石砚。今天,苴却砚雕刻技艺的保护、生产、传承、发展较为乐观,继续书写着苴却砚的绚丽篇章。在2013年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苴却砚雕刻技艺获得了最高奖项——“最佳展览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苴却砚走出砚文化新天地